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二) [分值: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德國科學家魏爾肖對細胞學說的補充是“細胞是先前存在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的”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2.(2023·徐州市三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高倍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鏡觀察B.換上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C.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鏡D.要觀察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甲方向移動3.(2023·金壇高一檢測)如表是對玉米種子的實驗處理和實驗現象。下列對該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實驗處理 將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從中央縱切后,用稀釋紅墨水染色 將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后煮熟,從中央縱切后,用稀釋紅墨水染色實驗現象 胚細胞著色淺 胚細胞著色深A.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進入細胞B.紅墨水能自由進出玉米細胞C.細胞壁和細胞質膜均具有全透性D.活細胞的細胞質膜有選擇透過性4.(2024·南京高一月考)如圖是兩種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圖甲細胞相比,圖乙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有⑧⑨⑩B.圖甲細胞中參與抗體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細胞器有②③⑤⑦C.細胞器⑦在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功能有所不同D.圖乙結構⑨中的蛋白質合成加工與②③⑤⑦無關5.黑藻是一種高等植物,常用于生物實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黑藻細胞以核糖體作為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核糖體中不含磷脂B.黑藻小葉由單層細胞構成,適合用于制成臨時玻片標本來觀察葉綠體C.黑藻細胞都有細胞壁和液泡,它的分裂和中心體密切相關D.黑藻的遺傳物質是DNA,其存在于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6.如圖為真核細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協調配合B.破傷風桿菌分泌外毒素(一種蛋白質)離不開上述過程C.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的結構具有相似性D.若囊泡轉運機制發生缺陷,可能使內質網與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囊泡7.(2023·淮安高一期中)下列有關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B.框圖②內的生物除煙草花葉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都有細胞壁D.框圖④內都是原核生物8.下列關于細胞壁的成分及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細胞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B.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C.細胞壁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作用D.動物細胞、真菌細胞和支原體無細胞壁9.(2023·無錫高一月考)下列有關“基本骨架”或“基本支架”的敘述,正確的是( )A.蛋白質等多種物質組成的細胞骨架與細胞形態的維持無關B.磷脂雙分子層是構成真核細胞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肽聚糖是構成原核細胞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C.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個單體的碳原子之間均是通過單鍵相連接的,形成了不同長度的鏈狀結構,稱為有機化合物D.多糖、蛋白質、核酸都有碳骨架10.(2023·揚州高一階段檢測)如圖在一個U型管底部的中間裝上半透膜(允許水分子和單糖分子通過,二糖不能通過),向U型管中添加溶液使a、b兩側初始液面持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若在a側添加清水,b側添加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兩側溶液的濃度相同B.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當液面不再變化時,b側液面低于a側C.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當液面不再變化時,向a側加適量清水,則b側液面升高D.在a、b側添加等量且等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較長時間后,a側液面高11.(2024·南京市九中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B.脂溶性物質較易通過簡單擴散進出細胞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需要借助載體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屬于協助擴散D.大腸桿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載體蛋白,屬于主動運輸12.(2024·徐州高一期末)圖中a、b表示兩種物質通過細胞質膜的轉運速率與細胞外被轉運分子的濃度之間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甘油、氨基酸等小分子以方式a進入細胞B.方式b一定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C.方式a的載體運輸效率比方式b的載體效率高D.b曲線最終保持穩定是受載體蛋白數量的限制13.脂質體靶向給藥系統是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將磷脂小球包裹的藥物運輸到患病部位,通過小球膜與細胞質膜融合,將藥物送入細胞。單層脂分子鋪展在水面上時,親水端與疏水端的排列方式如圖所示,攪拌后可形成雙層脂分子的球形脂質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利用脂質體運送藥物時,脂溶性藥物位于c處,水溶性藥物位于d處B.脂質體是單層脂分子經攪拌后形成,說明雙層脂分子結構不穩定C.脂質體加入少量膽固醇后流動性降低,說明膽固醇對細胞質膜有害無利D.