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短文兩篇第2課時1.積累重點字詞。【字音篇】(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淤泥( )濯清漣( )( )凈植( ) 褻玩( )隱逸( ) 鮮有聞( )洗滌 ( )【詞義篇】(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可愛者甚蕃( )②濯清漣而不妖( )③濯清漣而不妖( )④不可褻玩( )(3)解釋下列古今異義詞。①亭亭凈植古義: 今義: ②宜乎眾矣古義: 今義: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現象,并解釋。①不蔓不枝( )②香遠益清( )(5)解釋下列加點的多義詞。①遠②之(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①蓮,花之君子者也。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參考答案】字詞鏈接庫1.(1)yū zhuó lián zhí xiè yì xiǎn dí(2)①多 ②洗 ③艷麗 ④親近而不莊重(3)①豎立 種植②應當 合適,應當(4)①名詞用作動詞,生藤蔓;生枝莖②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5)①遠播 遠處②助詞,的 助詞,無實義(6)①“者也”表判斷,判斷句。②“出”“濯”后省略了介詞“于”,省略句。【預習導學】 走近作者: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晚號“濂溪先生”,謚號元公,北宋哲學家,學術界公認的理學派開山鼻祖,“兩漢而下,儒學幾至大壞。千有余載,至宋中葉,周敦頤出于舂陵,乃得圣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學傳》將其創立的理學學派提高到了極高的地位。【合作探究】感知·內容 【理思路】根據提示,把文章的寫作思路補寫完整。 首先,作者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總說花的可愛;然后,分說東晉陶淵明 ,自李唐來, ,予 ,以及其原因;最后,揭示菊、牡丹、蓮花的象征意義,以花喻人。【參考答案】獨愛菊 世人甚愛牡丹 獨愛蓮品味·感情 【品情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文中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體會作者對蓮花的情感態度。【參考答案】示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獨愛”表現了作者對蓮的熱愛與贊美。分析·形象 【賞品格】根據課文內容,分析作者描寫蓮的角度及賦予它的品格。【參考答案】描寫角度 課文原句 賦予的品格生長環境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高潔、質樸體態香氣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正直、芳香風度氣質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清高、莊重領悟·寫法 【學寫法】作者把“菊”“牡丹”“蓮”分別象征哪三種人 從全文看,本文運用了什么寫法 有什么作用 除此之外還運用了什么手法 【微寫作】請你也運用襯托手法寫一段文字,表達你的所見所思所感。【參考答案】【學寫法】示例:作者把菊花象征為隱士,把牡丹象征為富貴的人,把蓮花象征為君子。 托物言志。作者借贊美蓮花來贊美具有蓮花一樣的高尚品格的人,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除此之外,文中還運用了襯托手法。作者以“菊”和“牡丹”為襯托,突出了蓮的美好形象,含蓄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微寫作】示例:我,是一顆木槿的種子。和所有的種子一樣,我期待著自己能夠早日發芽、茁壯成長,然后開出絢爛的花朵。盡管生長在重重疊疊的巖層中,我也有這樣的期盼。 巖層的環境十分惡劣,陰冷而黑暗。這里的種子并不只有我一顆,有的和我一樣滿懷希望,有的卻已變成空殼。 母親和我說過:“你以后一定要懷著一顆飽含希望的奮斗之心,有了希望才能沖出巖層,生根發芽;若沒有,就只能永遠待在這里,變成角落里的空殼。”我明白她是要我一直保持斗志,我也不甘愿這樣碌碌無為地過完種子的一生,最終變成空殼。 我堅信,只要有著這樣的希望,只要肯努力,我就一定會沐浴在陽光之下。 小二黑和我一起長大,我們擁有著同樣的希望。它是一顆白楊樹的種子。小二黑總是喜歡和大家談起白楊樹的偉岸,講起白楊樹的堅強。他總是說:“以后我們一定會發芽的!”我也如此希望著。 可是,漫長的等待已將小二黑折磨得痛苦不堪,最終他因承受不住苦難的煎熬而放棄了等待,成了一個空殼。 我孤零零地待在巖層之下,變的是周圍的環境,不變的是我真摯的希望。我在心中默念道:“無論黑夜多么漫長,白晝總會到來。” 就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巖層的一角裂開了一條細小的長縫,陽光穿透,灑在了我的臉上。熟讀成誦,本節課我們可以以多種形式朗讀,在讀中感知課文內容,結合課文注釋,小組合作學習,疏通文意。以小組為單位反饋,提出本小組內難以準確翻譯的語句與其他小組交流,老師給予總結,明確答案。朗讀指導:“予獨愛蓮”是統領語,“之”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以下三層,要讀出層次感。前兩層亦可用描寫語調讀,有審美感情,讀后稍長停頓,再讀末句,以突出蓮的品格。第2段要求讀出理解,讀出情感。課堂總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潔身自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