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寫作 學寫讀后感 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讀后感這種文體,初步掌握讀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寫法。2.運用所學知識寫讀后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讀物的評價能力。3.培養并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 ◎重點: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實的感受來寫讀后感。【自學互查】1.判斷對錯,初識讀后感。(1)讀后感是一種實用性文體,可以解決閱讀后的理解、寫作等問題。( )(2)讀后感有“讀”有“感”,但是重在“讀”,因為不“讀”怎么來“感”呢 ( )(3)雖然讀后感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但是不能把讀后感簡單地當作議論文來寫。( )2.閱讀下列文字,感悟其中的哲理。(1)童話里有一架天梯,要去多高多遠都可以,只要向上爬即可。但是,一步步向上的時候,下面的梯級就四處散落,換言之,只可往上,不可回頭。年輕時聽見這部天梯的故事只覺可笑,噫,只要往高處之路不絕,有什么壞 現在回想,不禁惻然,啊,沒有回頭路。每走前一步,代價是后一步永遠失去,有時,真想再轉身同親友多說一句,已不能夠,早已生離死別。兒童時常形容時光如一節開出去的火車,轟隆轟隆,經過原野,穿過山洞,日夜不停。可恨目的地是什么地方,人人知道。如果不在旅途中多吃多喝,娛己娛人,兼欣賞風景,簡直對不起自己。一直覺得,最好的時間永遠是現在,不是嗎 (2)有時候,人需要一種逆向思維。常人認為好,也可能是壞;常人認為倒霉,也可能是幸運。這樣得出的結論帶有顛覆性乃至爆炸性。這是因為,別人看到的是他們的顏面與前胸,你看到的卻是他們的后腦與后背。這就好像觀棋時多想了好幾步。你看到了滿,他看到了滿則溢;你看到了盈,他看到了盈則虧;你看到了禍,他看到了福所倚;你看到了福,他看到了禍所伏。【問題探究 借故生新】 任務驅動一 了解讀后感這一文體及相關知識。 1.什么是讀后感 結合搜集的資料,或者閱讀課本上的有關知識解讀來明確讀后感。2.讀后感要寫哪些方面的感受 也就是要找準“感”點,這里的“感”點不要貪大,要從小處著眼。3.讀后感的擬題。4.讀后感的基本樣式。 讀后感的基本樣式可以用四個字“引”“議”“聯”“結”概括。引:恰當引述原著。或直接引述感觸較深的內容,或間接概述原作,這是“感”點所在,是順利寫作的前提。要注意反復思考提煉,確立感點。議:結合原作寫感受。必須是真情實感,結合以上感點展開,不能隨便轉移話題。要在讀懂原作基礎上分析評價,避免東拉西扯,離中心太遠。聯:聯系實際進一步論說。可以用切身體會和具體事例,述說個人感受或生活啟迪;也可以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達感受。結:結束語。可以概括個人感受,可以歸納全文,可以深化主旨,可以由此表達決心和信心,也可以升華情感觸發點。結尾都要有力地收束全篇,帶給讀者正能量,讓人受到感染。 任務驅動二 精細分析思考,寫出有現實意義的讀后感。寫讀后感,要注意易犯的幾個錯誤,大家知道是什么嗎 結合“引”“議”“聯”“結”四部分的要求思考,避免一些錯誤的出現。1. “讀”是感的基礎,“感”由“讀”而生,重在“感”,要表達出真情實感,不在“讀”。要謹防只是一味“讀”的同時,用大量篇幅概述原文,完全遠離了讀后感的寫作思路。2.要防止引文有誤。無論直接引用,還是間接引用,都要仔細核對,不能出現點滴失誤。這樣才能由讀而發,寫出現實感受。若引文錯誤,就會在表達上造成不該有的偏差。3. 。讀完作品,會生發很多感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啥也做不好。要寫感受最深的一點,選擇對現實有意義的感想,如讀《西游記》可寫孫悟空征服邪惡的斗爭精神,避免泛泛而談、漫無中心的弊病。4. 。同一名著或同一名篇,多數人的感受大同小異。但不能都走同一條路,“物以稀為貴”,最好寫出個人獨特的感受,力求新穎別致。例如寫豬八戒,一般人看到的是他的缺點,我們不妨寫一寫他的優點——人際關系好,路上化緣、問路等溝通協調的事大多由豬八戒負責。 任務驅動三 讀后感的精妙構思實踐。就你讀過的某部名著或某篇文篇,寫一篇讀后感,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參考答案自學互查1.(1)√ (2)× (3)√2.(1)示例:最好的時間永遠是現在。(或“珍惜現在。”)(2)示例: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或“學會逆向思考。”)問題探究 借故生新任務驅動一1.記錄下閱讀時產生的觸動或得到的啟發的文章,就是讀后感。2.(1)對主題及人物情感的思考;(2)對文中某一部分內容的理解;(3)對某個細節或某些語句的感悟;(4)對人物形象的看法,例如行為等。3.(1)直接擬題。例如:讀《紅星照耀中國》有感,等等。(2)間接擬題。例如:主題目“紅星下有溫度”,副題目“《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任務驅動二1.要防止只讀不感3.要防止面面俱到4.要防止人云亦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