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為人民服務》第一課時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讓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文化自信)結合資料,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而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語言應用)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議論文的表達方式。(思維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審美創造)任務一(預習)課前任務:(布置預習內容)1.課文共有______________個自然段。我能給自然段標上序號。2. 閱讀指導:本課是小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議論文,了解課文圍繞主要觀點講了哪 些內容,思考這些內容與課題之間的關系,了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進行 論述的,從而梳理課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體會 課文遣詞用語的準確嚴謹,并借助相關閱讀資料進一步領會課文“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內涵。 3.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鴻毛( ) 李鼎銘( ) 追悼會( )2.描一描,寫一寫,并口頭組詞。書寫提示:“泰”的下面是“”,不要寫成“水”;“犧”的右邊是“西”,不要寫成“酉”;“葬”字比較難寫,中間的“死”要寫得扁一些,下方的“”第二筆是撇,不能寫成豎。3.聯系上下文或查閱詞典,理解下面的詞語。(1)鴻毛: (2)興旺: (3)哀思: (4)精兵簡政: (5)死得其所:任務二:文章內容梳理:活動一:初讀課文,字詞過關這篇課文比較難懂,也比較難讀。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文,大聲朗讀一遍課文,遇到難讀的語句,反復多讀幾遍。認識張思德 張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四川貧苦佃農家庭,7個月時母親去世,靠奶奶討飯養大。12歲給地主放牛割草。1933年12月參加紅軍,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長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警衛團通訊班班長,1942年調中央警衛團1連當戰士。1944年9月5日,他在安塞縣執行燒炭任務時,為救戰友犧牲,年僅29歲3.讀詞語。革命 解放 剝削 壓迫 徹底 利益 意義 批評 興旺 目標 責任 犧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送葬 追悼 炊事員精兵簡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4.學會寫生字徹 遷 泰 迫 批 標 犧 炊 葬活動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的主要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知道“服務”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說說對“為人民服務”這句話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圍繞中心論點講了哪些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三(課后練習)1.課后詞語練寫 2.辨字組詞。徹( ) 泰( ) 犧( ) 批( )砌( ) 秦( ) 曬( ) 枇( )沏( ) 奉( ) 棲( ) 畢( ) 3.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空。因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不管……都……(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 )有缺點,( )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 )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 )行。 (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 參考答案 2.徹底 砌墻 沏茶 泰山 秦嶺 奉獻 犧牲 曬太陽 棲息 批評 枇杷 畢業 3.因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拓展資源推薦推薦閱讀《最后一次講演》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文化自信)2.品味本篇演講詞準確、鮮明、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風格。(語言運用)3.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闡述問題的思路。(思維能力)4.讓學生理解本文的語言之美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之美。(審美創造)任務一(預習)課前任務:1.這篇演講稿是為了號召大家學習__________________ 同志完全、徹底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為人民服務”要求革命隊伍為人民的利益堅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的。3. 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______________、愛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務二活動一:學習嚴謹的表明觀點 1.請大家自由朗讀第2-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具體論證自己的觀點的 2.本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習第2自然段——如何對待“死”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1)提出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用名言論證自己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說說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學習第3自然段——如何對待批評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介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你說得對,人批評指出。只要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簡政”這一條意見,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1)運用這些關聯詞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是否可以將下面的句子順序打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學習第4段——如何對待困難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1)五湖四海”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要強調這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困難的時候,毛主席提出了哪三點要求 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么樣的犧牲是值得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們革命隊伍之間應該是怎么樣的一種關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二:讓人“行”1.講述戰爭年代“為人民服務”的故事2.講述和平年代“為人民服務”的故事任務三:當堂練習1.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1)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改為雙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共產黨和八路軍、新四軍是隊伍。2.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不可能不比泰山還要重。活動四:課后練習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 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1.用“____”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并根據提示梳理信息,補全下面的思維導圖。1.選段主要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聯系本單元的學習內容,說說你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對死的意義的理解進行判斷:下列人物中,( )的死比泰山還重,( )的死比鴻毛還輕。(多選)A. 雷鋒 B. 李大釗 C. 秦檜D. 汪精衛 E. 劉胡蘭 參考答案1.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2.示例:革命先烈為了人民和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樣的“死”就比泰山還要重;而那些損害人民利益的人的死,則是令人 唾棄的,比鴻毛還要輕。3.ABE CD推薦資源推薦閱讀《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