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11 數列的通項公式、數列求和與綜合應用策略目錄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03 知識梳理·方法技巧 404 真題研析·精準預測 705 核心精講·題型突破 11題型一: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量問題 11題型二:證明等差等比數列 12題型三:等差等比數列的交匯問題 14題型四:數列的通項公式 16題型五:數列求和 18題型六: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 21題型七:實際應用中的數列問題 23題型八:以數列為載體的情境題 25題型九:數列的遞推問題 26重難點突破:數列新定義 29數列作為高考數學中的核心考察點,其命題形態豐富多變,涵蓋了從基礎到復雜的各個層次。在小題部分,重點聚焦于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基本概念、性質以及數列的遞推關系,并且呈現出與其他數學知識(尤其是函數、導數)相融合的趨勢。至于解答題,其難度通常處于中等或稍難水平,隨著文理合卷的改革推進,數列與不等式相結合的難題(以往常作為壓軸題)熱度有所減退,難度趨于穩定,保持在中等偏難的程度。這類題目往往在考察數列基本問題之后,進一步探討數列求和,而求和之后又常與不等式、函數、最值等問題相互交織。在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技巧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考察“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等高級求和技巧,并且與不等式緊密結合,其中“放縮”思想及方法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此外,數列與數學歸納法的結合問題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應給予適當的重視。考點要求 目標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等差、等比數列 掌握定義公式應用 2024年甲卷第4題,5分 2024年I卷第19題,17分 2024年II卷第12題,5分 2023年甲卷第5、13題,10分 2022年乙卷第13題,5分 2021年II卷第17題,10分 2023年II卷第8題,5分 2025年高考數列考查將聚焦核心點是遞推公式求通項公式,特別是利用數列前n項和與第n項的關系進行推導,此部分題型多樣,常作為選擇填空或最后一題數列新定義壓軸題,挑戰考生的思維深度與解題能力。數列通項 能熟練求解通項問題 2023年乙卷第18題,12分 2023年II卷第18題,12分 2022年I卷第17題,10分 2022年上海卷第21題,18分數列求和 理解數列求和方法,能準確計算數列和 2024年甲卷第18題,12分 2023年甲卷第17題,12分 2022年甲卷第18題,12分 2021年I卷第16題,5分 2021年乙卷第19題,12分 2021年I卷第17題,10分1、利用定義判斷數列的類型:注意定義要求的任意性,例如若數列滿足(常數)(,)不能判斷數列為等差數列,需要補充證明;2、數列滿足,則是等差數列;3、數列滿足,為非零常數,且,則為等比數列;4、在處理含,的式子時,一般情況下利用公式,消去,進而求出的通項公式;但是有些題目雖然要求的通項公式,但是并不便于運用,這時可以考慮先消去,得到關于的遞推公式,求出后再求解.5、遇到形如的遞推關系式,可利用累加法求的通項公式,遇到形如的遞推關系式,可利用累乘法求的通項公式,注意在使用上述方法求通項公式時,要對第一項是否滿足進行檢驗.6、遇到下列遞推關系式,我們通過構造新數列,將它們轉化為熟悉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從而求解該數列的通項公式:(1)形如(,),可變形為,則是以為首項,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由此可以求出;(2)形如(,),此類問題可兩邊同時除以,得,設,從而變成,從而將問題轉化為第(1)個問題;(3)形如,可以考慮兩邊同時除以,轉化為的形式,設,則有,從而將問題轉化為第(1)個問題.7、公式法是數列求和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數列求和的基礎.其他一些數列的求和可以轉化為等差或等比數列的求和.利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當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時,應對其是否為進行討論.8、用裂項相消法求和時,要對通項進行變換,如:,,裂項后產生可以連續相互抵消的項.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項和最后一項,也有可能前面剩兩項,后面也剩兩項,但是前后所剩項數一定相同.常見的裂項公式:(1);(2);(3);(4);(5).9、用錯位相減法求和時的注意點:(1)要善于通過通項公式特征識別題目類型,特別是等比數列公比為負數的情形;(2)在寫出“”與“”的表達式時應特別注意將兩式“錯項對齊”以便下一步準確寫出“”的表達式;(3)在應用錯位相減法求和時,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參數,應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兩種情況求解.10、分組轉化法求和的常見類型:(1)若,且,為等差或等比數列,可采用分組求和法求的前項和;(2)通項公式為,其中數列,是等比數列或等差數列,可采用分組求和法求和;(3)要善于識別一些變形和推廣的分組求和問題.11、在等差數列中,若(,,,,),則.在等比數列中,若(,,,,),則.12、前項和與積的性質(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前項和為.①,,,…也成等差數列,公差為.②也是等差數列,且,公差為.③若項數為偶數,則,.若項數為奇數,則,.(2)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前項和為①當時,,,,…也成等比數列,公比為②相鄰項積,,,…也成等比數列,公比為.③若項數為偶數,則,;項數為奇數時,沒有較好性質.13、衍生數列(1)設數列和均是等差數列,且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為常數.①的等距子數列也是等差數列,公差為.②數列,也是等差數列,而是等比數列.(2)設數列和均是等比數列,且等比數列的公比為,為常數.①的等距子數列也是等比數列,公比為.②數列,,,,,也是等比數列,而是等差數列.14、判斷數列單調性的方法(1)比較法(作差或作商);(2)函數化(要注意擴展定義域).15、求數列最值的方法(以最大值項為例,最小值項同理)方法:利用數列的單調性;方法2:設最大值項為,解方程組,再與首項比較大小.1.(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1 D.2.(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已知,,則( )A. B. C. D.3.(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設與是兩個不同的無窮數列,且都不是常數列.記集合,給出下列4個結論:①若與均為等差數列,則M中最多有1個元素;②若與均為等比數列,則M中最多有2個元素;③若為等差數列,為等比數列,則M中最多有3個元素;④若為遞增數列,為遞減數列,則M中最多有1個元素.其中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4.(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漢代劉歆設計的“銅嘉量”是龠、合、升、斗、斛五量合一的標準量器,其中升量器、斗量器、斛量器的形狀均可視為圓柱.若升、斗、斛量器的容積成公比為10的等比數列,底面直徑依次為 ,且斛量器的高為,則斗量器的高為 ,升量器的高為 .5.(2024年新課標全國Ⅰ卷數學真題)設m為正整數,數列是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若從中刪去兩項和后剩余的項可被平均分為組,且每組的4個數都能構成等差數列,則稱數列是可分數列.(1)寫出所有的,,使數列是可分數列;(2)當時,證明:數列是可分數列;(3)從中任取兩個數和,記數列是可分數列的概率為,證明:.6.(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已知集合.給定數列,和序列,其中,對數列進行如下變換:將的第項均加1,其余項不變,得到的數列記作;將的第項均加1,其余項不變,得到數列記作;……;以此類推,得到,簡記為.(1)給定數列和序列,寫出;(2)是否存在序列,使得為,若存在,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3)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整數,且為偶數,求證:“存在序列,使得的各項都相等”的充要條件為“”.7.(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8.(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9.(2024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已知為公比大于0的等比數列,其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及;(2)設數列滿足,其中.(ⅰ)求證:當時,求證:;(ⅱ)求.10.(2023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已知數列滿足,則( )A.當時,為遞減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B.當時,為遞增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C.當時,為遞減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D.當時,為遞增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11.(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若,則( )A.25 B.22 C.20 D.1512.(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數學(文)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13.(2023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已知是等差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和.(2)設是等比數列,且對任意的,當時,則,(Ⅰ)當時,求證:;(Ⅱ)求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14.(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學真題)已知為等差數列,,記,分別為數列,的前n項和,,.