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4.5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學習目標生命觀念通過觀察豬腎的形態與結構,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科學思維通過分析尿常規化驗單,學會初步判斷身體健康狀況,形成推理的科學思維。探究實踐通過尿液形成模型構建及展示交流,闡述泌尿系統各組成部分的關系,提高科學思維和探究實踐能力。態度責任嘗試運用尿液形成原理,分析不良生活習慣傷害身體健康傷害的實例,養生健康生活的意識。展示不同食物的圖片,提問學生:“我們每天都要吃各種食物,這些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呢?為什么我們需要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 引導學生思考食物與營養的關系,引出本節課主題。新課教學(20 分鐘)蛋白質:通過舉例瘦肉、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講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對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結合生活實例,如青少年生長發育時期需要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讓學生理解蛋白質的重要性。糖類:展示米飯、饅頭、面包等常見糖類食物圖片,說明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類提供。解釋低血糖癥狀,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脂肪:列舉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紹脂肪是重要的備用能源物質,在體內儲存多余能量。講解肥胖與脂肪攝入過多的關系,引導學生合理攝入脂肪。維生素:以壞血病(缺乏維生素 C)、夜盲癥(缺乏維生素 A)等疾病為例,講解維生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少,但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起著重要調節作用。讓學生了解常見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和缺乏癥狀。水和無機鹽:說明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人體各項生理活動。通過舉例說明無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如缺鈣會導致佝僂病、缺鐵會引起貧血等,介紹常見無機鹽的食物來源。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食物中各類營養物質的種類、作用及主要食物來源,強化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練習題,鞏固知識。記錄自己一天的飲食,分析攝入的營養物質是否均衡。2. 消化和吸收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進食的場景圖片,提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體利用的?食物在體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引發學生對消化和吸收過程的好奇,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5 分鐘)消化系統的組成:利用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型,詳細講解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依次介紹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各部分結構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包括準備饅頭碎屑和饅頭塊,分別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適宜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齒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食物消化有促進作用的結論。食物的消化過程:結合動畫演示,講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消化過程。口腔內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胃內蛋白質初步消化;小腸內糖類、蛋白質、脂肪最終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質。強調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其結構特點(長、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有利于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小腸絨毛結構示意圖,講解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葡萄糖、氨基酸、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壁的上皮細胞吸收進入毛細血管,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進入毛細淋巴管。介紹胃和大腸也能吸收少量營養物質,突出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梳理消化系統組成、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總結重點內容。作業布置繪制消化系統結構簡圖,并標注各部分名稱和功能。調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等)的病因、癥狀及預防措施。(二)第二章 人體的呼吸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在不同環境(如霧霾天氣、森林中)呼吸的圖片,提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進入人體要經過哪些結構?呼吸道對空氣有什么作用?”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呼吸系統的組成:通過呼吸系統結構模型,介紹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詳細講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的結構和功能,強調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還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呼吸道的作用:利用圖片和視頻,分別講解鼻腔內鼻毛、黏膜對空氣的清潔、濕潤和溫暖作用;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發聲器官;氣管和支氣管內的纖毛和黏液能清潔和濕潤空氣。結合生活實例,如感冒時鼻腔堵塞影響呼吸,說明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重要性。呼吸道與呼吸衛生: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呼吸道,如霧霾天戴口罩、不隨地吐痰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課堂小結(5 分鐘)回顧呼吸系統組成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強調呼吸衛生的重要性。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練習題。制作一份關于呼吸衛生的手抄報。2.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在運動前后呼吸頻率變化的圖片,提問:“為什么運動后呼吸會加快?氣體在肺內是如何進行交換的?” 引出本節課內容。新課教學(25 分鐘)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利用呼吸運動模型,講解呼吸運動的過程。