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德與法治【素養測評】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測試卷(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題 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 分得 分快樂填空。(每空2分,共20分)一句理解、尊重的話會給別人帶來溫暖和 。2.擁有一顆 ,讓我們平靜下來,調整情緒,更為客觀、大度地面對問題。3.在我們做了錯事以后,可以反思 ,吃一塹,長一智。4.除了 的原因外,人類在生產、生活中 也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5.重要自然災禍發生后,全國人民弘揚“一方有難, ”的精神共同應付災害。6.不同的人類古代文明之間不是 的,而是 的。7.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中觀察地球全貌的人是 宇航員尤里 加加林。8. 的存在,讓我們知道和平是多么珍貴。二、選擇樂園。(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列表現中屬于不尊重自己的是( )。A.時刻注意維護自己的形象 B.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 C.在馬路上隨地吐痰2.下列想法屬于寬容他人的是( )。A.公交車上人這么多,被踩到腳是難免的,我們不用生氣B.同桌把我的文具盒弄壞了,我讓他賠一個C.我們應該“以眼還眼,以牙還牙”3.下列關于反思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A.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經驗,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 B.只要善于反思就一定能取得成功C.反思作為內心活動,是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4.自然災害中的( )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A.洪澇和地質災害 B.臺風 C.地震5.防震減災,需加強科學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發生地震的頻率已經很低B.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地震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經很低C.地震監測預警系統的建立,能夠提高對地震的快速反應能力,對災情有“縮小”作用。6.古埃及人創造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梵文7.一個地區的建筑和當地的( )沒有關系。A.氣溫 B.人種 C.降水量8.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標志是( )。A.電燈的發明 B.火車的發明 C.蒸汽9.世界銀行的主要職能是( )A.給個人貸款 B.為富豪存款 C.向成員國提供貸款和投資10.“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其提出者是( )A.習近平 B.毛澤東 C.鄧小平三、明辨是非。(正確的畫“√”,錯誤的畫“ㄨ”)(每小題2分,共20分)1.如果有人惹我生氣,無論誰來勸我,我都不會原諒他。 ( )2.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觀地對待自己和別人。( )3.小紅認為自己太平凡,總覺得大家看不起她,不愿和同學交往。( )4.遇到危險時,逃生的關鍵是時間,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擱。( )5.我國江河眾多,自古以來就常常發生洪澇災害。( )6.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古城——河南省安陽市的西北郊。( )7.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長江流域有半坡人的遺址,黃河流域有河姆渡人的遺址。 ( )8.小明去到外國餐廳,看到爸爸結賬時被詢問要求小費,覺得這家餐廳是騙錢的。 ( )9.科技是把雙刃劍,它既為人類帶來了便利,也給人類帶來了煩惱。( )10.金磚國家在國際事務中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共同發聲。( )四、連線題(共1題,共10分)1.將下列保護環境的節日與其對應的日期連起來。世界濕地日 5月31日世界地球日 2月2日世界環境日 4月22日世界禁煙日 6月5日五.簡答題(共4題,共20分)1.在生活中,你有寬容大度地對待他人的經歷嗎?當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2.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是怎么做的 (舉例說明)3.世界各地文化交融的意義是什么?4.請你設計幾條有關保護環境的公益廣告,增強人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綜合題(共10分)1.日本侵華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占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長達6周的大屠殺。他們將中國軍民捆綁起來,用機槍射殺;將人裝入麻袋活活燒死;甚至將人砍頭、活埋。手段極其殘忍。有30多萬中國人在這場劫難中喪生。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暴行震驚了世界。請結合上面的資料,談一談你的感想。參考答案:快樂填空1.鼓勵 2、寬容的心 3、事情的經過 4.自然;不合理的行為; 5、八方支援 6.孤立存在 相互學習和借鑒 7.前蘇聯 8.戰爭二、選擇樂園1..C 2、A 3、B 4.A 5、C 6.A 7.B 8.C 9.C 10.A三、明辨是非1、× 2.√ 3.× 4.√ 5. √ 6.√ 7. × 8.× 9.√ 10.√四.連線題簡答題 :1答:在生活中,我有過寬容大度地對待他人的經歷,如:擁擠的公交車上,我屢次被人踩到腳,心里有些不愉快,我真想沖對方大吼一聲,但轉念一想,公交車上人這么多,被踩到腳是難免的,何況別人也不是故意的,再說我有時也會踩到別人的腳,這么點小事,不必計較。2答: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全國人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應對災難。當地震發生后,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晝夜兼程奔赴災區,奮力拼搏,營救生命。救援人員以執著的信念和令人感動的愛,拯救生命,創造出一個個超越生理極限的人間奇跡。一批批救災物資、一筆筆捐款、一袋袋熱血,凝聚著各地人民對災區人民的牽掛,讓災區人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3答: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世界各地的人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文化的交融,增進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理解。同時,文化交融使人們對不同文化的特色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長補短,共存共榮。4.答:(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就是保護人類的明天,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2)讓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3)保護環境,共創綠色家園。(4)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六.綜合題 答:(1)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華的鐵證,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也是日本民族的恥辱。(2)使我們懂得“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只要答得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