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課時【合作探究】揣摩·文章語言聞一多先生是著名詩人,本文的作者臧克家也是一位詩人。臧克家用富有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亦師亦友的聞一多先生的高度贊揚,讀來情真意切,意蘊豐富。本文對聞一多先生的敘述中,穿插了生動細致的描寫,請用“我從文中‘ ’(字、詞、句、段均可)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 ,讓我感受到 。”的句式,表達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參考答案】示例:①我從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它運用了比喻、對偶和用典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音調鏗鏘,具有形象美、音樂美。“鉆探”這個詞用得好,比“鉆研”“研究”的詞義程度更重,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對古代典籍的熱愛和研究之深。②我從文中“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吃盡、消化盡”寫出了聞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殷切心情,“炯炯目光”寫出了他目光的深邃與鉆研的精深。“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指尋找使中華民族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熾熱的愛國激情。③我從文中“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此處多用四字短句,語言簡潔有力,節奏感強,結構整齊,精練含蓄,耐人尋味,具有音樂美。“目不窺園”用典,語出《漢書·董仲舒傳》,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瀝”是液體滴落的意思,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用心血一滴滴灌溉學術研究花朵的鉆研精神。④我從文中“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這句話運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辭手法,將深宵燈火比作伴侶,寫出了深夜孤燈相伴,聞一多先生刻苦鉆研學問的情景,‘漂白了四壁’出自聞一多先生的詩《靜夜》,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惜時如金、廢寢忘食的探索精神。⑤我從文中“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不動不響,無聲無聞”照應了下文“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寫聞一多先生瀝盡心血、埋頭實干;“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寫聞一多先生字的工整,讓我感受到其治學的一絲不茍。⑥我從文中對聞一多先生的外貌描寫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其抓住了人物特征,用了兩個四字短語“昂首挺胸,長須飄飄”,富有強烈的畫面感,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一個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革命者的形象,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表達了作者對聞一多先生的贊美與敬佩之情。⑦我從文中“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潛心貫注”和“心會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說用心極專極深,除學術研究外,沒有別的任何事使他分心。引用別人所稱“何妨一下樓主人”,讓我感受到聞一多先生用心之專。賞析·烈士形象1.作為學者和革命家,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 請你默讀課文,用“聞一多先生是一位的 學者/革命家,我從 中品讀出來。”語句進行解說。2.請嘗試用詩的形式,寫下對聞一多先生的頌歌。要求:選取課文中的詞句進行組合,自創的詩句不超過全詩的五分之一;詩歌主題鮮明;字數不少于十行,題目自擬。【參考答案】1.示例:聞一多先生是一位“珍惜時間、廢寢忘食”的學者,我從“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中品讀出來。聞一多先生是一位“默默無聞、潛心鉆研”的學者,我從“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中品讀出來。雙重否定,突出了他的默默無聞和樸實無華。聞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我從他完成《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三部作品中品讀出來。聞一多先生是一位“勇敢無畏、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革命家,我從“聞先生大無畏地在群眾大會上,大罵特務,慷慨淋漓,并指著這群敗類說:‘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的動作、語言、外貌描寫中品讀出來。這凸顯了聞一多先生誓與反動派斗爭到底的決心。2.略。研讀目標:品味文章語言的詩意。研讀路徑:關注文中的細節描寫,成語、四字詞語和對句的運用,多義詞的使用,飽含情感的敘述、描寫和議論等。研讀成果匯報:以“我從文中‘ ’(字、詞、句、段均可)品味到語言的詩意,因為 ,讓我感受到 。”的句式,表達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