(1)求的通項公式;(2)證明:當時,.題型一: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量問題【典例1-1】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 D.【典例1-2】記為數列的前項和,若,為等比數列,則( )A.4 B.8 C.16 D.32利用等差數列中的基本量(首項,公差,項數),等比數列的基本量(首項,公比,項數)翻譯條件,將問題轉換成含基本量的方程或不等式問題求解.【變式1-1】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25 B.16 C.9 D.4【變式1-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二模)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公比為,若,則( )A. B.2 C. D.31.已知正項等差數列滿足,則( )A. B. C. D.題型二:證明等差等比數列【典例2-1】已知數列滿足,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滿足成等比數列,(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2)求和的通項公式.【典例2-2】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記為的前項和,從下面①②③中選取兩個作為條件,證明另外一個成立.①數列是等差數列;②數列是等差數列;③.注:若選擇不同的組合分別解答,則按第一個解答計分.判斷或證明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常見的方法如下.(1)定義法:對于的任意正整數:①若為一常數,則為等差數列;②若為常數,則為等比數列.(2)通項公式法:①若,則為等差數列;(2)若,則為等比數列.(3)中項公式法:①若,則為等差數列;②若,則為等比數列.(4)前項和法:若的前項和滿足:①,則為等差數列.②,則為等比數列.【變式2-1】設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變式2-2】[新考法](2024·山西呂梁·二模)已知雙曲線,點在上.按如下方式構造點:過點作斜率為1的直線與的左支交于點,點關于軸的對稱點為,記點的坐標為.(1)求點的坐標;(2)記,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1.[新考法]在等差數列中,.(1)求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滿足,其前項和為,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且;題型三:等差等比數列的交匯問題【典例3-1】已知數列滿足,且.(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3)若數列的前項和為,證明:數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項都不能構成等差數列.【典例3-2】(2024·湖北十堰·三模)已知數列滿足.(1)求的通項公式;(2)在和之間插入n個數,使這個數構成等差數列,記這個等差數列的公差為,求數列的前n項和.在解決等差、等比數列綜合問題時,要充分利用基本公式、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在求解過程中要樹立“目標意識”,“需要什么,就求什么”,并適時地采用“巧用性質,整體考慮”的方法.可以達到減少運算量的目的.【變式3-1】已知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數列中不在數列中的項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構成數列,記數列的前項和為,求.【變式3-2】已知數列中,,,對任意都成立,數列的前n項和為.(1)若是等差數列,求k的值;(2)若,,求;(3)是否存在實數k,使數列是公比不為1的等比數列,且任意相鄰三項,,按某順序排列后成等差數列?若存在,求出所有k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1.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在與之間插入個數,使這個數組成一個公差為的等差數列,在數列中是否存在不同的3項(其中成等差數列)成等比數列?若存在,求出這樣的3項,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題型四:數列的通項公式【典例4-1】已知數列滿足:,且,則數列的通項公式是【典例4-2】在數列中,已知,且,則該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常見求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方法有如下六種:(1)觀察法:根據所給的一列數、式、圖形等,通過觀察法猜想其通項公式.(2)累加法:形如的解析式.(3)累乘法:形如(4)公式法(5)取倒數法:形如的關系式(6)構造輔助數列法:通過變換遞推關系,將非等差(比)數列構造為等差(比)數列來求通項公式.【變式4-1】求通項公式(1)已知數列、、、、求通項公式;(2)在數列中,,且點在直線上,求數列的通項公式;(3)數列的首項為,且前項和滿足,求數列的通項公式;(4)數列滿足,,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變式4-2】(1)已知數列滿足(n為正整數),且.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求的通項公式.(3)已知數列中,,.求數列的通項公式.(4)設數列滿足,對于n為正整數,都有.求數列的通項公式.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證明:是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題型五:數列求和【典例5-1】(2024·高三·北京·開學考試)已知是等差數列,其前項和為,,.(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2)從條件①、條件②、條件③這三個條件中選擇一個作為已知,求數列的前項和.條件①:;條件②:;條件③:.注:如果選擇多個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典例5-2】(2024·高三·天津濱海新·期末)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設為數列的前項和,數列是等比數列,,若,,,.(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3)若,求數列的前項和.求數列前項和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四種.(1)公式法:利用等差、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公式求數列的前項和.(2)裂項相消法:將數列恒等變形為連續兩項或相隔若干項之差的形式,進行消項.其方法核心有兩點:一是裂項,將一個式子分裂成兩個式子差的形式;二是要能相消.常見的裂項相消變換有以下形式.①分式裂項:;②根式裂項:;③對數式裂項;④指數式裂項(3)錯位相減法(4)分組轉化法【變式5-1】設是等差數列,是各項都為正數的等比數列. 且 ,(1)求的通項公式;(2)記為的前項和,求證:;(3)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變式5-2】(2024·山東濰坊·三模)在①數列為等差數列,且;②,;③正項數列滿足這三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給出解答.問題: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__________.(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注:如果選擇多個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1.已知等比數列是遞減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成等差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為,滿足,.(1)求和的通項公式;(2)若,求題型六: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典例6-1】(多選題)(2024·高三·重慶·期末)設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公差為,已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最小值為 B.滿足的最小值是14C.滿足的最大值是14 D.數列的最小項為第8項【典例6-2】(多選題)(2024·高三·甘肅白銀·期末)已知數列滿足:,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列為遞減數列 B.存在,使得C.存在,使得 D.存在,使得解題時,首先要深刻理解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質,并熟練掌握常用的方法和技能。對于復雜的數列問題,要學會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運用函數與方程的數學思想處理數列問題。同時,要善于運用猜想與歸納等數學思想,將實際問題或非分等比等差問題轉化為等比等差問題處理。此外,數列與不等式、函數、解析幾何等知識的交匯也是常考點,需要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和方法。總之,解決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加強解題反思,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式6-1】(多選題)(2024·廣東·二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則( )A.B.C.當時,取得最小值D.記,則數列的前項和為【變式6-2】(多選題)(2024·四川眉山·一模)已知數列滿足,,且,則( )A. B.C.當時, D.1.(多選題)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或10時,取得最大值 B.C.成立的n的最大值為20 D.題型七:實際應用中的數列問題【典例7-1】(2024·陜西寶雞·模擬預測)某農村合作社引進先進技術提升某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以此達到10年內每年此農產品的銷售額(單位:萬元)等于上一年的1.3倍再減去3.已知第一年(2024年)該公司該產品的銷售額為100萬元,則按照計劃該公司從2024年到2033年該產品的銷售總額約為( )(參考數據:)A.3937萬元 B.3837萬元 C.3737萬元 D.3637萬元【典例7-2】剛考入大學的小明準備向銀行貸款a元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然后上學的時候通過勤工儉學來分期還款.