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二節 化學平衡第3課時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人教版化學 選擇性必修一條件改變,平衡如何變化?逆等動定變υ正 = υ逆各組分含量保持不變某條件下平衡(Ⅰ)平衡被破壞 非平衡狀態新條件下平衡(Ⅱ)改變條件一定時間各組分含量發生變化υ''正 = υ''逆各組分含量又保持不變化學平衡的移動υ'正 ≠ υ'逆破壞舊平衡建立新平衡問題:化學平衡狀態有哪些特征?改變外界條件,破壞原有的平衡狀態,建立起新的平衡狀態的過程。υ正 = υ逆各組分含量保持不變某條件下平衡(Ⅰ)平衡被破壞 非平衡狀態新條件下平衡(Ⅱ)改變條件一定時間各組分含量發生變化υ''正 = υ''逆各組分含量又保持不變υ'正 ≠ υ'逆破壞舊平衡建立新平衡v正> v逆:向正方向移動v正< v逆:向逆方向移動v正= v逆:不移動速率角度判斷: 條件改變Q<K,向正方向進行Q = K,不移動Q >K,向逆方向進行濃度商角度判斷: 條件改變任務一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Fe3+ + 3SCN- Fe(SCN)3淺黃 無色 血紅色a試管中溶液呈紅色, b試管溶液紅色變淺, c試管中溶液紅色變深減小c反應物,逆向移動增大c反應物,正向移動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實驗結論:任務一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濃度商的角度C反應物 減小Fe+2Fe3+ = 3Fe2+加入鐵粉,Q =Q 增大 ,Q>K,平衡逆向移動C反應物 增大加入KSCN,Q =Q 減小,Q<K,平衡正向移動Fe3+濃度減小,SCN-濃度增大,增大C反應物 或 減小C生成物減小C反應物 或 增大C生成物在其他條件不變時,Q 減小,Q<K,平衡正向移動Q 增大,Q>K,平衡逆向移動任務一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t1時刻,C反↑ v正瞬↑、v逆′瞬不變v逆漸↑ v正>v逆 正移增大反應物濃度v (正)v (逆)v (正)= v (逆)平衡狀態2平衡狀態1任務一 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增大反應物濃度v (正)v (逆)v'正=v'逆v正=v逆減小生成物濃度v (逆)v (正)v'正=v'逆減小反應物濃度v (逆)v (正)v'正=v'逆增大生成物濃度v (逆)v (正)v'正=v'逆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實驗結論:2NO2(g)N2O4(g)紅棕色無色將針筒活塞迅速推至Ⅰ處(壓強增大)氣體顏色 先變深,后變淺,最終顏色比原來深壓縮體積,c(NO2)瞬間變大;平衡正移,c(NO2)逐漸變小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實驗結論:2NO2(g)N2O4(g)紅棕色無色將針筒活塞迅速拉至Ⅱ處(壓強減小)氣體顏色 先變淺,后變深,最終顏色比原理淺增大體積,c(NO2)瞬間變小;平衡逆移,c(NO2)逐漸增大減小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濃度商的角度一定條件下,如下三個可逆反應,加壓平衡怎樣移動V① N2(g)+3 H2 (g) 2NH3(g)② H2 (g)+ I2(g) 2HI(g)③ N2O4 (g) 2NO2(g)VQ1=c2 (NH3)c(N2) c3 (H2)=KP → 2Pc → 2cQ1’=[2c (NH3)]22c(N2) [2c (H2)]3= K< K正向移動Q2=c2 (HI)c(H2) c (I2)=KP → 2Pc → 2c2c(H2) 2c (I2)Q2’=[2c (HI)]2= K不移動Q3=c2 (NO2)c(N2O4)=KP → 2Pc → 2c2c(N2O4)Q3’=[2c (NO2)]2=2K>K逆向移動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2NO2(g)N2O4(g)0vV正V逆V正= V逆V 正= V 逆V’正V’逆增大壓強0vV正V逆V正= V逆V 正= V 逆V’逆V’正減小壓強①增大壓強 v正↑、v逆↑ v’正 >v’逆,平衡向氣體體積_____方向移動②減小壓強 v正↓、v逆↓ v’逆>v’正,平衡向氣體體積_____方向移動減小增大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2NO2(g) N2O4(g)2NH3(g) N2(g) + 3H2 (g)H2(g)+I2(g)2HI(g)v (正)v (逆)v'正=v'逆v正=v逆v (逆)v (正)v'正=v'逆v'正=v'逆增大壓強v'正=v'逆v (正)v (逆)v'正=v'逆v正=v逆v (逆)v (正)v'正=v'逆減小壓強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濃度改變改變壓強速率改變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等的反應:υ'正≠υ'逆反應前后氣體體積相等的反應:υ'正=υ'逆平衡移動平衡不移動引起引起不同倍數 變化相同倍數變化濃度不變平衡不移動思考:對于只有固體或液體參加的反應,體系壓強改變會使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嗎?