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專題02 理解權利義務(每個考點5道題左右,選擇經典的題目,素材要新,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具體題型的題量根據考點的出題方式自行調整)一、選擇題(10道題)1.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哪些?A. 政治權利和自由B. 人身自由C. 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D. 以上全部答案:D解析: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等。2.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公民的基本權利?A. 選舉權B. 勞動權C. 罷工權D. 受教育權答案:C解析:罷工權不屬于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而是工會的權利。3.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中,以下哪一項不屬于人身自由?A. 住宅不受侵犯B. 通信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言論自由答案:C解析:宗教信仰自由屬于信仰自由,不屬于人身自由。4.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廣安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題目:下列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A. 公民的基本權利由法律賦予,不可放棄B.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絕對的,不受任何限制C.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賦予的,受法律保護D. 公民的基本權利可以隨意轉讓給他人答案:C解析: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賦予的,受法律保護,但并非絕對。5.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宜賓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以下哪項體現了公民的人格尊嚴權?A. 公民享有言論自由B. 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的權利C. 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D. 公民享有勞動權和休息權答案:B解析:人格尊嚴權包括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6.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屬于公民的政治權利?A. 勞動權B. 選舉權C. 受教育權D. 財產權答案:B解析:選舉權是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權利,屬于政治權利。7.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哪項權利是人身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A. 言論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住宅不受侵犯D. 勞動權答案:C解析:住宅不受侵犯是人身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公民的居住安全。8.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A. 勞動權B. 休息權C. 受教育權D. 財產權答案:C解析:受教育權屬于文化教育權利,不屬于社會經濟權利。9.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哪項權利是文化教育權利的核心?A. 勞動權B. 受教育權C. 言論自由D. 選舉權答案:B解析:受教育權是文化教育權利的核心,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10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體現了公民的財產權?A. 公民有權依法繼承遺產B. 公民有權參與選舉C. 公民有權自由發表言論D. 公民有權信仰宗教答案:A解析:財產權包括公民依法繼承遺產的權利。非選擇題(4道題)11、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對“公民行使權利”的理解。答案要點:公民行使權利應遵循法律規范,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應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履行社會責任。12、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請列舉三項你認為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說明理由。答案要點:如選舉權、人身自由、財產權等,理由可結合實際生活進行闡述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對“公民行使權利”的理解。答案要點:公民行使權利應遵循法律規范,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應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履行社會責任。13、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如何理解“住宅不受侵犯”?答案要點:住宅不受侵犯是公民人身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公民的居住安全,未經法律允許,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入。14、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在網絡時代,如何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答案要點:通過立法保護公民的通信自由,打擊網絡侵權行為,同時公民應增強法律意識,保護個人隱私。