在脂質體中加入某蛋白質后,水進入脂質體的速率加快,說明生物膜對水的運輸不止簡單擴散一種方式14.如圖①~④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不同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①和②B.②方式的物質運輸速率快于①方式C.溫度對①②③④方式都會造成影響D.①②③④方式對于維持活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均有重要意義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15.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細準焦螺旋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以及細胞壁等結構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玻片標本也不動,則異物在目鏡上D.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為防止產生氣泡,首先在載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蓋蓋玻片16.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取自同一部位的植物表皮。每隔相同時間在顯微鏡下測量視野中若干個細胞的長度x和原生質體(細胞壁以內各種結構的總稱)長度y(如圖1),并計算的平均值,得到圖2所示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滲透壓相等B.a點前比值不變說明表皮細胞水分子進出平衡C.b點前表皮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大D.c點后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17.(2023·南京高一檢測)如圖表示某真核細胞內三種具有雙層膜的結構(部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a表示線粒體,基質內有DNA和RNAB.圖b表示葉綠體,其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質合成體系C.圖a、b、c中的各種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D.圖c中的孔道是DNA、RNA、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該結構的通道18.如圖為生物膜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構成該結構的基本支架B.構成該結構的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大多數可以運動C.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則其常與多糖相結合D.如果蛋白B具有運輸功能,則其發揮作用時需要消耗ATP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19.(10分)小蚌蘭葉片正面呈綠色,背面呈紫紅色,常用作盆栽觀賞。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其細胞液濃度大小進行了如下實驗:①配制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蘭葉片下表皮臨時玻片標本;③用顯微鏡觀察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④將小蚌蘭葉片下表皮臨時玻片標本中的清水換成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⑤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示不發生質壁分離,“+”表示發生質壁分離,“+”越多表示質壁分離程度越大)。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蔗糖溶液濃度 /(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質壁分離程度 - - - - + ++ +++ +++(1)(3分)選用小蚌蘭葉片下表皮作實驗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2)步驟④的正確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液濃度與____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濃度相當。(4)通過實驗發現,細胞質壁分離程度越大,氣孔張開程度越小,甚至關閉。請據此擬定一個相關的研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分)線粒體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線粒體在細胞內是高度動態變化的,在細胞內不斷分裂、融合,這一過程是由多種蛋白質精確調控完成的。回答下列問題:(1)線粒體是____________的主要場所,其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從而可以____________,有利于酶的附著。(2)真核細胞中線粒體的數目與其代謝強度呈正相關,一些衰老的線粒體也會被______________消化清除,所以線粒體的分裂在真核細胞內經常發生。(3)研究發現,內質網與線粒體的分裂有關,過程如圖所示。①由圖可知,馬達蛋白牽引著線粒體沿著________運輸到內質網。②研究發現,細胞內Ca2+主要儲存在內質網中,在細胞質基質中濃度較低,而馬達蛋白表面有Ca2+結合位點。據此推測,受到調控信號的刺激后,內質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使線粒體在細胞內移動。③由圖可知,________(填細胞器)形成細管狀結構纏繞線粒體,使線粒體局部收縮,同時募集細胞質中游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收縮部位形成蛋白復合物,不斷收縮使線粒體斷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中,除了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外,還需核糖體、________、________等細胞器的參與。21.(14分)(2024·徐州高一期末)如圖甲是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葡萄糖和乳酸進出人成熟紅細胞的示意圖,圖丙中A側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側為1 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狀態),圖丁為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穩定時,A側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同)B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穩定時,A側液面__________B側液面,這依賴載體蛋白高度的__________性。