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銅器》教案一、教學目標1、了解中國青銅器的發展歷程,欣賞青銅器獨特的美感。2、學習青銅器制造工藝。3、理解青銅器的發展體現了人類社會審美和文化的演變。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青銅器的造型美、紋飾美、銘文美及其歷史價值。難點:青銅器鑄造工藝的理解與紋飾符號的象征意義。三、教學準備PPT 課件(含高清青銅器圖片、視頻)。曾侯乙編鐘演奏《東方紅》視頻(30 秒)。青銅器模型、陶范鑄造流程示意圖。學生學習任務單。四、教學過程環節 1:情境導入 —— 青銅器的歷史播放視頻:曾侯乙編鐘演奏《東方紅》,提問:“這件樂器為何能發出如此震撼的聲音?它與現代樂器有何不同?”揭示課題:青銅器不僅是樂器,更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引出 “凝固的史詩” 主題。設計意圖:以聽覺沖擊激發興趣,建立歷史與現代的聯系。播放《中國青銅器》講述青銅器的歷史和意義環節 2:造型之美展示圖片:各種青銅器器型學生猜測其用途并做出類型判斷。活動 :青銅器學生任務單 青銅器學習單器物名稱 年代 器型特征 工藝特點 從器物中解讀出的歷史價值 對比案例:(1)禮器(后母戊方鼎)與禮器(四羊方尊)的造型差異。(2)兵器(人面紋鉞)和禮器(大面具)的威懾性設計。(3)日用器(彩繪雁魚青銅釭燈)的智慧工藝小組討論:任務單內容并匯報總結配圖和視頻:后母戊方鼎、四羊方尊、人面紋鉞、三星堆面具、彩繪雁魚青銅釭燈及構造圖解。環節 3:紋飾之謎符號解讀:(1)展示人面紋鉞與人面紋,提問:“這種紋飾為何讓人感到神秘?它可能象征什么?”(2)對比三星堆青銅面具與中原青銅器紋飾,分析地域文化差異。(3)解讀散氏盤、人足雙蓋方鼎、利簋上的圖紋2、蓮鶴方壺解讀,指出其紋飾上的不同。(視頻播放)配圖:人面紋鉞、三星堆面具、人足雙蓋方鼎、散氏盤、利簋局部圖。環節 4:銘文之秘歷史檔案:展示何尊銘文拓片,標注 “宅茲中國”,講解其歷史意義。對比散氏盤銘文,分析文字內容與書法風格。小組討論:“如果青銅器是史書,銘文相當于什么?它對現代有何價值?”配圖:何尊、散氏盤銘文特寫。環節 5:鑄造之光 —— 智慧與工藝(1)簡介青銅器鑄造范鑄法和失蠟法工藝(2)演示范鑄法的工藝流程:配圖:鑄造工藝流程圖。環節 6:總結拓展知識梳理:用思維導圖總結青銅器的造型、紋飾、銘文、鑄造四大核心要素。思維延伸:提問:“青銅器的哪些元素可以應用于現代設計?”(如家具、首飾、建筑)布置課后任務:設計一款具有青銅器元素的文創物品。設計意圖:聯系現實,培養創新思維。六、作業布置基礎作業:走訪博物館或上網手機有關青銅器的資料。拓展作業:體驗青銅器的制作。(共39張PPT)青銅器—— 凝固的史詩與流動的文明編制: 施精華(2個課時)請同學們仔細聆聽:這是一首什么歌曲?你知道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歌曲:《東方紅》樂器:曾侯乙編鐘材質:青銅器數千年前的青銅器依然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播放音樂曾侯乙編鐘視頻目錄青銅器的歷史01青銅器的器型02青銅器的紋飾03青銅器的銘文04青銅器的鑄造05青銅器青銅器的歷史01青銅時代的開篇青銅器的起源宗教儀式的載體社會地位的象征技術革新與傳播青銅器始于約公元前2000年,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歷經15個世紀。商朝時期,青銅鑄造技術得到革新,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影響深遠。青銅器在古代中國不僅是實用工具,更是貴族身份和權力的象征。青銅器常用于祭祀活動,反映了古代社會的宗教信仰和儀式文化。為什么青銅器被史學家稱為“一部活生生的史書?文明的標志商周時期,青銅器是貴族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如鼎和簋常用于祭祀和宴請。權力與地位的象征青銅器的種類和數量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狀況和生產力水平,如兵器的多寡顯示軍事實力。社會經濟的反映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復雜,反映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藝和對美的追求。工藝技術的巔峰010203青銅器的器型02食器酒器樂器青銅器的器型曾侯乙編鐘甬鐘人足雙蓋方鼎 春秋青銅爵 夏代欣賞:實用和藝術的完美結合禮器兵器青銅器的種類日用器西漢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欣賞:實用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越王勾踐劍 春秋后母戊方鼎 商代欣賞青銅器并思考完成以下任務單(小組活動)青銅器學習單 器物名稱 年代 器型特征 工藝 特點 從器物中解讀出的歷史價值 不同功能,器型各異后母戊方鼎(禮器) 商代四羊青銅方尊(禮器) 商代欣賞: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藝四羊方尊和后母戊方鼎簡介欣賞: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藝功能和造型的完美設計西漢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欣賞:古代工匠智慧的設計說一說:這兩件青銅器在器型和功能方面有什么特點商代 人面紋鉞(yue)商代 大面具兵器禮器欣賞:古代人類的審美追求青銅器的紋飾章節副標題03仔細觀察青銅器上的紋樣,它們的造型有什么特點和寓意?