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幸福拍手歌》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幸福拍手歌》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四年級的一節歌唱課。這是一首G大調4/4拍的歌曲。演唱時并配合拍手動作,情緒歡快,氣氛熱烈,學生通過歌曲的學習感受音樂的歡快,從而激發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幸福拍手歌》,感受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隨著音樂進行律動,為歌曲進行創編,從而感受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2、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歌曲,參與演唱、編創等實踐活動,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集體意識和協調能力。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幸福拍手歌》,較準確地演唱連續的附點節奏,節奏感得到強化。教學重點:完整的學唱歌曲,掌握附點節奏教學難點: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教具準備:多媒體,電子琴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二、談話導入:幸福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讓我們感到幸福當你感到幸福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思考,并通過觀看圖片,感受幸福是從點滴中流露出來的。】三、學習歌曲:1、初聽音樂,感受歌里是怎樣表達幸福的?”(拍拍手、跺跺腳、拍拍肩)2、揭示課題《幸福拍手歌》(板書課題)3、再次聆聽:這首歌的節拍是怎樣的?4、三聽音樂隨著歌曲的節拍隨意做動作,感受歌曲的情緒。【設計意圖:三次聆聽音樂,不斷地探索音樂,思考的問題層層遞增,有利于學生由淺入深的了解音樂。】5、朗讀歌詞。6、出示節奏譜,解釋并學習×.×。(我有一個大的蘋果)7、按照節奏朗讀歌詞。【設計意圖:學習附點節奏,用學生利于理解的方式講解音樂知識點,同時在學習后進行朗讀歌詞,做到學以致用。】8、老師彈伴奏,學生用la輕聲唱。9、學生跟音樂演唱歌曲,唱好×.×節奏。(前重后輕,前長后短)10、做動作完整演唱歌曲。【設計意圖:輕聲跟唱,可以讓學生更好的聆聽音樂,在學唱歌曲后,再完整的演唱歌曲】四、創編歌詞1.小組合作,小小創作家環節,填寫歌詞,2.將創作的歌詞加上動作進行展示,師生共同評價。3.全體同學共同創作一首四段歌曲《幸福拍手歌》。【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小小創作家環節將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主動性,同時提高小組協作能力】五、小結1、師生共同總結。2、將歌曲分享給自己的家人朋友。3、下課問好。【設計意圖:師生共同總結,梳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留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更好的展示自我。】教學反思《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日本兒童歌曲,連續的附點節奏是本首歌曲教學的難點,所以我以隱約可來了新朋友的方式介紹附點節奏,前長后短,前重后輕的特點。通過這樣的方式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感受創編的樂趣,我采用了小小創作家環節,通過讓學生為歌曲進行填詞創編,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有成就感參與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小組合作能力。雖然歌曲朗朗上口,但是歌曲節奏歡快,學生有時難跟上旋律,同時在做動作的時候有些學生不能融入,創編環節有些學生顯得吃力,說明在平時的音樂課上還需要多積累多練習。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注意學生的創編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