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三)(滿分:10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12題,每題3分,共36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都屬于淋巴細胞B.T淋巴細胞又可以分為輔助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淚腺分泌,因此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抗體、溶酶體、干擾素、白介素和補體等2.(2024·鹽城高二期末)樹突狀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TLR是位于其細胞表面的一種識別病毒的重要受體,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其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TLR是一種蛋白質B.樹突狀細胞只在體液免疫中起作用C.樹突狀細胞能識別抗原D.圖中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3.(2024·蘇州中學高二期末)如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只有a、b、d三類細胞能識別抗原B.產生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D.c可以由相應的記憶細胞分化而來,而d不可以4.某冠狀病毒入侵到機體后,吞噬細胞與輔助T細胞結合引起輔助T細胞釋放白介素-1。白介素-1能刺激輔助T細胞釋放白介素-2。白介素-2能刺激輔助T細胞釋放更多的白介素-2,也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生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吞噬細胞與輔助T細胞結合時,將病毒已暴露的抗原傳遞給輔助T細胞B.白介素-2刺激更多白介素-2釋放的過程屬于正反饋調節C.上述過程屬于細胞免疫,機體清除該病毒不需要體液免疫的參與D.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識別并裂解感染病毒的細胞5.下列關于抗原和抗體的說法,錯誤的是( )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質,但抗體都是蛋白質B.抗原都是外來物質(異物性),抗體是人體產生的C.抗體除分布于血漿、組織液等內環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D.抗體有特異性,能夠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沉淀等6.雞尾部的法氏囊是B細胞的發生場所。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重萎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B.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C.將孵出當日的雛雞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該雛雞B細胞的產生D.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注射IBDV滅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縮7.為探究某種藥物Q對細菌性疾病的治療是否與機體免疫力的增強有關,某科研小組將患細菌性疾病的小鼠隨機分為a、b、c三組,a組注射一定量的藥物Q,b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c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強劑,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吞噬細胞僅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B.藥物Q能夠增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C.藥物Q可通過促進小鼠T細胞數量的增加來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D.免疫增強劑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8.如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 )A.漿細胞產生抗體的作用B.病毒刺激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C.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D.病毒抗原誘導B細胞分化的作用9.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與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體1)一旦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不觸發免疫反應。癌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阻斷兩種蛋白的結合,會增強T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B.可以使用PD-1抗體或PD-L1抗體阻斷這一信號通路來治療癌癥C.癌細胞PD-L1基因的過量表達可逃避T細胞的識別,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D.過度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會引起過強的免疫反應10.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生病的對象主要是7歲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無法治愈。1957年,顧方舟臨危受命,進行自主疫苗研制,減毒疫苗——“糖丸”研發生產之后,歷經4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被阻斷。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A.該疫苗可以識別組織相容性抗原B.“糖丸”——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用滅活的病毒制成的C.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發生相應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D.疫苗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屬于免疫學應用中的免疫治療11.及時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和識別體內癌細胞分別屬于免疫系統的( )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監控功能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監控功能C.免疫監控功能、免疫清除功能D.免疫清除功能、免疫防御功能12.(2024·南京高二期末)如圖是人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甲僅指B細胞,丁僅指細胞毒性T 細胞B.圖中丙細胞可進一步增殖分化C.圖中④過程并不能將病原體徹底清除D.病毒侵入人體后,一定會發生圖示兩個過程二、多項選擇題:共4題,每題4分,共16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13.(2024·江蘇如東高級中學高二檢測)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所有的免疫細胞均可以識別抗原B.對同一生物體而言,不同的免疫細胞功能不同,但其遺傳物質相同C.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的過程中可以快速增殖、分化D.