小明與銀行約定:每個月月末還一次款,分12次還清所有的欠款,且每個月還款的錢數都相等,貸款的月利率為t.則小明每個月所要還款的錢數為( )元.A.B.C.D.解數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1)閱讀理解題意,弄清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已知與未知,理清量與量之間的關系.(2)根據題意數列問題模型.(3)應用數列知識求解.(4)將數列問題還原為實際問題,注意實際問題中的有關單位問題、近似計算的要求等.【變式7-1】某醫院購買一臺大型醫療機器價格為萬元,實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萬元,每期為一個月,共付12次,如果月利率為,每月復利一次,則,滿足( )A. B.C. D.【變式7-2】(2024·北京朝陽·二模)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隙積術”,提出長方臺形垛積的一般求和公式.如圖,由大小相同的小球堆成的一個長方臺形垛積的第一層有個小球,第二層有個小球,第三層有個小球……依此類推,最底層有 個小球,共有層,由“隙積術”可得 這 些 小 球 的 總 個 數 為 若由小球堆成的某個長方臺形垛積共8層,小球總個數為240,則該垛積的第一層的小球個數為( )A.1 B.2 C.3 D.41.如圖甲是第七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簡稱ICME-7)的會徽圖案,會徽的主題圖案是由圖乙的一連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已知為直角頂點,設這些直角三角形的周長從小到大組成的數列為,令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A.8 B.9 C.10 D.112.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有如下問題:“今有人持金出五關,前關二稅一,次關三而稅一,次關四而稅一,次關五而稅一,次關六而稅一,并五關所稅,適重一斤.問本持金幾何?”其意思為“今有人持金出五關,第1關收稅金為持金的,第2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3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4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5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5關所收稅金之和恰好重1斤.問原來持金多少?”.記這個人原來持金為斤,設,則( )A. B.7 C.13 D.26題型八:以數列為載體的情境題【典例8-1】(2024·福建寧德·二模)若數列相鄰兩項的和依次構成等差數列,則稱是“鄰和等差數列”.例如,數列1,2,4,5,7,8,10為“鄰和等差數列”.已知數列是“鄰和等差數列”,是其前項和,且,,,則( )A.39700 B.39800 C.39900 D.40000【典例8-2】若數列中不超過的項數恰為,則稱數列是數列的生成數列,稱相應的函數是數列生成的控制函數.已知數列滿足,且是數列生成的控制函數,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的值為( )A.19 B.21 C.22 D.231、應用數列知識解決此類問題,關鍵是列出相關信息,合理建立數學模型——等差、等比數列模型.2、需要讀懂題目所表達的具體含義,觀察給定數列的特征,進而判斷出該數列的通項與求和公式.3、求解時要明確目標,認清是求和、求通項、還是解遞推關系問題,然后通過數學推理與計算得出結果,并回歸實際問題中,進行檢驗,最終得出結論.【變式8-1】(2024·浙江溫州·一模)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在其相鄰兩項之間插入個,得到新的數列,記的前項和為,則使成立的的最小值為( )A.28 B.29 C.30 D.31【變式8-2】(2024·上海奉賢·一模)已知數列不是常數列,前項和為,.若對任意正整數,存在正整數,使得,則稱是“可控數列”.現給出兩個命題:①若各項均為正整數的等差數列滿足公差,則是“可控數列”;②若等比數列是“可控數列”,則其公比.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與②均為真命題 B.①與②均為假命題C.①為假命題,②為真命題 D.①為真命題,②為假命題1.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定義為:,,,斐波納契數列有種看起來很神奇的巧合,如根據可得,所以,類比這一方法,可得( )A.714 B.1870 C.4895 D.4896題型九:數列的遞推問題【典例9-1】(2024·河北滄州·三模)自然界中某些生物的基因型是由雌雄配子的基因組合而成,這種生物在生育下一代時,成對的基因相互分離形成配子,配子隨機結合形成下一代.若某生物群體的基因型為,在該生物個體的隨機交配過程中,基因型為的子代因無法適應自然環境,會被自然界淘汰.例如,當親代只有基因型個體時,其子1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雌雄×由上表可知,子1代中,子1代產生的配子中占,占.以此類推,則子10代中個體所占比例為 .【典例9-2】4人互相傳球,由開始發球,并作為第一次傳球,經過5次傳球后,球仍回到手中,則不同的傳球方式有多少種?若有個人相互傳球次后又回到發球人手中的不同傳球方式有多少種?利用構造或猜想,解決數列遞推問題【變式9-1】已知曲線:,點在上,在處的切線為,直線的斜率是直線斜率的2倍,經過點的直線與的另一個交點為,在處的切線為,直線的斜率是直線斜率的2倍,經過點的直線與的另一個交點為,照如此方法構造點,.(1)證明:直線的方程為.(2)若,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變式9-2】將正整數數列、、、、、的各項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則寫成如下的三角形數表:(1)寫出數表的第行、第行;(2)寫出數表中第行的第個數;(3)設數表中每行的第個數依次構成數列,數表中每行的最后一個數依次構成數列,試分別寫出數列、的遞推公式,并求出它們的通項公式.1.分形幾何學是一門以不規則幾何形態為研究對象的幾何學.分形的外表結構極為復雜,但其內部卻是有規律可尋的.一個數學意義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個不斷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于遞歸的反饋系統.下面我們用分形的方法來得到一系列圖形,如圖1,線段的長度為,在線段上取兩個點,,使得,以為一邊在線段的上方做一個正六邊形,然后去掉線段,得到圖2中的圖形;對圖2中的最上方的線段作相同的操作,得到圖3中的圖形;依此類推,我們就得到了以下一系列圖形:記第個圖形(圖1為第1個圖形)中的所有線段長的和為,則(1) ;(2)如果對,恒成立,那么線段的長度的取值范圍是 .2.點列,就是將點的坐標按照一定關系進行排列.過曲線C:上的點作曲線C的切線與曲線C交于,過點作曲線C的切線與曲線C交于點,依此類推,可得到點列:,,,…,,…,已知.(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記點到直線(即直線)的距離為,求證:;重難點突破:數列新定義【典例10-1】設 為常數,若存在大于 1 的整數 ,使得無窮數列 滿足 ,則稱數列 為 “ 數列”.(1)設 ,若首項為 1 的數列 為“ (3)數列”,求 ;(2)若數列 為“ 數列”,且 ,求出相應的 的值及 ;(3)設 ,若首項為 1 的數列 為 “ 數列”,求數列 的前 項和 .【典例10-2】一般地,對于無窮數列,我們稱冪級數即為無窮數列的母函數,例如:數列的母函數為.附公式:,其中.(1)已知數列,,,求無窮數列的母函數;(2)已知無窮數列的母函數為,記,請用表示數列的母函數(注:不必考慮的范圍);(3)已知數列,,記,求.1、“新定義型”數列題考查了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同時考查了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加以簡單運用的能力,考查了學生探究精神.要求解題者通過觀察、閱讀、歸納、探索進行遷移,即讀懂和理解新定義,獲取有用的新信息,然后運用這些有效的信息進一步推理,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多想少算甚至不算).因此,“新定義型”數列在高考中常有體現,是一種用知識歸類、套路總結、強化訓練等傳統教學方法卻難以解決高考中不斷出現的新穎試題.2、解答與數列有關的新定義問題的策略:(1)通過給定的與數列有關的新定義,或約定的一種新運算,或給出的由幾個新模型來創設的新問題的情景,要求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依據題設所提供的信息,聯系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實現信息的遷移,達到靈活解題的目的.(2)遇到新定義問題,需耐心研究題中信息,分析新定義的特點,搞清新定義的本質,按新定義的要求“照章辦事”,逐條分析、運算、驗證,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3)類比“熟悉數列”的研究方式,用特殊化的方法研究新數列,向“熟悉數列”的性質靠攏.【變式10-1】(2024·高三·河北·期末)已知有限數列滿足,若給定一個正整數k,在數列中存在一項或一些連續項的和為i,其中i的值可以取遍中的所有元素,則稱數列為k級可分解數列.(1)數列3,1,2是否為4級可分解數列?是否為5級可分解數列?請說明理由;(2)若有限數列為8級可分解數列,則數列的項數最少為多少?(3)若有限數列為20級可分解數列,且,判斷數列的項數是否最少為6項,請說明理由.【變式10-2】給定數列,若對任意且是中的項,則稱為“數列”;若對任意且是中的項,則稱為“數列”.(1)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試判斷數列是否為“數列”,并說明理由;(2)設數列既是等比數列又是“數列”,且,求公比的所有可能取值;(3)設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對任意是數列中的項,求證:數列是“數列”.1.已知項數為m(,)的數列為遞增數列,且滿足,若,且,則稱為的“伴隨數列”.(1)數列4,10,16,19是否存在“伴隨數列”,若存在,寫出其“伴隨數列”,若不存在,說明理由;(2)若為的“伴隨數列”,證明:;(3)已知數列存在“伴隨數列”,且,,求m的最大值.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11 數列的通項公式、數列求和與綜合應用策略目錄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2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303 知識梳理·方法技巧 404 真題研析·精準預測 705 核心精講·題型突破 29題型一: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量問題 29題型二:證明等差等比數列 31題型三:等差等比數列的交匯問題 36題型四:數列的通項公式 41題型五:數列求和 46題型六: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 52題型七:實際應用中的數列問題 56題型八:以數列為載體的情境題 61題型九:數列的遞推問題 64重難點突破:數列新定義 70數列作為高考數學中的核心考察點,其命題形態豐富多變,涵蓋了從基礎到復雜的各個層次。