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2.2消化和吸收?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同步課件【2024人教版】(共43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2.2消化和吸收?2024-2025學年2024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同步課件【2024人教版】(共43張PPT)+視頻素材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4.2.2消化和吸收
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
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授課教師:********
班 級:********
時 間:********
學習目標
生命觀念
1.從結構與功能觀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小腸與其吸收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2.從物質與能量觀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科學思維
1.從生活現象入手,能夠運用科學思維,去探討真實情境中的生物學問題。
2.通過探究實驗的設計、觀察和分析,形成基于證據和邏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展示不同食物的圖片,提問學生:“我們每天都要吃各種食物,這些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呢?為什么我們需要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 引導學生思考食物與營養的關系,引出本節課主題。
新課教學(20 分鐘)
蛋白質:通過舉例瘦肉、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講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對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結合生活實例,如青少年生長發育時期需要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讓學生理解蛋白質的重要性。
糖類:展示米飯、饅頭、面包等常見糖類食物圖片,說明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類提供。解釋低血糖癥狀,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脂肪:列舉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紹脂肪是重要的備用能源物質,在體內儲存多余能量。講解肥胖與脂肪攝入過多的關系,引導學生合理攝入脂肪。
維生素:以壞血病(缺乏維生素 C)、夜盲癥(缺乏維生素 A)等疾病為例,講解維生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少,但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起著重要調節作用。讓學生了解常見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和缺乏癥狀。
水和無機鹽:說明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人體各項生理活動。通過舉例說明無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如缺鈣會導致佝僂病、缺鐵會引起貧血等,介紹常見無機鹽的食物來源。
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食物中各類營養物質的種類、作用及主要食物來源,強化記憶。
作業布置
完成教材上關于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練習題,鞏固知識。
記錄自己一天的飲食,分析攝入的營養物質是否均衡。
2. 消化和吸收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人們進食的場景圖片,提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體利用的?食物在體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引發學生對消化和吸收過程的好奇,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25 分鐘)
消化系統的組成:利用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型,詳細講解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依次介紹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各部分結構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包括準備饅頭碎屑和饅頭塊,分別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適宜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齒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食物消化有促進作用的結論。
食物的消化過程:結合動畫演示,講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消化過程。口腔內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胃內蛋白質初步消化;小腸內糖類、蛋白質、脂肪最終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質。強調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其結構特點(長、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有利于消化。
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小腸絨毛結構示意圖,講解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葡萄糖、氨基酸、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壁的上皮細胞吸收進入毛細血管,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進入毛細淋巴管。介紹胃和大腸也能吸收少量營養物質,突出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
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梳理消化系統組成、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總結重點內容。
作業布置
繪制消化系統結構簡圖,并標注各部分名稱和功能。
調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等)的病因、癥狀及預防措施。
(二)第二章 人體的呼吸
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人們在不同環境(如霧霾天氣、森林中)呼吸的圖片,提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進入人體要經過哪些結構?呼吸道對空氣有什么作用?”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20 分鐘)
呼吸系統的組成:通過呼吸系統結構模型,介紹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詳細講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的結構和功能,強調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還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
呼吸道的作用:利用圖片和視頻,分別講解鼻腔內鼻毛、黏膜對空氣的清潔、濕潤和溫暖作用;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發聲器官;氣管和支氣管內的纖毛和黏液能清潔和濕潤空氣。結合生活實例,如感冒時鼻腔堵塞影響呼吸,說明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重要性。
呼吸道與呼吸衛生: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呼吸道,如霧霾天戴口罩、不隨地吐痰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
課堂小結(5 分鐘)
回顧呼吸系統組成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強調呼吸衛生的重要性。
作業布置
完成教材上關于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練習題。
制作一份關于呼吸衛生的手抄報。
2.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人在運動前后呼吸頻率變化的圖片,提問:“為什么運動后呼吸會加快?氣體在肺內是如何進行交換的?” 引出本節課內容。
新課教學(25 分鐘)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利用呼吸運動模型,講解呼吸運動的過程。通過演示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與舒張,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從而實現肺的擴張和回縮,完成吸氣和呼氣動作。組織學生用手觸摸胸部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幫助理解呼吸運動原理。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展示肺泡和毛細血管的結構示意圖,講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由于肺泡內氧氣濃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血液,氧氣擴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實現氣體交換。強調肺泡的結構特點(數量多、壁薄、外纏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簡單介紹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被運輸到全身各處;二氧化碳主要通過血漿運輸。
課堂小結(5 分鐘)
總結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過程,強化重點知識。
作業布置
繪制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并標注氣體交換方向。
調查空氣污染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三)第三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1. 流動的組織 —— 血液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醫院血常規化驗單,提問:“醫生通過血常規檢查能了解我們身體的哪些情況?血液為什么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引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20 分鐘)
血液的組成:利用新鮮血液分層實驗視頻,講解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介紹血漿的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和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
血細胞: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讓學生識別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講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體積大,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結合生活實例,如貧血與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低有關,發炎時白細胞數量增多,幫助學生理解血細胞的功能。
課堂小結(5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血液的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加深記憶。
作業布置
完成教材上關于血液組成和功能的練習題。
查閱資料,了解常見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病因和癥狀。
2. 血流的管道 —— 血管
課程導入(5 分鐘)
展示手臂上青筋(靜脈血管)的圖片,提問:“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青筋是什么?人體內還有哪些血管?它們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20 分鐘)
動脈:利用血管模型和動畫,講解動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厚、彈性大、管腔小)和功能(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舉例主動脈、肺動脈等,說明動脈血流速度快,壓力大。
靜脈:介紹靜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和功能(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通過演示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實驗,讓學生理解靜脈瓣的作用。
毛細血管:講解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其結構特點(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決定了它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結合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說明毛細血管在物質交換中的重要性。
5
課堂檢測
4
新知講解
6
變式訓練
7
考試考法
8
小結梳理
學習目錄
1
復習引入
2
新知講解
3
典例講解
探究實踐
1.運用實驗法探究口腔對饅頭的消化作用,并得出合理的結論,進一步提升設計實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小腸模型制作,培養觀察和實踐操作能力。
態度責任
在了解自身身體結構的基礎上,培養健康的飲食觀、熱愛生命的價值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怎樣才能被人體利用呢?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要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和吸收之后才能被人體細胞吸收利用。
為什么患有慢性腸胃炎的人總是很瘦呢?
這與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有關。
慢慢咀嚼饅頭,為什么會感覺到有點甜呢?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纖維素
蛋白質、糖類、脂肪
水、無機鹽、維生素
須消化后被吸收
無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不能被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內分解成可以被細胞吸收的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
認識食物的消化
任務一
消化系統的組成
口腔