輔助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在B細胞及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14.下列關于免疫失調的說法正確的是( )A.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B.艾滋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免疫缺陷病C.因為過敏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所以不會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終常常死于復合感染或者腫瘤15.(2024·常州高二檢測)在正常孕婦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APLA),它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缺乏APLA的孕婦常會發生習慣性流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PLA由母體漿細胞分泌B.APLA能夠增強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C.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檢測APLAD.可給患者接種適量的配偶淋巴細胞進行治療16.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質膜上的糖蛋白有關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C.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抗體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D.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三、非選擇題:共4題,共48分。17.(12分)內環境穩態是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共同調節實現的。如圖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體后,免疫細胞作出應答的部分過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圖乙表示機體內環境穩態調節的相關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所示過程為病毒未侵入人體細胞內時所引起的免疫反應,一旦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就需要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將其清除。圖甲中細胞②可以通過產生__________來促進細胞④的增殖、分化。(2)圖甲中具有識別抗原功能的細胞有________(填序號),細胞________(填序號)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等的作用下,其細胞周期會縮短,進一步增殖、分化為能產生抗體的________細胞。(3)由圖乙可知,對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的調節,既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進行調節,也可通過內分泌腺細胞分泌有關__________進行調節。免疫細胞能接受這二者的調控,是因為其細胞上具有__________。(4)人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體溫維持在39 ℃,此時人體產熱量________散熱量;人體還會出現呼吸速率加快等臨床癥狀,調節此過程的中樞位于______部位。(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還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18.(12分)(2024·江蘇南通中學高二期末)EV71是引發手足口病的一種人腸道病毒。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疫苗的研發與接種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員用小鼠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EV71滅活病毒、外殼蛋白VP1和VP2作為________________分別注射到3組小鼠體內,引發小鼠機體的____________免疫,產生相應的抗體。(2)多次免疫后,分別取上述3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的血清,測定血清中抗體與相關抗原的結合強度,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表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體________(填“是”或“不是”)單一抗體,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據圖2分析,EV71病毒的四種外殼蛋白(VP1~VP4)中最不適宜作為疫苗的是________,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V71疫苗需要注射兩次,前后間隔1個月,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接種該疫苗后,一旦EV71侵入機體,____________會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從而產生大量特異性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病毒侵染宿主細胞。19.(10分)科學家發現,給膀胱癌患者注射結核桿菌制劑,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細胞,如圖顯示了免疫系統被激活清除癌細胞的部分過程,甲、乙、丙、丁表示細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質。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免疫過程中,甲細胞表示______________細胞,物質A表示________,物質C表示________。(2)抗原提呈細胞將________傳遞給T細胞,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結核桿菌制劑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致病,從免疫學角度來看,結核桿菌制劑相當于______(填“疫苗”或“抗體”)。(3)上述治療膀胱癌的方法稱為免疫激活療法,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20.(14分)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如非洲野豬、歐洲野豬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請回答下列問題:(1)被ASFV侵染后,豬的免疫系統能消滅一定數量的病毒,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__________功能。在免疫應答中,輔助T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2)當ASFV侵入豬細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發揮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_免疫,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的病毒則需相應的__________與之結合,將其清除,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_免疫。(3)要阻止非洲豬瘟的進一步蔓延,從免疫學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進行免疫預防。