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4.1.1人的生殖第四單元 人體生理與健康(一)人教2025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授課教師:********班 級:********時 間:********學習目標生命觀念能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能描述受精過程、胚胎發育和分娩的過程,形成結構與功能觀。科學思維運用觀察的方法,識別有關的圖片和模型,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探究實踐根據生活實際激發對自然界的好奇心,以科學的態度正視人體生理結構。態度責任樹立正確的倫理觀和價值觀;學會關愛生命,增強孝敬父母的情感。展示不同食物的圖片,提問學生:“我們每天都要吃各種食物,這些食物為我們提供了哪些營養呢?為什么我們需要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 引導學生思考食物與營養的關系,引出本節課主題。新課教學(20 分鐘)蛋白質:通過舉例瘦肉、魚、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講解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對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結合生活實例,如青少年生長發育時期需要多攝入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讓學生理解蛋白質的重要性。糖類:展示米飯、饅頭、面包等常見糖類食物圖片,說明糖類是人體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 70% 以上由糖類提供。解釋低血糖癥狀,幫助學生理解糖類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脂肪:列舉肥肉、花生、大豆油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介紹脂肪是重要的備用能源物質,在體內儲存多余能量。講解肥胖與脂肪攝入過多的關系,引導學生合理攝入脂肪。維生素:以壞血病(缺乏維生素 C)、夜盲癥(缺乏維生素 A)等疾病為例,講解維生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少,但對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起著重要調節作用。讓學生了解常見維生素的食物來源和缺乏癥狀。水和無機鹽:說明水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參與人體各項生理活動。通過舉例說明無機鹽對人體的重要性,如缺鈣會導致佝僂病、缺鐵會引起貧血等,介紹常見無機鹽的食物來源。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食物中各類營養物質的種類、作用及主要食物來源,強化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練習題,鞏固知識。記錄自己一天的飲食,分析攝入的營養物質是否均衡。2. 消化和吸收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進食的場景圖片,提問:“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是如何被身體利用的?食物在體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引發學生對消化和吸收過程的好奇,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5 分鐘)消化系統的組成:利用消化系統的結構模型,詳細講解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依次介紹消化道的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各部分結構和功能,以及消化腺中的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肝臟的位置和分泌的消化液及作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實驗。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步驟及注意事項。實驗步驟包括準備饅頭碎屑和饅頭塊,分別加入唾液和清水,在適宜溫度下放置一段時間后滴加碘液觀察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唾液淀粉酶對淀粉有消化作用,以及牙齒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食物消化有促進作用的結論。食物的消化過程:結合動畫演示,講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腸內的消化過程。口腔內淀粉初步消化為麥芽糖;胃內蛋白質初步消化;小腸內糖類、蛋白質、脂肪最終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質。強調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其結構特點(長、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有利于消化。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小腸絨毛結構示意圖,講解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葡萄糖、氨基酸、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被小腸絨毛壁的上皮細胞吸收進入毛細血管,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進入毛細淋巴管。介紹胃和大腸也能吸收少量營養物質,突出小腸是吸收的主要場所。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梳理消化系統組成、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過程,總結重點內容。作業布置繪制消化系統結構簡圖,并標注各部分名稱和功能。調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等)的病因、癥狀及預防措施。(二)第二章 人體的呼吸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們在不同環境(如霧霾天氣、森林中)呼吸的圖片,提問:“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空氣進入人體要經過哪些結構?呼吸道對空氣有什么作用?” 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呼吸系統的組成:通過呼吸系統結構模型,介紹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詳細講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的結構和功能,強調呼吸道不僅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還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呼吸道的作用:利用圖片和視頻,分別講解鼻腔內鼻毛、黏膜對空氣的清潔、濕潤和溫暖作用;咽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是發聲器官;氣管和支氣管內的纖毛和黏液能清潔和濕潤空氣。