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畢業班第一次適應性測試道德與法治、歷史(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道德與法治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沖浪運動員楊思琪白天訓練體能和沖浪,晚上分析技術或加練。經過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她終于在巴黎奧運會上創造了中國在沖浪項目的最好成績。這啟示我們A.要學會接納和欣賞自己B.夢想一旦確立就不能再更改C.需確定與眾不同的夢想D.努力是夢想與現實間的橋梁2.北宋年間,歐陽修和蘇軾初次見面就倍感親切,他們互相欣賞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相差整整30歲的兩人成了“忘年交”。歐陽修和蘇軾的故事表明A.要學會坦然接受新友誼B.要經常對朋友關系進行梳理C.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D.友誼需要忠誠不能沒有原則3.古人云:“親親,仁也:敬長,義也。”下列行為踐行這一要求的有①包容接納父母的不足②對長輩的批評和建議不茅理睬③能主動承擔家務勞動④用“冷戰”方式解決親齊茅盾A.①②B.①③C.@④D.③④4.地震來臨時,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的郭慶同學沒有絲毫猶豫,背起行動不便、無法自行撒離的同學一路沖向安全地帶。人民網、央視網等媒體紛紛轉發報道他的勇敢事跡。郭慶同學的行為①履行了公民應該承擔的法定義務②尊重和敬畏生命,溫暖他人③利于催生更多善舉,傳播正能量④表明承擔責任就能獲得認可A.①2B.①④C.②③D.⑧④5.班會課上,同學們分享了如下感悟。由此可以推斷,本次班會課的主題是※青春是心靈永遠向陽的姿態。※青春是一邊迷路,一邊找到自己的地圖。※青春不是等待流星許愿的夜晚,而是親手點燃火把的旅程。A.肯春飛揚,夢想起航B.致敬英烈,傳承精神C.合理規劃,快樂假期D.靜心閱讀,明理知義6.九年級1班的同學們為美化教室環境出謀劃策,各顯身手:在校運會上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在學習中你追我趕,共同進步。這讓我們感悟到A.集體的力量總是大于個人的力量B.建設美好集體要各盡其能、發揮所長C.集體讓個人失去發展個性的機臺D.美好的集體應該善于合作、拒絕競道德與法治試卷第】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