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研究機構已初步研制出非洲豬瘟疫苗,為判斷該疫苗的有效性,他們將未接觸過ASFV的生長狀況相同的生豬隨機均分為兩組,并編號為甲和乙,進行了如下實驗:項目 甲組 乙組注射 是否發病 注射 是否發病第一次實驗 1 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 否 a 否第二次實驗 1 mL含ASFV制劑 是 1 mL含ASFV制劑 是a處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出現此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章末檢測試卷(三)1.B [吞噬細胞屬于免疫細胞,但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淚腺等非免疫細胞分泌,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錯誤;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主要包括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補體等,不包括溶酶體,D錯誤。]2.B [結合題干信息可知,樹突狀細胞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又參與細胞免疫,則樹突狀細胞既激發體液免疫又激發細胞免疫,B錯誤。]3.C [分析題圖可知,a~d分別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B細胞、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漿細胞,d(漿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能力,A錯誤;產生抗體的細胞可由b(B細胞)或記憶B細胞分化形成,B錯誤;c、d都可以通過相應的記憶細胞分化而來,D錯誤。]4.C [病毒侵入機體后,被吞噬細胞處理,使內部的抗原暴露,被吞噬細胞處理的抗原傳遞給輔助T細胞,A正確;病毒營寄生生活,當病毒入侵靶細胞后,機體需要通過細胞免疫裂解靶細胞,重新暴露出病毒,病毒和抗體結合,最終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需要體液免疫的參與,C錯誤;細胞毒性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識別病毒入侵的靶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能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使得靶細胞裂解死亡并最終被清除,D正確。]5.B [抗原并非都是外來物質,也可能是自身損傷或癌變的細胞,B錯誤。]6.D [IBDV滅活疫苗相當于抗原,應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預防,發病后再注射不會阻止其法氏囊萎縮,D錯誤。]7.A [吞噬細胞不僅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在特異性免疫中也參與抗原的處理、提呈過程,A錯誤;吞噬細胞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過程,a組與b組比較說明,藥物Q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B正確;T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a組與b組的比較說明,藥物Q能增加T細胞數量,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C正確;b組與c組的比較說明,免疫增強劑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D正確。]8.C [由圖示分析可推知,當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細胞內,所以進行細胞免疫,產生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把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細胞混合培養,測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終能說明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與靶細胞密切接觸,誘導靶細胞凋亡,最終使病毒暴露在細胞外。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9.C [癌細胞PD-L1基因的過量表達,會使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與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C錯誤。]10.C [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本質為抗原,接種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后,機體內首先發生的是體液免疫,不能識別并結合人體內的組織相容性抗原,A錯誤;據題意可知,“糖丸”是用活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制成的減毒疫苗,B錯誤;該疫苗為減毒疫苗,病毒仍保持一定的活性,可以侵入細胞,故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發生相應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C正確;疫苗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屬于免疫學應用中的免疫預防,D錯誤。]11.B [免疫系統及時清除人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清除功能;識別體內癌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監控功能,故選B。]12.C [圖中甲可以指B細胞或記憶B細胞,丁可以指細胞毒性T 細胞或記憶T 細胞,A 錯誤;圖中丙為漿細胞,已經高度分化,不能再進一步增殖分化,B 錯誤;圖中④過程為細胞毒性T 細胞與被病原體侵染的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但并不能將病原體徹底清除,還需要抗體或其他免疫細胞的作用,C 正確;有些病毒侵入人體后,通過圖1所示體液免疫就可以將其清除;有些病毒侵入細胞內需要經過題圖兩個過程共同清除,D 錯誤。]13.BCD [體液免疫中的漿細胞能分泌特異性抗體,但不具有識別作用,A錯誤。]14.AD [過敏反應是指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因異常的、過高的免疫應答而導致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A正確;艾滋病屬于免疫缺陷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自身免疫病,B錯誤;過敏反應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細胞的嚴重損傷,但是有時會危及生命,C錯誤。]15.ACD [APLA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APLA能夠降低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B錯誤]。16.CD [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質膜上的糖蛋白的識別功能有關,A正確;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這樣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B正確;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C錯誤;皮膚可構成機體的外部屏障,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D錯誤。]17.