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如何學好生物?1、重視課前預習(課本+金版課前預習思維啟動)2、課上專心聽講大膽回答(講練結合,金版探究例題課上要做)3、課后及時完成作業(yè),多問(金版課時評價作業(yè)+章末評估等)第1章 人體的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第1節(jié) 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1.(1)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履蟲草生活在外界水環(huán)境中。(2)相似之處:都是液體環(huán)境;不同之處:①血細胞并不直接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②與外界環(huán)境相比,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wěn)定,如溫度基本恒定。2.若血細胞直接置于外界水環(huán)境中,可能會出現吸水膨脹直至破裂的現象。寫出圖中標號代表的內容。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細胞外液細胞內液體液(2)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請依據圖示關系繪制出能反映三者聯(lián)系的模式圖(用文字和箭頭表示)。血漿組織液淋巴液毛細血管壁(動脈端)毛細血管壁(靜脈端)毛細淋巴管壁淋巴循環(huán)O2和營養(yǎng)物質CO2和代謝廢物細胞內液2.寫出下列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細胞名稱 所生活的內環(huán)境淋巴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口腔上皮細胞淋巴液、血漿血漿、組織液組織液【例1】下列屬于哺乳動物和人體“內環(huán)境”的是 ( )A.肺泡腔內的氣體 B.小腸腔內的消化液C.心室腔內的血漿 D.膀胱內的尿液C【易錯提醒】(1)“細胞外液”并不適用于所有動物:多細胞動物有細胞外液,單細胞動物無所謂的“細胞外液”。(2)“細胞外的液體”并非全是細胞外液: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淚腺等與外界環(huán)境相通的腔道內的液體應算作人體外部環(huán)境,即尿液、消化液等不屬于細胞外液。【例2】下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b、c依次為組織液、血漿、淋巴液B.a、b、c依次為血漿、淋巴液、細胞液C.b、c、d依次為組織液、淋巴液、血漿D.b、c、d依次為組織液、細胞內液、淋巴液D血漿蛋白(3)乳汁屬于內環(huán)境嗎?為什么 不屬于。乳汁產生后通過導管運輸到體外,與外界直接相通。【例3】下列各組物質全部屬于內環(huán)境成分的是 ( )A.CO2、血紅蛋白、H+B.呼吸氧化酶、血漿蛋白、激素C.纖維蛋白原、Ca2+、載體D.葡萄糖、氨基酸、HPO42-D【方法規(guī)律】判斷內環(huán)境成分的技巧(2)“二排除”:排除不屬于內環(huán)境的成分。①細胞內特有的物質:血紅蛋白、胞內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②細胞膜上的成分:載體、受體等。③與外界環(huán)境相通的液體成分:消化液、尿液、淚液、汗液等中的成分。④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纖維素、麥芽糖等。組織液、淋巴液的滲透壓與無機鹽的含量有關緩沖物質1.一些人吃餃子時喜歡蘸醋,但其內環(huán)境中的pH并未明顯下降,你能解釋其原因嗎 人體血漿中存在HCO3-等物質,可調節(jié)pH,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2.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身體常出現組織水腫現象,試解釋其中的原因。患者體內血漿蛋白含量減少,血漿滲透壓下降,組織液滲透壓相對升高,組織液增多,出現組織水腫現象。2.組織水腫的原因分析。3.當感冒發(fā)燒時,為什么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 人的正常體溫為37 ℃左右,該溫度是體內酶作用的最適溫度。高燒時,酶的活性下降,食物的消化分解速率下降,因此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例4】長時間運動引起機體缺氧時,血漿pH的變化趨勢、引起pH變化的物質分別是 ( )A.降低、CO2 B.降低、乳酸C.升高、CO2 D.升高、乳酸長時間運動引起機體缺氧時,血漿pH的變化趨勢會保持下去嗎?為什么 不會,因為血漿中含有調節(jié)pH的物質,如HCO3-等。B【母題延伸】【例5】患者注射用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0.9%,也叫生理鹽水。下列有關生理鹽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理鹽水的滲透壓與人體血漿滲透壓相當B.生理鹽水中的Na+濃度和Cl-濃度與細胞外液中的相同C.劇烈運動后,可適當飲用生理鹽水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和鹽分D.其他動物的細胞在生理鹽水中,形態(tài)可能會發(fā)生顯著變化B給身體健康的人靜脈注射100 mL生理鹽水后,組織液含量會增加嗎?細胞內液含量會明顯增加嗎?為什么 靜脈注射后,生理鹽水會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即組織液含量增加;由于生理鹽水為人體內環(huán)境的等滲溶液,內環(huán)境滲透壓相對不變,細胞內液含量不會明顯增加。【情境遷移】(1)營養(yǎng)物質: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吸收→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環(huán)境→組織細胞。(2)空氣中的O2、CO2:①O2: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內環(huán)境→組織細胞。②CO2:排出過程與O2的進入過程剛好相反。(3)代謝廢物:【例6】進行肌肉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后作用于靶細胞所經過的一般途徑是 ( )A.血液→組織液→淋巴液→組織液→靶細胞B.淋巴液→血漿→組織液→血漿→靶細胞C.D.靜脈注射:血漿組織液靶細胞C【例7】右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4種器官或系統(tǒng),E、F表示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內環(huán)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B.Ⅲ表示循環(huán)系統(tǒng)C.F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膚BX√√√B腎小管的重吸收肺、小腸等、腎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和吸收作業(yè)金版學案P7課時評價作業(yè)(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