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16題 每題3分 共48分)1.民法典共有1200多個條文,在開篇就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民法典確立綠色原則,意味著:①為民事主體的相關民事活動規定了普遍性的限制 ②民事主體應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③民事主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民事法律關系 ④一定彌合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形成的各種利益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譽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屬于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是:①兩位同學相約周日去少林寺玩,其中一位同學無故爽約②頂樓住戶在樓頂養鴿子,影響其他樓層住戶而引起糾紛③某商販占道經營影響交通,被市容部門處以五千元罰款④張某跳廣場舞音響聲音大與他人發生爭執,暈倒被送醫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小李經營一家特產店,但生意不好。為了招攬生意,他靈機一動,剪輯某當紅明星的聲音用來介紹產品,并在店內播放。果然,生意有所起色。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小李是對他人聲音的合理使用,不構成違法 ②小李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和人格權 ③小李侵犯了他人的個人信息和身份權 ④小李應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侵權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壓歲錢”起源于漢朝,原意是為孩子祈福辟邪,隨著時間的推移,“壓歲錢”逐漸演變成春節期間長輩給晚輩的一種祝福。那么,帶著美好祝福的“壓歲錢”應該屬于誰,又由誰來支配呢?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8周歲以下的孩子,“壓歲錢”歸孩子的監護人所有 ②“壓歲錢”屬于贈與行為,“壓歲錢”所有權歸孩子 ③未滿8周歲的孩子,不能獨立支配“壓歲錢” ④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有權隨意支配孩子的“壓歲錢”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5.小劉去年承包了村集體山地來種植橘子樹,果園收入較好。年中,他以120萬元的價格從開發商那里購買商品房一套,辦理了房產轉移登記,并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今年他想擴大果園經營,將自己在村里的一間自建房賣給了本村正在申請宅基地的村民小李,依法辦理了過戶手續。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小劉取得種橘子樹這片山地的用益物權 ②小劉取得商品房所有權和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所有權 ③小李獲得了宅基地的所有權 ④小劉將農村的自建房出賣后,如果再申請宅基地,將不予批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某古箏藝術培訓機構的劉老師從某合法網站下載了一幅攝影作品,作品清晰地呈現了某教師正在專心致志地輔導學生學習練習古箏的畫面。隨后他又從另一網站下載了一首8歲女孩樂樂參加古箏比賽部分音樂片段。未經允許,他就將圖片和音樂放在自己培訓機構網站主頁宣傳,用于招生工作。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劉老師侵犯了攝影作品中該教師的肖像權 ②劉老師侵犯了攝影作品著作權人的發表權 ③劉老師侵犯了相關著作權人的復制權 ④樂樂無民事行為能力,不享有作品著作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要約,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人則稱為受要約人、相對人或者承諾人。根據合同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屬于要約的一組是:①某烤鴨店柜臺標明烤鴨“每只38元” ②甲公司向數家商場寄送了產品價目表 ③法院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車輛拍賣公告 ④房東向租戶乙發了一份租賃協議草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夏某想在暑假期間帶孩子出國旅游,為此,她與一家旅行社簽訂了合同,本次旅游費共計3萬元,他支付了2000元作為定金,同時合同還規定了2000元的違約金條款,以補償任何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然而,在出發前一周,該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本次活動,無法履行合同約定,導致夏某心情非常低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旅行社是在出發前一周告知取消本次活動故無需承擔違約責任②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雙倍返還定金③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賠償精神損失費④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還定金并支付違約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年10月13日,75歲的王老太拽著公園座椅抻拉身體,左右搖擺鍛煉。突然,老化的座椅翻倒,王老太倒地摔成腰椎骨折。王老太的家屬要求公園管理方賠償,雙方協商不成遂訴至天心區法院。依據《民法典》,法院應判決:①公園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根據過錯推定原則,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侵權責任②座椅為公共場所設施,公園無責任,王老太應承擔全部責任③王老太作為老年人,應對自身安全盡到相當的注意義務,應對損害承擔大部分責任④公園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根據無過錯侵權原則,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侵權責任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0.甲與乙為同一平房院落的居民,甲住在北房,乙住在南房。乙在南房屋頂安裝監控設備一臺,正對甲大門拍攝。甲要求乙拆除,乙以裝在自家屋頂上為由拒絕拆除。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以下對案件的解讀正確的是:①違反了民法的平等原則 ②乙侵犯了甲的隱私權③乙侵犯了甲的名譽權,應向甲道歉 ④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李某甲與李某乙系上下樓的鄰居,因李某甲家水管破裂,水漫延至李某乙家,導致李某乙家電視機損壞。李某乙向李某甲索賠,李某甲以物業維修不及時導致水管破裂為由拒絕,雙方因賠償問題多次引發糾紛。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①雙方應該本著便利生活、團結互助的原則處理糾紛②李某甲侵犯了李某乙的合法權益,應給予一定數額賠償③物業作為主要責任方因其工作失誤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④李某甲不存在主觀故意,所以可以免除其賠償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王某在一幼兒園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通過讓幼兒家長點擊帶有設定內容的鏈接,收集家長的手機號、幼兒姓名等信息,并將信息數據售賣給當地教育培訓機構,從中牟利。