(2)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的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的區別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更容易進入細胞,該過程與細胞質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有關。(4)圖丁中C為信號分子,能與靶細胞細胞質膜上的[D] __________結合,D的化學成分是________,該過程最能體現細胞質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2.(10分)細胞中一般存在兩個系統維持蛋白質正確的空間結構。第一個系統的“泛素”是伴侶蛋白,它的功能主要是識別并結合沒有折疊好的蛋白質;第二個是回收系統,它負責處理錯誤折疊的蛋白質,處理過程如圖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構成泛素基本單位的結構式是______________,其種類由______________決定。(2)伴侶蛋白可能存在于______________(細胞器)中,它的作用是保證蛋白質具有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圖所示,該過程中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被泛素標記,被標記的蛋白質會在______________的引導下被自噬體囊膜包裹形成吞噬泡,然后與溶酶體融合后完成降解。吞噬泡和溶酶體能夠融合,體現生物膜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2分)如圖為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圖——這種運輸方式被稱為協同運輸(主動運輸的一種)。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示結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結構功能的復雜程度取決于____________的種類和數量。(2)小腸上皮細胞內鉀離子的濃度比細胞外鉀離子的濃度__________。葡萄糖是__________(填“順濃度”或“逆濃度”)梯度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的。(3)圖示過程表明該結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4)科研人員將三組生理狀態基本相同的小腸上皮細胞分別培養在含有相同培養液的密閉培養瓶中,一段時間后,測定其吸收鉀離子的量。培養條件及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培養瓶中氣體 溫度(℃) 鉀離子相對吸收量(%)空氣 37 100氮氣 37 10空氣 20 30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小腸上皮細胞對鉀離子的吸收,原因是它們都會影響細胞的____________,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__________(填一種)。答案精析1.B 2.C3.D [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用紅墨水染色后胚細胞著色淺,說明紅墨水可少量進入細胞,即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不容易進入細胞,A、B錯誤;細胞壁具有全透性,C錯誤;活胚細胞著色淺說明只有少量紅墨水進入細胞,故活細胞的細胞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正確。]4.C [與圖甲細胞相比,圖乙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有⑧(葉綠體)和⑨(液泡),⑩(細胞壁)不是細胞器,A錯誤;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參與抗體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細胞器有③(內質網)、⑤(線粒體)、⑦(高爾基體),②(核糖體)無膜結構,B錯誤;⑦(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C正確;圖乙⑨(液泡)中的蛋白質合成加工與②(核糖體)、⑤(線粒體)有關,D錯誤。]5.C [中心體存在于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內,黑藻細胞中不含中心體,C錯誤。]6.B [破傷風桿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只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故其不能完成上述過程,B錯誤。]7.C8.D [動物細胞、支原體沒有細胞壁,而真菌細胞有細胞壁,D錯誤。]9.D10.C [若在a側添加清水,b側添加蔗糖溶液,蔗糖是二糖,不能通過半透膜,則一段時間后還是b側溶液濃度高,A錯誤;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水分子從低濃度的a側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的b側,使b側液面較高,B錯誤;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當液面不再變化時,向a側加適量清水,則a側的濃度降低,b側液面升高,C正確;在a、b側添加等量且等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單糖分子能通過,一段時間后,b側液面高,D錯誤。]11.A12.D [甘油以方式a(簡單擴散)進入細胞,氨基酸進入細胞的方式不是簡單擴散,A錯誤;方式b可能為協助擴散,因此方式b不一定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B錯誤;方式a為簡單擴散,不需要載體,C錯誤。]13.D [利用脂質體運送藥物時,脂溶性藥物位于d處,水溶性藥物位于c處,A錯誤;脂質體是單層脂分子經攪拌后形成的,雙層脂分子結構具有穩定性,B錯誤;脂質體加入少量膽固醇后流動性降低,不能說明膽固醇對細胞質膜有害無利,C錯誤。]14.B15.ABD [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該先調節反光鏡和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A錯誤;核糖體是亞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B錯誤。]16.ACD [a點前比值不變且等于1,說明細胞的長度x和原生質體長度y相等,但并不意味著表皮細胞水分子進出平衡,B錯誤;b點前曲線上升,表明表皮細胞在蔗糖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其吸水能力逐漸增大,C正確;c點后,曲線下降,是因為乙二醇屬于脂類小分子物質,可以進入細胞內部使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D正確。]17.ABC18.AD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錯誤;如果蛋白B具有運輸功能,則其發揮作用時可能是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而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D錯誤。]19.