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老山界第2課時【合作探究】明信片微定制,感悟環境艱苦歡迎大家來到文化驛站,這里有描寫課文中三種景物的貼紙,請寫下你的賞析與感悟,定制個性明信片吧!環境一: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真是我生平沒見過的奇觀。環境二: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極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環境三:我們一口氣兒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幾處景致很好,濃密的樹林里,銀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參考答案】環境一:示例:“之”字形說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跟星光連接”說明山勢之高大險峻;“許多”既說明有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在攀登,又說明山路的曲折陡峭; “奇觀”表現了人物、夜色、高山交織在一起的壯觀而奇特的景象。環境二:示例:①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把各種不可捉摸、難以言狀的聲響寫得活靈活現,從不同角度寫出了聲音的變化。且句子短小而整齊,形象豐富而生動。②調動了多種感官進行描寫。句子先寫視覺感受,后寫聽覺感受。寫視覺感受時,按照“看”的自然順序來寫,即先寫醒來時看到的星空,再寫四周的山峰,最后寫山路上的篝火,由此自然過渡到聽覺。作者運用了以聲襯靜的手法來寫聽覺感受,突出了山的寂靜,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③多角度運用對比手法。有寂靜與聲響的對比、遠與近的對比,還有大與小的對比。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對比,突出了山的寂靜。環境三:示例:景色明朗、清新,表達了戰士們克服困難后歡暢、輕松的心情,營造了一種前景光明的美好意境。小結: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真實地敘述了紅軍翻越老山界的全過程,表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不怕困難、艱苦奮斗的堅強意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擬寫紀念碑文,厚植長征精神1.巍巍老山界,傳奇英雄山。作者在文中寫道“將來要在這里立個紀念碑,寫上某年某月某日,紅軍北上抗日,路過此處。”今天,我們重走長征路,攀登老山界,想在山頂立一塊石碑作為紀念,你準備在石碑上寫什么 2.拓展延伸——探究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參考答案】1.示例:①追尋紅軍足跡,傳承長征精神。②今日重登老山界,紅軍精神記心間。③星夜翻山不怕險,革命意志高如天。2.長征精神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超越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識形態界限,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曾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感慨道:“對嶄露頭角的新中國而言,長征的意義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東西的必要因素。”我們可以在文中勾畫描寫環境的語句,賞析這些語段好在哪里。三步精準賞析修辭句 第一步:結合句子的特點判斷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修辭手法要寫全)。 第二步:結合語境分析這些修辭手法寫出了什么內容或特點。 第三步:指出這些修辭手法在文章內容、結構、主題上起了什么作用。【參考答案】課堂總結懸崖峭壁、山高路險路窄石硬、寒氣逼人糧食奇缺、肚子饑餓敵人追擊、槍聲密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