一、選擇題(10道題)1. (2024·四川涼山) 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這體現了依法行使權利的哪一要求?A. 權利與義務完全對等B.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利C. 不得超越權利本身的界限D. 優先保護個人自由答案:C解析:依法行使權利時,不得濫用權利或超越法律規定的范圍。題干強調“不得損害他人和公共利益”,對應“不得超越權利界限”。2. (2023·天津) 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A. 張某在網上散布同事的隱私B. 李某拒絕繳納個人所得稅C. 王某依法向環保部門舉報工廠污染D. 趙某強行占用公共車位答案:C解析:舉報污染是依法行使監督權,符合法定程序且不損害他人權益。3. (2024·浙江金華) 公民權利受到侵害時,正確的維權途徑是?①忍氣吞聲 ②訴訟 ③和解 ④打擊報復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依法維權應通過和解、調解、訴訟等法定程序,打擊報復和忍讓均不可取。4. (2023·新疆)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表明公民行使權利時應遵循的原則是?A. 權利至上 B. 公平正義 C. 絕對自由 D. 個人優先答案:B解析:法律維護公平正義,行使權利不得違背這一原則。5. (2024·山東濰坊) 下列選項中,既是公民權利又是義務的是?A. 受教育 B. 選舉 C. 言論自由 D. 宗教信仰答案:A解析:受教育權具有雙重屬性,既是權利也是義務。6. (2024·江蘇) 下列行為屬于濫用權利的是( )。A. 舉報官員貪污B. 在小區內跳廣場舞至深夜C. 參加人大代表選舉D. 自愿捐贈財產答案:B解析:跳廣場舞至深夜侵犯他人休息權,超出合理行使權利的界限。7. (2023·湖南) 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屬于行使( )。A. 監督權B. 選舉權C. 政治自由D. 人身自由權答案:A解析:憲法規定公民有權監督國家機關工作,批評建議是監督權的體現。8. (2024·福建) 公民維權時若采取“網絡曝光”“聚眾鬧事”等方式,可能違反( )。A. 道德要求B. 法定程序C. 社會習俗D. 個人意愿答案:B解析:維權必須通過協商、調解、訴訟等法定程序,否則可能違法。9. (2023·陜西) 下列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是( )。A. 勞動B. 繼承財產C. 言論自由D. 服兵役答案:A解析: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勞動具有雙重屬性。10. (2024·廣西) 小張因商家虛假宣傳要求賠償,可優先選擇的維權途徑是( )。A. 向法院起訴B. 與商家協商C. 申請仲裁D. 求助媒體曝光答案:B解析:協商是成本最低、最快捷的維權方式,應優先嘗試。二、非選擇題(4道題)11. (2024·寧夏) 案例分析:小李因商家拒絕退換瑕疵商品,糾集親友圍堵店鋪。請指出小李行為的違法之處。(8分)答案:①維權方式不合法:應通過協商、投訴或訴訟解決,而非聚眾鬧事;②侵犯商家經營權:圍堵店鋪干擾正常經營;③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需承擔法律責任。12、 (2023·貴州) 簡述公民行使權利時如何遵守法定程序。(6分)答案:① 通過法律規定的渠道表達訴求(如信訪、訴訟、行政復議等);② 遵守處理問題的步驟和時限(如訴訟需按流程提交證據、參與庭審);③ 尊重處理結果,不得采取暴力或非法手段對抗裁決。解析:法定程序是保障公平正義的基礎,例如《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訴訟流程,公民必須依法行事,否則可能承擔不利后果。13. (2024·寧夏) 案例分析:小李因商家拒絕退換瑕疵商品,糾集親友圍堵店鋪。請指出小李行為的違法之處。(8分)答案:① 維權方式違法:未通過協商、投訴或訴訟等法定途徑解決,而是采用聚眾鬧事的非法手段;② 侵犯他人權益:圍堵店鋪干擾正常經營,侵犯商家的財產權和經營權;③ 違反治安管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擾亂公共秩序可被處以警告、罰款或拘留。解析:維權必須“有理有據有節”,小李的行為從合法維權轉變為違法行為,體現了對法律程序的漠視。14. (2023·江西) 材料分析題:某網民在社交平臺發布“某食品企業使用致癌原料”的不實信息,引發公眾恐慌。該企業因此損失巨大并起訴該網民。問題:結合材料,說明公民應如何在行使言論自由權時遵守法律界限。(10分)答案:① 不得捏造事實:言論自由需以真實信息為基礎,捏造謠言損害企業商譽構成誹謗罪;② 不得危害公共利益:散布不實信息引發社會恐慌,違反《網絡安全法》第12條;③ 承擔法律責任:該網民需賠償企業損失并公開道歉,嚴重者可能追究刑事責任。解析:言論自由并非無邊界,《刑法》第246條明確規定了誹謗罪的構成要件,此案例是典型的權利濫用案例。選擇題(10道題)1、(2024·湖北黃岡) 下列屬于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A. 參與社區志愿服務B. 依法服兵役C. 購買商業保險D. 自由選擇職業答案:B解析:依法服兵役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其他選項為權利或自愿行為。2、(2023·山東菏澤) 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 )①遵守憲法法律 ②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③依法納稅 ④接受高等教育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答案:A解析:接受高等教育是權利,非義務。①②③均為憲法規定的基本義務。3、(2024·福建) 關于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先享有權利,再履行義務B. 權利與義務完全對等C.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可分割D. 履行義務會限制權利行使答案:C解析: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可分割。4、(2023·遼寧營口) 下列行為體現公民履行基本義務的是( )A. 小張舉報某企業偷稅漏稅B. 老王每月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C. 李某參與人大代表選舉D. 陳某申請專利保護發明答案:B解析:依法納稅是基本義務,其他選項涉及權利。