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2課《智能家居新設備》教學設計課題 智能家居新設備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信息科技 年級 八年級核心素養目標 信息意識:認識到物聯網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與價值,增強信息感知意識。計算思維:通過設計智能感應燈系統,培養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理解算法流程。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掌握智能感應燈系統的搭建與編程,激發數字化創新興趣,提升實踐能力。信息社會責任:了解物聯網安全風險,樹立信息安全意識,負責任地使用物聯網技術。教學重點 掌握智能感應燈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方法,理解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教學難點 解決智能感應燈系統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確保系統穩定可靠地工作。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第2.2課 智能家居新設備壯壯放學回到家門口,智能門鎖通過人臉識別秒速解鎖,迎接他的歸來;推開家門,遠程提前開啟的空調讓客廳的溫度剛剛好……物聯網技術已經悄悄地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讓生活更智能。想一想:智能感應燈除了自動開關,還有其他功能嗎?智能感應燈應該可以調節亮度,根據我的需求和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到最合適的亮度。智能感應燈還應該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隨時隨地控制燈的開關和亮度,甚至設置定時開關,讓生活更加便捷。思考:智能感應燈除了自動開關,還有其他功能嗎?智能感應燈應該可以調節亮度,根據我的需求和環境光線自動調整到最合適的亮度。智能感應燈還應該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隨時隨地控制燈的開關和亮度,甚至設置定時開關,讓生活更加便捷。想象一下,燈也能“聽懂”你的心思,隨時為你提供恰到好處的照明,這就是智能感應燈的魅力!智能感應燈,如同家中的守護者,隨時感知你的需求,為你提供最合適的照明方案!播放視頻《什么是全屋智能家居?》 課程新知導入完成思考題。觀看教學視頻。 幫助學生理解智能家居的功能與場景。通過問題導入引發學生思考。通過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講授新課 新知講解:一、馬上行動請在表2-2-1中列舉出你所熟悉的家居物聯設備,并與班上同學一起討論其用途。二、思考請你結合生活中使用物聯網設備的感受,談一談物聯網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的?,F在每天早晨我的智能鬧鐘會根據天氣調整鈴聲大小,放學回家前用手機提前打開空調。物聯網讓家電像長了大腦,不用動手就能自動服務,生活變得超智能又省時間!三、討論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嘗試提出以下問題的解決方案。1.壯壯想利用物聯網技術為爺爺設計一盞智能感應燈,當家里光線昏暗且爺爺經過時智能感應燈自動開啟。為實現這一功能,需要獲取哪些數據?光線強度數據:我們需要一個光敏傳感器來測量家里的光線有多亮。當光線變得很暗,比如晚上或者陰天的時候,傳感器會告訴我們。爺爺是否經過的數據:我們還需要一個能感應到人動的傳感器,比如紅外傳感器。當爺爺走過燈附近時,這個傳感器就能感應到,然后告訴燈“有人來了”。2.要感知家里光線的變化以及判斷是否有人經過,智能感應燈需要哪些硬件和軟件的支持?智能感應燈需要Arduino開發板作為控制核心,光敏傳感器來感知光線變化,人體紅外傳感器來檢測是否有人經過,以及LED燈作為照明設備。還需要Arduino編程軟件來編寫控制程序,實現當光線暗且有人經過時燈自動亮起的功能。四、小貼士光線傳感器可以監測環境中光線的強弱,主要使用光敏電阻來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超聲波傳感器是一個利用超聲波信號進行距離監測的設備(見圖2-2-1)。五、馬上行動要實現智能感應燈的自動開啟,首先需要確定環境的光線值和人與燈之間的距離。請你上網收集相關資料,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測試,并將測試數據記錄在表2-2-2中,同時把最終的測試結果填到下面的橫線上。1、采集數據環節:通過光敏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采集環境光線強度和人體移動數據。2、傳輸與存儲環節:將獲取的數據發送并存儲在云平臺(或物聯網平臺/數據庫服務器)上。3、分析處理數據環節:利用云平臺上的數據,分析環境光線是否低于設定閾值以及是否有人體移動。4、反饋與控制環節:當環境光線低于設定閾值且檢測到人體移動時,則啟動燈光控制器運行(或打開燈光)。經過測試得知,當光線傳感器監測到的光線值小于 時,表明家里光線昏暗;當超聲波傳感器測出的距離小于 時,表示有人經過,此時需要開啟感應燈。