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修訂統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學習任務單【單元學習任務】核心任務 課型安排 學習任務 課時安排學校準備開展以“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君子少年”為主題的德育教育活動,請你寫一篇以“曬曬我班的牛人”為題的征文,并由此來開展“少年君子”評選活動。 單元導讀課 任務一:字詞積累,夯實基礎任務二:走近作者,知人論世任務三:明確任務,做好規劃 1課時單篇精讀課 《陋室銘》精讀《愛蓮說》精讀《驛路梨花》精讀《青春之光》精讀 5課時整合聯讀課 《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整合聯讀 1課時讀寫共生課 任務一:選材方法指導任務二:寫作實踐 2課時單元小結課 任務一:回顧課文,梳理概括任務二:回顧品味,運用手法任務三:自我評價,總結提高 1課時第一課時 單元導讀【學習目標】1.會寫重點字詞,積累重點詞語重點語句的意思,能靈活運用。2.能夠了解本單元各篇課文的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3.了解單元學習任務,能做好學習規劃。【課前預學】1.熟讀本單元的課文。【課中探究】任務一:字詞積累,夯實基礎自學 給五篇文章標注段落序號,自讀文章,邊讀邊勾畫不會讀、不會寫、不理解的字詞。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識記課后“讀讀寫寫”中的字詞。互學 小組討論、整理易錯字音、易錯字形、重點詞語并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挑選音、形易錯的詞語出互測題(每一課至少整理3——5個易錯點),同桌互相測評。易錯字音:易錯字形:重點成語:任務二:走近作者,知人論世自學 選擇本單元中你最喜歡的一位作者,并向小組成員介紹他。互學 小組成員互相補充作者介紹。展學 每個小組派代表分別對作家作品進行介紹,其余小組傾聽、補充或糾正。任務三:明確任務,作好規劃明確單元學習任務,作好自己的學習規劃。【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熟讀課文《阿長與〈山海經〉》。第二課時 《陋室銘》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朗讀并背誦短文,積累重點文言詞句。2.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的高潔志趣。【課中探究】任務一:反復誦讀,讀出韻味1.初讀課文,讀準以下字詞的字音并看清字形,理解詞意。吾( ) 德馨( ) 苔( )痕 鴻儒( ) 調( )素琴 案牘( )2.找出韻腳詞(即句末韻母相同或相近的詞語),體會課文的音韻特點,然后放慢語速,再讀課文。3.放慢語速再讀課文,邊讀邊劃出朗讀節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任務二:細讀課文,把握文意1.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標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句,通過同桌互助,掃除閱讀障礙。2.理解難句,把握全文大意。(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翻譯:3.美讀課文,標出課文的三個層次,讀出三個層次的不同感受。4.品讀課文,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繪出陋室不陋的。5.由形及神,把握“陋室”的真正含義。提問:作者真的就只是在寫陋室不陋嗎 為什么 任務三:精讀課文,賞析寫法請從文中任選一句,寫一段賞析《陋室銘》的文字。提示:可從文章的構思、層次、語句、手法等角度賞析。【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作者所說的“惟吾德馨” 提示:可從“德馨”體現在哪些地方,精神追求與物質滿足之間的關系等方面去思考。第三課時 《愛蓮說》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積累文言詞句,能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2.理解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表達了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3.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課中探究】任務一:初讀,知文意1.聽范讀,注意讀音和節奏。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3.再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任務二:再讀,感形象1.讀課文第一段,請找出作者直接寫蓮的語句。并思考作者筆下的蓮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蓮的?2.思考探究。(1)最能概括蓮的形象的句子是哪句(原文)(2)從作者的描寫中,蓮和君子有什么共性的地方?