通過演示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與舒張,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從而實現肺的擴張和回縮,完成吸氣和呼氣動作。組織學生用手觸摸胸部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幫助理解呼吸運動原理。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展示肺泡和毛細血管的結構示意圖,講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由于肺泡內氧氣濃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血液,氧氣擴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實現氣體交換。強調肺泡的結構特點(數量多、壁薄、外纏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簡單介紹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被運輸到全身各處;二氧化碳主要通過血漿運輸。課堂小結(5 分鐘)總結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過程,強化重點知識。作業布置繪制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并標注氣體交換方向。調查空氣污染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及預防措施。(三)第三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1. 流動的組織 —— 血液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醫院血常規化驗單,提問:“醫生通過血常規檢查能了解我們身體的哪些情況?血液為什么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引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血液的組成:利用新鮮血液分層實驗視頻,講解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介紹血漿的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和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血細胞: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讓學生識別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講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體積大,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結合生活實例,如貧血與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低有關,發炎時白細胞數量增多,幫助學生理解血細胞的功能。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血液的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加深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血液組成和功能的練習題。查閱資料,了解常見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病因和癥狀。2. 血流的管道 —— 血管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手臂上青筋(靜脈血管)的圖片,提問:“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青筋是什么?人體內還有哪些血管?它們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動脈:利用血管模型和動畫,講解動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厚、彈性大、管腔小)和功能(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舉例主動脈、肺動脈等,說明動脈血流速度快,壓力大。靜脈:介紹靜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和功能(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通過演示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實驗,讓學生理解靜脈瓣的作用。毛細血管:講解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其結構特點(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決定了它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結合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說明毛細血管在物質交換中的重要性。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您需要做一個尿常規化驗。尿常規檢查能反映人體什么系統的健康狀況?活動中產生代謝廢物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認識泌尿系統的組成任務一知識拓展糞便的排出也是排泄嗎?排遺泌尿系統的組成圖中序號分別代表了泌尿系統的哪些器官?1234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泌尿系統的各個器官分別具有什么功能?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輸送尿液暫時貯存尿液排出尿液注意觀察標注的腎動脈和腎靜脈以及腎的顏色,根據所學知識,推測一下血液是怎樣進出腎臟的?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腎靜脈腎動脈血液:動脈血 腎動脈 腎臟 腎靜脈 靜脈血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有什么關系?腎動脈將人體生命活動產生的尿素、多余的水等廢物帶到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所以,尿液的形成與血液循環有密切關系。腎單位腎臟縱剖圖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00多萬個腎單位的構成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腎單位腎單位的構成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入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毛細血管血管球纏繞在腎小管周圍血液在流經一個腎單位時,會發生什么變化呢?主要成分 血漿中 (克/100毫升) 腎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水 90 98 96蛋白質 8 0.03 0葡萄糖 0.1 0.1 0無機鹽 0.72 0.72 1.1尿素 0.03 0.03 1.8分析表格中的數據認識尿的形成和排出任務二主要成分 血漿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水 90 96蛋白質 8 0葡萄糖 0.1 0無機鹽 0.72 1.1尿素 0.03 1.8尿液和血漿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認為排尿主要排出什么物質?尿液中沒有蛋白質和葡萄糖。排尿主要排出無機鹽和尿素,以及多余的水。主要成分 血漿中 (克/100毫升) 腎小囊中(克/100毫升)水 90 98蛋白質 8 0.03葡萄糖 0.1 0.1無機鹽 0.72 0.72尿素 0.03 0.03血漿和腎小囊中液體成分有什么變化,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有什么作用?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可以透過水、葡萄糖、無機鹽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質,而很少透過蛋白質這樣的物質。