(1)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 細胞因子(白介素等) (2)①②④ ④ 漿 (3)激素 相應的受體 (4)等于 腦干 (5)第一次感染后人體內產生的埃博拉病毒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及存活時間有限18.(1)抗原 體液(特異性) (2)不是 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可以結合EV71、VP1和VP2多種抗原 (3)VP4 VP4包埋在病毒內部,不易被免疫細胞識別 (4)產生足夠多的記憶細胞和抗體 記憶(B)細胞19.(1)細胞毒性T 細胞因子 抗體 (2)抗原 疫苗 (3)對癌細胞的特異性強解析 (1)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甲細胞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物質A為激活的輔助T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物質C為漿細胞釋放的抗體。(2)抗原提呈細胞將抗原加工處理后展示于細胞質膜表面供輔助T細胞識別,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結核桿菌制劑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致病,因此從免疫學角度來看,其屬于疫苗,注入機體能作為抗原引起機體特異性免疫。(3)免疫系統中免疫細胞或者抗體一般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針對癌細胞的特異性強的優點。20.(1)防御 細胞因子(白介素等) (2)細胞毒性T細胞 細胞 抗體 體液 (3)①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 ②1 mL生理鹽水 疫苗制劑喪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合理即可)解析 (3)①疫苗的作用是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等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病原體時,記憶細胞可以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產生相應抗體,及時清除病原體。②為探究研制出的非洲豬瘟疫苗是否有效,要控制的自變量為是否加非洲豬瘟疫苗制劑,甲組注射1 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故乙組注射等量的(1 mL)生理鹽水。(共48張PPT)章末檢測試卷(三)第三章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1.下列關于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A.B細胞、T細胞和吞噬細胞都屬于淋巴細胞B.T淋巴細胞又可以分為輔助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等C.溶菌酶主要由唾液腺、淚腺分泌,因此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D.免疫活性物質主要包括抗體、溶酶體、干擾素、白介素和補體等√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吞噬細胞屬于免疫細胞,但不屬于淋巴細胞,A錯誤;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淚腺等非免疫細胞分泌,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屬于免疫活性物質,C錯誤;免疫活性物質是指由免疫細胞或其他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主要包括抗體、細胞因子、溶菌酶、補體等,不包括溶酶體,D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2024·鹽城高二期末)樹突狀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TLR是位于其細胞表面的一種識別病毒的重要受體,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其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TLR是一種蛋白質B.樹突狀細胞只在體液免疫中起作用C.樹突狀細胞能識別抗原D.圖中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結合題干信息可知,樹突狀細胞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T細胞既參與體液免疫又參與細胞免疫,則樹突狀細胞既激發體液免疫又激發細胞免疫,B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2024·蘇州中學高二期末)如圖表示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過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①②表示有關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只有a、b、d三類細胞能識別抗原B.產生抗體的細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過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發生D.c可以由相應的記憶細胞分化而來,而d不可以√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析題圖可知,a~d分別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B細胞、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漿細胞,d(漿細胞)沒有識別抗原的能力,A錯誤;產生抗體的細胞可由b(B細胞)或記憶B細胞分化形成,B錯誤;c、d都可以通過相應的記憶細胞分化而來,D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某冠狀病毒入侵到機體后,吞噬細胞與輔助T細胞結合引起輔助T細胞釋放白介素-1。白介素-1能刺激輔助T細胞釋放白介素-2。白介素-2能刺激輔助T細胞釋放更多的白介素-2,也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的生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吞噬細胞與輔助T細胞結合時,將病毒已暴露的抗原傳遞給輔助T細胞B.白介素-2刺激更多白介素-2釋放的過程屬于正反饋調節C.上述過程屬于細胞免疫,機體清除該病毒不需要體液免疫的參與D.細胞毒性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識別并裂解感染病毒的細胞√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單項選擇題病毒侵入機體后,被吞噬細胞處理,使內部的抗原暴露,被吞噬細胞處理的抗原傳遞給輔助T細胞,A正確;病毒營寄生生活,當病毒入侵靶細胞后,機體需要通過細胞免疫裂解靶細胞,重新暴露出病毒,病毒和抗體結合,最終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需要體液免疫的參與,C錯誤;細胞毒性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識別病毒入侵的靶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能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使得靶細胞裂解死亡并最終被清除,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5.下列關于抗原和抗體的說法,錯誤的是A.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質,但抗體都是蛋白質B.抗原都是外來物質(異物性),抗體是人體產生的C.抗體除分布于血漿、組織液等內環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D.抗體有特異性,能夠與相應抗原結合,形成沉淀等√單項選擇題抗原并非都是外來物質,也可能是自身損傷或癌變的細胞,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6.