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溪流水響叮咚》教學設計教學理念本課教學設計始終把音樂新課標理念作為教學靈魂,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標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并由此獲得情感體驗,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教學目標一、情感目標1、體會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引發學生對各種聲響的關注。2、通過欣賞、表演,盡情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祖國的熱愛。二、知識技能1、通過感情朗讀、聆聽范唱、旋律模唱等形式流暢自如地完成歌曲演唱。2、培養學生良好的欣賞音樂的習慣。三、音樂拓展1、引導學生聆聽、聯想、想象、討論,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音樂。2、編創伴奏、伴舞表現歌曲。教學重點1、積極調動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2、課堂教學的情感目標在教學中有效實現。教學難點運用聽唱、模唱、識譜等多種形式學習歌曲。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畫紙、畫筆等。教材分析《小溪流水響叮咚》是一首優美、抒情、富有田園風格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轉起伏,歌詞純樸生動,充滿詩情畫意。歌曲以歡快的小溪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讓兒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發了對美麗祖國的深情愛意。教學過程:1、 創設情境播放樂曲《森林的歌聲》,提問:1、歌曲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在歌唱?2、樂曲中用了哪些打擊樂器?引導學生放松心情,邁出輕快地腳步,隨著音樂感受大自然的美。二、體驗感受1、切分音節奏 光明 的 太陽2、小溪會唱出好聽的歌曲,它時而唱的歡快、時而唱的優美。大家一切來聽聽小溪唱出的歌曲是怎樣的情緒。5 4 3 0 | 1 0 3 2 | 1 0 6 0 |啦啦啦 啦啦啦 啦 啦學生跟唱,強調、體會八分休止符。5 1 2 5 | 3. 1 | 2 17 | 1 - |1 0 |啦啦 啦 啦 啦 啦 啦啦啦 啦三、學唱歌曲1、小溪唱的真美啊,我們一起聽聽小溪究竟唱的是什么。播放歌曲《小溪流水響叮咚》。我們聽到了,小溪是在贊美我們的祖國美麗的風光。我們和小溪一起來大聲的唱出來吧。2、學生用“la”哼唱歌曲。3、跟鋼琴唱出歌曲。4、男女生對唱歌曲。5、編排歌曲小律動。6、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四、創作表現教師:小溪歡快地唱著歌,一路向東流去,它用頑強的毅力奔向江河,奔向大海。多么感人的畫面啊!我想請同學們把這些畫下來,組成一幅生動的《小溪流水圖》,好嗎?1、畫一畫。(播放伴奏音樂)教師:畫好了嗎?舉起來讓老師看看。(指名張貼圖畫)2、看著自己的畫,為歌曲伴奏、伴舞,體會情境。教學反思:《小溪流水響叮咚》是一首歌頌祖國美好河山的歌曲。我先讓學生欣賞《森林的歌聲》引導學生聽動物的叫聲及使用的樂器,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孩子們隨著音樂動起來。然后出示兩條旋律,讓學生模唱。之后學習歌曲,為歌曲伴奏、編排律動。最后簡筆畫畫出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國。這次上課的準備不到位,導致上課鈴響后,所需的東西還沒準備好。課堂語言引導不到位,歌曲中所歌唱的情景沒有表達出來,教學內容沒有完成。我會好好學習,繼續鉆研教材,積累經驗。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