在小題部分,重點聚焦于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的基本概念、性質以及數列的遞推關系,并且呈現出與其他數學知識(尤其是函數、導數)相融合的趨勢。至于解答題,其難度通常處于中等或稍難水平,隨著文理合卷的改革推進,數列與不等式相結合的難題(以往常作為壓軸題)熱度有所減退,難度趨于穩定,保持在中等偏難的程度。這類題目往往在考察數列基本問題之后,進一步探討數列求和,而求和之后又常與不等式、函數、最值等問題相互交織。在考查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求和技巧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考察“裂項相消法”、“錯位相減法”等高級求和技巧,并且與不等式緊密結合,其中“放縮”思想及方法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此外,數列與數學歸納法的結合問題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應給予適當的重視。考點要求 目標要求 考題統計 考情分析等差、等比數列 掌握定義公式應用 2024年甲卷第4題,5分 2024年I卷第19題,17分 2024年II卷第12題,5分 2023年甲卷第5、13題,10分 2022年乙卷第13題,5分 2021年II卷第17題,10分 2023年II卷第8題,5分 2025年高考數列考查將聚焦核心點是遞推公式求通項公式,特別是利用數列前n項和與第n項的關系進行推導,此部分題型多樣,常作為選擇填空或最后一題數列新定義壓軸題,挑戰考生的思維深度與解題能力。數列通項 能熟練求解通項問題 2023年乙卷第18題,12分 2023年II卷第18題,12分 2022年I卷第17題,10分 2022年上海卷第21題,18分數列求和 理解數列求和方法,能準確計算數列和 2024年甲卷第18題,12分 2023年甲卷第17題,12分 2022年甲卷第18題,12分 2021年I卷第16題,5分 2021年乙卷第19題,12分 2021年I卷第17題,10分1、利用定義判斷數列的類型:注意定義要求的任意性,例如若數列滿足(常數)(,)不能判斷數列為等差數列,需要補充證明;2、數列滿足,則是等差數列;3、數列滿足,為非零常數,且,則為等比數列;4、在處理含,的式子時,一般情況下利用公式,消去,進而求出的通項公式;但是有些題目雖然要求的通項公式,但是并不便于運用,這時可以考慮先消去,得到關于的遞推公式,求出后再求解.5、遇到形如的遞推關系式,可利用累加法求的通項公式,遇到形如的遞推關系式,可利用累乘法求的通項公式,注意在使用上述方法求通項公式時,要對第一項是否滿足進行檢驗.6、遇到下列遞推關系式,我們通過構造新數列,將它們轉化為熟悉的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從而求解該數列的通項公式:(1)形如(,),可變形為,則是以為首項,以為公比的等比數列,由此可以求出;(2)形如(,),此類問題可兩邊同時除以,得,設,從而變成,從而將問題轉化為第(1)個問題;(3)形如,可以考慮兩邊同時除以,轉化為的形式,設,則有,從而將問題轉化為第(1)個問題.7、公式法是數列求和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數列求和的基礎.其他一些數列的求和可以轉化為等差或等比數列的求和.利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當公比是用字母表示時,應對其是否為進行討論.8、用裂項相消法求和時,要對通項進行變換,如:,,裂項后產生可以連續相互抵消的項.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項和最后一項,也有可能前面剩兩項,后面也剩兩項,但是前后所剩項數一定相同.常見的裂項公式:(1);(2);(3);(4);(5).9、用錯位相減法求和時的注意點:(1)要善于通過通項公式特征識別題目類型,特別是等比數列公比為負數的情形;(2)在寫出“”與“”的表達式時應特別注意將兩式“錯項對齊”以便下一步準確寫出“”的表達式;(3)在應用錯位相減法求和時,若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參數,應分公比等于1和不等于1兩種情況求解.10、分組轉化法求和的常見類型:(1)若,且,為等差或等比數列,可采用分組求和法求的前項和;(2)通項公式為,其中數列,是等比數列或等差數列,可采用分組求和法求和;(3)要善于識別一些變形和推廣的分組求和問題.11、在等差數列中,若(,,,,),則.在等比數列中,若(,,,,),則.12、前項和與積的性質(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前項和為.①,,,…也成等差數列,公差為.②也是等差數列,且,公差為.③若項數為偶數,則,.若項數為奇數,則,.(2)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前項和為①當時,,,,…也成等比數列,公比為②相鄰項積,,,…也成等比數列,公比為.③若項數為偶數,則,;項數為奇數時,沒有較好性質.13、衍生數列(1)設數列和均是等差數列,且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為常數.①的等距子數列也是等差數列,公差為.②數列,也是等差數列,而是等比數列.(2)設數列和均是等比數列,且等比數列的公比為,為常數.①的等距子數列也是等比數列,公比為.②數列,,,,,也是等比數列,而是等差數列.14、判斷數列單調性的方法(1)比較法(作差或作商);(2)函數化(要注意擴展定義域).15、求數列最值的方法(以最大值項為例,最小值項同理)方法:利用數列的單調性;方法2:設最大值項為,解方程組,再與首項比較大小.1.(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1 D.【答案】D【解析】方法一:利用等差數列的基本量由,根據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又.故選:D方法二:利用等差數列的性質根據等差數列的性質,,由,根據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故.故選:D方法三:特殊值法不妨取等差數列公差,則,則.故選:D2.(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已知,,則( )A. B. C. D.【答案】B【解析】由,則,則等差數列的公差,故.故選:B.3.(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設與是兩個不同的無窮數列,且都不是常數列.記集合,給出下列4個結論:①若與均為等差數列,則M中最多有1個元素;②若與均為等比數列,則M中最多有2個元素;③若為等差數列,為等比數列,則M中最多有3個元素;④若為遞增數列,為遞減數列,則M中最多有1個元素.其中正確結論的序號是 .【答案】①③④【解析】對于①,因為均為等差數列,故它們的散點圖分布在直線上,而兩條直線至多有一個公共點,故中至多一個元素,故①正確.對于②,取則均為等比數列,但當為偶數時,有,此時中有無窮多個元素,故②錯誤.對于③,設,,若中至少四個元素,則關于的方程至少有4個不同的正數解,若,則由和的散點圖可得關于的方程至多有兩個不同的解,矛盾;若,考慮關于的方程奇數解的個數和偶數解的個數,當有偶數解,此方程即為,方程至多有兩個偶數解,且有兩個偶數解時,否則,因單調性相反,方程至多一個偶數解,當有奇數解,此方程即為,方程至多有兩個奇數解,且有兩個奇數解時即否則,因單調性相反,方程至多一個奇數解,因為,不可能同時成立,故不可能有4個不同的整數解,即M中最多有3個元素,故③正確.對于④,因為為遞增數列,為遞減數列,前者散點圖呈上升趨勢,后者的散點圖呈下降趨勢,兩者至多一個交點,故④正確.故答案為:①③④.4.(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漢代劉歆設計的“銅嘉量”是龠、合、升、斗、斛五量合一的標準量器,其中升量器、斗量器、斛量器的形狀均可視為圓柱.若升、斗、斛量器的容積成公比為10的等比數列,底面直徑依次為 ,且斛量器的高為,則斗量器的高為 ,升量器的高為 .【答案】 23 57.5/【解析】設升量器的高為,斗量器的高為(單位都是),則,故,.故答案為:.5.(2024年新課標全國Ⅰ卷數學真題)設m為正整數,數列是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若從中刪去兩項和后剩余的項可被平均分為組,且每組的4個數都能構成等差數列,則稱數列是可分數列.(1)寫出所有的,,使數列是可分數列;(2)當時,證明:數列是可分數列;(3)從中任取兩個數和,記數列是可分數列的概率為,證明:.【解析】(1)首先,我們設數列的公差為,則.由于一個數列同時加上一個數或者乘以一個非零數后是等差數列,當且僅當該數列是等差數列,故我們可以對該數列進行適當的變形,得到新數列,然后對進行相應的討論即可.換言之,我們可以不妨設,此后的討論均建立在該假設下進行.回到原題,第1小問相當于從中取出兩個數和,使得剩下四個數是等差數列.那么剩下四個數只可能是,或,或.所以所有可能的就是.(2)由于從數列中取出和后,剩余的個數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部分,共組,使得每組成等差數列:①,共組;②,共組.(如果,則忽略②)故數列是可分數列.(3)定義集合,.下面證明,對,如果下面兩個命題同時成立,則數列一定是可分數列:命題1:或;命題2:.我們分兩種情況證明這個結論.第一種情況:如果,且.此時設,,.則由可知,即,故.此時,由于從數列中取出和后,剩余的個數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共組,使得每組成等差數列:①,共組;②,共組;③,共組.(如果某一部分的組數為,則忽略之)故此時數列是可分數列.第二種情況:如果,且.此時設,,.則由可知,即,故.由于,故,從而,這就意味著.此時,由于從數列中取出和后,剩余的個數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共組,使得每組成等差數列:①,共組;②,,共組;③全體,其中,共組;④,共組.(如果某一部分的組數為,則忽略之)這里對②和③進行一下解釋:將③中的每一組作為一個橫排,排成一個包含個行,個列的數表以后,個列分別是下面這些數:,,,.可以看出每列都是連續的若干個整數,它們再取并以后,將取遍中除開五個集合,,,,中的十個元素以外的所有數.而這十個數中,除開已經去掉的和以外,剩余的八個數恰好就是②中出現的八個數.這就說明我們給出的分組方式滿足要求,故此時數列是可分數列.至此,我們證明了:對,如果前述命題1和命題2同時成立,則數列一定是可分數列.然后我們來考慮這樣的的個數.首先,由于,和各有個元素,故滿足命題1的總共有個;而如果,假設,則可設,,代入得.但這導致,矛盾,所以.設,,,則,即.所以可能的恰好就是,對應的分別是,總共個.所以這個滿足命題1的中,不滿足命題2的恰好有個.這就得到同時滿足命題1和命題2的的個數為.當我們從中一次任取兩個數和時,總的選取方式的個數等于.而根據之前的結論,使得數列是可分數列的至少有個.所以數列是可分數列的概率一定滿足.這就證明了結論.6.(2024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已知集合.給定數列,和序列,其中,對數列進行如下變換:將的第項均加1,其余項不變,得到的數列記作;將的第項均加1,其余項不變,得到數列記作;……;以此類推,得到,簡記為.