食管

小腸
大腸
末端為肛門
消化道
唾液腺
肝臟
有胃腺

有腸腺
消化腺
要求:同桌為一組,站立,相互指出消化系統各個器官在身體相應的位置。
玩游戲啦!
指指點點
唾液腺
牙齒

唾液腺

分泌唾液,內含唾液淀粉酶,能分解少量淀粉
感覺食物的味道和攪拌食物
把食物由大塊變成小塊,增大食物與唾液的接觸面積
消化道的起始部位
口腔對饅頭(或米飯)的消化作用
口腔中與消化有關的結構有哪些?這些結構各有什么作用?
牙齒
舌頭
唾液腺
—— 將食物切斷、磨碎
—— 一方面配合牙齒的咀嚼,一方面攪拌食物
—— 分泌唾液
對食物的消化來說是不是都很重要?
問題:
饅頭變甜是否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都有關呢?
饅頭為什么會變甜呢?
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沒有甜味,淀粉遇碘變藍;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有甜味的麥芽糖,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對唾液作用的探究
對牙齒和舌作用的探究
2毫升清水
饅頭碎屑
充分攪拌
2毫升唾液
饅頭碎屑
充分攪拌
2毫升唾液
饅頭小塊
不攪拌
①②
②③
37℃水浴
制訂計劃:
操作過程
饅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唾液有關。
試管編號 1 2 3
材料 2毫升清水饅頭碎屑 充分攪拌 2毫升唾液饅頭碎屑 充分攪拌 2毫升唾液
饅頭小塊
不攪拌
現象
變藍
不變藍
變淺藍
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牙齒:
舌頭:
唾液腺:
將食物切斷、磨碎
一方面配合牙齒的咀嚼,一方面攪拌食物
分泌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麥芽糖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促進物質發生變化的有機物。
“細嚼慢咽”
利于食物消化
物理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
唾液腺

口腔
食道
食物的通道,通過蠕動將食物推入胃中
食物的通道
不能分泌消化液,無法消化營養物質。
腹腔左上部
食道
胃壁
黏膜皺襞
小腸
胃呈囊狀,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
內有胃腺,分泌胃液,呈酸性,含有胃液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
胃為什么不能消化自己?
胃可以分泌一種黏稠的、膠凍狀的黏液物質,覆蓋在胃的表面,防止被胃酸腐蝕。
胃內表面緊密排列的黏膜上皮細胞形成了一道生理屏障,可以防止胃酸侵入。
當胃壁細胞受到磨損或損壞時,胃內會迅速長出新細胞,將其替換。
學以致用
唾液腺
肝臟
膽囊
胃腺
胰腺
腸腺
分泌唾液,內含唾液淀粉酶
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
暫時貯存膽汁
分泌胃液,內含胃蛋白酶
分泌胰液,含多種消化酶
分泌腸液,內含多種消化酶
消化腺
消化腺
流入的部分
胰腺
小腸
小腸

肝臟
胃腺
注意:肝臟分泌的膽汁暫時貯存于膽囊中,最終將通過膽管流入小腸。
腸腺
小腸
從圖中分析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注入的部位是哪里?
唾液腺
口腔
盤繞在人體的腹腔,長6米左右。
環形皺襞
小腸絨毛
1.位置
2.特征
增大消化面積
認識營養物質的吸收
任務二
小腸與大腸的結構對比
小腸橫切面
小腸縱切面
皺襞
小腸絨毛
通過分析圖文資料,推測吸收營養物質最多的是大腸還是小腸?
大腸




