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4張PPT)4.4.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學習目標生命觀念1. 通過觀察心臟結構的模型,能夠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2.通過了解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1. 通過對心臟的實驗探究、構建模型,能夠推測出心臟的“工作”方式,以及其跳動對于生命活動的意義。2 . 通過識圖、文字構建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提高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展示不同食物的圖片,提問學生:“我們每天都要吃各種食物,這些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呢?為什么我們需要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 引導學生思考食物與營養的關系,引出本節課主題。新課教學(20 分鐘)蛋白質:通過舉例瘦肉、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講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對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結合生活實例,如青少年生長發育時期需要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讓學生理解蛋白質的重要性。糖類:展示米飯、饅頭、面包等常見糖類食物圖片,說明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類提供。解釋低血糖癥狀,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脂肪:列舉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紹脂肪是重要的備用能源物質,在體內儲存多余能量。講解肥胖與脂肪攝入過多的關系,引導學生合理攝入脂肪。維生素:以壞血病(缺乏維生素 C)、夜盲癥(缺乏維生素 A)等疾病為例,講解維生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少,但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起著重要調節作用。讓學生了解常見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和缺乏癥狀。水和無機鹽:說明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人體各項生理活動。通過舉例說明無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如缺鈣會導致佝僂病、缺鐵會引起貧血等,介紹常見無機鹽的食物來源。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食物中各類營養物質的種類、作用及主要食物來源,強化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練習題,鞏固知識。記錄自己一天的飲食,分析攝入的營養物質是否均衡。2. 消化和吸收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進食的場景圖片,提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體利用的?食物在體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引發學生對消化和吸收過程的好奇,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5 分鐘)消化系統的組成:利用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型,詳細講解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依次介紹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各部分結構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包括準備饅頭碎屑和饅頭塊,分別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適宜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齒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食物消化有促進作用的結論。食物的消化過程:結合動畫演示,講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消化過程。口腔內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胃內蛋白質初步消化;小腸內糖類、蛋白質、脂肪最終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質。強調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其結構特點(長、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有利于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小腸絨毛結構示意圖,講解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葡萄糖、氨基酸、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壁的上皮細胞吸收進入毛細血管,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進入毛細淋巴管。介紹胃和大腸也能吸收少量營養物質,突出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梳理消化系統組成、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總結重點內容。作業布置繪制消化系統結構簡圖,并標注各部分名稱和功能。調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等)的病因、癥狀及預防措施。(二)第二章 人體的呼吸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在不同環境(如霧霾天氣、森林中)呼吸的圖片,提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進入人體要經過哪些結構?呼吸道對空氣有什么作用?”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呼吸系統的組成:通過呼吸系統結構模型,介紹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詳細講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的結構和功能,強調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還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呼吸道的作用:利用圖片和視頻,分別講解鼻腔內鼻毛、黏膜對空氣的清潔、濕潤和溫暖作用;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發聲器官;氣管和支氣管內的纖毛和黏液能清潔和濕潤空氣。結合生活實例,如感冒時鼻腔堵塞影響呼吸,說明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重要性。呼吸道與呼吸衛生: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呼吸道,如霧霾天戴口罩、不隨地吐痰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課堂小結(5 分鐘)回顧呼吸系統組成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強調呼吸衛生的重要性。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練習題。制作一份關于呼吸衛生的手抄報。2.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在運動前后呼吸頻率變化的圖片,提問:“為什么運動后呼吸會加快?氣體在肺內是如何進行交換的?” 引出本節課內容。新課教學(25 分鐘)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利用呼吸運動模型,講解呼吸運動的過程。通過演示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與舒張,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從而實現肺的擴張和回縮,完成吸氣和呼氣動作。