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聯考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期中試卷7.2024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條例》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虛假營銷,網絡直播帶貨“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范。對消費者保護力度進行“升級”體現出我國(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0分)①實行良法之治,反映人民意志②人人參與立法,提升法律素養1.2024年8月14日,首批從格魯吉亞進口的香料產品運抵武威南站,標志著甘肅(武威)國際陸港與格魯吉亞之間往返③轉變消費觀念,變革消費方式④尊重保障人權,彰顯法治權威零散國際鐵路貨運線路全面貫通。報道這則新聞最恰當的標題是()A.①②B.①④D.③④A.推進區域協作,消除地區差距C.②③B.轉變發展方式,確保同步富裕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下列規定集中體現了C.堅持對外開放,助推甘肅發展D.維護民族團結,實現共同繁榮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2.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內陸,從江南水鄉到塞北草原,從繁華鬧市到恬靜農村,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服務到位,保障老百姓端牢拎穩“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油瓶子”。這表明()第一千零四十三條(節選)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得到解決②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A.民法典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B.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③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步縮小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C.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規定才會有人遵守D.法律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遠看是紗,近看是瓷。”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德化白瓷引人噴嘖稱奇:比頭發絲還細的“非遺銀花絲”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一詞,“新質生產力”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制作而成的“都江堰銀絲畫”讓人驚呼“簡直美翻了”:江南煙雨中的“余杭油紙傘”在亞運會伴手禮中受到熱捧: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各式生動的“石灣陶塑”巧奪天工,網上訂單絡繹不絕..這種“非遺熱”()A.放棄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B.提高科創能力,攻堅核心技術①充分挖掘了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②展現出傳統文化新的生機和活力C.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第三產業D.推進國防建設,維護國家安全③有助于滿足人民對美好文化的需求④讓我們確信中華文化是最優秀的文化4.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深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國家如此重視創新是因為(10.小隴所在的學校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以下是部分活動內容:A.創新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方式B.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任重道遠活動一:了解慶陽剪紙的發展史,感受剪紙魅力。C.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D.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活動二:走進甘肅簡牘博物館,“簡”述中國故事,“牘”懂中華文明。5.張掖市的郇莊村創新基層民主治理,推行村民說事制度,每周定期與群眾通過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讓群眾就近“說開展上述活動有利于學生(事”。下列對“說事”流程解讀正確的是(①了解歷史故事,高揚民族精神②傳承文化基因,堅定文化自信說想說都能說,“說”出了痛點、難點A.“說”反映了公民的權利不斷擴大③激發實踐興趣,豐富校園生活④充盈精神世界,陶治高尚情操議遇事要商議,“議”出了和諧、穩定B.“議”說明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辦有事馬上辦,“辦”到了群眾心里C.“辦”能讓基層治理更有法治保障11.中華民族素有重家庭、講家風的優良傳統,尊老愛幼、妻賢夫安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血評好壞大家評,“評”出了發展路徑D.“評”是鄉村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以下家風家訓中,到今日仍為人樂道的有(6.“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電影中的這些臺詞振聾①言而無信,不知其可②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發聵,引人深思。它強調了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B.促進青少年發展,給予特殊保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厲行法治是對不法分子的要求D.有法律相關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