六、探究請以小組探究的方式,分析智能感應燈的基本功能需求,完成以下任務。1.需求分析及功能實現。請分析智能感應燈各個環節的功能需求及用到的實驗設備、平臺,并填寫在橫線上,完成圖2-2-2。1、采集數據環節:通過光敏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采集環境光線強度和人體移動數據。2、傳輸與存儲環節:將獲取的數據發送并存儲在物聯網平臺上。3、分析處理數據環節:利用物聯網平臺上的數據,分析環境光線是否低于設定閾值以及是否有人體移動。4、反饋與控制環節:當環境光線低于設定閾值且檢測到人體移動時,則打開燈光。2.算法分析及流程圖完善。將圖2-2-3中空缺的部分補充完整,并從中選擇合適的模塊在右邊繪制出完整的流程圖。七、做中學模擬搭建智能感應燈物聯系統。1.硬件清單:主控板 x1、超聲波傳感器 x1、4Pin 線 x1、Type-C數據線 x1、帶有熱點功能的計算機 x1。2.連接設備。用4Pin線將主控板和相關傳感器連接起來(見圖2-2-4),并通過Type-C數據線接入計算機。3.程序編寫。(1)進入物聯網服務平臺,添加項目及設備,完成各項配置。(2)打開mPython軟件,添加網絡應用,編寫程序①當天黑(光線值小于100)且有人經過(超聲波傳感器測到的距離小于50cm)時,所有RGB燈亮黃燈,否則一直處于關閉狀態,代碼如圖2-2-5所示。②把監測到的光線值和距離顯示在OLED屏上,代碼如圖2-2-6所示。③發送數據至平臺服務器,完整代碼如圖2-2-7所示。3.程序測試。運行程序,查看結果,如圖2-2-8所示。八、討論在設計智能感應燈系統的過程中,你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你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1、問題:燈有時會在不應該亮的時候亮起,或者該亮的時候不亮。解決方案:調整傳感器的靈敏度設置,通過測試找到最合適的參數。2、問題:傳感器數據有時傳不到控制器上。解決方案:檢查網絡連接,確保傳感器和控制器之間的通信穩定,必要時更換更可靠的通信方式。3、問題:燈用不了多久就沒電了。解決方案:選低功耗的零件,優化軟件減少耗電,或者考慮用太陽能板充電。物聯網技術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存在諸多風險。例如,不法黑客虛擬入侵智能門鎖,造成家庭財產損失;非法入侵家里的攝像頭,造成個人信息泄露等。我們在享受物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時,也要注意提升物聯網安全防范意識,保護好自己。九、任務拓展請你展開想象,在本節課的基礎上為智能感應燈增加一項新功能(例如增加語音控制功能)。語音控制功能:功能:用語音指令控制燈的開關、亮度。效果:說出指令,燈即響應,使用更便捷。定時開關功能:功能:預設時間自動開關燈。效果:按設定時間自動工作,生活更便利。情景模式功能:功能:選擇情景模式,燈自動調整亮度、色溫。效果:適應不同活動,營造舒適氛圍。遠程控制功能:功能:通過手機APP遠程控制燈。效果:隨時查看和控制燈的狀態。光線自動調節功能:功能:燈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亮度。效果:保持室內光線恒定,節省電能。十、拓展延伸可穿戴設備的生物傳感技術實時健康監測:PPG光學傳感器通過皮膚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變化,24小時監測心率與血氧飽和度。非侵入式檢測:采用近紅外光譜技術,通過手腕皮膚表面無痛檢測血糖波動趨勢。運動狀態感知:九軸運動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磁力計)精確識別跑步、游泳等運動模式。情緒識別突破:通過汗液中的電導率變化(皮膚電反應),量化測量壓力指數與情緒波動。AI輔助分析:深度學習算法處理生物電信號,生成睡眠質量評分與健康風險預警。柔性電子革命:石墨烯等新材料制成的超薄傳感器,像"電子創可貼"般貼合人體曲面。 說一說你使用過什么智能家居沒有,并和同學們分享使用感受。小組討論完善解決方案。收集資料,完成練習。小組協作完成基本功能需求分析。小組協作完成模擬智能感應燈物聯系統搭建、調試。討論各組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完成拓展任務。了解可穿戴設備的生物傳感技術。 幫助學生思考書本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思考討論幫助學生掌握智能設備應該具有的基本功能。培養學生的資料收集能力。培養學生的需求分析與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分享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擴展學生的知識點。課堂小結 智能家居新設備1.進行新知引入2.了解智能感應燈基本功能3.設計智能感應燈基本流程4.完成課堂練習5.進行知識拓展 總結回顧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課后作業 根據本課內容,設計一個智能感應燈。學完本節課,和同學們一起討論智能家居應具有的功能。完成PPT38-39頁的練習題。 布置作業 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板書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