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沒有過濾的血液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形成原尿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尿素主要成分 腎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克/100毫升)水 98 96蛋白質 0.03 0葡萄糖 0.1 0無機鹽 0.72 1.1尿素 0.03 1.8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沒有,說明腎小管有什么作用?腎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腎小囊液體中的全部葡萄糖2.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無機鹽水、無機鹽、尿素形成尿液(1)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內壁起過濾作用——形成原尿。(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的形成學以致用名稱 病癥 病因血尿蛋白尿糖尿尿中有紅細胞、白細胞,顏色呈鮮紅色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尿中有葡萄糖可能腎小管有炎癥,使重吸收作用減弱,不能將葡萄糖全部重吸收腎小球的過濾作用發生改變,原來不能過濾的蛋白質被濾出,造成尿中蛋白質含量過高腎小球有炎癥,通透性增大,原來不能過濾的血細胞,可以過濾到原尿中,形成血尿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尿液的排出過程尿液的排出排尿對人體來說有什么意義?人體排尿,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了解其他排泄途徑泌尿系統(腎臟)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尿液你知道人體還有哪些排泄途徑嗎?任務三呼吸系統(肺)皮膚(汗腺)二氧化碳多余的水無機鹽尿素氣體汗液汗腺結構示意圖走近科學血液透析人工腎臟是根據腎臟的工作原理而制成的一種醫療儀器,它可以模擬腎臟的工作,過濾人的血液,進行血液透析。1.排泄人體將 、 ,以及多余的 和 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知識鞏固二氧化碳尿素水無機鹽21342.泌尿系統的組成泌尿系統是由 、 、 和 組成的。膀胱尿道輸尿管腎臟21343.尿的形成和排出(1)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臟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由 、 和等部分組成。(2)腎單位中的 和緊貼著它的 內壁起過濾作用。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 。腎小球腎小囊腎臟腎小管原尿腎小球腎小囊2134(3)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 、大部分的 和部分 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4)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 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時,人就產生尿意。排尿時,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水無機鹽葡萄糖輸尿管21344.其他排泄途徑(1)尿素、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除了通過 形成的排出外,也能通過皮膚中的 分泌 排出。(2)二氧化碳由 系統排出體外。腎臟尿液汗液汗腺呼吸2134知識點1 排泄1.在下列各項中,屬于排泄的是( )A.呼出體內的二氧化碳B.吐出痰液C.排出大便D.傷口感染排出膿液A基礎通關6543217知識點2 泌尿系統的組成2.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腎小球B.腎單位C.腎小體D.腎小囊B6543217知識點3 尿的形成和排出3.將健康成年人的尿液送檢,其尿液中一定不會含有的成分( )A.水B.無機鹽C.尿素D.葡萄糖D65432174.[教材第77頁科學·技術·社會改編]腎臟功能衰竭的人可以使用人工腎臟。人工腎臟是根據腎臟的工作原理而制成的一種醫療儀器,如下圖所示,請判斷其中的半透膜模擬的是哪一部分結構?( )A.腎小管B.腎小球C.腎盂D.輸尿管B65432175.【核心素養、探究實踐】當人體的尿液中發現有蛋白質和血細胞時,可能是腎臟哪個部位發生了病變 ( )A.入球小動脈 B.出球小動脈C.腎小管 D.腎小球D6543217知識點4 其他排泄途徑6.【跨學科實踐】在環境和進食相同的條件下,測定人體在安靜和運動兩種狀態下通過不同途徑所散失的水分,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運動時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散失熱量B.休息時多余的水主要通過尿液排出C.運動時呼吸頻率加快,通過呼氣散失的水分增多D.兩種狀態下散失的水分總量相同D65432177.汗液是由汗腺形成的,其所含成分與下列哪種液體成分類似?( )A.血液B.血漿C.原尿D.尿液D65432178.[2023·湖北中考]人體的生命活動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這些廢物主要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無機鹽和尿素B.在尿液形成的過程中,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起過濾作用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沒有,這主要依賴于腎小囊的重吸收作用D.人體排尿能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C能力突破98109.【易錯題】下表為某醫院化驗室對甲、乙、丙三人尿液成分分析的結果(單位:g/mL)。請根據表中的有關數據分析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分析上表可知,膀胱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B.甲的腎小球可能出現炎癥C.丙可能患有糖尿病D.甲、乙、丙的原尿中都有葡萄糖A981010.【原創題】近日,北方連續出現高溫炎熱天氣,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人體在高溫環境中會大量出汗進行散熱,過量丟失水分和無機鹽會引起人體不適,此時應清淡飲食,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飲用( )A.淡鹽水 B.涼白開C.葡萄糖水 D.濃茶水A981011.[2022·湖南中考]尿液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尿毒癥是由于腎功能喪失,體內代謝產生的尿素等含氮廢物不能排出體外,患者可通過定期血液透析排出體內廢物進行治療。圖一是泌尿系統示意圖,圖二是腎單位結構示意圖,圖三是血液透析機原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素養達標11(1)尿液的產生是連續的,但排尿是間斷的,因為圖一中[ ]能暫時貯存尿液。(2)圖二中,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主要由 (填數字)組成。圖二中②內的液體是 ,與血漿相比,不含的成分是 。C膀胱①②③原尿大分子的蛋白質11(3)圖二中⑤內流動的液體與①相比,尿素含量 (填“增加”或“減少”)。排尿不僅排出代謝廢物,也調節了體內 的平衡。(4)下列關于圖三中血液透析機(人工腎)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流出的透析液成分含有尿素等含氮廢物B.半透膜的管道系統有過濾的功能C.流出的透析液成分中有血細胞和蛋白質D.b管道的血液與a管道相比,氧氣濃度不變減少水和無機鹽C11腎單位的組成尿的形成人體內廢物的排出泌尿系統組成和功能意義過程尿的排出①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形成原尿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體外①排出廢物②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③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教材習題:完成P128 課后練習。實踐性作業:收集一張尿常規化驗單進行分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