(1)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的中央液泡呈紫紅色,便于觀察 細胞質膜和液泡膜 (2)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多次 (3)0.35~0.40 g·mL-1(4)探究氣孔開閉與細胞吸水、失水的關系解析 (3)分析表格可知,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在0.35~0.40 g·mL-1的某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剛開始發生質壁分離,說明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與0.35~0.40 g·mL-1的蔗糖溶液濃度相當。(4)在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同時氣孔關閉,所以氣孔的開閉與細胞吸水、失水很可能有關聯。20.(1)有氧呼吸 增大膜面積 (2)溶酶體 (3)①細胞骨架②釋放Ca2+,使細胞質基質內Ca2+濃度升高,Ca2+與馬達蛋白結合 ③內質網 M蛋白與D蛋白 內質網 高爾基體21.(1)等于 低于 特異 (2)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是否消耗能量 (3)流動 (4)受體 糖蛋白 信息交流解析 (1)A側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側為1 mol/L的乳酸溶液,二者溶質分子數相等,水分子數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過以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A側液面等于B側液面;圖乙中的蛋白質①是運輸葡萄糖的載體,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葡萄糖向B側運輸,導致A側溶液濃度下降,B側溶液濃度上升,水分子從左側運輸到右側,A側液面將低于B側液面;這依賴載體蛋白高度的特異性。(2)圖乙中葡萄糖的運輸方式是協助擴散,運輸方向是從高濃度一側到低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不需要能量,乳酸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3)人工膜包裹后更容易進入細胞,是由于人工膜和細胞質膜具有相同的成分,二者可以融合,與細胞質膜的流動性有關。(4)信號分子可以和細胞質膜上的D(受體)結合,受體的化學成分是糖蛋白;體現了細胞質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2.(1) R(側鏈基團) (2)內質網 空間結構 (3)自噬受體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23.(1)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 (2)高 逆濃度 (3)控制著細胞與周圍環境的物質交換(或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4)氧氣和溫度 有氧呼吸 二氧化碳的濃度(或小腸上皮細胞的活性等,合理即可)解析 (4)由表格信息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培養瓶中的氣體的類型及溫度,因變量是離子相對吸收量。在相同的氣體條件下,溫度低,離子相對吸收量少;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氮氣環境離子相對吸收量少,說明氧氣和溫度影響小腸上皮細胞對鉀離子的吸收,原因是它們都會影響細胞的有氧呼吸,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二氧化碳的濃度、小腸上皮細胞的活性等。(共62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二)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和生命活動<<<1.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是一個在科學探究中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德國科學家魏爾肖對細胞學說的補充是“細胞是先前存在的細胞通過 分裂產生的”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育而來的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2023·徐州市三中高一月考)下列關于高倍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 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鏡觀察B.換上高倍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 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C.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鏡D.要觀察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甲方向移動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顯微鏡的使用,都應是先在低倍鏡下觀察,再使用高倍鏡進行觀察,A錯誤;換上高倍鏡后,不能再用粗準焦螺旋調焦,B錯誤;顯微鏡所成物像是倒像,圖1的微生物向左下方移動,實際上是向右上方移動,要觀察圖1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丙方向移動,即向左下方移動,D錯誤。3.(2023·金壇高一檢測)如表是對玉米種子的實驗處理和實驗現象。下列對該實驗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A.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進入細胞 B.紅墨水能自由進出玉米細胞C.細胞壁和細胞質膜均具有全透性 D.活細胞的細胞質膜有選擇透過性23實驗處理 將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從中央縱切后,用稀釋紅墨水染色 將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后煮熟,從中央縱切后,用稀釋紅墨水染色實驗現象 胚細胞著色淺 胚細胞著色深√玉米種子浸泡15小時,用紅墨水染色后胚細胞著色淺,說明紅墨水可少量進入細胞,即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不容易進入細胞,A、B錯誤;細胞壁具有全透性,C錯誤;活胚細胞著色淺說明只有少量紅墨水進入細胞,故活細胞的細胞質膜具有選擇透過性,D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4.(2024·南京高一月考)如圖是兩種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與圖甲細胞相比,圖乙細胞特有的 細胞器有⑧⑨⑩B.圖甲細胞中參與抗體合成和分泌的 具膜細胞器有②③⑤⑦C.細胞器⑦在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功能有所不同D.