5、(2024·北京師大附中) 公民的基本義務中,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是( )A. 勞動和受教育 B. 依法服兵役 C. 遵守憲法法律 D. 維護國家安全答案:A解析:勞動和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6、(2023·湖北)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出的行為是( )A. 參加公益募捐B. 遵守交通規則C. 參與網絡投票D. 選擇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遵守法律是義務,其他為權利或自愿行為。7、(2023·廣東深圳) 下列屬于公民法定義務的是( )A. 參與環保公益活動B. 贍養扶助父母C. 自由發表言論D. 繼承父母遺產答案:B解析: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其他選項為權利或道德倡導行為。8、(2024·江蘇南京) 某企業未依法納稅被處罰款,這一案例說明( )A. 不履行義務必須承擔刑事責任B.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履行義務C. 納稅是企業的權利而非義務D. 公民義務可自愿選擇履行答案:B解析:依法納稅是法定義務,不履行將承擔法律責任(如罰款)。9. (2023·湖南長沙) 關于公民基本義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維護國家榮譽是每個公民的責任B. 未成年人無需履行任何義務C. 服兵役是適齡公民的光榮義務D. 遵守公共秩序是義務的體現答案:B解析:未成年人也需履行部分義務(如遵守法律、受教育)。10. (2024·四川成都) 下列情境體現公民履行義務的是( )A. 張某投票選舉人大代表B. 王某拒絕商家過度包裝商品C. 李某依法登記參軍入伍D. 陳某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答案:C解析:參軍入伍屬于履行服兵役義務,其他選項涉及權利行使。二、非選擇題(4道題)1、(2023·遼寧營口) 列舉一項公民的基本義務,并說明履行該義務的具體做法。答案示例:義務:維護國家安全。做法:不泄露國家秘密,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時舉報。解析:憲法規定公民有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具體行為需合法、主動。2、(2024·湖北黃岡) 結合材料,分析公民應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答案要點: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不可割裂;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社會和國家利益;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前提。3、(2024·湖南長沙) 案例分析:某公司高管王某為逃避繳納個人所得稅,通過虛報收入手段偷稅200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追繳稅款。問題:(1)王某的行為違反了哪項公民基本義務?(2)法院的判決對公民履行義務有何警示?答案:(1)依法納稅的義務。(2)警示:①法律強制公民履行義務,不履行將承擔法律責任(如罰款、刑事處罰);②公民應樹立法治觀念,自覺遵守稅法,如實申報收入。解析:結合偷稅案例,強調義務的強制性和違法后果。4、(2024·廣東廣州)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學生小林發現某網站發布歪曲抗日戰爭歷史的信息,立即向網信部門舉報。相關部門核實后依法關閉了該網站。問題:小林的行為履行了哪項公民基本義務?結合材料說明公民應如何履行這一義務。答案:(1)義務: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或維護國家安全)。(2)做法:① 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主動抵制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② 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③ 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傳播違法信息。解析:小林舉報的行為直接體現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需結合材料中的具體行動展開說明。選擇題(10道題)1. (2024·廣東) 下列行為中屬于公民依法履行義務的是( )A. 小張積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宣傳B. 李某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C. 王某拒絕服兵役D. 趙某在網上隨意散布謠言答案:B解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李某的行為符合法律要求。A項是道德行為,非法律義務;C、D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2. (2024·甘肅蘭州) 關于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權利可以放棄,義務必須履行B. 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C. 履行義務后才能享受權利D. 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答案:D解析: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A項錯誤,義務必須履行;B、C項表述片面。3. (2024·湖北黃岡)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行為是( )A. 參加慈善捐款B. 成年子女贍養父母C. 見義勇為D. 參與網絡投票答案:B解析:贍養父母是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屬于“法律要求必須做”。A、C、D項為道德倡導,非法定義務。4. (2024·河北) 下列行為違反法定義務的是( )A. 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B. 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業C. 公民依法申請專利D. 