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白樺林好地方教學目標:一、在音樂中感受和體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有趣,喚起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真愛之情。二、能夠節奏穩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并能按指定的節奏譜為歌曲配伴奏。三、 能夠在演唱中正確表現力度的變化。教學重難點:一、能夠節奏穩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并能按指定的節奏譜為歌曲配伴奏。二、能夠在演唱中正確表現力度的變化。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多媒體課件、范(伴)唱光盤教學過程:1、 組織教學:1、 師生以音樂形式問好。2、 發聲練習《我的家在日喀則》2、 新歌教學:1、導入:前兩天我在備課的時候忽然想起了我曾經買過的一本書——《小時候》,這本書的作者和我的年齡相仿,所以,讀她的文字特別能找到共鳴。小時候,我的老家是一片一片的果園,果園里是各式各樣的水果,而我和小伙伴們最喜歡的是山坡上的那個果園,據說,那里的梨樹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需要我們三四個孩子才能抱得過來,所以,無論在這里趴貓兒還是爬樹,都是個絕佳的好地方,所以,我還是以音樂的方式告訴大家吧!2、師演唱《我家鄉好地方》。3、在師的指導下演唱結束句。師唱一句→生學一句→師連唱三個→生連唱三個→接下來是三個“蓬”,但是,三個“蓬”的拍數卻各不相同,接下來,我邊唱邊劃拍,看看誰擁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準確數出每個“蓬”的拍數。→師慢唱。→分別是幾拍?→完整唱。4、師:我剛才說這一句表現的是漸行漸遠的腳步聲,那么請問用什么樣的力度演唱合適呢?是強?還是弱?還是漸弱?接下來,我閉上眼睛,請你用漸弱的力度來告訴我那漸行漸遠的腳步聲。5、師:現在,我給大家變個魔術,請看(板書)一樣吧?接下來,寫好的這些我一點不動我就能讓他們變得有所區別,你信嗎?看好了,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板書拍號)意義?→強弱規律?→2/2?→唱第二條→再加兩小節→這兩小節與前面兩小節相同還是相似?→試唱。6、師:這一句耳不耳熟?(點擊幻燈片,師唱:我家鄉好地方……)7、好,現在,我們來玩點節奏。(板書)師指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8、師:現在,我請大家用這組節奏試著為我的歌配伴奏。9、師:好吧,現在,我跟大家坦白一件事兒,這首歌的詞兒是我編的,但曲卻不是我編的,它的旋律來自于一首加拿大民歌,請大家翻書22頁《白樺林好地方》,快速地瀏覽一下歌詞,然后請你告訴我,你讀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對家鄉的贊美,對童年的懷念。)師:有不認識的字嗎?借助幻燈片介紹麋鹿、海貍、白樺林、加拿大國旗等。10、師:好了,就說到這兒,我們一起來聽聽。→再聽一次,把它搞定,可以吧?11、隨琴演唱。指導學生關注音樂記號。12、師:現在,我有三個任務,(幻燈片出示)(1)找出歌曲中相同或相似的旋律,唱一唱。(2)為《白樺林好地方》配伴奏。(3)編創新歌《長山是好地方》。師:第一個,提示過;第二個,演示過;第三個,展示過。對吧?當然了,這節課咱只完成其中的一個任務就行了,剩下的兩個任務咱留到下節課,而且,先完成哪個也由大家說了算!13、師生共同完成任務。14、師生以音樂形式道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