圖乙結構⑨中的蛋白質合成加工與②③⑤⑦無關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與圖甲細胞相比,圖乙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有⑧(葉綠體)和⑨(液泡),⑩(細胞壁)不是細胞器,A錯誤;抗體屬于分泌蛋白,參與抗體合成和分泌的具膜細胞器有③(內質網)、⑤(線粒體)、⑦(高爾基體),②(核糖體)無膜結構,B錯誤;⑦(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C正確;圖乙⑨(液泡)中的蛋白質合成加工與②(核糖體)、⑤(線粒體)有關,D錯誤。235.黑藻是一種高等植物,常用于生物實驗。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黑藻細胞以核糖體作為蛋白質的合成場所,核糖體中不含磷脂B.黑藻小葉由單層細胞構成,適合用于制成臨時玻片標本來觀察葉綠體C.黑藻細胞都有細胞壁和液泡,它的分裂和中心體密切相關D.黑藻的遺傳物質是DNA,其存在于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中√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中心體存在于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內,黑藻細胞中不含中心體,C錯誤。6.如圖為真核細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過程體現了生物膜在 功能上的協調配合B.破傷風桿菌分泌外毒素(一種蛋白質)離不開 上述過程C.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的結構具有相似性D.若囊泡轉運機制發生缺陷,可能使內質網與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囊泡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破傷風桿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只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故其不能完成上述過程,B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7.(2023·淮安高一期中)下列有關圖中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框圖①內都是原核生物B.框圖②內的生物除煙草花葉 病毒外,都是原核生物C.框圖③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都有細胞壁D.框圖④內都是原核生物√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煙草花葉病毒無細胞結構,不屬于原核生物,A錯誤;煙草花葉病毒是非細胞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硝化細菌是原核生物,B、D錯誤;衣藻和金魚藻屬于植物,有細胞壁;酵母菌為真菌,硝化細菌屬于細菌,二者都具有細胞壁,C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8.下列關于細胞壁的成分及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細胞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和果膠B.原核細胞細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C.細胞壁具有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作用D.動物細胞、真菌細胞和支原體無細胞壁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動物細胞、支原體沒有細胞壁,而真菌細胞有細胞壁,D錯誤。9.(2023·無錫高一月考)下列有關“基本骨架”或“基本支架”的敘述,正確的是A.蛋白質等多種物質組成的細胞骨架與細胞形態的維持無關B.磷脂雙分子層是構成真核細胞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肽聚糖是構成原 核細胞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C.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一個單體的碳原子之間均是通過單鍵相連接的, 形成了不同長度的鏈狀結構,稱為有機化合物D.多糖、蛋白質、核酸都有碳骨架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真核細胞中的細胞骨架的成分為蛋白質,細胞骨架與細胞形態的維持有關,A錯誤;磷脂雙分子層是構成真核細胞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肽聚糖是原核細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B錯誤;組成生物大分子的每個單體的碳原子之間是通過單鍵或雙鍵相連接的,形成不同長度的分支狀、鏈狀或環狀結構,C錯誤;多糖、蛋白質、核酸都屬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即多糖、蛋白質、核酸都有碳骨架,D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0.(2023·揚州高一階段檢測)如圖在一個U型管底部的中間裝上半透膜(允許水分子和單糖分子通過,二糖不能通過),向U型管中添加溶液使a、b兩側初始液面持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在a側添加清水,b側添加蔗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兩側溶 液的濃度相同B.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 當液面不再變化時,b側液面低于a側C.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 當液面不再變化時,向a側加適量清水,則b側液面升高D.在a、b側添加等量且等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較長時間后,a側液面高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若在a側添加清水,b側添加蔗糖溶液,蔗糖是二糖,不能通過半透膜,則一段時間后還是b側溶液濃度高,A錯誤;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水分子從低濃度的a側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的b側,使b側液面較高,B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在a、b側添加等量且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a側蔗糖溶液的濃度低于b側的,當液面不再變化時,向a側加適量清水,則a側的濃度降低,b側液面升高,C正確;在a、b側添加等量且等濃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單糖分子能通過,一段時間后,b側液面高,D錯誤。11.(2024·南京市九中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變甜,是細胞主動吸收糖分的結果B.脂溶性物質較易通過簡單擴散進出細胞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需要借助載體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屬于協助擴散D.