(3)課文除了寫蓮,還寫了菊和牡丹,作者對它們分別是什么態度?這樣寫有什么作用?任務三:品讀,賞語言1. 品析文章的語言之美。2.學生齊讀課文,集中感受本文的語言美。任務四:比讀,學寫法通過比較《愛蓮說》與《陋室銘》,進一步體會托物言志寫法的妙處,總結全文。1.學生背誦課文。2.請學生分析兩篇文章的異同。【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學習本課托物言志的寫法,試著寫一個片段,通過某個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第四課時 《驛路梨花》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進一步學習略讀的方法,并概還故事內容。2.把握文章記敘的順序,理請文章的思路,體會構思的巧妙。【課中探究】任務一:理解標題之美研讀標題,理解標題的美妙。任務二:體會構思之妙1.這篇課文是圍繞大山深處的小茅屋展開故事情節的,先后出現了一連串的人,他們與小茅屋發生了什么事 誰是小茅屋的主人 略讀全文,按小茅屋修蓋、照料、維護的先后順序概述,再按課文記敘的順序概述。(1)師解析。知識積累:略讀的閱讀方法就是觀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即根據閱讀目的,選擇性地快速閱讀,了解故事梗概。確定閱讀重點:人物與小茅屋發生的故事,即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方法:圍繞“誰是小茅屋的主人”快速閱讀,對景物描寫、人物對話、心理活動、抒情議論等細節進行掃讀。(2)學生默讀課文,概述故事內容。①按小茅屋修蓋、照料、維護的先后順序敘述人物與小茅屋之間發生的事。②課文從“我”和老余的視角敘述人物與小茅屋之間發生的事。(3)比較哪種寫作順序更好。2.再次略讀課文,找出文中設置的三次懸念和兩次美麗的誤會,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分析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1)師解析。確定閱讀重點:情節中的懸念和誤會。知識積累:懸念是指對文學作品中人物命運的遭遇、未知情節的發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如本文中的“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這一懸念,就抓住了人們急于想知道“小茅屋的主人是誰”的心理。(2)學生快速略讀課文,找出三次懸念和兩次誤會。【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熟讀課文。第五課時 《驛路梨花》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精讀語段,品析“梨花”的內涵及作用。2.品讀課文,弘揚雷鋒精神。【課中探究】任務一:細讀文段,品析小說之美1.細讀第1-2自然段,品析小說開頭的景物描寫,理解其作用。(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批注:(2)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這么陡峭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夕陽西下,我們有點兒著急了,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批注:2.細讀第7-12段,這一部分作者對大山深處的小茅屋進行了細致描寫,想想有什么作用。3.品析夢境在文中的作用。任務二:品讀“梨花”,理解精神之美讀精彩片段,勾畫描寫“梨花”的語句,理解“梨花”的豐富含義及作用,并思考用“驛路梨花”作標題的妙處。理解并批注“梨花”的不同含義及作用。(第3自然段)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第4自然段)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第6自然段)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里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第24自然段)原來對門山頭上有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第25自然段)我們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滿了熱情的“請進”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第27自然段)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第37自然段)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賞析用“驛路梨花”作標題的妙處。【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聯系現實,請你以“我心中的梨花”為題,寫寫新時代梨花精神,完成一篇小作文。第六課時 《青春之光》單篇精讀【學習目標】1.通過略讀課文,抓住小標題等關鍵信息,梳理黃文秀的感人事跡。 2.