小腸長5-6米左右
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了小腸的吸收面積
小腸絨毛的壁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絨毛中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主要的吸收器官:
小腸
觀察圖片,說出消化道各個器官分別能吸收哪些營養物質?
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小腸
大腸
毛細血管
少量水、酒精
無機鹽、維生素、水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少量水、無機鹽
部分維生素
消化道各個器官分別能吸收哪些營養物質?
消化道 吸收的營養物質
口腔

食道

小腸
大腸



少量水、無機鹽
水、無機鹽、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少量水、無機鹽、部分維生素
消化起始部位 消化產物 需要消化液 產物吸收主要部位
淀粉
蛋白質
脂肪
口腔

小腸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唾液、腸液、胰液
胃液、腸液、胰液
腸液、胰液、膽汁
小腸
小腸
小腸
1.消化系統的組成
(1)食物在消化道內分解成可以被細胞吸收的物質的過程叫做 。
(2)人體的消化系統是由 和 組成的。
消化
消化腺
消化道
知識鞏固
2
1
①消化道包括口腔、 、 、 、 、大腸、肛門等器官。
②消化腺包括 、 、 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

食道

唾液腺
小腸


2
1
2.食物的消化
(1)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統中逐漸完成的。淀粉最終分解為 ,蛋白質最終分解為 ,脂肪最終分解為 和 。
(2)食物的消化過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食物 、 、
,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能被細胞吸收的 。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切斷
小分子有機物
磨碎
與消化液充分混合
2
1
知識點1 消化系統的組成
1.下列有關消化系統的描述中,哪項是不正確的 (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D.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C
基礎通關
6
5
4
3
2
1
2.小明吃西瓜的時候不小心把西瓜子咽了下去,嚇得大哭起來。媽媽告訴他,西瓜子最終會排到體外的,排出過程為( )
A.口腔—咽—食道—胃—大腸—小腸—肛門
B.口腔—咽—食道—胃—大腸—盲腸—肛門
C.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D.口腔—食道—咽—胃—小腸—大腸—肛門
C
6
5
4
3
2
1
知識點2 食物的消化
3.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最早開始消化的是( )
A.脂肪
B.水
C.糖類
D.蛋白質
C
6
5
4
3
2
1
4.細嚼饅頭時,覺得有甜味,是因為( )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C.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
D.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B
6
5
4
3
2
1
5.[教材第29頁圖4-22改編]有關消化器官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蛋白酶
B.淀粉在小腸中開始分解
C.大腸能蠕動,將食物殘渣推向肛門
D.食道能蠕動,將食物推進胃中
B
6
5
4
3
2
1
6.一次手術中,醫生從病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了一些內容物,經檢驗得知內含葡萄糖、麥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維生素、酶等物質,這種內容物最可能來自( )
A.大腸
B.食道
C.胃
D.小腸
D
6
5
4
3
2
1
7.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才能進入人體細胞內,淀粉和脂肪被徹底消化的產物分別是( )
A.麥芽糖、甘油
B.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C.葡萄糖、氨基酸
D.麥芽糖、甘油和脂肪酸
B
9
8
7
能力突破
8.小明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后,他的消化系統開始對食物進行消化,結合右圖,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①能分泌膽汁,膽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液
B.②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可以分解脂肪
C.③分泌的消化液胰液,可以消化多種營養物質
D.④是小腸,內有腸腺分泌的腸液,腸液只能消
化脂肪
C
9
8
7
9.下圖甲、乙、丙分別代表三種主要的營養物質,字母表示組成消化道的各個器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乙、丙分別代表的物質是糖類、蛋白
質、脂肪
B.這三種物質在D處最終被分解為葡萄糖、氨
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C.從曲線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開始于A器官,完成于D器官
D.C器官和D器官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D
9
8
7
消化和吸收
食物的消化
營養物質
的吸收
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肛門等
淀粉
蛋白質
脂肪
消化道:
小腸:
主要的吸收器官,吸收全部葡萄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消化系統
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肝等
消化腺:
大腸:
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唾液淀粉酶
口腔
麥芽糖、
淀粉
腸液、胰液中的酶
小腸
葡萄糖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
腸液、胰液中的酶
小腸
氨基酸
膽汁
小腸
脂肪微粒
腸液、胰液中的酶
小腸
甘油+脂肪酸
教材習題:完成P84練習與應用。
實踐性作業:感受口腔對饅頭(或米飯)的消化作用,與同學交流。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南皮县| 府谷县| 闽清县| 正镶白旗| 当阳市| 教育| 广灵县| 永清县| 大理市| 凤庆县| 万载县| 东丰县| 马龙县| 潼南县| 陈巴尔虎旗| 乾安县| 南溪县| 濮阳县| 利川市| 得荣县| 合作市| 宝坻区| 正定县| 玉环县| 沈阳市| 鄂托克前旗| 旺苍县| 虞城县| 称多县| 正宁县| 宁陕县| 垫江县| 连城县| 东宁县| 江门市| 兰坪| 林西县| 泌阳县| 琼海市|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