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數學學科11.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2課時) 教學設計一、內容和內容解析1.內容本節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七年級下冊(以下統稱“教材”)第十一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11.2.2 一元一次不等式(2),內容包括:能夠根據具體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2.內容解析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工具,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幫助學生處理生活中大量涉及不等關系的問題,增強數學應用能力.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與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有相似之處,同樣需要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但不同的是,此時挖掘的是不等關系. 學生先前列方程的經驗,在設未知數和分析數量關系環節能為列不等式提供一定思路,但需引導他們轉變思維,關注不等關系的識別.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能夠根據具體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二、目標和目標解析1.目標(1)能夠根據具體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2)掌握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3)通過探究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價值,發展模型觀念.2.目標解析(1)學生需要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更要能在實際情境中依據具體數量關系列出并求解不等式. 這意味著學生不僅能準確辨別式子是否為一元一次不等式,按步驟正確解題,還能在實際問題中敏銳捕捉不等關系,完成從實際到數學模型構建及求解的全過程 (2)學生要全程參與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索. 通過對比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一次不等式,自主總結類比方法;在求解不等式和解決實際問題時,深入理解轉化過程,學會將現實問題數學化,構建不等式模型并求解,借此提升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在解不等式及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要逐漸培養應用意識,提升運算能力. 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不等式模型并解決問題,能增強對數學實用性的認知. 反復運算求解與處理實際問題,有助于提高運算準確性和速度,養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深刻體會數學對生活實踐的指導價值.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從實際問題抽象數學模型需較強分析理解能力,對部分學生頗具挑戰. 面對實際問題,學生可能難以快速梳理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 1.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容易誤解題意,找錯不等關系,列出錯誤的不等式. 因此,課堂上應針對實際應用易錯點增加專項練習,剖析常見錯誤案例,讓學生明確錯誤根源,提升識別與避免錯誤的能力. 2.教學中多引導學生逐步分析題目中的已知、未知量,尋找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 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問題背景,詳細闡述不等式解的含義,通過具體實例強化理解.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合作與思維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準確找到不等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四、教學過程設計(一)復習引入問題:同學們,我們是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你能說說基本的步驟嗎?(二)典例分析例2 七年級舉辦古詩詞知識競賽,共有20道題,每一題答對得10分, 答錯或不答都扣5分.如果規定初賽成績超過90分晉級決賽,那么至少要答對多少道題才能成功晉級?分析:“初賽成績超過90分”是問題中蘊含的不等關系,可以根據這個不等關系列出不等式.解:設初賽答對了x道題. 根據 “初賽成績超過90分”晉級決賽,列得不等式10x-5(20-x)>90.去括號,得 10x-100+5x>90.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15x>190.系數化為1,得 x>12.由x應為正整數,可得x至少為13.答:初賽至少要答對13道題才能成功晉級.“設”中沒有描述不等關系的詞語,“答”中含有描述不等關系的詞語.例3 某市去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320 t標準煤,如果計劃使今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去年的下降率不小于5%,那么這個市今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至多為多少?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是指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所消費的能源總量 (折算為標準煤),其下降率是衡量一個地區節能減排成效的重要指標.分析 “今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去年的下降率不小于5%”是問題中蘊含的不等關系,即解:設這個市今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x t標準煤.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去分母,得 0.320-x≥0.320×5%.移項,合并同類項,得 -x≥-0.304.系數化為1,得 x≤0.304.答:這個市今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至多為0.304 t標準煤.