結合生活實例,如感冒時鼻腔堵塞影響呼吸,說明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重要性。呼吸道與呼吸衛生:組織學生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呼吸道,如霧霾天戴口罩、不隨地吐痰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呼吸衛生習慣。課堂小結(5 分鐘)回顧呼吸系統組成和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作用,強調呼吸衛生的重要性。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的練習題。制作一份關于呼吸衛生的手抄報。2.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人在運動前后呼吸頻率變化的圖片,提問:“為什么運動后呼吸會加快?氣體在肺內是如何進行交換的?” 引出本節課內容。新課教學(25 分鐘)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利用呼吸運動模型,講解呼吸運動的過程。通過演示膈肌和肋間肌的收縮與舒張,引起胸廓容積的變化,從而實現肺的擴張和回縮,完成吸氣和呼氣動作。組織學生用手觸摸胸部感受呼吸時胸廓的變化,幫助理解呼吸運動原理。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展示肺泡和毛細血管的結構示意圖,講解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由于肺泡內氧氣濃度高于血液,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血液,氧氣擴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實現氣體交換。強調肺泡的結構特點(數量多、壁薄、外纏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簡單介紹氧氣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結合,被運輸到全身各處;二氧化碳主要通過血漿運輸。課堂小結(5 分鐘)總結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過程,強化重點知識。作業布置繪制肺與外界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氣體交換的示意圖,并標注氣體交換方向。調查空氣污染對呼吸系統的危害及預防措施。(三)第三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1. 流動的組織 —— 血液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醫院血常規化驗單,提問:“醫生通過血常規檢查能了解我們身體的哪些情況?血液為什么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引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血液的組成:利用新鮮血液分層實驗視頻,講解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介紹血漿的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和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血細胞: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血涂片,讓學生識別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講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餅狀,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體積大,有細胞核,能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結合生活實例,如貧血與紅細胞或血紅蛋白含量低有關,發炎時白細胞數量增多,幫助學生理解血細胞的功能。課堂小結(5 分鐘)引導學生回顧血液的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加深記憶。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關于血液組成和功能的練習題。查閱資料,了解常見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的病因和癥狀。2. 血流的管道 —— 血管課程導入(5 分鐘)展示手臂上青筋(靜脈血管)的圖片,提問:“我們能看到的這些青筋是什么?人體內還有哪些血管?它們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導入新課。新課教學(20 分鐘)動脈:利用血管模型和動畫,講解動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厚、彈性大、管腔小)和功能(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舉例主動脈、肺動脈等,說明動脈血流速度快,壓力大。靜脈:介紹靜脈的結構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和功能(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通過演示靜脈瓣防止血液倒流的實驗,讓學生理解靜脈瓣的作用。毛細血管:講解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小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其結構特點(管壁極薄,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決定了它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結合組織細胞與毛細血管物質交換的示意圖,說明毛細血管在物質交換中的重要性。5課堂檢測4新知講解6變式訓練7考試考法8小結梳理學習目錄1復習引入2新知講解3典例講解我是從哪里來的呢 20世紀70年代,英國有一對夫婦結婚后一直未能生育。經檢查,發現妻子的輸卵管阻塞。后來,這對夫婦幸運地靠科技進步懷上了寶寶:科學家從這位妻子體內取出卵細胞,在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然后讓卵細胞和她丈夫的精子在體外受精,待受精卵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妻子的子宮內,胚胎在母體內完成發育。1978年7月25日,這對夫婦的孩子——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了。至今,世界上已有近千萬例試管嬰兒誕生。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對人的生殖和胚胎發育過程的研究。認識生殖系統睪丸附睪尿道前列腺輸精管精囊腺陰囊陰莖男性生殖系統側剖面1.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任務一2.