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盧溝謠》教案教學目標: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盧溝謠》,表達歌曲的情感。2、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認知“前倚音、漸強、結束句”等音樂記號的唱法。3、通過學唱歌曲,激發愛國主義情懷。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盧溝謠》,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學難點: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教學準備:鋼琴。教學過程:1、導入1、介紹盧溝橋師: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中國的四大名橋分別是河北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廣東潮州廣濟橋、 北京盧溝橋。)今天的音樂課我們就從認識一座古橋開始。在北京的西南約15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橋,它因為橋上雕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而馳名中外。它更因抗日戰爭在此開始而成為一處革命紀念地。這座橋就是盧溝橋,讓我們認識它一下吧。師:看一下它的歷史有哪些?再來看一下盧溝橋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2、拍手朗讀童謠(歌曲第一段)師:盧溝橋的這些景色優美嗎?有一首童謠是專門描寫和贊美盧溝橋的,老師想請你們來讀一讀。朗讀第一段歌詞。2、新課教學1、學習歌曲第一段A、聽歌曲第一段,說感受。師:有一位作曲家覺得這首童謠把盧溝橋描寫的特別優美,于是給它譜寫了一段旋律,請你聽聽這段旋律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B、用聽唱法學唱歌曲第一段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叫作《盧溝謠》,剛剛我們聽到的是歌曲的第一段,現在我們用聽唱法來學唱歌曲的第一段。第一遍輕聲跟唱。教唱前倚音、跨度較大的樂句,引導用不同力度來表現歌曲。(注意前倚音、跨度較大音程演唱、力度、情緒的把握。)第二遍大聲歌唱。糾正歌唱中的錯誤。第三遍優美的演唱。C、小結第一段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我能夠感受到盧溝橋優美的景色以及深厚的歷史底蘊,老師感到很滿意。2、學習歌曲第二段A、初次聆聽音樂師:在美麗的盧溝橋上,曾經發生過一段令全中國人民都無法忘懷的歷史,你們知道嗎?讓我們在這段音樂中來尋找答案吧。B、簡介盧溝橋事變簡介盧溝橋事變,出示事變后的盧溝橋圖片。請一位同學讀讀簡介。讓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對盧溝橋事變的看法。C、再次聆聽歌曲引導學生總結出中國人民對待盧溝橋事變的態度。隨琴跟唱這一句,唱出慷慨激昂的情緒。D、學唱歌曲第二段第一遍輕聲跟唱。隨琴唱準與第一段不同的地方與力度,著重唱好最后一句。第二遍大聲歌唱。糾正歌唱中的錯誤。注意歌曲情緒的表達(隱忍、憤怒、宣泄)。第三遍憤怒、隱忍的演唱。將兩段進行比較:第一段曲調平緩,描寫盧溝橋優美的景色;第二段曲調起伏較大,表達了偉大的愛國情懷。全曲歌唱。3、合唱學唱A、學習低聲部師:你們唱的真好聽,老師也加入你們吧。聽聽老師在這首歌曲中加入了什么?師唱高聲部,生唱低聲部。出示低聲部簡譜,隨琴學唱簡譜并用豎笛吹奏。(用啦唱,用嚕唱。)隨琴唱歌詞。隨樂用低聲部演唱全曲。B、分聲部演唱分兩組,一組唱主旋律,一組隨師唱低聲部。隨音樂練習。注意聲音的和諧以及歌曲情感的把握。3、小結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盧溝謠》是一首歌唱中國歷史、歌頌民族精神的歌曲。希望你們能夠銘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