任務二 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在一密閉容器中發生 2SO3(g) O2(g)+2SO2(g) ΔH>0,達到平衡(1)若容器為恒溫恒容,往平衡體系再充入SO3,平衡怎樣移動?(2)若容器為恒溫恒壓,往平衡體系再充入O2,平衡怎樣移動?(3)充惰性氣體問題①若容器為恒溫恒容,往平衡體系再充入He,平衡怎樣移動?②若容器為恒溫恒壓,往平衡體系再充入He,平衡怎樣移動?任務三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實驗結論:2NO2(g)N2O4(g)紅棕色無色溶液紅棕色變深溶液紅棕色變淺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反應放熱,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熱方向移動。56.9kJ/mol任務三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濃度商的角度Q=c2 (NO2)c(N2O4)=K逆向(吸熱方向)移動56.9kJ/mol2NO2(g) (紅棕色)N2O4(g) (無色)升溫,Q不變,K變小Q>K放熱反應,升溫,K變小;吸熱反應,升溫,K變大。思考:升高溫度,平衡是否一定會移動?任務三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0vV正V逆V正= V逆V 正= V 逆V’ 逆V’正升高溫度0vV正V逆V正= V逆V 正= V 逆V’正V’逆降低溫度①升高溫度 v正↑、v逆↑ v’正>v’逆,平衡向 方向移動②降低溫度 v正↓、v逆↓ v’逆>v’正,平衡向 方向移動放熱吸熱56.9kJ/mol2NO2(g) (紅棕色)N2O4(g) (無色)任務三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正反應是吸熱反應v (正)v (逆)v'正=v'逆v正=v逆v (逆)v (正)v'正=v'逆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反應是吸熱反應v (正)v (逆)v'正=v'逆v正=v逆降低溫度v (逆)v (正)v'正=v'逆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原因分析:從速率的角度任務四 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結論:催化劑不能使化學平衡發生移動;只能改變反應速率,進而改變達到平衡的時間含量tt1t2先拐先平aba使用催化劑ν′正= ν′逆ν′正= ν′逆催化劑同等程度地改變正、逆反應速率。任務五 勒夏特列原理改變反應條件 化學平衡移動方向 移動規律增大反應物濃度 向正反應方向減小反應物濃度 向逆反應方向增大壓強 向氣體體積縮小方向減小壓強 向氣體體積增大方向升高溫度 向吸熱反應方向降低溫度 向放熱反應方向向降低溫度的方向向升高溫度的方向向減少反應物濃度的方向向增大反應物濃度的方向向減小壓強的方向向增大壓強的方向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因素(如溫度、壓強及參加反應的物質的濃度),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勒夏特列(1850—1936)也稱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課堂練習正誤判斷(1)溫度可以影響任意可逆反應的化學平衡狀態(2)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3)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但反應物的轉化率可能降低(4)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一定增大(5)對于可逆反應,改變外界條件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一定增大(6)平衡移動,平衡常數不一定改變,但平衡常數改變,平衡一定發生移動(7)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物質單位時間內的產量,也能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