雞尾部的法氏囊是B細胞的發生場所。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雛雞后,可導致法氏囊嚴重萎縮。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法氏囊是雞的免疫器官B.傳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導致雛雞出現免疫功能衰退C.將孵出當日的雛雞摘除法氏囊后,會影響該雛雞B細胞的產生D.雛雞感染IBDV發病后,注射IBDV滅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縮單項選擇題√IBDV滅活疫苗相當于抗原,應在感染前注射,用于免疫預防,發病后再注射不會阻止其法氏囊萎縮,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7.為探究某種藥物Q對細菌性疾病的治療是否與機體免疫力的增強有關,某科研小組將患細菌性疾病的小鼠隨機分為a、b、c三組,a組注射一定量的藥物Q,b組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c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強劑,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吞噬細胞僅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B.藥物Q能夠增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C.藥物Q可通過促進小鼠T細胞數量的增加來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D.免疫增強劑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吞噬細胞不僅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在特異性免疫中也參與抗原的處理、提呈過程,A錯誤;吞噬細胞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過程,a組與b組比較說明,藥物Q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B正確;T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a組與b組的比較說明,藥物Q能增加T細胞數量,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C正確;b組與c組的比較說明,免疫增強劑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D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如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A.漿細胞產生抗體的作用B.病毒刺激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C.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D.病毒抗原誘導B細胞分化的作用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由圖示分析可推知,當小鼠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寄生在宿主細胞內,所以進行細胞免疫,產生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把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毒感染的小鼠細胞混合培養,測定上清液的放射性,最終能說明激活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與靶細胞密切接觸,誘導靶細胞凋亡,最終使病毒暴露在細胞外。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9.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與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程序性死亡配體1)一旦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不觸發免疫反應。癌細胞可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如果阻斷兩種蛋白的結合,會增強T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B.可以使用PD-1抗體或PD-L1抗體阻斷這一信號通路來治療癌癥C.癌細胞PD-L1基因的過量表達可逃避T細胞的識別,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D.過度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會引起過強的免疫反應√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癌細胞PD-L1基因的過量表達,會使活化的T細胞表面的PD-1與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C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0.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生病的對象主要是7歲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無法治愈。1957年,顧方舟臨危受命,進行自主疫苗研制,減毒疫苗——“糖丸”研發生產之后,歷經40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被阻斷。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A.該疫苗可以識別組織相容性抗原B.“糖丸”——脊髓灰質炎疫苗是用滅活的病毒制成的C.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發生相應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D.疫苗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屬于免疫學應用中的免疫治療√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單項選擇題脊髓灰質炎活疫苗本質為抗原,接種脊髓灰質炎活疫苗后,機體內首先發生的是體液免疫,不能識別并結合人體內的組織相容性抗原,A錯誤;據題意可知,“糖丸”是用活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制成的減毒疫苗,B錯誤;該疫苗為減毒疫苗,病毒仍保持一定的活性,可以侵入細胞,故接種該疫苗后,機體會發生相應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過程,C正確;疫苗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屬于免疫學應用中的免疫預防,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1.及時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和識別體內癌細胞分別屬于免疫系統的A.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監控功能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監控功能C.免疫監控功能、免疫清除功能D.免疫清除功能、免疫防御功能√單項選擇題免疫系統及時清除人體內衰老或損傷的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清除功能;識別體內癌細胞屬于免疫系統的監控功能,故選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2024·南京高二期末)如圖是人體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甲僅指B細胞,丁僅指細胞毒性T 細胞B.