組織學生用手觸摸胸部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幫助理解呼吸運動原理。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展示肺泡和毛細血管的結構示意圖,講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由于肺泡內氧氣濃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血液,氧氣擴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實現氣體交換。強調肺泡的結構特點(數量多、壁薄、外纏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簡單介紹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被運輸到全身各處;二氧化碳主要通過血漿運輸。課堂小結(5 分鐘)總結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過程,強化重點知識。作業布置繪制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并標注氣體交換方向。調查空氣污染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及預防措施。(三)第三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1. 流動的組織 —— 血液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醫院血常規化驗單,提問:“醫生通過血常規檢查能了解我們身體的哪些情況?血液為什么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引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血液的組成:利用新鮮血液分層實驗視頻,講解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介紹血漿的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和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血細胞: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讓學生識別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講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體積大,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結合生活實例,如貧血與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低有關,發炎時白細胞數量增多,幫助學生理解血細胞的功能。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血液的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加深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血液組成和功能的練習題。查閱資料,了解常見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病因和癥狀。2. 血流的管道 —— 血管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手臂上青筋(靜脈血管)的圖片,提問:“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青筋是什么?人體內還有哪些血管?它們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動脈:利用血管模型和動畫,講解動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厚、彈性大、管腔小)和功能(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舉例主動脈、肺動脈等,說明動脈血流速度快,壓力大。靜脈:介紹靜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和功能(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通過演示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實驗,讓學生理解靜脈瓣的作用。毛細血管:講解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其結構特點(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決定了它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結合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說明毛細血管在物質交換中的重要性。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亮亮小朋友很疑惑“媽媽,我的頭部受傷了,在手上打點滴能治好病嗎?”心臟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左右兩肺之間像個桃子,本人的拳頭那么大位置心臟的形態大小如何?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臟的位置在哪?認識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大小任務一你能區分心臟的上下和左右嗎?下上左右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你能區分心臟的四個腔嗎?上房下室你找到記憶的規律了嗎?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上房下室你找到記憶的規律了嗎?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下腔靜脈上腔靜脈肺靜脈心臟所連血管有哪些?室連動,房連靜1. 心臟壁的構成與功能思考討論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引起心臟跳動心肌構成心臟壁主要由什么組織構成、推斷它具有什么功能?心 壁比心 壁厚, 心室壁比 心室壁厚。 左心室心臟壁越厚,肌肉越 ,收縮和舒張就越 。使血液流動距離就越 。發達有力遠室房左右右心室2. 比較心臟壁的厚薄思考討論3. 四腔之間的關系思考討論心房之間以及心室之間被肌肉壁隔開,這有什么意義?防止動脈血和靜脈血混合,提高了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四個腔之間是否都是相通的?4. 特殊的結構——瓣膜思考討論心房與心室之間有 ,心室與動脈之間有 。房室瓣動脈瓣4. 特殊的結構——瓣膜思考討論房室瓣動脈瓣保證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倒流保證血液由心室流入動脈,而不倒流心臟的結構血液在血管里持續不斷地流動,與心臟的跳動有關。心臟不停地跳動,它的收縮與舒張好像泵一樣,將血液輸送至身體的各個部位。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肺動脈上、下腔靜脈肺靜脈心臟中血流方向心臟跳動的過程左右心房收縮左右心室收縮心室和心房均舒張心房 心室 房室瓣 動脈瓣 血流情況收縮 舒張 打開 關閉 心房進入心室舒張 收縮 關閉 打開 心室進入動脈,全身各處血液進入心房舒張 舒張 打開 關閉 全身各處血液進入心房描述心臟跳動的過程設想血液從左心室出發,經過血液循環回到心臟時,經歷了哪些路徑?當血液從右心室出發,經過血液循環重新回到心臟時,又經歷了哪些路徑?任務二認識血液循環的途徑左心室出發回到心臟右心室出發回到心臟體循環動脈血靜脈血左心室主動脈上、下腔靜脈各級靜脈右心房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氧、營養物質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等廢物體循環比較動脈血和靜脈血有什么區別?動脈血靜脈血動脈血:顏色______,含氧_____;靜脈血:顏色______,含氧_____。鮮紅豐富暗紅較少肺循環動脈血靜脈血右心室左心房肺靜脈肺部毛細血管肺動脈二氧化碳氧肺泡肺循環:血液從左心室主動脈全身毛細 血管網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肺泡(二氧化碳)(氧氣)組織細胞(氧氣)(二氧化碳等廢物)靜脈血體循環:動脈血血液循環中血液成分的變化知識構建血液循環有的同學說:“動脈中流的是動脈血,靜脈中流的是靜脈血”。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這句話是錯誤的,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主要看血液中氧的含量和顏色,例如:肺動脈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流的是動脈血。