大腸桿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載體蛋白,屬于主動 運輸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果脯在腌制時,細胞在高濃度的糖溶液中失水過多死亡,細胞質膜失去選擇透過性,糖分滲入導致果脯變甜,A錯誤;細胞質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根據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簡單擴散,B正確;大腸桿菌吸收K+的方式屬于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D正確。12.(2024·徐州高一期末)圖中a、b表示兩種物質通過細胞質膜的轉運速率與細胞外被轉運分子的濃度之間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甘油、氨基酸等小分子以方式a進入細胞B.方式b一定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C.方式a的載體運輸效率比方式b的載體效率高D.b曲線最終保持穩定是受載體蛋白數量的限制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甘油以方式a(簡單擴散)進入細胞,氨基酸進入細胞的方式不是簡單擴散,A錯誤;方式b可能為協助擴散,因此方式b不一定消耗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B錯誤;方式a為簡單擴散,不需要載體,C錯誤。2313.脂質體靶向給藥系統是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將磷脂小球包裹的藥物運輸到患病部位,通過小球膜與細胞質膜融合,將藥物送入細胞。單層脂分子鋪展在水面上時,親水端與疏水端的排列方式如圖所示,攪拌后可形成雙層脂分子的球形脂質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脂質體運送藥物時,脂溶性藥物位于c 處,水溶性藥物位于d處B.脂質體是單層脂分子經攪拌后形成,說明雙層脂分子結構不穩定C.脂質體加入少量膽固醇后流動性降低,說明膽固醇對細胞質膜有害無利D.在脂質體中加入某蛋白質后,水進入脂質體的速率加快,說明生物膜對水的 運輸不止簡單擴散一種方式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利用脂質體運送藥物時,脂溶性藥物位于d處,水溶性藥物位于c處,A錯誤;脂質體是單層脂分子經攪拌后形成的,雙層脂分子結構具有穩定性,B錯誤;脂質體加入少量膽固醇后流動性降低,不能說明膽固醇對細胞質膜有害無利,C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4.如圖①~④表示物質出入細胞的不同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①和②B.②方式的物質運輸速率快于①方式C.溫度對①②③④方式都會造成影響D.①②③④方式對于維持活細胞正常的 生命活動均有重要意義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水進出細胞的方式有①(協助擴散)和②(簡單擴散),A正確;②(簡單擴散)和①(協助擴散)都是物質順濃度梯度的運輸,在濃度差相同的情況下,有通道蛋白或載體蛋白協助的協助擴散的物質運輸速率比簡單擴散快,B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溫度會影響膜的流動性,也會影響細胞的能量供應,故溫度對①②③④方式都會造成影響,C正確;①②③④方式對于維持活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均有重要意義,能夠保證細胞吸收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等,D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5.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細準焦螺旋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以及細胞壁等結構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現異物不動,移動玻片標本也不動,則異 物在目鏡上D.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時,為防止產生氣泡,首先在載玻 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蓋蓋玻片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該先調節反光鏡和光圈,使視野亮度適宜,A錯誤;核糖體是亞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B錯誤。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6.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取自同一部位的植物表皮。每隔相同時間在顯微鏡下測量視野中若干個細胞的長度x和原生質體(細胞壁以內各種結構的總稱)長度y(如圖1),并計算 的平均值,得到圖2所示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 蔗糖溶液的滲透壓相等B.a點前比值不變說明表皮細胞水分子 進出平衡C.b點前表皮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大D.c點后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多項選擇題a點前比值不變且等于1,說明細胞的長度x和原生質體長度y相等,但并不意味著表皮細胞水分子進出平衡,B錯誤;b點前曲線上升,表明表皮細胞在蔗糖溶液中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其吸水能力逐漸增大,C正確;c點后,曲線下降,是因為乙二醇屬于脂類小分子物質,可以進入細胞內部使表皮細胞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7.(2023·南京高一檢測)如圖表示某真核細胞內三種具有雙層膜的結構(部分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a表示線粒體,基質內有DNA和 RNAB.圖b表示葉綠體,其具有自身的DNA 和蛋白質合成體系C.圖a、b、c中的各種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D.圖c中的孔道是DNA、RNA、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該結構的通道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多項選擇題圖a的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是線粒體,線粒體基質中含有DNA和RNA,A正確;圖b的內膜光滑,有類囊體疊合而成的基粒,為葉綠體,是半自主性細胞器,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質合成體系,B正確;圖a、b、c中的各種膜均屬于生物膜系統的組成部分,其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多項選擇題圖c表示細胞核,其中的孔道(核孔)是蛋白質、RNA等生物大分子進出該結構的通道,具有選擇性,DNA分子不能通過核孔出細胞核,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8.