圖中丙細胞可進一步增殖分化C.圖中④過程并不能將病原體徹底清除D.病毒侵入人體后,一定會發生圖示兩個過程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圖中甲可以指B細胞或記憶B細胞,丁可以指細胞毒性T細胞或記憶T細胞,A錯誤;圖中丙為漿細胞,已經高度分化,不能再進一步增殖分化,B錯誤;圖中④過程為細胞毒性T細胞與被病原體侵染的靶細胞密切接觸,使靶細胞裂解死亡,但并不能將病原體徹底清除,還需要抗體或其他免疫細胞的作用,C正確;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有些病毒侵入人體后,通過圖1所示體液免疫就可以將其清除;有些病毒侵入細胞內需要經過題圖兩個過程共同清除,D錯誤。單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3.(2024·江蘇如東高級中學高二檢測)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所有的免疫細胞均可以識別抗原B.對同一生物體而言,不同的免疫細胞功能不同,但其遺傳物質相同C.記憶細胞在二次免疫的過程中可以快速增殖、分化D.輔助T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在B細胞及細胞毒性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多項選擇題√體液免疫中的漿細胞能分泌特異性抗體,但不具有識別作用,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4.下列關于免疫失調的說法正確的是A.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過敏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B.艾滋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免疫缺陷病C.因為過敏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所以不會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終常常死于復合感染或者腫瘤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過敏反應是指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因異常的、過高的免疫應答而導致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紊亂,A正確;艾滋病屬于免疫缺陷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都屬于自身免疫病,B錯誤;過敏反應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細胞的嚴重損傷,但是有時會危及生命,C錯誤。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2024·常州高二檢測)在正常孕婦的血清中,存在抗配偶淋巴細胞的特異性抗體(APLA),它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缺乏APLA的孕婦常會發生習慣性流產。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PLA由母體漿細胞分泌B.APLA能夠增強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C.可通過抗原-抗體雜交檢測APLAD.可給患者接種適量的配偶淋巴細胞進行治療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PLA可與胎兒細胞上源于父親的抗原結合,阻止母體免疫系統對胚胎的識別和攻擊,APLA能夠降低母體對胚胎的免疫反應,B錯誤。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6.有一種“生物活性繃帶”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細胞標本,再讓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將膜片敷到患者傷口上,膜片會將細胞逐漸“釋放”到傷口處,并促進新生皮膚層生長,達到愈合傷口的目的。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質膜上的糖蛋白有關B.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C.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抗體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D.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多項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多項選擇題膜片“釋放”的細胞能與患者自身皮膚愈合,與兩者細胞質膜上的糖蛋白的識別功能有關,A正確;種植在膜片上的細胞樣本最好選擇來自患者本人的干細胞,這樣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B正確;若采用異體皮膚移植會導致免疫排斥反應,主要是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對移植皮膚細胞有殺傷作用,C錯誤;皮膚可構成機體的外部屏障,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因此人的皮膚燒傷后易引起感染,主要是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受損所致,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7.內環境穩態是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共同調節實現的。如圖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體后,免疫細胞作出應答的部分過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種單鏈RNA病毒,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圖乙表示機體內環境穩態調節的相關機制。請回答下列問題:非選擇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圖甲所示過程為病毒未侵入人體細胞內時所引起的免疫反應,一旦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就需要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共同將其清除。圖甲中細胞②可以通過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來促進細胞④的增殖、分化。(2)圖甲中具有識別抗原功能的細胞有________(填序號),細胞____(填序號)在抗原刺激和白介素等的作用下,其細胞周期會縮短,進一步增殖、分化為能產生抗體的____細胞。非選擇題細胞細胞因子免疫和體液免疫(白介素等)①②④④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由圖乙可知,對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的調節,既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進行調節,也可通過內分泌腺細胞分泌有關______進行調節。免疫細胞能接受這二者的調控,是因為其細胞上具有____________。非選擇題激素相應的受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人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體溫維持在39℃,此時人體產熱量______散熱量;人體還會出現呼吸速率加快等臨床癥狀,調節此過程的中樞位于______部位。非選擇題等于腦干(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還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第一次感染后人體內產生的埃博拉病毒抗體和記憶細胞的數量及存活時間有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8.