雖然心臟里充滿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應卻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而是通過冠脈循環。冠脈循環——血液由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及其分支,進入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靜脈流回右心房的循環。冠脈循環冠脈循環是給心臟本身輸送氧和營養物質并運走廢物的。如果冠狀動脈發生病變(如動脈硬化、管腔變窄等),就會引起冠心病;如果冠狀動脈發生梗塞,就會危及生命。冠脈循環心率、脈搏和血壓1.心率和脈搏心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心率隨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而不同。成年人的心率平均為75次/分,正常變動范圍為60~100次/分。脈搏:隨心臟節律性的收縮和舒張,動脈血管壁出現相應的擴張與回縮,在體表淺動脈上可觸到的搏動。一分鐘內脈搏的次數和心率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過測量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脈搏,來研究心率與運動的關系。小活動三人一組,測量一人心率時,另外兩位同學一人用表格記錄,一人用完整的陳述性語言記錄。2.血壓血壓: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可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正常血壓:收縮壓:12—18.7kPa;舒張壓:8—12kPa;高血壓:達到或者高于18.7/12kPa;低血壓:低于12/6.7kPa。學會測量血壓學以致用一名同學的下肢受傷后發炎,通過在手腕處靜脈注射藥物進行治療。試說出藥物到達傷口炎癥處所經過的循環路徑。上肢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下肢動脈下肢傷口藥物到達發病部位要兩次經過心臟。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知識鞏固上腔靜脈肺靜脈右心房右心室下腔靜脈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左心房瓣膜左心室212.血液循環的途徑(1)動脈血含氧 、顏色 ;靜脈血含氧 、顏色 。(2)體循環:血液由 進入 ,再經過全身的 、、 ,最后匯集到 ,流回到 。肺循環:血液從 進入 ,經過肺部的 ,再由流回 。豐富鮮紅暗紅較少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各級靜脈上腔、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毛細血管網21知識點1 心臟的結構和功能1.用手捏心臟各腔,感覺哪一個部位的心壁最厚?( )A.左心房 B.左心室C.右心房 D.右心室B基礎通關65432172.[教材第61頁最后一段改編]心臟是一個主要由肌肉組成的中空的器官,關于心臟的結構和功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心臟內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將心臟分隔成上下不相通的兩部分B.上面的部分叫心室,下面的部分叫心房C.心房連接靜脈,心室連接動脈D.右心房、右心室內流的是動脈血C6543217知識點2 血液循環的途徑3.血液循環系統是人體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在體內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下列與血液循環系統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肺循環的起點是左心室B.靜脈血經過體循環后變成動脈血C.紅細胞的功能只是攜帶、運輸氧D.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和血管組成D65432174.在體循環和肺循環中,血液流動的正確方向是( )A.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B.心室—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房C.心房—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室D.心房—靜脈—毛細血管—動脈—心室A65432175.李芳同學因病需口服布洛芬藥物,服用后心臟的四個腔中最早出現布洛芬的是( )A.右心房 B.左心房C.左心室 D.右心室A6543217知識點3 動脈血、靜脈血的概念6.從人體手臂的兩根不同血管中抽取血液,測定其中的氧氣、二氧化碳的相對含量如圖所示,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甲是動脈血B.乙呈鮮紅色C.甲是從靜脈中抽取的D.乙是從動脈中抽取的A65432177.下列有關動脈、動脈血、靜脈、靜脈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動脈就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的血管B.動脈血就是含氧少、顏色暗紅的血C.靜脈就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的血管D.靜脈血就是含氧多、顏色鮮紅的血A65432178.下列是小明整理的部分筆記,正確的是( )A.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鈣的蛋白質,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B.靜脈血管中都有靜脈瓣,能防止血液倒流C.心臟主要由心肌構成,能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產生血液流動的動力D.輸血的血液取自獻血者的動脈血管,是因為動脈的管壁厚,血流速度快C能力突破98109.【易錯題】小明同學報名參加了學校秋季運動會1 000米長跑項目,請你從生物學的角度判斷下列相關做法或說法,正確的是( )A.跑步前,大量進食牛肉干對迅速補充能量有益處B.比賽中,小明的體內先進行體循環后進行肺循環C.跑步中,他的心率加快,能使肌肉獲得更多的氧氣和能量D.跑步后,因為運動超量而大汗淋漓,他需要及時喝大量白開水C981010.【核心素養、科學思維】如圖為心臟工作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圖甲中,心房收縮,心室舒張,房室瓣打開,血液由心房進入心室B.圖乙中,心房舒張,心室收縮,房室瓣關閉,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C.圖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張,房室瓣打開,血液經靜脈流回心房D.心臟每跳動一次,包括了心室收縮和心房舒張兩個過程D981011.[2023·重慶期中改編]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號飛行乘組結束了6個月的“太空出差”,成功返回,展現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強大。航天員健康的太空生活是順利開展工作的保障。右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⑧表示心臟四腔和與其相連接的血管,A~C表示腦的結構,甲、乙表示生理過程),請分析并回答問題。素養達標11(1)春節,航天員在空間站享用了豬肉白菜餡、鲅魚餡餃子等美食,食物中所含供能物質有 。在小腸中,能消化這些供能物質的消化液是由 分泌的。(2)空間站內的空氣成分與比例,與地球表面的幾乎一樣。當呼吸肌時,完成圖中的乙過程。氧氣進入血液主要與 結合進行運輸。(3)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圖中② 的壁最厚,這樣有利于 。與心臟相連的血管中,流靜脈血的是(填圖中數字)。⑤⑥糖類、脂肪、蛋白質血紅蛋白左心室收縮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11胰腺、腸腺和肝臟心肌構成四腔及血管瓣膜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主動脈肺動脈肺靜脈上、下腔靜脈心臟房室瓣動脈瓣功能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像“泵”一樣使血液在全身血管里循環流動體循環肺循環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左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組織細胞氧、養料二氧化碳等廢物肺泡氧二氧化碳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環教材習題:完成P121 練習與應用。實踐性作業:為他人測量血壓。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