市民主動接種疫苗答案:A解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商家需承擔法律責任。B、C、D均為履行義務或行使權利的行為。5. (2024·山東菏澤) 青少年應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①法律要求做的積極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履行 ④只履行與自身相關的義務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履行義務需全面、無條件,①②正確。③④違背義務的強制性。6. (2024·浙江杭州) 中學生小林的下列行為中,體現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A. 將壓歲錢捐給希望工程B. 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C. 按時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D. 舉報某企業偷排工業廢水答案:D解析:舉報違法行為是公民義務(《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C項屬學習任務,非法律義務;A、B為道德行為。7. (2024·四川成都) 關于公民義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B. 公民必須保守國家秘密C. 成年子女可自行決定是否贍養父母D. 公民不得破壞公共財產答案:C解析:贍養父母是法定義務(《民法典》第二十六條),不可自行決定是否履行。A、B、D均為法律明文規定。8. (2024·福建廈門) 某商家因拒開發票被處罰。這表明( )A. 依法納稅是公民基本權利B. 違反法定義務需擔法律責任C. 商家可自由選擇是否納稅D. 公民義務可協商免除答案:B解析:拒開發票屬于逃避納稅義務,違反《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一條,需承擔法律后果。A錯,納稅是義務非權利;C、D違背義務強制性。9. (2024·湖南長沙) 下列行為屬于“法律要求必須做”的是( )A. 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B. 年滿18周歲的男性進行兵役登記C. 在社交平臺轉發正能量視頻D. 主動為貧困學生輔導功課答案:B解析:兵役登記是法定義務(《兵役法》第十四條)。A、C、D為道德倡導行為。10. (2024·陜西西安) 李某因拒服兵役被納入失信名單。此案例警示公民( )A. 權利與義務可分割行使B. 違反法定義務必受刑罰C. 法律禁止的行為要杜絕D. 義務履行可量力而行答案:C解析:拒服兵役違反《兵役法》,需承擔法律后果(第六十七條)。A、D錯誤,義務必須履行;B錯,只有嚴重違法才受刑罰。二、非選擇題(4道題)1. (2024·廣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中學生小明認為:“權利比義務更重要,享受權利才能體現自由。”請結合權利義務關系,評析小明的觀點。答案:小明的觀點錯誤。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既是權利的享有者,也是義務的承擔者。例如,受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只強調權利會導致濫用自由,忽視義務可能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因此,必須堅持二者統一。2. (2024·甘肅蘭州) 結合材料,分析公民應如何依法履行義務。材料:某企業為降低成本,將廢水直接排入河流,被環保部門查處。答案: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做:企業應依法處理廢水,保護環境。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直接排污違反環境保護法,企業需承擔法律責任。③公民需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維護公共利益3. (2024·北京) 案例分析:中學生小華認為:“憲法宣傳活動是政府的事,與我無關。”請從履行公民義務的角度評析小華的觀點。答案:小華的觀點錯誤。①公民有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憲法》第三十三條),參與憲法宣傳是增強法治觀念的具體表現。②維護憲法尊嚴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中學生應積極參與普法活動,自覺履行義務。③小華的行為反映出對義務認知不足,需強化法治意識。4. (2024·上海) 材料分析:某企業未按規定處理工業垃圾,附近居民向環保部門舉報。結合材料,說明公民舉報行為對履行法定義務的意義。答案:①舉報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履行監督義務的體現(《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②公民通過舉報促使企業依法履行環保義務,維護公共利益。③該行為彰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行使監督權的同時推動社會義務落實。/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專題02 理解權利義務(每個考點5道題左右,選擇經典的題目,素材要新,題型:選擇題、非選擇題,具體題型的題量根據考點的出題方式自行調整)一、選擇題(10道題)1.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哪些()A. 政治權利和自由B. 人身自由C. 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D. 以上全部2.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公民的基本權利()A. 選舉權B. 勞動權C. 罷工權D. 受教育權3.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中,以下哪一項不屬于人身自由()A. 住宅不受侵犯B. 通信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言論自由4.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廣安市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題目:下列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A. 公民的基本權利由法律賦予,不可放棄B.