(1)給定數列和序列,寫出;(2)是否存在序列,使得為,若存在,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3)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整數,且為偶數,求證:“存在序列,使得的各項都相等”的充要條件為“”.【解析】(1)因為數列,由序列可得;由序列可得;由序列可得;所以.(2)解法一:假設存在符合條件的,可知的第項之和為,第項之和為,則,而該方程組無解,故假設不成立,故不存在符合條件的;解法二:由題意可知:對于任意序列,所得數列之和比原數列之和多4,假設存在符合條件的,且,因為,即序列共有8項,由題意可知:,檢驗可知:當時,上式不成立,即假設不成立,所以不存在符合條件的.(3)解法一:我們設序列為,特別規定.必要性:若存在序列,使得的各項都相等.則,所以.根據的定義,顯然有,這里,.所以不斷使用該式就得到,必要性得證.充分性:若.由已知,為偶數,而,所以也是偶數.我們設是通過合法的序列的變換能得到的所有可能的數列中,使得最小的一個.上面已經說明,這里,.從而由可得.同時,由于總是偶數,所以和的奇偶性保持不變,從而和都是偶數.下面證明不存在使得.假設存在,根據對稱性,不妨設,,即.情況1:若,則由和都是偶數,知.對該數列連續作四次變換后,新的相比原來的減少,這與的最小性矛盾;情況2:若,不妨設.情況2-1:如果,則對該數列連續作兩次變換后,新的相比原來的至少減少,這與的最小性矛盾;情況2-2:如果,則對該數列連續作兩次變換后,新的相比原來的至少減少,這與的最小性矛盾.這就說明無論如何都會導致矛盾,所以對任意的都有.假設存在使得,則是奇數,所以都是奇數,設為.則此時對任意,由可知必有.而和都是偶數,故集合中的四個元素之和為偶數,對該數列進行一次變換,則該數列成為常數列,新的等于零,比原來的更小,這與的最小性矛盾.綜上,只可能,而,故是常數列,充分性得證.解法二:由題意可知:中序列的順序不影響的結果,且相對于序列也是無序的,(ⅰ)若,不妨設,則,①當,則,分別執行個序列、個序列,可得,為常數列,符合題意;②當中有且僅有三個數相等,不妨設,則,即,分別執行個序列、個序列可得,即,因為為偶數,即為偶數,可知的奇偶性相同,則,分別執行個序列,,,,可得,為常數列,符合題意;③若,則,即,分別執行個、個,可得,因為,可得,即轉為①,可知符合題意;④當中有且僅有兩個數相等,不妨設,則,即,分別執行個、個,可得,且,可得,因為為偶數,可知的奇偶性相同,則為偶數,且,即轉為②,可知符合題意;⑤若,則,即,分別執行個、個,可得,且,可得,因為為偶數,則為偶數,且,即轉為④,可知符合題意;綜上所述:若,則存在序列,使得為常數列;(ⅱ)若存在序列,使得為常數列,因為對任意,均有成立,若為常數列,則,所以;綜上所述:“存在序列,使得為常數列”的充要條件為“”.7.(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析】(1)因為,故,所以即故等比數列的公比為,故,故,故.(2)由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得,所以數列的前n項和.8.(2024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真題)記為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設,求數列的前項和.【解析】(1)當時,,解得.當時,,所以即,而,故,故,∴數列是以4為首項,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所以.(2),所以故所以,.9.(2024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已知為公比大于0的等比數列,其前項和為,且.(1)求的通項公式及;(2)設數列滿足,其中.(ⅰ)求證:當時,求證:;(ⅱ)求.【解析】(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因為,即,可得,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所以.(2)(i)由(1)可知,且,當時,則,即可知,,可得,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所以;(ii)由(1)可知:,若,則;若,則,當時,,可知為等差數列,可得,所以,且,符合上式,綜上所述:.10.(2023年北京高考數學真題)已知數列滿足,則( )A.當時,為遞減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B.當時,為遞增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C.當時,為遞減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D.當時,為遞增數列,且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答案】B【解析】法1:因為,故,對于A ,若,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即,證明:當時,,此時不等關系成立;設當時,成立,則,故成立,由數學歸納法可得成立.而,,,故,故,故為減數列,注意故,結合,所以,故,故,若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則,故,故,故恒成立僅對部分成立,故A不成立.對于B,若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即,證明:當時,,此時不等關系成立;設當時,成立,則,故成立即由數學歸納法可得成立.而,,,故,故,故為增數列,若,則恒成立,故B正確.對于C,當時, 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即,證明:當時,,此時不等關系成立;設當時,成立,則,故成立即由數學歸納法可得成立.而,故,故為減數列,又,結合可得:,所以,若,若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則恒成立,故,的個數有限,矛盾,故C錯誤.對于D,當時, 可用數學歸納法證明:即,證明:當時,,此時不等關系成立;設當時,成立,則,故成立由數學歸納法可得成立.而,故,故為增數列,又,結合可得:,所以,若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則,故,故,這與n的個數有限矛盾,故D錯誤.故選:B.法2:因為,令,則,令,得或;令,得;所以在和上單調遞增,在上單調遞減,令,則,即,解得或或,注意到,,所以結合的單調性可知在和上,在和上,對于A,因為,則,當時,,,則,假設當時,,當時,,則,綜上:,即,因為在上,所以,則為遞減數列,因為,令,則,因為開口向上,對稱軸為,所以在上單調遞減,故,所以在上單調遞增,故,故,即,假設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取,其中,且,因為,所以,上式相加得,,則,與恒成立矛盾,故A錯誤;對于B,因為,當時,,,假設當時,,當時,因為,所以,則,所以,又當時,,即,假設當時,,當時,因為,所以,則,所以,綜上:,因為在上,所以,所以為遞增數列,此時,取,滿足題意,故B正確;對于C,因為,則,注意到當時,,,猜想當時,,當與時,與滿足,假設當時,,當時,所以,綜上:,易知,則,故,所以,因為在上,所以,則為遞減數列,假設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記,取,其中,則,故,所以,即,所以,故不恒成立,故C錯誤;對于D,因為,當時,,則,假設當時,,當時,,則,綜上:,因為在上,所以,所以為遞增數列,因為,令,則,因為開口向上,對稱軸為,所以在上單調遞增,故,所以,故,即,假設存在常數,使得恒成立,取,其中,且,因為,所以,上式相加得,,則,與恒成立矛盾,故D錯誤.故選:B.11.(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文)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若,則( )A.25 B.22 C.20 D.15【答案】C【解析】方法一: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首項為,依題意可得,,即,又,解得:,所以.故選:C.方法二:,,所以,,從而,于是,所以.故選:C.12.(2023年高考全國乙卷數學(文)真題)記為等差數列的前項和,已知.(1)求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解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題意可得,即,解得,所以,(2)因為,令,解得,且,當時,則,可得;當時,則,可得;綜上所述:.13.(2023年天津高考數學真題)已知是等差數列,.(1)求的通項公式和.(2)設是等比數列,且對任意的,當時,則,(Ⅰ)當時,求證:;(Ⅱ)求的通項公式及前項和.【解析】(1)由題意可得,解得,則數列的通項公式為,求和得.(2)(Ⅰ)由題意可知,當時,,取,則,即,當時,,取,此時,據此可得,綜上可得:.(Ⅱ)由(Ⅰ)可知:,則數列的公比滿足,當時,,所以,所以,即,當時,,所以,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其前項和為:.14.(2023年新課標全國Ⅱ卷數學真題)已知為等差數列,,記,分別為數列,的前n項和,,.(1)求的通項公式;(2)證明:當時,.【解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而,則,于是,解得,,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是.(2)方法1:由(1)知,,,當為偶數時,,,當時,,因此,當為奇數時,,當時,,因此,所以當時,.方法2:由(1)知,,,當為偶數時,,當時,,因此,當為奇數時,若,則,顯然滿足上式,因此當為奇數時,,當時,,因此,所以當時,.題型一: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量問題【典例1-1】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 B. C. D.【答案】A【解析】由,有,可得.故選:A.【典例1-2】記為數列的前項和,若,為等比數列,則( )A.4 B.8 C.16 D.32【答案】D【解析】因為為等比數列,所以的首項為,第二項為,第三項為,故的公比為2,所以,所以當時,,顯然當時也符合,故,所以.故選:D.利用等差數列中的基本量(首項,公差,項數),等比數列的基本量(首項,公比,項數)翻譯條件,將問題轉換成含基本量的方程或不等式問題求解.【變式1-1】已知各項均為正數的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 )A.25 B.16 C.9 D.4【答案】D【解析】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得,(也可由等差數列的性質得,得)解得,又,所以,解得或.因為各項均為正數,所以,所以,,所以.故選:D【變式1-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二模)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公比為,若,則( )A. B.2 C. D.3【答案】B【解析】由可知,故,故,故,故選:B1.已知正項等差數列滿足,則( )A. B. C. D.【答案】C【解析】因為為等差數列,所以,,則,所以,從而,故,故選:C.題型二:證明等差等比數列【典例2-1】已知數列滿足,公差不為0的等差數列滿足成等比數列,(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2)求和的通項公式.