通過品析人物的多面描寫,感受黃文秀的人物形象。3.思考黃文秀精神品質的現實意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課中探究】任務一:整體感知課文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通過那些事件表現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的?完成“黃文秀扶貧檔案卡”。黃文秀扶貧檔案卡姓名 黃文秀 性別 女職務 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 任職時間 2018.3.26-2019.6.17工作內容 我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我心中的長征仿佛她還在一樣工作成效2.思考:小標題是否可調換順序?3.討論:小標題是否可以刪去?任務二:把握人物形象1.聚焦言行細節。從文中找出對黃文秀形象概括性的敘述或細節性的具體描寫的語句,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1)概括性的敘述(2)細節性的具體描寫2.聆聽他人之聲。文中很多人是黃文秀故事的見證者,他們對黃文秀有著許多不同的評價。勾畫文中不同人對黃文秀評價的話,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其表達效果。3.還原心路歷程。勾畫文中黃文秀駐村日記中的句子,按行文順序標上序號,并依次以“她說:_______”的形式朗讀,思考其表達效果。任務三:探究文章主旨1.扶貧“長征”路困難重重,支撐黃文秀一路前行的力量有哪些 提示:嘗試從黨組織的教育、家教家風的影響,以及個人理想追求等角度思考她精神品質的來源。2.本文主角是黃文秀,但最后一段為什么要提及全國那300多萬名干部 說說你的理解。【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閱讀黃文秀日記片段,撰寫讀后感(300字),聚焦“青春的選擇”。第七課時 《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整合聯讀【學習目標】1.通過對比、討論、探究,學會多角度解讀文本,掌握閱讀策略。2.通過拓展學習,樹立積極人生觀。【課中探究】任務一:對比閱讀,知識梳理自學:快速瀏覽三篇課文,完成下面表格。篇目 文體 主要情節(或觀點) 核心主題《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與不為》任務二:細節勾連 ,對比分析自學:再次閱讀三篇課文,嘗試從寫作手法、語言風格、人物塑造(如有)、結構安排等方面對三篇文章進行對比分析。完成下面表格。對比維度 《驛路梨花》 《青春之光》 《有為與不為》寫作手法語言風格人物塑造任務三:鏈接熱點, 精神呼喚鏈接資料:彭宇案 事件經過:2006年,彭宇在南京水西門廣場公交車站目睹老太太徐壽蘭摔倒,上前攙扶后卻被老太太及其家屬要求賠償,最終彭宇被判需承擔部分責任并賠償。 影響與反思:該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扶不扶”問題的廣泛討論,許多人因此陷入道德困境,擔心做好事反被訛詐,導致在面對類似需要幫助的情況時猶豫不決,甚至冷漠旁觀。這種現象反映了社會信任的缺失,也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感。大學生社會冷漠現象 調查數據:根據相關調查報告,部分大學生對社會問題和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度較低,對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熱情不夠,甚至在面對校園內外的不文明行為或不良現象時,選擇沉默或漠視。 具體表現:例如,一些大學生在校園內看到同學或陌生人摔倒、受傷,會選擇視而不見;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對需要讓座的老人、孕婦等群體無動于衷;對于社會上的貧困、疾病等現象,缺乏同情心和責任感。青年網民社會心態中的冷漠傾向 消費觀念:《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24)》顯示,部分青年網民在消費行為中表現出“情價比消費”的特點,即在追求個人情緒滿足的同時,對社會公共利益的關注度較低。例如,一些青年網民愿意為虛擬商品、游戲道具等高消費,卻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捐贈或支持缺乏積極性。 社交與情感需求:調查報告還提到,青年網民已邁向“悅己時代”,在情感需求方面更注重個人的內心感受和自我滿足,對他人的情感需求和社會關系的維護相對忽視。自學:提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踐行本單元課文所傳達的精神價值?”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和社會現象,進行思考與發言。展學:抽生回答,積極引導。【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在公共場合遇到摔倒的老人,該不該扶?請結合《有為有不為》中的觀點,發表你的看法。300字左右。第八、九課時 讀寫共生課【學習目標】1.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2.