如圖為生物膜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構成該結構的 基本支架B.構成該結構的蛋白質和磷脂分子大多 數可以運動C.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則其常與多糖相結合D.如果蛋白B具有運輸功能,則其發揮作用時需要消耗ATP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多項選擇題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錯誤;如果蛋白B具有運輸功能,則其發揮作用時可能是協助擴散或主動運輸,而協助擴散不需要消耗ATP,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9.小蚌蘭葉片正面呈綠色,背面呈紫紅色,常用作盆栽觀賞。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其細胞液濃度大小進行了如下實驗:①配制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②制作小蚌蘭葉片下表皮臨時玻片標本;③用顯微鏡觀察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④將小蚌蘭葉片下表皮臨時玻片標本中的清水換成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⑤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表示不發生質壁分離,“+”表示發生質壁分離,“+”越多表示質壁分離程度越大)。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蔗糖溶液濃度 /(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質壁分離程度 - - - - + ++ +++ +++(1)選用小蚌蘭葉片下表皮作實驗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細胞原生質層的選擇透過性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結構名稱)。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蔗糖溶液濃度 /(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質壁分離程度 - - - - + ++ +++ +++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的中央液泡呈紫紅色,便于觀察細胞質膜和液泡膜(2)步驟④的正確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多次(3)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液濃度與___________________的蔗糖溶液濃度相當。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蔗糖溶液濃度 /(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質壁分離程度 - - - - + ++ +++ +++0.35~0.40 g·mL-1分析表格可知,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在0.35~0.40 g·mL-1的某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剛開始發生質壁分離,說明小蚌蘭葉片下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與0.35~0.40 g·mL-1的蔗糖溶液濃度相當。(4)通過實驗發現,細胞質壁分離程度越大,氣孔張開程度越小,甚至關閉。請據此擬定一個相關的研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蔗糖溶液濃度 /(g·mL-1)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質壁分離程度 - - - - + ++ +++ +++探究氣孔開閉與細胞吸水、失水的關系在高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同時氣孔關閉,所以氣孔的開閉與細胞吸水、失水很可能有關聯。非選擇題20.線粒體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線粒體在細胞內是高度動態變化的,在細胞內不斷分裂、融合,這一過程是由多種蛋白質精確調控完成的。回答下列問題:(1)線粒體是__________的主要場所,其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從而可以____________,有利于酶的附著。(2)真核細胞中線粒體的數目與其代謝強度呈正相關,一些衰老的線粒體也會被________消化清除,所以線粒體的分裂在真核細胞內經常發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有氧呼吸增大膜面積溶酶體非選擇題(3)研究發現,內質網與線粒體的分裂有關,過程如圖所示。①由圖可知,馬達蛋白牽引著線粒體沿著__________運輸到內質網。②研究發現,細胞內Ca2+主要儲存在內質網中,在細胞質基質中濃度較低,而馬達蛋白表面有Ca2+結合位點。據此推測,受到調控信號的刺激后,內質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而使線粒體在細胞內移動。細胞骨架釋放Ca2+,使細胞質基質內Ca2+濃度升高,Ca2+與馬達蛋白結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③由圖可知,________(填細胞器)形成細管狀結構纏繞線粒體,使線粒體局部收縮,同時募集細胞質中游離的_______________,在收縮部位形成蛋白復合物,不斷收縮使線粒體斷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中,除了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外,還需核糖體、_______、_________等細胞器的參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內質網M蛋白與D蛋白內質網高爾基體非選擇題21.(2024·徐州高一期末)如圖甲是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構示意圖,圖乙表示葡萄糖和乳酸進出人成熟紅細胞的示意圖,圖丙中A側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側為1 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狀態),圖丁為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結合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1)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穩定時,A側液面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下同)B側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穩定時,A側液面______B側液面,這依賴載體蛋白高度的______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等于低于特異非選擇題A側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側為1 