【解析】(1)數列中,,則,而,所以數列是等比數列,其首項為,公比為;(2)由(1)知,,,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由成等比數列,得,即,則有,又,即,于是,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典例2-2】已知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記為的前項和,從下面①②③中選取兩個作為條件,證明另外一個成立.①數列是等差數列;②數列是等差數列;③.注:若選擇不同的組合分別解答,則按第一個解答計分.【解析】解①③②.已知是等差數列,.設數列的公差為,則,得,所以.因為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數,所以,所以(常數),所以數列是等差數列.①②③.已知是等差數列,是等差數列.設數列的公差為,則.因為數列是等差數列,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是關于的一次函數,則,即,所以.②③①.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所以.設數列的公差為,則,得,所以,所以,所以時,,對也適合,所以,所以常數),所以數列是等差數列.判斷或證明數列是等差、等比數列常見的方法如下.(1)定義法:對于的任意正整數:①若為一常數,則為等差數列;②若為常數,則為等比數列.(2)通項公式法:①若,則為等差數列;(2)若,則為等比數列.(3)中項公式法:①若,則為等差數列;②若,則為等比數列.(4)前項和法:若的前項和滿足:①,則為等差數列.②,則為等比數列.【變式2-1】設數列滿足.(1)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解析】(1)由,,得,由,得,所以,故數列是以為首項,3為公比的等比數列.(2)由(1)得,則,則;;,.由累加法可得,又,則,同時滿足上式,所以.【變式2-2】[新考法](2024·山西呂梁·二模)已知雙曲線,點在上.按如下方式構造點:過點作斜率為1的直線與的左支交于點,點關于軸的對稱點為,記點的坐標為.(1)求點的坐標;(2)記,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解析】(1)由題知,所以雙曲線,又過點,斜率為1的直線方程為,由雙曲線與直線的對稱性可知,所以,又過,且斜率為1的直線方程為,即,由,解得或,當時,,所以,所以;綜上:(2)設,則過,且斜率為1的直線方程為,聯立,消得到,由題有,得到,由題知點在直線上,即有,所以,所以,所以,由(1)知,所以數列為1為首項,3的公比的等比數列;1.[新考法]在等差數列中,.(1)求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滿足,其前項和為,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且;【解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因為,所以,所以,所以的通項公式為.(2)由題意知,所以,所以數列為等比數列,數列前項和,所以,因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題型三:等差等比數列的交匯問題【典例3-1】已知數列滿足,且.(1)證明:數列是等比數列;(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3)若數列的前項和為,證明:數列中任意不同的三項都不能構成等差數列.【解析】(1)證明:因,則,則是以為首項,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2)由(1),,則是以為首項,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則;(3)由(2),,則,則.證明:假設數列中存在不同的三項能構成等差數列,設這三項項數為.其中,則,.設,則,得,注意到,,則.這與矛盾,則數列中不存在不同的三項能構成等差數列.【典例3-2】(2024·湖北十堰·三模)已知數列滿足.(1)求的通項公式;(2)在和之間插入n個數,使這個數構成等差數列,記這個等差數列的公差為,求數列的前n項和.【解析】(1)因為①,當時,②,①②,得.所以,當時,滿足上式,所以的通項公式為.(2)由題,知,得,則③,④,③④得 ,所以.在解決等差、等比數列綜合問題時,要充分利用基本公式、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在求解過程中要樹立“目標意識”,“需要什么,就求什么”,并適時地采用“巧用性質,整體考慮”的方法.可以達到減少運算量的目的.【變式3-1】已知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滿足,,,.(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設數列中不在數列中的項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構成數列,記數列的前項和為,求.【解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因為,所以,所以,所以,又,即,所以,所以.(2)由(1)得,即是數列中的第項.設數列的前項和為,數列的前項和為,因為,,所以數列的前100項是由數列的前107項去掉數列的前7項后構成的,所以.【變式3-2】已知數列中,,,對任意都成立,數列的前n項和為.(1)若是等差數列,求k的值;(2)若,,求;(3)是否存在實數k,使數列是公比不為1的等比數列,且任意相鄰三項,,按某順序排列后成等差數列?若存在,求出所有k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析】(1)由題意,數列是等差數列,可得,即,即,故.(2)由時,,即,整理得,故.當n是偶數時,;當n是奇數時,,.綜上,.(3)若是等比數列,則公比,由題意,故,,.①若為等差中項,則,即,,解得(舍去);②若為等差中項,則,即,.因為,解得,;③若為等差中項,則,即,.因為,解得,,綜上,存在實數k滿足題意,.1.已知等比數列的前項和為,且.(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在與之間插入個數,使這個數組成一個公差為的等差數列,在數列中是否存在不同的3項(其中成等差數列)成等比數列?若存在,求出這樣的3項,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解析】(1)設等比數列的公比為,由題意知:當時,,①當時,,②聯立①②,解得(舍去),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2)由(1)知.所以,所以.設數列中存在3項(其中成等差數列)成等比數列.則,所以,即,又因為成等差數列,所以,所以,化簡得,所以,又,所以,與已知矛盾,所以在數列中不存在不同的3項成等比數列.題型四:數列的通項公式【典例4-1】已知數列滿足:,且,則數列的通項公式是【答案】【解析】由,則,即,又,則,故數列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即,則有,,,,且,故,即,顯然均滿足.故答案為:.【典例4-2】在數列中,已知,且,則該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答案】【解析】令,則,由條件得,解得,即,故數列是首項為,公比為4的等比數列,從而,故.故答案為:.常見求解數列通項公式的方法有如下六種:(1)觀察法:根據所給的一列數、式、圖形等,通過觀察法猜想其通項公式.(2)累加法:形如的解析式.(3)累乘法:形如(4)公式法(5)取倒數法:形如的關系式(6)構造輔助數列法:通過變換遞推關系,將非等差(比)數列構造為等差(比)數列來求通項公式.【變式4-1】求通項公式(1)已知數列、、、、求通項公式;(2)在數列中,,且點在直線上,求數列的通項公式;(3)數列的首項為,且前項和滿足,求數列的通項公式;(4)數列滿足,,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解析】(1)因為,,,,由觀察法可得.(2)在數列中,,且點在直線上,則,所以,,所以,數列為等差數列,且其首項為,公差為,所以,.(3)數列的首項為,且前項和滿足,即,由題意可知,對任意的,則,則當時,,所以,,所以,數列是首項為,公差為的等差數列,所以,,則,故當時,,且且滿足,故對任意的,.(4)因為數列滿足,,則,可得,當時,,,上述兩個等式作差可得,所以,數列的奇數項、偶數項分別成以為公差的等差數列,當為奇數時,設,可得,則;當為偶數時,設,可得,則.故對任意的,.【變式4-2】(1)已知數列滿足(n為正整數),且.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記為數列的前n項和.已知,.求的通項公式.(3)已知數列中,,.求數列的通項公式.(4)設數列滿足,對于n為正整數,都有.求數列的通項公式.【解析】(1)因為,所以,所以.又,所以當時也適合上式,所以;(2)因為時,,所以,兩式相減得到,化簡整理得,所以,當時,,又當,,又,解得,所以,當時,.又當時,,滿足,當時,,不滿足.綜上所述,;(3)因為,,故,所以,整理得,又,,,所以為定值.故數列是首項為2,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所以,得;(4)因為①,所以②,②①得.所以數列的奇數項與偶數項分別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當n為偶數時,,當n為奇數時,,所以.1.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證明:是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解析】當時,,且,所以;當時,由,得,則,可得,即,且,可得,可知數列是以2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則,可得,且,可知是以為首項,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所以,即.題型五:數列求和【典例5-1】(2024·高三·北京·開學考試)已知是等差數列,其前項和為,,.(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及;(2)從條件①、條件②、條件③這三個條件中選擇一個作為已知,求數列的前項和.條件①:;條件②:;條件③:.注:如果選擇多個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解析】(1)設數列{an}的公差為.,,,所以,所以.(2)若選①:,;若選②:,.若選③:,.【典例5-2】(2024·高三·天津濱海新·期末)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設為數列的前項和,數列是等比數列,,若,,,.(1)求數列和的通項公式;(2)求數列的前項和;(3)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解析】(1)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因為,,則由,即,得 ,解得 或,因為,故舍去,所以,.(2)由(1)得,,所以,令數列的前項和為,則,即①,②,兩式相減得:,所以.(3)設數列的前項和為由,,得,則,即;故.求數列前項和的常見方法有以下四種.(1)公式法:利用等差、等比數列的前項和公式求數列的前項和.(2)裂項相消法:將數列恒等變形為連續兩項或相隔若干項之差的形式,進行消項.