男性生殖系統的功能睪丸附睪尿道輸精管男性生殖系統側剖面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貯存和輸送精子輸送精子前列腺精囊腺分泌黏液排出尿液睪丸附睪尿道輸精管男性生殖系統側剖面說出精子排出路線前列腺精囊腺側剖面正剖面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3.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4.女性生殖系統的功能正剖面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胚胎發育的場所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正剖面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說出卵細胞的排出路線認識生殖過程精子和卵細胞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 受精部位輸卵管1.受精任務二受精卵在什么位置著床發育 著床部位子宮內膜胚胎受精卵胚胎植入子宮內膜(懷孕)2.胚胎發育精子卵細胞受精細胞分裂胚泡形成胚泡附著在子宮內膜上2.胚胎發育著床第4周第6周第8周(胎兒)第16周第36周2.胚胎發育3.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1233.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氧和養料氧和養料胎盤、臍帶母體子宮二氧化碳等廢物胚胎二氧化碳等廢物胚胎發育初期營養由_______提供。卵黃胎兒與母體血液混合嗎?從受精卵開始發育到成熟的胎兒分娩需要多長時間?一般來說需要38周(266天左右)4.分娩你知道嗎?一位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多少 一般來說可增加14千克左右各組成部分 重量(千克)胎兒 4胎盤 1羊水 1子宮(50克) 1乳腺 1增多的血液 2母體儲藏的營養物質 2.5其他物質 1.5受精卵的重量只有0.0000005克。拓展延伸輸卵管受精卵胚泡植入子宮內膜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細胞分裂胚胎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獲取營養38周分娩嬰兒精子+卵細胞新生命起點著床思考討論一對夫婦結婚多年沒有孩子,他們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辦法嗎?試管嬰兒精子卵細胞體外受精發育成胚胎植入母體子宮內1.生殖系統(1)男性生殖系統。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的功能是產生精子,并且分泌 。 是貯存精子的器官。精子從附睪通過 輸送到尿道,通過尿道排出體外。睪丸輸精管雄性激素知識鞏固21睪丸附睪(2)女性生殖系統。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 的功能是產生卵細胞,并且分泌 。卵細胞從卵巢中排出后會沿著 向子宮方向移動。子宮是 的場所。雌性激素受精卵卵巢輸卵管卵巢212.生殖過程(1)受精的過程:睪丸產生的 和卵巢產生的 ,都是生殖細胞。含有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游動進入子宮,進而進入內與卵細胞相遇。眾多的精子中,只有一個能夠進入卵細胞并與卵細胞結合形成 。(2)胚胎發育的過程: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 ,緩慢地移動到 中,最終附著在 內膜上。一般來說,從形成受精卵開始到第 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精子輸卵管受精卵卵細胞胚泡胚泡子宮子宮3821知識點1 生殖系統1.【易錯題】男性的生殖系統中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結構是( )A.睪丸 B.附睪C.陰囊 D.輸精管A基礎通關76543212.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能讓女生越長大越漂亮的相關器官和物質是( )A.卵巢、雌性激素B.子宮、月經C.子宮、雌性激素D.輸卵管、月經A76543213.[教材第9頁圖4-5和圖4-7改編]下列生殖器官與其功能對應不正確的是( )A.睪丸—產生精子B.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C.子宮—受精卵形成的場所D.輸卵管—輸送卵細胞C76543214.“十月懷胎娘辛苦”,人體產生卵細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 )A.卵巢、輸卵管、子宮B.卵巢、陰道、子宮C.輸卵管、卵巢、子宮D.陰道、子宮、輸卵管A7654321知識點2 生殖過程5.[2022·黑龍江綏化中考]胎兒在母體內發育的過程中,營養物質的獲得和廢物的排出依靠的是( )A.臍帶和卵巢B.臍帶和輸卵管C.臍帶和胎盤D.臍帶和羊水C76543216.下列有關人體的生殖和發育,敘述正確的是( )①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輸精管②含有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游動進入子宮,進而進入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③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通過子宮經母體排出④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⑤胎兒生活在子宮內的羊水中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B76543217.從受精卵—胚泡—胚胎的過程中,人的細胞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依次是細胞( )A.分裂—生長—分化B.生長—分裂—分化發育C.生長—分化—分裂D.分化—生長—分裂B76543218.【核心素養、態度責任】“試管嬰兒”技術是一項現代生殖醫學的重要突破,它使得許多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婦實現了生育的愿望,你覺得“試管嬰兒”這一技術可以用于治療下列哪種類型的不孕不育癥呢 ( )A.子宮畸形、發育不良而導致的不孕不育B.輸卵管堵塞阻礙受精導致的不孕不育C.內分泌失調導致的不孕不育D.卵巢功能障礙導致的不孕不育B111098能力突破9.目前有的國家允許以醫學手段培育“三親試管嬰兒”,其培育過程可選用如下技術路線。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三親試管嬰兒”的培育方式屬于有性生殖B.早期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捐獻者卵細胞的細胞質C.早期胚胎需植入母體子宮內繼續發育D.“三親試管嬰兒”的遺傳物質全部來自母親的卵細胞的細胞核D111098___陰道分娩(38周):__________→:__________→胚胎新生兒(子女)精子卵細胞受精卵男(父親)女(母親)睪丸卵巢子宮(8周左右)附睪→輸精管→尿道→陰道→子宮→輸卵管輸卵管胎兒輸卵管胚泡細胞分裂子宮內膜母體臍帶(鏈接)胎盤(物質交換)營養物質和氧氣二氧化碳等廢物教材習題:完成P62 練習與應用。實踐性作業:收集試管嬰兒的資料,進行總結和交流。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