mol/L的乳酸溶液,二者溶質分子數相等,水分子數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過以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A側液面等于B側液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圖乙中的蛋白質①是運輸葡萄糖的載體,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葡萄糖向B側運輸,導致A側溶液濃度下降,B側溶液濃度上升,水分子從左側運輸到右側,A側液面將低于B側液面;這依賴載體蛋白高度的特異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2)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的方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的區別主要是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協助擴散主動運輸是否消耗能量非選擇題圖乙中葡萄糖的運輸方式是協助擴散,運輸方向是從高濃度一側到低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不需要能量,乳酸的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3)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更容易進入細胞,該過程與細胞質膜的______性有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流動人工膜包裹后更容易進入細胞,是由于人工膜和細胞質膜具有相同的成分,二者可以融合,與細胞質膜的流動性有關。非選擇題(4)圖丁中C為信號分子,能與靶細胞細胞質膜上的[D] ______結合,D的化學成分是________,該過程最能體現細胞質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受體糖蛋白信息交流信號分子可以和細胞質膜上的D(受體)結合,受體的化學成分是糖蛋白;體現了細胞質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非選擇題22.細胞中一般存在兩個系統維持蛋白質正確的空間結構。第一個系統的“泛素”是伴侶蛋白,它的功能主要是識別并結合沒有折疊好的蛋白質;第二個是回收系統,它負責處理錯誤折疊的蛋白質,處理過程如圖所示。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1)構成泛素基本單位的結構式是_______________,其種類由______________決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R(側鏈基團)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據題意可知,“泛素”是蛋白質,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結構特點為每個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與同一個碳原子相連接,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原子和一個R(側鏈基團), 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側鏈基團)的不同,因此氨基酸的種類是R(側鏈基團)決定的。23非選擇題(2)伴侶蛋白可能存在于________(細胞器)中,它的作用是保證蛋白質具有正常的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內質網空間結構題干“伴侶蛋白的功能主要是識別并結合沒有折疊好的蛋白質”,從而維持蛋白質正確的空間結構,而蛋白質的折疊在內質網,因此推測伴侶蛋白可能存在于內質網中,它的作用是保證蛋白質具有正常的空間結構。非選擇題(3)如圖所示,該過程中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被泛素標記,被標記的蛋白質會在__________的引導下被自噬體囊膜包裹形成吞噬泡,然后與溶酶體融合后完成降解。吞噬泡和溶酶體能夠融合,體現生物膜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自噬受體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非選擇題23.如圖為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圖——這種運輸方式被稱為協同運輸(主動運輸的一種)。請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非選擇題(1)圖示結構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該結構功能的復雜程度取決于________的種類和數量。(2)小腸上皮細胞內鉀離子的濃度比細胞外鉀離子的濃度____。葡萄糖是________(填“順濃度”或“逆濃度”)梯度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的。(3)圖示過程表明該結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磷脂雙分子層蛋白質高逆濃度控制著細胞與周圍環境的物質交換(或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非選擇題(4)科研人員將三組生理狀態基本相同的小腸上皮細胞分別培養在含有相同培養液的密閉培養瓶中,一段時間后,測定其吸收鉀離子的量。培養條件及實驗結果如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培養瓶中氣體 溫度(℃) 鉀離子相對吸收量(%)空氣 37 100氮氣 37 10空氣 20 30非選擇題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影響小腸上皮細胞對鉀離子的吸收,原因是它們都會影響細胞的_________,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培養瓶中氣體 溫度(℃) 鉀離子相對吸收量(%)空氣 37 100氮氣 37 10空氣 20 30氧氣和溫度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濃度(或小腸上皮細胞的活性等,合理即可)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由表格信息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培養瓶中的氣體的類型及溫度,因變量是離子相對吸收量。在相同的氣體條件下,溫度低,離子相對吸收量少;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氮氣環境離子相對吸收量少,說明氧氣和溫度影響小腸上皮細胞對鉀離子的吸收,原因是它們都會影響細胞的有氧呼吸,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二氧化碳的濃度、小腸上皮細胞的活性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docx 第二章 章末檢測試卷(二).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