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絕對的,不受任何限制C. 公民的基本權利是憲法賦予的,受法律保護D. 公民的基本權利可以隨意轉讓給他人5.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宜賓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以下哪項體現了公民的人格尊嚴權()A. 公民享有言論自由B. 公民享有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的權利C. 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D. 公民享有勞動權和休息權6.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屬于公民的政治權利()A. 勞動權B. 選舉權C. 受教育權D. 財產權7.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哪項權利是人身自由的重要組成部分()A. 言論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住宅不受侵犯D. 勞動權8.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不屬于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A. 勞動權B. 休息權C. 受教育權D. 財產權9.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哪項權利是文化教育權利的核心()A. 勞動權B. 受教育權C. 言論自由D. 選舉權10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樂山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下列哪項體現了公民的財產權()A. 公民有權依法繼承遺產B. 公民有權參與選舉C. 公民有權自由發表言論D. 公民有權信仰宗教非選擇題(4道題)11、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對“公民行使權利”的理解。12、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連云港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請列舉三項你認為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說明理由。13、題目來源:2024年四川省達州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如何理解“住宅不受侵犯”?14、題目來源: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題目:在網絡時代,如何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一、選擇題(10道題)1. (2024·四川涼山) 公民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這體現了依法行使權利的哪一要求()A. 權利與義務完全對等B.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利C. 不得超越權利本身的界限D. 優先保護個人自由2. (2023·天津) 下列行為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A. 張某在網上散布同事的隱私B. 李某拒絕繳納個人所得稅C. 王某依法向環保部門舉報工廠污染D. 趙某強行占用公共車位3. (2024·浙江金華) 公民權利受到侵害時,正確的維權途徑是()①忍氣吞聲 ②訴訟 ③和解 ④打擊報復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4. (2023·新疆)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表明公民行使權利時應遵循的原則是()A. 權利至上 B. 公平正義 C. 絕對自由 D. 個人優先5. (2024·山東濰坊) 下列選項中,既是公民權利又是義務的是()A. 受教育 B. 選舉 C. 言論自由 D. 宗教信仰6. (2024·江蘇) 下列行為屬于濫用權利的是( )。A. 舉報官員貪污B. 在小區內跳廣場舞至深夜C. 參加人大代表選舉D. 自愿捐贈財產7. (2023·湖南) 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批評建議屬于行使( )。A. 監督權B. 選舉權C. 政治自由D. 人身自由權8. (2024·福建) 公民維權時若采取“網絡曝光”“聚眾鬧事”等方式,可能違反( )。A. 道德要求B. 法定程序C. 社會習俗D. 個人意愿9. (2023·陜西) 下列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是( )。A. 勞動B. 繼承財產C. 言論自由D. 服兵役10. (2024·廣西) 小張因商家虛假宣傳要求賠償,可優先選擇的維權途徑是( )。A. 向法院起訴B. 與商家協商C. 申請仲裁D. 求助媒體曝光二、非選擇題(4道題)11. (2024·寧夏) 案例分析:小李因商家拒絕退換瑕疵商品,糾集親友圍堵店鋪。請指出小李行為的違法之處。(8分)12、 (2023·貴州) 簡述公民行使權利時如何遵守法定程序。(6分)答案:13. (2024·寧夏) 案例分析:小李因商家拒絕退換瑕疵商品,糾集親友圍堵店鋪。請指出小李行為的違法之處。(8分)14. (2023·江西) 材料分析題:某網民在社交平臺發布“某食品企業使用致癌原料”的不實信息,引發公眾恐慌。該企業因此損失巨大并起訴該網民。問題:結合材料,說明公民應如何在行使言論自由權時遵守法律界限。(10分)選擇題(10道題)1、(2024·湖北黃岡) 下列屬于公民基本義務的是( )A. 參與社區志愿服務B. 依法服兵役C. 購買商業保險D. 自由選擇職業2、(2023·山東菏澤) 公民的基本義務包括( )①遵守憲法法律 ②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③依法納稅 ④接受高等教育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2024·福建) 關于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先享有權利,再履行義務B. 權利與義務完全對等C. 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不可分割D. 履行義務會限制權利行使4、(2023·遼寧營口) 下列行為體現公民履行基本義務的是( )A. 小張舉報某企業偷稅漏稅B. 