其方法核心有兩點:一是裂項,將一個式子分裂成兩個式子差的形式;二是要能相消.常見的裂項相消變換有以下形式.①分式裂項:;②根式裂項:;③對數式裂項;④指數式裂項(3)錯位相減法(4)分組轉化法【變式5-1】設是等差數列,是各項都為正數的等比數列. 且 ,(1)求的通項公式;(2)記為的前項和,求證:;(3)若,求數列的前項和.【解析】(1)由題意,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等比數列的公比為,則,化簡,得,整理,得, 解得(舍去),或,則,,.(2)由 (1) 可知,,則,,.(3)由 (1) 可得,,,令,兩式相減,可得,,令,.【變式5-2】(2024·山東濰坊·三模)在①數列為等差數列,且;②,;③正項數列滿足這三個條件中任選一個,補充在下面問題中,并給出解答.問題:已知數列的前項和為,且__________.(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的前項和為,求.注:如果選擇多個條件分別解答,按第一個解答計分.【解析】(1)若選①,因為為等差數列,令,則,所以公差,所以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為;若選②,當時,,因此,即,所以為常數列,因此,所以;若選③,當時,,即.又因為,所以.當時,有,,所以,即.又因為,所以,所以是以2為公差的等差數列,所以.(2)若選①,由(1)可知,;若選②,由(1)可知,;若選③,由(1)可知,.1.已知等比數列是遞減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成等差數列,.數列的前n項和為,滿足,.(1)求和的通項公式;(2)若,求【解析】(1)設數列的公比為,依題意,,由是遞減數列,解得,因此;數列,,當時,,而滿足上式,因此,所以的通項公式為, 的通項公式為.(2)當n是奇數時,,則,,兩式相減得:,因此;當n是偶數時,,則,所以.題型六: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典例6-1】(多選題)(2024·高三·重慶·期末)設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公差為,已知,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最小值為 B.滿足的最小值是14C.滿足的最大值是14 D.數列的最小項為第8項【答案】ABD【解析】由可知.對于選項A:由為負,為正可知,最小,A正確.對于選項B:,則滿足的最小值為14,滿足的最大值是13,故B正確,C錯誤.對于選項D:由為負,為正,且為負,為正可知:為負.考慮到,故最大,即最小,正確.故選:ABD【典例6-2】(多選題)(2024·高三·甘肅白銀·期末)已知數列滿足:,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數列為遞減數列 B.存在,使得C.存在,使得 D.存在,使得【答案】ABC【解析】因為,則,可得,由可得,則,則,設函數,其中,則.當時,,此時函數單調遞增,當時,,此時函數單調遞減,所以,,因為,則,,,以此類推可知,對任意的,,所以,,故數列為遞增數列,A錯,B錯,C錯;因為,則,,因此,存在,便得,D對.故選:ABC解題時,首先要深刻理解等差、等比數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質,并熟練掌握常用的方法和技能。對于復雜的數列問題,要學會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運用函數與方程的數學思想處理數列問題。同時,要善于運用猜想與歸納等數學思想,將實際問題或非分等比等差問題轉化為等比等差問題處理。此外,數列與不等式、函數、解析幾何等知識的交匯也是常考點,需要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和方法。總之,解決數列性質的綜合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數學思想和方法,加強解題反思,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式6-1】(多選題)(2024·廣東·二模)已知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且,則( )A.B.C.當時,取得最小值D.記,則數列的前項和為【答案】BCD【解析】由題意可設公差為,則有由有:,故A錯誤;故B正確;,由二次函數的性質可知:當時,取得最小值,故C正確;因為,所以所以為等差數列,公差為4,首項為,所以的前項和為:故D正確.故選:BCD.【變式6-2】(多選題)(2024·四川眉山·一模)已知數列滿足,,且,則( )A. B.C.當時, D.【答案】ACD【解析】對于B,由,得,即,整理得,當時,,滿足上式,因此,B錯誤;對于A,,即,又,解得,A正確;對于C,當時,,又,因此,即,C正確;對于D,由,得,又,,因此,令函數,求導得,函數在上單調遞增,,即,因此,即,D正確.故選:ACD1.(多選題)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或10時,取得最大值 B.C.成立的n的最大值為20 D.【答案】AD【解析】因為,則,且數列為等差數列,則,可得,即,又因為,可知:當時,;當時,;對于選項A:由可知,所以當或10時,取得最大值,故A正確;對于選項B:因為,故B錯誤;對于選項C:由的符號性可知:①當時,單調遞增,則;②當時,單調遞減;且,可知:當時,;當時,;所以成立的n的最小值為20,故C錯誤;對于選項D:因為,所以,故D正確;故選:AD.題型七:實際應用中的數列問題【典例7-1】(2024·陜西寶雞·模擬預測)某農村合作社引進先進技術提升某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以此達到10年內每年此農產品的銷售額(單位:萬元)等于上一年的1.3倍再減去3.已知第一年(2024年)該公司該產品的銷售額為100萬元,則按照計劃該公司從2024年到2033年該產品的銷售總額約為( )(參考數據:)A.3937萬元 B.3837萬元 C.3737萬元 D.3637萬元【答案】A【解析】設該公司在2024年,2025年,...,2033年的銷售額(單位:萬元)分別為.依題意可得,則,所以數列是首項為90,公比為1.3的等比數列,則,即,則,故從2024年到2033年該產品的銷售總額約為3937萬元.故選:A.【典例7-2】剛考入大學的小明準備向銀行貸款a元購買一臺筆記本電腦,然后上學的時候通過勤工儉學來分期還款.小明與銀行約定:每個月月末還一次款,分12次還清所有的欠款,且每個月還款的錢數都相等,貸款的月利率為t.則小明每個月所要還款的錢數為( )元.A.B.C.D.【答案】D【解析】設小明每個月所要還款的錢數為元,根據等額本息還款法得,第一個月末所欠銀行貸款為:,第二個月末所欠銀行貸款數為:;...,第12個月末所欠銀行貸款為:;由于分12次還清所有的欠款,所以,解得.故選:D.解數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1)閱讀理解題意,弄清問題的實際背景,明確已知與未知,理清量與量之間的關系.(2)根據題意數列問題模型.(3)應用數列知識求解.(4)將數列問題還原為實際問題,注意實際問題中的有關單位問題、近似計算的要求等.【變式7-1】某醫院購買一臺大型醫療機器價格為萬元,實行分期付款,每期付款萬元,每期為一個月,共付12次,如果月利率為,每月復利一次,則,滿足( )A. B.C. D.【答案】D【解析】,由,故,,由,故,即有.故選:D.【變式7-2】(2024·北京朝陽·二模)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了“隙積術”,提出長方臺形垛積的一般求和公式.如圖,由大小相同的小球堆成的一個長方臺形垛積的第一層有個小球,第二層有個小球,第三層有個小球……依此類推,最底層有 個小球,共有層,由“隙積術”可得 這 些 小 球 的 總 個 數 為 若由小球堆成的某個長方臺形垛積共8層,小球總個數為240,則該垛積的第一層的小球個數為( )A.1 B.2 C.3 D.4【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于是得最底層小球的數量為,即,.從而有,整理得,,,,,由于皆為正整數,所以(i)當時,,當時,,(iii)當時,,(iv)當時,只有符合題意,即的值為2.故選:B.1.如圖甲是第七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簡稱ICME-7)的會徽圖案,會徽的主題圖案是由圖乙的一連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已知為直角頂點,設這些直角三角形的周長從小到大組成的數列為,令為數列的前項和,則( )A.8 B.9 C.10 D.11【答案】C【解析】由,可得,,,,所以,所以,所以前項和,所以,故選:C.2.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有如下問題:“今有人持金出五關,前關二稅一,次關三而稅一,次關四而稅一,次關五而稅一,次關六而稅一,并五關所稅,適重一斤.問本持金幾何?”其意思為“今有人持金出五關,第1關收稅金為持金的,第2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3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4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第5關收稅金為剩余金的,5關所收稅金之和恰好重1斤.問原來持金多少?”.記這個人原來持金為斤,設,則( )A. B.7 C.13 D.26【答案】C【解析】由題意知:這個人原來持金為斤,第1關收稅金為:斤;第2關收稅金為斤;第3關收稅金為斤,以此類推可得的,第4關收稅金為斤,第5關收稅金為斤,所以,即,解得,又由,所以.故選:C.題型八:以數列為載體的情境題【典例8-1】(2024·福建寧德·二模)若數列相鄰兩項的和依次構成等差數列,則稱是“鄰和等差數列”.例如,數列1,2,4,5,7,8,10為“鄰和等差數列”.已知數列是“鄰和等差數列”,是其前項和,且,,,則( )A.39700 B.39800 C.39900 D.40000【答案】A【解析】設,由,得,則,故.故選:A【典例8-2】若數列中不超過的項數恰為,則稱數列是數列的生成數列,稱相應的函數是數列生成的控制函數.已知數列滿足,且是數列生成的控制函數,數列的前項和為,若,則的值為( )A.19 B.21 C.22 D.23【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當時,可得,則;當時,可得,則,所以,則當時,,則,因為,所以無解;當時,,所以,因為,所以,即的值為21.故選:B.1、應用數列知識解決此類問題,關鍵是列出相關信息,合理建立數學模型——等差、等比數列模型.2、需要讀懂題目所表達的具體含義,觀察給定數列的特征,進而判斷出該數列的通項與求和公式.3、求解時要明確目標,認清是求和、求通項、還是解遞推關系問題,然后通過數學推理與計算得出結果,并回歸實際問題中,進行檢驗,最終得出結論.【變式8-1】(2024·浙江溫州·一模)已知數列的通項公式,在其相鄰兩項之間插入個,得到新的數列,記的前項和為,則使成立的的最小值為( )A.28 B.29 C.30 D.31【答案】B【解析】由題意得數列的前項依次為:,個,,個,,個,,個,,,當時,,當時,,所以使成立的的最小值為.故選:B.【變式8-2】(2024·上海奉賢·一模)已知數列不是常數列,前項和為,.若對任意正整數,存在正整數,使得,則稱是“可控數列”.現給出兩個命題:①若各項均為正整數的等差數列滿足公差,則是“可控數列”;②若等比數列是“可控數列”,則其公比.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①與②均為真命題 B.