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 期末素養檢測試卷 (一)(滿分:100分 時間:60分鐘)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等級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1.自然災害始終伴隨著人類的生活,人類也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著斗爭。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形成了不屈不撓、團結互助的_____________。2.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3.生活在充滿差異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學會和諧相處,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寬容的必修課。4.陸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態多樣。有連綿起伏的_____________、低洼的_____________;還有寬廣的_____________、低平的_____________……5.國家主權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在國際上都有同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國家之間應當互相尊重,尊重別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這些核心原則逐漸發展為國際社會的共識,成為國際和平的基石。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1.世界衛生組織屬于( )。A.區域性國際組織B.一般性國際組織C.專門性國際組織2.公元前19世紀,古巴比倫王國興起。下列聞名世界的文化遺產中屬于古巴比倫王國的是( )。A.克里特島宮殿遺址B.邁錫尼王城“獅子門”C.《漢謨拉比法典》3.俊希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秀,但在班干部選舉中落選了。為此,他十分苦惱。針對落選的結果,你認為俊希應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A.找機會報復班主任老師和同學B.學好學壞一個樣,千脆不學了C.反思自己的不足,迎頭趕上4.我們的行為會破壞環境,也可以保護環境。以下行為正確的是( )。A.將一次性筷子回收,制成各種裝修材料B.把所有森林資源都保護起來,人類不可以再進行開發C.在候鳥遷徙途中提供食物,讓它們停止遷徙,不再長途飛行5.自尊即尊重自己,也不容許別人歧視、 侮辱。下列名言體現自尊人格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 原B.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三、判斷題。( 正確的畫“√”,錯誤的畫“×”)(每小題2分,共10分)1.6月5日是“世界濕地日”。2.金字塔是古希臘文明的象征,在尼羅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遺存近百處。3.關系比較親近的歐洲人打招呼的方式是走向前行貼面禮。( )4.寬容不是無限度地縱容和姑息遷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則的。5.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世界。人們要善用科技,讓科技更好地為人類造福。四、看圖回答問題。(8 分)圖中小朋友的做法對嗎 為什么 五、簡答題。(25分)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8分)2.有哪些震驚世界的中國文化遺產 (8分)3.“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國家、地區、民族有不同的禮儀風俗。我們該如何做到“人鄉隨俗” (9分)六、能力提升。(10分)在秋游活動中,個別同學為了追求攝影效果,有攀爬古建筑遺跡的行為。為此,請你代表班委會給本班同學寫一份“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參考答案一、1.抗災精神 2.包容 開放 3.成長環境 興趣愛好 觀點看法 4.高山 盆地 高原 平原 5.地位 權利 義務 文化 制度 價值觀二、1.C 2.C 3.C 4.A 5.B三、1.× 2.× 3.√ 4.√ 5.√四、不對。雷雨天氣不能躲在大樹下避雨。下雨打雷的天氣,雷電很容易打到大樹上,將電傳送下來,所以不能在大樹下避雨,要尋找安全的地方避雨。五、1.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2.示例:長城、莫高窟、明清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等。3.示例:(1)到任何地方,都要尊重、適應和主動融人當地的民風民俗。(2)相互理解,講究“客隨主便",也講究“主隨客便”。(3)量力而行,不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4)主動學習、掌握不同的禮儀習俗,避免無心之錯。六、寫“保護文化遺產”的倡議書,要注意格式和內容。格式上,一般有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內容上,先說明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再指出當前存在的問題,接著提出具體的倡議內容,最后呼吁大家行動起來。開頭引入:點明寫倡議書的背景,即秋游中個別同學攀爬古建筑遺跡的行為。 闡述重要性:說明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指出問題:明確指出攀爬古建筑遺跡等行為對文化遺產的破壞。 提出倡議:給出具體、可行的保護文化遺產的建議。 結尾呼吁:鼓勵同學們積極行動,共同保護文化遺產。 “保護文化遺產”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在這次秋游活動中,我們發現個別同學為追求攝影效果攀爬古建筑遺跡。這一行為不僅對自身安全造成威脅,更對珍貴的文化遺產造成了損害。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見證,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每一處古建筑遺跡都承載著一段獨特的歷史,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班委會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增強保護意識,認識到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從思想上重視保護工作。 遵守參觀規定,不攀爬、不觸摸古建筑遺跡,不隨意破壞文物。 積極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知識,向身邊的人傳遞保護文化遺產的理念。 發現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及時制止并向相關部門報告。 同學們,保護文化遺產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守護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讓它們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班級名稱]班委會[具體日期]注意事項 語言要誠懇、有感染力,能夠引起同學們的共鳴。 倡議內容要具體、可行,便于同學們操作。 格式要規范,包括標題、稱呼、正文、結尾、落款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