(2024·江蘇南通中學高二期末)EV71是引發手足口病的一種人腸道病毒。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疫苗的研發與接種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科研人員用小鼠進行相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將EV71滅活病毒、外殼蛋白VP1和VP2作為______分別注射到3組小鼠體內,引發小鼠機體的____________免疫,產生相應的抗體。非選擇題抗原體液(特異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多次免疫后,分別取上述3組小鼠的血清和未免疫小鼠的血清,測定血清中抗體與相關抗原的結合強度,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表明EV71免疫的小鼠血清抗體______(填“是”或“不是”)單一抗體,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選擇題不是的小鼠血清可以結合EV71、VP1和VP2多種抗原EV71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根據圖2分析,EV71病毒的四種外殼蛋白(VP1~VP4)中最不適宜作為疫苗的是_______,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選擇題VP4VP4包埋在病毒內部,不易被免疫細胞識別(4)EV71疫苗需要注射兩次,前后間隔1個月,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種該疫苗后,一旦EV71侵入機體,_____________會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從而產生大量特異性抗體,與病毒結合,阻止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多的記憶細胞和抗體產生足夠記憶(B)細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9.科學家發現,給膀胱癌患者注射結核桿菌制劑,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細胞,如圖顯示了免疫系統被激活清除癌細胞的部分過程,甲、乙、丙、丁表示細胞,A、B、C表示免疫活性物質。回答下列問題:非選擇題(1)圖中的免疫過程中,甲細胞表示___________細胞,物質A表示__________,物質C表示______。細胞毒性T細胞因子抗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根據圖示分析可知,甲細胞表示細胞毒性T細胞,物質A為激活的輔助T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物質C為漿細胞釋放的抗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抗原提呈細胞將_______傳遞給T細胞,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結核桿菌制劑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致病,從免疫學角度來看,結核桿菌制劑相當于______(填“疫苗”或“抗體”)。非選擇題抗原疫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抗原提呈細胞將抗原加工處理后展示于細胞質膜表面供輔助T細胞識別,進一步激活免疫系統。結核桿菌制劑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致病,因此從免疫學角度來看,其屬于疫苗,注入機體能作為抗原引起機體特異性免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上述治療膀胱癌的方法稱為免疫激活療法,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優點。非選擇題對癌細胞的特異性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免疫系統中免疫細胞或者抗體一般能特異性識別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療中,使用化學治療藥物無差別殺傷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這一特點,免疫激活療法具有針對癌細胞的特異性強的優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20.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如非洲野豬、歐洲野豬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請回答下列問題:(1)被ASFV侵染后,豬的免疫系統能消滅一定數量的病毒,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_____功能。在免疫應答中,輔助T細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分化過程。(2)當ASFV侵入豬細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__發揮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該過程屬于______免疫,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的病毒則需相應的______與之結合,將其清除,該過程屬于______免疫。防御細胞因子(白介素等)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抗體體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3)要阻止非洲豬瘟的進一步蔓延,從免疫學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進行免疫預防。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疫苗的作用是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等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病原體時,記憶細胞可以迅速活化、增殖和分化,形成大量的漿細胞,產生相應抗體,及時清除病原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②某研究機構已初步研制出非洲豬瘟疫苗,為判斷該疫苗的有效性,他們將未接觸過ASFV的生長狀況相同的生豬隨機均分為兩組,并編號為甲和乙,進行了如下實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項目 甲組 乙組注射 是否發病 注射 是否發病第一次實驗 1 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 否 a 否第二次實驗 1 mL含ASFV制劑 是 1 mL含ASFV制劑 是非選擇題a處的內容是______________。出現此實驗結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1 mL生理鹽水疫苗制劑喪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豬體內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合理即可)項目 甲組 乙組注射 是否發病 注射 是否發病第一次實驗 1 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 否 a 否第二次實驗 1 mL含ASFV制劑 是 1 mL含ASFV制劑 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非選擇題為探究研制出的非洲豬瘟疫苗是否有效,要控制的自變量為是否加非洲豬瘟疫苗制劑,甲組注射1 mL非洲豬瘟疫苗制劑,故乙組注射等量的(1 mL)生理鹽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檢測試卷(三).docx 章末檢測試卷(三).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