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美洲》教案第1課時課程標準 素養目標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美洲的地形特征。 人地協調觀:思考南北美洲地形地勢可能對其氣候人文有何影響。 綜合思維:描述北美洲、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 區域認知:根據地圖,描述北美洲、南美洲的地理位置。 地理實踐力:對比南、北美洲地形地勢特征的異同點。(一)教學目標1.運用地圖,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歸納總結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2.運用地理和圖文材料,歸納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對比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異同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美洲的位置與范圍。2.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難點】地理位置對其自然環境的影響。(三)課時安排美洲:1課時(共2課時)本節教材內容較多,內容較復雜,教學根據教材內容設計2課時。本課為第1課時,整體采用“材料導入—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對比探究”方式展開。每個環節目的如下:材料導入:運用課本上的“發現”材料,通過提問“(1)哥倫布探索通往東方印度和中國的海上航路,為什么選擇西行 (2)哥倫布發現美洲,對美洲的發展及世界航海貿易具有哪些意義 ”引導同學們聚焦美洲,從而引出這節課亞洲及歐洲的地理位置;自主探究:給出美洲的半球分布圖、帶經緯度的地圖、大洲大洋分布圖,分南北美洲,讀圖分別描述美洲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小組探究:4~6人為一小組,分別給出北美洲河南美洲的分層設色的等高線地形圖,設置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集體探究問題答案,從而歸納出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上臺分享探究結果,培養綜合思維能力;對比探究:結合前文所學,對比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找出兩個大洲地形地勢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為下一課時的學習埋下伏筆;通過整個流程,輔以若干圖片、文字材料,使學生理解主要知識點,提升關鍵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材料導入 【出示材料】課本上的“發現”材料,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及航海路線圖 【提出問題】(1)重走哥倫布之路,船隊朝哪個方向航行呢 (2)讀世界地圖,我們應該先發現哪個大洲呢 【老師點睛】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導入新課:讓我們跟隨哥倫布的船隊一路向西,去探索美洲大陸吧! 閱讀材料 思考問題 通過熟知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聚焦美洲,在熟悉知識中引出新課內容過渡 哥倫布發現的這個新大陸在哪里,讓我們回顧前面學習亞歐及非洲的方法,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吧。環節二 自主探究 一、位置與范圍【展示圖片】整個美洲的行政區劃圖 【提出問題】(1)讀圖,找出美洲的位置和范圍 (2)猜想一下,哥倫布船隊從美洲哪一側登陸美洲大陸呢 【展示圖片】美洲的半球分布圖 【提出問題】美洲主要位于哪個半球? 【展示圖片】美洲大陸輪廓圖 【提出問題】美洲的經緯度位置是怎樣的? 【展示圖片】西半球的大洲大洋分布圖 【提出問題】美洲的四周有哪些海洋和陸地? 讀圖,回顧地理位置描述方法,找出美洲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給出各種地圖,培養學生讀圖能力,提升從地圖獲取信息的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落實綜合思維歸納總結: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緯度位置:10°N~80°N,主要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經度位置:70°W~130°W; 南美洲地跨南北半球;緯度位置:10°N~60°S,主要位于南半球中低緯度,經度位置:40°W~70°W。 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環節三 小組探究 二、南北差異的自然環境【小組活動】讀圖分析北美洲地形特征 【展示圖片】北美洲的分層設色地形分布圖 【提出問題】(1)重走哥倫布之路,如果你是領隊,該如何選擇登陸地點。 (2)讀圖,北美洲地形地勢有什么特征? 【組織總結】 1.分組指導,查看學生的討論情況,詢問學生討論結果 2.組織小組代表上臺發言,組內成員給予補充 小組組長組織學生討論每一個問題; 組內成員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答案相同,但每位成員都需開口發言 培養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小組成員當眾表達自己觀點的勇氣及語言組織能力【出示材料】出示格陵蘭島、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的圖文材料,讓同學們了解北美洲更多的特色自然環境。 自主閱讀 培養閱讀能力,拓寬是失眠,開闊眼界歸納總結:北美洲西部顏色較深,海拔較高,東南部顏色偏綠,海拔較低,說明,平均海拔高地勢起伏大。 地形分布:西部是高大山脈,中部是廣闊平原,東部是低緩山地高原。【小組活動】讀圖分析南美洲地形特征 【展示圖片】南美洲的分層設色地形分布圖 【提出問題】讀圖,南美洲地形分布有什么特征? 【組織總結】 1.分組指導,查看學生的討論情況,詢問學生討論結果 2.組織小組代表上臺發言,組內成員給予補充 1.組長組織學生討論; 2.組員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答案相同,但每位成員都需開口發言 培養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培養小組成員當眾表達自己觀點的勇氣及語言組織能力【出示材料】出示亞馬孫河的圖文材料,讓同學們了解南美洲更多的特色自然環境。 自主閱讀 培養閱讀能力,拓寬是失眠,開闊眼界歸納總結:西側是年輕高大山系,東部是平原和高原相間分布。過渡 北美洲與南美洲緊密相連,但在地形地勢上卻各有千秋,下面我們來把南美洲與北美洲的地形地勢做個對比吧!環節四 對比探究 【出示地圖】出示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形分布圖 【提出問題】讀圖,對比北美洲與南美洲地形分布格局的異同點。 【小組探討】表格呈現異同點,根據所學知識填表。 1.分組指導,查看學生的討論情況,詢問學生討論結果 2.組織小組代表上臺發言,組內成員給予補充 小組內推選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讀圖能力,培養地理實踐力;加深學生對亞歐地形的記憶過渡 這節課我們掌握了美洲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地勢特征,下節課我們將接著深入研究美洲的氣候、河流、人口、經濟等方面知識。環節五 課堂練習 【出示題目】兩個選擇題,一個考察美洲位置,屬于基礎題;一個出自于閱讀材料的知識點,檢驗同學們的細心程度。 快速閱讀題目,選出答案 實時檢測這節課的理解程度環節六 課堂小結 【出示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回顧這節課的知識框架,引導學生建立整體思維框架 根據老師出示的思維導圖,回顧這節課的知識點,并做好筆記 幫助學生把零散知識系統化,提升綜合思維能力環節七 布置作業 【基礎探究】繪制思維導圖 要求:回顧所學內容,繪制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勢特征思維導圖。 【挑戰探究】圖說亞歐大陸 要求:根據所學類容,結合網上資料,創辦一期圖說美洲大陸手抄報,圖文并茂,下節課課堂展示。 記錄作業 設置分層作業,供有興趣的或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