例4 甲、乙兩超市以同樣價格出售同樣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優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計購物超過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九折收費;在乙超市累計購物超過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九五折收費.顧客到哪家超市購物花費較少?分析:在甲超市購物超過100元后享受優惠,在乙超市購物超過50元后享受優惠.因此,需要分三種情況討論:(1)累計購物不超過50元;(2)累計購物超過50元而不超過100元;(3)累計購物超過100元.解:設累計購物花費x元.(1)當累計購物不超過50元,即x≤50時,在甲、乙兩超市購物都不享受優惠,而兩家超市以同樣價格出售同樣的商品,因此到兩超市購物花費相同.(2)當累計購物超過50元而不超過100元,即50<x≤100時,在甲超市購物不享受優惠,但在乙超市購物能享受優惠,因此到乙超市購物花費較少.(3)當累計購物超過100元,即x>100時,在甲、乙兩超市購物都能享受優惠.① 若到甲超市購物花費較少,則100+0.9(x-100)<50+0.95(x-50). 解得x>150.即x>150時,到甲超市購物花費較少.② 若到乙超市購物花費較少,則100+0.9(x-100)>50+0.95(x-50).解得x<150.即100<x<150時,到乙超市購物花費較少.③ 若到兩超市購物花費相同,則100+0.9(x-100)=50+0.95(x-50). 解得x=150.即x=150時,到甲、乙兩超市購物花費相同.答:當累計購物花費不超過50元或等于150元時,到兩家超市購物花費相同;當累計購物超過50元而不到150元時,到乙超市購物花費較少;當累計購物超過150元時,到甲超市購物花費較少.(三)鞏固練習1. 某工程隊計劃在10天內修路6 km.施工前2天修完1.2 km后,計劃發生變化,準備至少提前2天完成修路任務,以后幾天內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多少?解:設該工程隊以后幾天內平均每天修路x km.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10-2-2)x≥6-1.2.解得 x≥0.8.答:該工程隊以后幾天內平均每天至少要修路0.8 km.2. 一家商店以每輛340元的進價購入一批自行車共150輛,并以每輛450元的價格銷售.兩個月后,自行車的銷售額已超過這批自行車進貨的總費用,這時至少已售出多少輛自行車?解:設這時已售出x輛自行車.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450x>340×150.解得 x>113.由x應為正整數,可得x至少為114.答:這時至少已售出114輛自行車.3.一批蘋果的進價是8.55元/kg,銷售中估計有5%的蘋果正常損耗.商家把售價至少定為多少,才能避免虧本?解:設蘋果的售價是x元/kg.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1-5%)x≥8.55.解得 x≥9.答:商家把售價至少定為9元/kg.4.學校打算購買某款筆記本和中性筆作為獎品,獎勵給在繪畫比賽中獲獎的學生.筆記本的價格為16元/個,中性筆的價格為4元/支.如果學校一共要購買100件獎品,總費用不能超過900元,那么學校最多能買多少個筆記本?解:設學校購買x個筆記本.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16x+4(100-x)≤900.解得 x≤41.由x應為正整數,可得x最大為41.答:學校最多能買41個筆記本.5.一家水果店花費10 000元購進了大櫻桃和小櫻桃各200 kg,計劃分別以39元/kg和29元/kg的價格銷售,但大櫻桃在運輸中損耗了20%.若小櫻桃的售價不變,為了使獲得的總利潤不低于預期利潤的90%,大櫻桃的售價至少要定為每千克多少元?解:設大櫻桃的售價應定為x元/kg.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200×(1-20%)x+200×29-10 000≥(200×39+200×29-10 000)×90%.解得 x≥46.5.答:大櫻桃的售價至少要定為每千克46.5元.6.一條食品包裝生產線完成智能化升級后,每個月生產的無菌紙盒包裝飲料的數量是原來月均產量的1.7倍.升級后,這條生產線8個月生產的無菌紙盒包裝飲料的數量比原來12個月的生產量至少多1 000萬盒,這條生產線原來平均每月的產量至少是多少萬盒?解:設這條生產線原來平均每月的產量是x萬盒.根據題意,列得不等式8×1.7x-12x≥1 000.解得 x≥625.答:這條生產線原來平均每月的產量至少是625萬盒.設計意圖:學完新知識后及時進行課堂鞏固練習,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新知的記憶,加深學生對新知的理解,還可以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四)歸納總結感受中考1.(2024 山西)為加強校園消防安全,學校計劃購買某種型號的水基滅火器和干粉滅火器共50個.其中水基滅火器的單價為540元/個,干粉滅火器的單價為380元/個.若學校購買這兩種滅火器的總價不超過21000元,則最多可購買這種型號的水基滅火器多少個?解:設可購買這種型號的水基滅火器x個,則購買干粉滅火器(50﹣x)個,根據題意得:540x+380(50﹣x)≤21000,解得: x≤12.5,∵x為整數,∴x取最大值為12,答:最多可購買這種型號的水基滅火器12個.2.(2024 哈爾濱)春浩中學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計劃組織學生編織大、小兩種中國結.若編織2個大號中國結和4個小號中國結需用繩20米;若編織1個大號中國結和3個小號中國結需用繩13米.(1)求編織1個大號中國結和1個小號中國結各需用繩多少米;(2)春浩中學決定編織以上兩種中國結共50個,這兩種中國結所用繩長不超過165米,那么該中學最多編織多少個大號中國結?解:(1)設編織1個大號中國結需用繩x米,編織1個小號中國結需用繩y米,由題意得:,解得: ,答:編織1個大號中國結需用繩4米,編織1個小號中國結需用繩3米;(2)該中學編織m個大號中國結,則編織(50﹣m)個小號中國結, 由題意得:4m+3(50﹣m)≤165,解得: m≤15,答:該中學最多編織15個大號中國結.3.(2024 成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某合作社著力發展鄉村水果網絡銷售,在水果收獲的季節,該合作社用17 500元從農戶處購進A,B兩種水果共1 500kg進行銷售,其中A種水果收購單價10元/kg,B種水果收購單價15元/kg.(1)求A,B兩種水果各購進多少千克;(2)已知A種水果運輸和倉儲過程中質量損失4%,若合作社計劃A種水果至少要獲得20%的利潤,不計其他費用,求A種水果的最低銷售單價.解:(1)設A種水果購進x千克,B種水果購進y千克,根據題意得:,解得: .答:A種水果購進1000千克,B種水果購進500千克;(2)設A種水果的銷售單價為m元/千克,根據題意得:1000×(1﹣4%)m﹣10×1000≥10×1000×20%,解得: m≥12.5,∴m的最小值為12.5.答:A種水果的最低銷售單價為12.5元/千克.設計意圖:在學習完知識后加入中考真題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考試方向,熟悉考試題型,檢驗學習成果,提升應考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六)小結梳理(七)布置作業1.必做題:習題11.2 第5,6題.2.探究性作業:習題11.2 第10題.五、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