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張PPT)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知識點 1 中華法系1.中華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文明,它 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其代表性法典為《唐律疏議》。2.中華法系源遠流長。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 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法的產生: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法的本質(1)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 本利益和共同意志。(2)決定性因素: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 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 的決定性因素。知識點 2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3.法的歷史類型(1)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即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2)我國當代的法是社會主義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 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4.法的基本特征(1)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5.法的職能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 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1.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2.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1)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在中國,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3)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知識點 3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3.法治建設在路上(1)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2)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蓬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 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 創新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是一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參 與的、史無前例的偉大社會實踐。知識辨析1.中華法系,是指以法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文明。2.近代一些仁人志士將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的努力失敗了,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法 治國家時要拒絕借鑒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經驗。3.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生產關系決定的。4.在國家治理中,法的政治職能只體現在政治建設中,法的社會職能只體現在社會建設中。5.法治中國是法治國家建設的“中國版”,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 并與其相適應的。6.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保證。一語破的1.錯誤。中華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 文明。2.錯誤。對于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經驗,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符合我國國情的 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經驗,我們可以借鑒,而不是一味拒絕。3.錯誤。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 的。4.錯誤。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 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 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5.正確。6.錯誤。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而不是依法行政。定點 法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 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 件決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 式。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而統治階級的意志歸根到底又是由其所處的社會物質生活所條件決定的。對法律而言,統治階級的意志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其不同層次的本質。典例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律匯編。其中有這樣的規定:任 何將皇宮以及公民的男女奴隸帶出城邑的人將被判處死刑;奴隸主將奴隸傷害致死,奴隸主 無罪;等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該法維持奴隸社會秩序,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集中體現②奴隸制法是維護奴隸主階級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③奴隸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是該法產生的決定性因素④該法是由奴隸制國家制定的,只對奴隸階級有約束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解析 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①后半句表述錯誤。法是由國 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④后半句表述錯誤。②③正確切題。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 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基礎練 題組一 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2024重慶月考)鴉片戰爭后,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最終無不以失敗告終。這表明( )①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的歷史和國情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③對西方國家的法治治理模式,我們可以借鑒,而不能照抄照搬④中華法系獨樹一幟,無法汲取西方法律文明精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北師大附中期中)有人說,法律是人類的重大發明。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我國傳統文化就蘊含法與禮的思想,現今我國還在不斷根據需要創制法律或把一些規則賦予法律效力。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①當代社會的法律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②中華法系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③制定和認可是國家根據實際來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④我國正在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河北邢臺五校聯考)中華法系萌芽生長、發展成熟于中華大地,為數千年國家治理、社會管理作出重要貢獻。它具有維系“大一統”的國家格局、價值規范相向而行、“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法律原則、強化吏治且從嚴治官等特征。這啟示我們( )①制定法律要與社會生產方式相適應②中華法系旨在維護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③我國具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傳統④要加強中華法系研究,傳承中華法系的優秀思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題組二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4.(2023安徽蕪湖期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資本主義法的本質時指出:“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边@說明( )A.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B.法的內容最終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C.法保障了國家集體個人根本利益一致性D.法的職能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5.(2023廣東深圳高級中學期中)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從奴隸制法到封建制法,繼而發展為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是法的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法的歷史類型也由低級類型向高級類型依次更替。由此,可以分析出法的歷史類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產關系變革的要求B.階級矛盾不可調和C.社會革命力量的推動D.社會基本矛盾運動6.(2024廣東茂名期中)在法治中國建設中,既要發揮法律的促進作用,又要重視道德的支撐作用。法律不同于道德,主要在于( )①法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法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③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④法由國家制定或認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3重慶七校期末,改編)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它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以下事項體現的法的職能相同的是( )①小李是國家某機密部門職工,一天他收到“某老鄉”的請求,希望小李能夠帶自己去小李單位參觀以便能夠在鄉親們面前顯擺,并給小李送上價值30萬元的禮品,小李察覺有問題后果斷拒絕②自“醉駕入刑”后,“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觀念深入人心,因酒后駕車行為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大幅下降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堅決取締無證生產食品的黑窩點和黑作坊④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了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該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法院依法判處無期徒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題組三 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8.(2024湖南岳陽期中)從近代到現代,郵票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和發展。為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中國郵政于2012年發行《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1枚,面值為1.20元。以郵票為載體對憲法進行宣傳,體現了國家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以下關于憲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可以不遵守憲法C.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D.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9.(2024遼寧六校協作體聯考)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這些成就和問題表現在( )①作為立法機關的各級人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②已經形成了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③受幾千年封建人治思想制約,法治建設任重道遠④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各環節,水平提到了新高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重慶渝中期中)黨的百年奮斗史貫穿著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爭取人權、尊重人權、保障人權、發展人權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下列屬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人權歷史成就的是(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的問題②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民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④領導轉變政府職能,建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型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基礎練1.B 2.C 3.D 4.B 5.D 6.C 7.C 8.B9.D 10.B1.B 鴉片戰爭后,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但最終無不以失敗告終。這表明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的歷史和國情;對西方國家的法治治理模式,我們可以借鑒,而不能照抄照搬,①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法治建設應符合本國的歷史和國情,②與題意不符?!盁o法汲取西方法律文明精華”的表述太過絕對,④排除。2.C 社會主義法律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①錯誤。我國已經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高頻考點),④錯誤。中華法系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②正確。制定和認可是國家根據實際來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③正確。3.D 中華法系具有維系“大一統”的國家格局、價值規范相向而行、“民為邦本”的民本主義法律原則、強化吏治且從嚴治官等特征,表明我國具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傳統,我們要加強中華法系研究,傳承中華法系的優秀思想,③④正確切題。材料強調的是中華法系與上層建筑的其他方面的統一性,未涉及制定法律要與社會生產方式相適應,①表述正確但不合題意。中華法系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目的是維護統治秩序,②表述錯誤。4.B “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來決定的”,體現出法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B正確切題。材料強調生產方式是法的內容的決定性因素,未涉及法的產生,A表述正確但不合題意。“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體現出法反映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C表述錯誤。法在國家治理中既有政治職能,又有社會職能。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是法的政治職能,D表述片面,排除。5.D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法的歷史類型也由低級類型向高級類型依次更替,馬克思主義認為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生產方式即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這屬于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范疇),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D正確切題。6.C 法律不同于道德,主要在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道德規范往往是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普遍約束力,道德規范一般沒有國家強制力作保障,不具有普遍約束力,①④正確。法律與道德規范歸根到底都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②不符合題意。“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這是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特征,③不符合題意。7.C “醉駕入刑”后,因酒后駕車行為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管理,這兩項體現的都是法的社會管理職能,體現的法的職能相同,②③正確切題。①強調的是小李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廉潔自律,沒有體現法的職能,排除。法院對犯間諜罪的人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屬于履行法的政治職能,排除④。8.B 本題是逆向型試題。(破題關鍵)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根本活動準則,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要遵守憲法,B錯誤,符合題目要求。A、C、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目要求。9.D 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不是各級人大,①說法錯誤。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法律體系日趨完備,不能說“已經形成了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②說法錯誤。③④說法正確,符合題意。10.B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的問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屬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人權歷史成就,①③符合題意。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②不符合題意。到2035年我國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④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練習含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單元全面依法治國第七課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