云雷紋菱紋饕餮紋鳳鳥紋利簋(lì guǐ)人足雙蓋方鼎 春秋散氏盤 西周威嚴神秘的宗教符號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紋飾,象征著權力和威嚴,常見于鼎和簋等器物上。饕餮紋01云雷紋以其連續回旋的形態,象征著天象和神秘力量,常見于器物的邊緣和底部。云雷紋02龍鳳紋代表著吉祥和尊貴,常用于表現對神靈的敬仰,常見于禮器和樂器上。龍鳳紋03人面紋是青銅器上的一種獨特紋飾,其神秘的人面形象可能與古代的祭祀活動有關。人面紋04視頻欣賞秩序與生命力的融合幾何紋飾的對稱美青銅器上的幾何紋飾,如云雷紋、回紋,體現了古人對稱與秩序的追求。動物紋飾的生動表現如饕餮紋、龍鳳紋等動物紋飾,展現了古人對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崇拜。春秋 蓮鶴方壺說一說:這件青銅器在造型和紋飾上有什么不同?青銅器的銘文04散氏盤,西周晚期青銅器,因盤內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其中的長篇銘文是研究西周土地及其管理制度的重要史料銘文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凝固的歷史檔案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常記載戰爭勝利,如“大盂鼎”銘文記錄了周王對商的勝利。銘文記錄的戰爭部分青銅器銘文記載了古代法律和契約,如“散氏盤”銘文記錄了土地轉讓的契約內容。銘文記載的法律青銅器銘文詳細記錄了當時的禮制和祭祀活動,如“毛公鼎”銘文體現了周代的宗法制度。銘文反映的禮制何尊上的銘文,出現了“中國”兩個字何尊,西周中國西周青銅器何尊上的銘文是“中國”一詞的最早文字記載青銅器的鑄造05范鑄法與失蠟法范鑄法的工藝流程范鑄法通過制作模具,分段澆鑄,形成青銅器的復雜紋飾和結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失蠟法的創新特點失蠟法允許制作更為精細和復雜的青銅器,如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鐘,展現了高超的鑄造技藝。鑄造流程與技術巔峰古代工匠首先用泥土制作模型,然后在模型上雕刻精美紋飾,為鑄造青銅器做準備。泥模制作01將銅、錫、鉛等金屬按比例熔煉,高溫下倒入泥模中,冷卻后形成青銅器的初步形態。熔煉與澆注02鑄造完成后,工匠會精細打磨青銅器表面,去除鑄造缺陷,并進行修飾,展現器物的光澤與細節。打磨與修飾03范鑄法的工藝流程要制作這個青銅器第一步:制作泥模用泥土雕塑出泥模;刻畫出紋飾范鑄法的工藝流程第二步:翻制外范外范泥模將泥模烘焙致硬,根據泥模翻制出外范,將外范切分開范鑄法的工藝流程第三步:制作內芯在外范的內面貼上一層泥片,厚度與青銅器的器壁一致。將外范組合,往里填充芯料,做出內芯范鑄法的工藝流程第四步:制作銘文像翻制外范一樣,翻制一個銘文活塊泥芯,嵌入主體泥芯中,形成復合泥芯范鑄法的工藝流程第五步:合范將內芯和外范組合在成一體,在外面糊上泥固定;陰干陶范后,烘焙至600-900度,等待澆鑄范鑄法的工藝流程第六步:澆鑄向范內澆注銅液冷卻后清除外范和泥芯,打磨拋光,完成作品。課堂總結與實踐06課后總結:----青銅器既是一部凝固的史詩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紋飾,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審美追求。青銅器的造型藝術01、許多青銅器上刻有銘文,記錄了歷史事件和祭祀活動,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文獻資料。青銅器的銘文價值02、現代藝術家和工匠利用傳統青銅鑄造技術,結合現代材料和工藝,創作出融合古今的雕塑和裝飾品。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創新青銅器的器型如鼎、簋等,被現代設計師融入家具和日用品設計中,賦予傳統美學新的生命力。青銅器造型的現代演繹現代設計師從青銅器的云雷紋、饕餮紋等傳統紋飾中汲取靈感,創造出獨特的裝飾圖案。青銅器紋飾的現代應用青銅器也是一脈流動的文明課后學習建議:1、走訪博物館或上網收集有關青銅器的資料,從藝術造型、科技工藝、歷史意義等方面探討青銅器的重要價值。2、親手體驗青銅器鑄造工藝流程,制作一件自己喜歡的青銅器元素文創作品謝謝thank you2025年3月19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曾乙候編鐘.mp4 青銅器.pptx 青銅器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