老王每月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C. 李某參與人大代表選舉D. 陳某申請專利保護發明5、(2024·北京師大附中) 公民的基本義務中,既是權利又是義務的是( )A. 勞動和受教育 B. 依法服兵役 C. 遵守憲法法律 D. 維護國家安全6、(2023·湖北)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出的行為是( )A. 參加公益募捐B. 遵守交通規則C. 參與網絡投票D. 選擇宗教信仰7、(2023·廣東深圳) 下列屬于公民法定義務的是( )A. 參與環保公益活動B. 贍養扶助父母C. 自由發表言論D. 繼承父母遺產8、(2024·江蘇南京) 某企業未依法納稅被處罰款,這一案例說明( )A. 不履行義務必須承擔刑事責任B.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履行義務C. 納稅是企業的權利而非義務D. 公民義務可自愿選擇履行9. (2023·湖南長沙) 關于公民基本義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維護國家榮譽是每個公民的責任B. 未成年人無需履行任何義務C. 服兵役是適齡公民的光榮義務D. 遵守公共秩序是義務的體現10. (2024·四川成都) 下列情境體現公民履行義務的是( )A. 張某投票選舉人大代表B. 王某拒絕商家過度包裝商品C. 李某依法登記參軍入伍D. 陳某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二、非選擇題(4道題)1、(2023·遼寧營口) 列舉一項公民的基本義務,并說明履行該義務的具體做法。答案示例:義務:維護國家安全。2、(2024·湖北黃岡) 結合材料,分析公民應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3、(2024·湖南長沙) 案例分析:某公司高管王某為逃避繳納個人所得稅,通過虛報收入手段偷稅200萬元,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追繳稅款。問題:(1)王某的行為違反了哪項公民基本義務?(2)法院的判決對公民履行義務有何警示?4、(2024·廣東廣州)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學生小林發現某網站發布歪曲抗日戰爭歷史的信息,立即向網信部門舉報。相關部門核實后依法關閉了該網站。問題:小林的行為履行了哪項公民基本義務?結合材料說明公民應如何履行這一義務。選擇題(10道題)1. (2024·廣東) 下列行為中屬于公民依法履行義務的是( )A. 小張積極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宣傳B. 李某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C. 王某拒絕服兵役D. 趙某在網上隨意散布謠言2. (2024·甘肅蘭州) 關于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權利可以放棄,義務必須履行B. 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等的C. 履行義務后才能享受權利D. 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3. (2024·湖北黃岡) 法律要求公民必須做的行為是( )A. 參加慈善捐款B. 成年子女贍養父母C. 見義勇為D. 參與網絡投票4. (2024·河北) 下列行為違反法定義務的是( )A. 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B. 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學業C. 公民依法申請專利D. 市民主動接種疫苗5. (2024·山東菏澤) 青少年應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①法律要求做的積極去做 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履行 ④只履行與自身相關的義務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6. (2024·浙江杭州) 中學生小林的下列行為中,體現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A. 將壓歲錢捐給希望工程B. 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座C. 按時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D. 舉報某企業偷排工業廢水7. (2024·四川成都) 關于公民義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父母有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B. 公民必須保守國家秘密C. 成年子女可自行決定是否贍養父母D. 公民不得破壞公共財產8. (2024·福建廈門) 某商家因拒開發票被處罰。這表明( )A. 依法納稅是公民基本權利B. 違反法定義務需擔法律責任C. 商家可自由選擇是否納稅D. 公民義務可協商免除9. (2024·湖南長沙) 下列行為屬于“法律要求必須做”的是( )A. 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B. 年滿18周歲的男性進行兵役登記C. 在社交平臺轉發正能量視頻D. 主動為貧困學生輔導功課10. (2024·陜西西安) 李某因拒服兵役被納入失信名單。此案例警示公民( )A. 權利與義務可分割行使B. 違反法定義務必受刑罰C. 法律禁止的行為要杜絕D. 義務履行可量力而行二、非選擇題(4道題)1. (2024·廣東)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中學生小明認為:“權利比義務更重要,享受權利才能體現自由。”請結合權利義務關系,評析小明的觀點。2. (2024·甘肅蘭州) 結合材料,分析公民應如何依法履行義務。材料:某企業為降低成本,將廢水直接排入河流,被環保部門查處。3. (2024·北京) 案例分析:中學生小華認為:“憲法宣傳活動是政府的事,與我無關。”請從履行公民義務的角度評析小華的觀點。4. (2024·上海) 材料分析:某企業未按規定處理工業垃圾,附近居民向環保部門舉報。結合材料,說明公民舉報行為對履行法定義務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生卷【考點突破】專題02 理解權利義務 期中專項復習訓練.docx 解析卷【考點突破】專題02 理解權利義務 期中專項復習訓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