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森林狂想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對樂曲的欣賞,記憶樂曲的第一主題,并能區(qū)分樂曲的結構2.感受樂曲的情緒,能夠隨音樂做律動,掌握主奏樂器的音色特點用打擊樂曲為樂曲伴奏或給樂曲加入聲勢動作教學重難點:區(qū)分樂曲的結構,分辨主奏樂器用打擊樂曲為樂曲伴奏或給樂曲加入聲勢動作教學過程:導入師:同學們看看這是什么地方呀?(PPT出示圖片)生:森林!師:在森林里我們可以看到什么呢?生:樹木 小溪......師:還可以聽到什么呢?(播放森林中的聲音)生:鳥叫聲 蟲聲叫 蛙鳴 溪水聲......師:如果將森林中這些自然的聲音加入樂曲中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臺灣著名音樂人吳金黛就做了這樣的嘗試,創(chuàng)作了器樂合奏《森林狂想曲》,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欣賞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生回答(歡快活潑的 優(yōu)美的 )作品介紹:《森林狂想曲》是一張極其精彩的自然與音樂融合的專輯,該專輯以主打曲名命名。它是中國臺灣著名音樂制作人吳金黛的團隊為臺灣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樂作品。制作過程耗時5年,深入全臺灣山林實地錄音,共收集臺灣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溪流等100多種自然的聲音,新穎并充滿創(chuàng)意的制作概念,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jié)奏、調性相合無間,“奏”出了一首優(yōu)美的“森林狂想曲”,同時也表現(xiàn)了森林居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情景。師:在聽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些旋律總是反復出現(xiàn)?這些反復出現(xiàn)的旋律叫做主題,這首樂曲一共有3個主題,下面我們就按主題分段欣賞這首樂曲。主題一:(播放音樂)①說說主題一的情緒(歡快 活躍地 )②你能聽出主奏樂器的名稱嗎(曲笛)主題二:(播放音樂)①說說主題二的情緒(輕快 優(yōu)美地 )②你能聽出主奏樂器的名稱嗎(小提琴)主題三:播放音樂)①說說主題三的情緒(舒展地 )②你能聽出主奏樂器的名稱嗎(曲笛)師小結:《森林狂想曲》這首樂曲的體裁是器樂合奏,主奏樂器有曲笛和小提琴,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種樂器。(出示樂器圖片和介紹)①曲笛:竹笛的一種,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戲曲的伴奏,音色醇厚,圓潤,演奏的曲調具有濃郁的江南韻味。代表曲目《姑蘇行》《行街》。②欣賞《姑蘇行》片段,感受曲笛濃郁的江南韻味。③除了曲笛,竹笛還有一種叫作梆笛,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戲的伴奏,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于舌上技巧的運用。代表曲目《五梆子》、《喜相逢》。④欣賞《喜相逢》片段,感受梆笛高亢明亮的音色。9.了解小提琴:小提琴音色優(yōu)美,音質純正,音域寬廣,屬于歌唱性的旋律樂器 。代表作品有《梁祝》。(欣賞《梁祝》片段)10.除了主奏樂器曲笛和小提琴,《森林狂想曲》中還有哪些樂器演奏?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出示樂器圖片)生:豎琴 吉他 手鼓這首樂曲共三個主題,今天我們重點欣賞主題一和主題二主題一:①用la模唱旋律②給主題一加入聲勢動作(出示譜例)A帶領學生認識譜例,按大組分捻指組 拍手組 拍腿組B分組練習各自的節(jié)奏C三組一起按節(jié)奏加入相應動作(捻指組用響板演奏)D跟音樂按各自節(jié)奏一起加入相應動作主題二:用手串鈴給主題二伴奏(出示譜例)① 教師師范,在手串鈴圖譜處演奏② 給學生分發(fā)手串鈴并演示演奏方法③ 學生跟音樂用手串鈴伴奏回顧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樂曲《森林狂想曲》,感受了自然聲音和音樂相結合的魅力,課后同學們如果發(fā)現(xiàn)有新穎音樂形式的作品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