①與②均為假命題C.①為假命題,②為真命題 D.①為真命題,②為假命題【答案】C【解析】對于①,由于數列的各項均為正整數,且公差,但對,有對任意正整數恒成立(否則,矛盾),故對時有.這表明不是“可控數列”,故①錯誤;對于②,若等比數列是“可控數列”,由于數列不是常數列,,故公比.所以,從而,則,當時,則,令,則可知當時,不成立;當時,顯然成立,而對于恒成立,由于為嚴格增數列,且時,,故問題等價于存在,使得,記,隨m的增大,減小,故,故只需,解得,故②正確.綜上,①是假命題,②是真命題.故選:C.1.在數學上,斐波納契數列定義為:,,,斐波納契數列有種看起來很神奇的巧合,如根據可得,所以,類比這一方法,可得( )A.714 B.1870 C.4895 D.4896【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數列滿足,即,兩邊同乘以,可得,則.故選:C.題型九:數列的遞推問題【典例9-1】(2024·河北滄州·三模)自然界中某些生物的基因型是由雌雄配子的基因組合而成,這種生物在生育下一代時,成對的基因相互分離形成配子,配子隨機結合形成下一代.若某生物群體的基因型為,在該生物個體的隨機交配過程中,基因型為的子代因無法適應自然環境,會被自然界淘汰.例如,當親代只有基因型個體時,其子1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雌雄×由上表可知,子1代中,子1代產生的配子中占,占.以此類推,則子10代中個體所占比例為 .【答案】【解析】由題,設子代中占比為,則占比為.所以,則子代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雌雄×由表可得,表格中總份數為(其中淘汰了份),因此子代中占比為,化簡得,即,即,所以數列是首項為,公差為的等差數列,所以,,因此 .故答案為:.【典例9-2】4人互相傳球,由開始發球,并作為第一次傳球,經過5次傳球后,球仍回到手中,則不同的傳球方式有多少種?若有個人相互傳球次后又回到發球人手中的不同傳球方式有多少種?【解析】4人傳球時,傳球次共有種傳法.設第次將球傳給的方法數共有種傳法,則不傳給的有種,故,且不傳給的下次均可傳給,即兩邊同除以得,令,則,則當時,.當人數為時,傳球次共有種傳法.設第次將球傳給的方法數共有種傳法,則不傳給的有種,故,且不傳給的下次均可傳給,即兩邊同除以得,令,則,則利用構造或猜想,解決數列遞推問題【變式9-1】已知曲線:,點在上,在處的切線為,直線的斜率是直線斜率的2倍,經過點的直線與的另一個交點為,在處的切線為,直線的斜率是直線斜率的2倍,經過點的直線與的另一個交點為,照如此方法構造點,.(1)證明:直線的方程為.(2)若,證明數列為等比數列,并求出的通項公式.【解析】(1)由,可得,則的斜率為,所以的方程為即.又,所以可化為,故的方程為.(2)由題可知的方程為,即,同理可知的方程為.將的方程與方程聯立,可得,所以,即,所以是首項為1,公比為3的等比數列,故.【變式9-2】將正整數數列、、、、、的各項按照上小下大、左小右大的原則寫成如下的三角形數表:(1)寫出數表的第行、第行;(2)寫出數表中第行的第個數;(3)設數表中每行的第個數依次構成數列,數表中每行的最后一個數依次構成數列,試分別寫出數列、的遞推公式,并求出它們的通項公式.【解析】(1)數表中的第行為、、、,數表中的第行為、、、、;(2)前行中每一行的第一個數分別為、、、、、、、、、,所以,數表中第行的第個數為;(3),,,,所以,數列的遞推公式為,則,由數表可得,,,,所以,數列的遞推公式為,所以,.1.分形幾何學是一門以不規則幾何形態為研究對象的幾何學.分形的外表結構極為復雜,但其內部卻是有規律可尋的.一個數學意義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個不斷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種基于遞歸的反饋系統.下面我們用分形的方法來得到一系列圖形,如圖1,線段的長度為,在線段上取兩個點,,使得,以為一邊在線段的上方做一個正六邊形,然后去掉線段,得到圖2中的圖形;對圖2中的最上方的線段作相同的操作,得到圖3中的圖形;依此類推,我們就得到了以下一系列圖形:記第個圖形(圖1為第1個圖形)中的所有線段長的和為,則(1) ;(2)如果對,恒成立,那么線段的長度的取值范圍是 .【答案】【解析】由題意,得圖1中的線段為,,圖2中的正六邊形邊長為,;圖3中的最小正六邊形的邊長為,圖4中的最小正六邊形的邊長為,由此類推,,因為,(1);(2),對恒成立,又,,,故答案為:(1);(2).2.點列,就是將點的坐標按照一定關系進行排列.過曲線C:上的點作曲線C的切線與曲線C交于,過點作曲線C的切線與曲線C交于點,依此類推,可得到點列:,,,…,,…,已知.(1)求數列、的通項公式;(2)記點到直線(即直線)的距離為,求證:;【解析】(1)曲線上點處的切線的斜率為,故得到的切線方程為,聯立方程組,消去得:,化簡得:,所以或.由得點的坐標為,由得點得坐標為,所以.故數列是以1為首項,為等比的等比數列,所以,.(2)由(1)可知,,所以直線的方程為:,化簡得:.所以,所以,所以.所以.重難點突破:數列新定義【典例10-1】設 為常數,若存在大于 1 的整數 ,使得無窮數列 滿足 ,則稱數列 為 “ 數列”.(1)設 ,若首項為 1 的數列 為“ (3)數列”,求 ;(2)若數列 為“ 數列”,且 ,求出相應的 的值及 ;(3)設 ,若首項為 1 的數列 為 “ 數列”,求數列 的前 項和 .【解析】(1)由題意知 ,,,因此數列中,從第4項起,每隔3項重復出現,有,所以,(2)因為數列為“數列”,所以,所以,又,所以,所以,,,兩相減得:,所以,(3)依題意,,,數列 為 “ 數列”,則,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所以,當時,而,因此數列是以19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則,令,則,所以所以數列 的前 項和為,【典例10-2】一般地,對于無窮數列,我們稱冪級數即為無窮數列的母函數,例如:數列的母函數為.附公式:,其中.(1)已知數列,,,求無窮數列的母函數;(2)已知無窮數列的母函數為,記,請用表示數列的母函數(注:不必考慮的范圍);(3)已知數列,,記,求.【解析】(1)由可得,且,故,所以數列為公比是2的等比數列,所以,即得,所以數列的母函數為.(2)由題意得①那么②①②得,,所以.(3)由公式.令得,令得,令得,所以,數列的母函數為,由(2)結論知數列的母函數為,令,則,令,得,解得;令,得,解得;又由系數為可得,則,故;令,得,則,故;綜上,.所以.所以.1、“新定義型”數列題考查了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同時考查了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加以簡單運用的能力,考查了學生探究精神.要求解題者通過觀察、閱讀、歸納、探索進行遷移,即讀懂和理解新定義,獲取有用的新信息,然后運用這些有效的信息進一步推理,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能力(多想少算甚至不算).因此,“新定義型”數列在高考中常有體現,是一種用知識歸類、套路總結、強化訓練等傳統教學方法卻難以解決高考中不斷出現的新穎試題.2、解答與數列有關的新定義問題的策略:(1)通過給定的與數列有關的新定義,或約定的一種新運算,或給出的由幾個新模型來創設的新問題的情景,要求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依據題設所提供的信息,聯系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實現信息的遷移,達到靈活解題的目的.(2)遇到新定義問題,需耐心研究題中信息,分析新定義的特點,搞清新定義的本質,按新定義的要求“照章辦事”,逐條分析、運算、驗證,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3)類比“熟悉數列”的研究方式,用特殊化的方法研究新數列,向“熟悉數列”的性質靠攏.【變式10-1】(2024·高三·河北·期末)已知有限數列滿足,若給定一個正整數k,在數列中存在一項或一些連續項的和為i,其中i的值可以取遍中的所有元素,則稱數列為k級可分解數列.(1)數列3,1,2是否為4級可分解數列?是否為5級可分解數列?請說明理由;(2)若有限數列為8級可分解數列,則數列的項數最少為多少?(3)若有限數列為20級可分解數列,且,判斷數列的項數是否最少為6項,請說明理由.【解析】(1)數列,,,因此,,,,所以該數列為4級可分解數列;由于沒有連續的項的和為5,所以不是5級可分解數列.(2)由有限數列為8級可分解數列,得至少有8組數列組合,分別等于1,2,3,…,8,設該有限數列共k項,則數列組合中一個元素的共k種;數列組合中兩個連續元素的共種;數列組合中三個連續元素的共種;…;數列組合中k個連續元素的共1種,因此,則,而,解得,當k取最小值4時,構造數列為1,4,1,2,此數列,,,,因此,,,,,,,,即存在成立滿足題意,所以數列的項數最少為4.(3)由(2)得,,則,當時,的數列組合至多可表示組,又,則其中必有負數的項,從而中的一項或一些連續項的和可表示1~20及那個負數(恰21組),這表明中僅一個負的,沒有0,且這個負的在中絕對值最小,同時中沒有兩數相同,設那個負數為,則所有數之和大于等于,,解得,取,再考慮排序,排序中不能有和相同,否則不足20個,由(僅一種方式),得與2相鄰,若不在兩端,在第2,3,4,5之一的位置,不妨設為“x,,2,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其他形式同理),若,則(有2種結果相同,方式矛盾),則,同理,因此在一端,不妨為“,2,A,B,C,D”的形式,若,則(有2種結果相同,矛盾);若,同理不行;若,則(有2種結果相同,矛盾),從而,由于,由表法唯一知3,4不相鄰,則只能,2,6,3,5,4或,2,6,4,5,3,這2種情形,若,2,6,3,5,4,則,矛盾;若,2,6,4,5,3,則,矛盾,所以.【變式10-2】給定數列,若對任意且是中的項,則稱為“數列”;若對任意且是中的項,則稱為“數列”.(1)設數列的前項和為,若,試判斷數列是否為“數列”,并說明理由;(2)設數列既是等比數列又是“數列”,且,求公比的所有可能取值;(3)設等差數列的前項和為,對任意是數列中的項,求證:數列是“數列”.【解析】(1),當時,,當時,符合上式,.對任意,且,,是“數列”.(2),且數列是等比數列,,且,是“數列”,也為數列中的項,令得,,且,的所有可能取值為或8.(3)設數列公差為,故;對,有,即,當時,,此時數列顯然為“數列”,當時,,取,則,當時,,符合題意,當時,,符合題意,,設,即,對,且,,易知,為數列中的項,數列為“數列”.1.已知項數為m(,)的數列為遞增數列,且滿足,若,且,則稱為的“伴隨數列”.(1)數列4,10,16,19是否存在“伴隨數列”,若存在,寫出其“伴隨數列”,若不存在,說明理由;(2)若為的“伴隨數列”,證明:;(3)已知數列存在“伴隨數列”,且,,求m的最大值.【解析】(1),,,,均為正整數,所以數列4,10,16,19存在“伴隨數列”,且其“伴隨數列”是15,13,11,10.(2)因為數列存在“伴隨數列”,所以,且,所以,所以,即,所以.(3)①因為,,其中,當時,,,有,均為正整數,即當時,數列1,2025存在“伴隨數列”:,因此的最小值為2;②一方面,由(2)知,,于是,所以,另一方面,由數列存在“伴隨數列”,知,所以是的正約數,取,即取,綜合上述為最大值,取,,當時,,符合條件,當,,符合條件因此的最大值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高考數學二輪復習(新高考通用)專題11 數列的通項公式、數列求和與綜合應用策略(講義)(學生版).docx 2025年高考數學二輪復習(新高考通用)專題11 數列的通項公式、數列求和與綜合應用策略(講義)(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