能夠寫出主題鮮明、選材精當的作文。【課中探究】任務一:選材方法指導1.在選材的時候,首先要注意到什么 (2)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完成下面的表格。項 目 內容你想寫的“牛人”是誰 他(她)“牛”在哪里 (中心)哪些材料能表現他(她)的這種“牛” 下面是老師搜集到的同學們寫作“親情”類文章時用到的材料,想想它們存在怎樣的問題呢。(1)媽媽為我打傘,媽媽的衣服被淋濕,我感動得哭了,抱著媽媽說愛媽媽。(2)補習回家的路上,我和媽媽推讓一小瓶礦泉水。(3)媽媽給我去買盒飯,結果被凍壞,因為她沒有穿羽絨服,我感動萬分。(4)我生病了,在醫院睡了一天一夜,醒來看見媽媽爸爸眼睛里全是血絲,原來爸爸媽媽一直陪在我身邊。(5)媽媽在醫院守護我,結果著涼感冒了,她只得回家休息。第二天中午她又到病房來看我,我就哭著說:“媽媽,我想你!我愛你!”媽媽也說:“媽媽也愛你。”《散步》的主要內容和主題是什么 《再塑生命的人》:“我”喪失了視覺聽覺,莎莉文老師用在手掌中寫字的方式,喚起了“我"的求知欲,讓“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孫權勸學》:大字不識一筐的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勸告,刻苦攻讀,才略大進。后來他與魯肅議論事情,竟然讓年齡比他長、地位比他高、威望比他隆的魯肅驚嘆無比。魯肅由衷地夸獎呂蒙說:“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不僅如此,魯肅還拜見了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成了好友!任務二:寫作實踐1.寫一篇以“曬曬我班的牛人”為題的征文,并由此來開展“少年君子”評選活動。提示:要求選取最能夠表現人物特點的材料——基于生活真實,也可以對生活材料進行合理的改造和加工,如果能夠找到“越出生活常軌”的材料更佳。2.使用評價量表進行評價與修改。項目 評價標準 自評 組評選材 能從生活中圍繞中心選材,生動形象地寫出事件,有意識地注意了寫作順序(5星)能從生活中圍繞中心選材,較生動地寫出事件,有一定的寫作順序(3星)能從生活中圍繞中心選材,事件不突出(2星)結構 能按照一定的線索、順序敘述故事,故事有波瀾,詳略得當(5星)有意識注意寫作順序,完整敘述故事,詳略較得當(3星)思路不夠清晰,詳略不夠得當(2星)手法 1.能夠綜合運用多種手法(以小見大、夾敘夾議、象征、托物言志等),能夠運用議論、抒情對人物展開評價或表達情感。(5星 )2.能夠使用某種手法,能夠使用關鍵句揭示中心、或總結過渡揭示文章脈絡等(3星)3.不能運用相關手法提高表現力(2星)情感 1.描寫真實感人,突出人物美德。(5星)2.描寫較真實感人,突出人物美德。(3星)3.描寫欠缺真情實感,寫出人物美德。(2星)【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再次修改完善作文。第十課時 單元小結【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回顧,能夠準確評價自己。2.通過梳理概括,加深對中華美德價值的理解。3.通過品味手法,體會引用之妙。【課中探究】任務一:單元回顧,梳理概括本單元課文或寫人記事,或辯證論述,或借物寫懷,以多樣的方式表現出中華美德的價值與魅力。再讀課文,梳理概括文中體現的中華美德,選擇其中一種,作深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加以詮釋。可以講一個故事,發一段議論,也可以借助一個事物來表達自己的認識。全班交流,并將討論的成果加以整理,辦一期主題壁報。任務二:回顧品味,運用手法寫文章或講話時,恰切地引用詩詞佳句、名言警句,往往可以使表達更加凝練典雅,富有意味。本單元的多篇課文都用到了這一手法,比如,《驛路梨花》結尾處引用陸游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一語雙關,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文章主題,增添了文化韻味。找出本單元其他課文中引用的語句,體會引用所帶來的多樣的表達效果。從學過的課文中摘抄一些名言佳句,想一想自己會在哪些情況下加以引用,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積累和設想。任務三:自我評價,總結提高單元學習自我評價表內容 完成情況能運用略讀的方法,夠根據一定目的或需要,確定閱讀重點。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在閱讀過程中,能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技巧等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寫作中能圍繞中心選材,做到真實、新穎。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在學習中能汲取名人精神力量,加強個人修養,確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很好[ ]還不錯[ ]有待提升[ ]【總結反思】我在本節課的收獲有: 我還有這些疑問: 【課后延學】閱讀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