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收集信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②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幼兒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③幼兒不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應由家長主張其權利④教育培訓機構購買家長和幼兒個人信息屬于違法行為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董大爺夫婦退休在家養老,兩人的積蓄和退休金較為充裕。董大爺的女兒董某與其丈夫經營一家工廠,后倒閉負債,生活困難,無力支付贍養費。由于不滿老人未拿出積蓄資助自己渡過難關,董某長期不回家看望老人。董大爺夫婦因贍養問題與女兒董某發生糾紛,各執一詞。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我國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應盡的義務②董大爺夫婦雖未履行資助女兒的義務,但董某仍要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③董某經濟較為困難,可適當減少經濟贍養,但不能免除精神贍養的義務④董大爺夫婦可與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口頭簽訂成年意定監護書,確定今后的權利與義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林某離婚后與趙某結婚,趙某有一個兒子小趙已參加工作,一個女兒小小讀初中,婚后小小和他們一起生活。林某的兒子小林未成年,和其母親一起生活。兩年后,趙某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小林不用贍養林某 ②小小成年后對林某應盡贍養義務③林某對小林沒有撫養義務 ④小趙對林某沒有贍養義務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5.2014年,老馬與妻子離婚,協議約定9歲的女兒小馬由媽媽撫養,老馬每個月給女兒1500元撫養費直到她滿18周歲。2024年,小馬考上大學,要求父親給自己繳納學費,購買9000元的電腦和3000元的手機,并繼續支付每月1500元的生活費。老馬沒有同意,女兒便一紙訴狀,將他告上法庭。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小馬雖然考上大學,但并未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沒有經濟來源,故法院應當支持其訴求②小馬已經成年,且沒有因為喪失勞動能力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故法院不應支持其訴求③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老馬應繼續支付女兒的花費④即使老馬不再支付小馬上大學的相關費用,小馬也要贍養老馬,因為這是子女的法定義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張女士生下女兒小米(化名)不到一年便離家,未對女兒盡過撫養義務。22年后,小米再聽聞母親的消息時,竟是被母親一紙訴狀告上法庭,被索付贍養費,小米表示拒絕。對此理解正確的是:①促進家庭關系和諧,需要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原則②行使權利不能超過正當界限,張女士的要求是不合理的③張女士有遺棄未成年子女的行為,法庭會判決其承擔責任 ④若張女士體弱多病或生活困難,小米不能拒絕贍養張女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方向,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領域。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條長,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發展空間極為廣闊。材料一 甲無人機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技術轉讓合同,其中約定:甲公司將其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使用權轉讓給乙公司,乙公司支付相應的技術轉讓費用,如任何一方違約,違約方須向對方支付違約金10萬元。合同簽訂后,乙方如約向甲方支付了定金9萬元,甲無人機公司卻因故未能按時交付相關技術資料,導致乙公司無法正常使用該專利技術,乙公司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承擔違約金并雙倍返還定金。(1)結合材料一,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甲乙的合同是否成立有效,乙公司的訴訟請求是否會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并說明理由。(10分) 材料二 2023年5月8日,微風,葉某操作無人機在自家麥地上空噴灑除草劑,藥液隨風漂移至相鄰地塊紀某種植的玉米上。除草劑雖能有效去除雜草,卻對玉米等闊葉類植物具有致命傷害,導致紀某種植的10畝玉米幾近絕收。紀某要求葉某賠償,葉某以紀某的損失是因天氣原因導致,拒不賠償。(2)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回答:葉某拒絕賠償是否合法?并說明理由。(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和乙為鄰居,甲在其宅基地范圍內翻建房屋時沒有按照當地建房習慣預留出合理的滴水空間,房檐距離乙家房屋過近,以致下雨時雨水沿房檐滴到乙家房屋外墻,導致乙的房屋墻皮脫落、木地板受潮開裂。乙多次與甲交涉,但雙方始終未能就解決方案達成一致。乙遂訴至人民法院,請求甲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沿房檐滴到自己家的房屋外墻,并賠償地板等損失。甲辯稱,翻建房屋是自己的權利,他人無權干涉。請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對乙的請求和甲的辯稱加以評析。(10分) 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海某與李某結婚并育有一女。2018年12月,雙方協議離婚并約定,女兒由母親海某撫養,父親李某每年支付女兒撫養費5000元,直至其年滿十八周歲為止。2019年底,女兒改隨母姓。此后,李某便未再按離婚協議支付撫養費。后經多次催要未果,海某便以孩子的名義將李某訴至法院。李某辯稱,海某擅自更改孩子的姓氏,自己可不再承擔撫養義務。根據所學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母親海某是否有權利給女兒改姓,李某因為女兒隨母姓不再支付撫養費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10分) 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蘇甲現已94歲高齡,妻子去世多年,無住房,視力殘疾,平時出行不便,需要看護,在其長子家中生活10年,家庭矛盾較深,其他子女均無照顧意愿。蘇甲要求入住養老院,因每月需繳納費用等與子女發生爭議,蘇甲起訴請求判令6名子女每月每人支付贍養費500元,并每月到養老院探望一次,法院予以支持。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分析法院支持蘇甲訴求的理由。(10分)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蔡某和龔某同為居住在某小區的住戶。某日,蔡某和龔某等人在小區一處空地踢足球。踢球過程中,龔某為接住踢向空中的足球,調整站位,微微跳起,而蔡某為躲避空中踢來的球,在龔某背后原地下蹲,龔某右腳被蹲下的蔡某絆到,龔某隨后摔倒在地并壓傷蔡某右手。蔡某經診斷為右肱骨外髁骨折,司法鑒定為十級傷殘。蔡某認為,龔某在活動場地導致自己損傷,應承擔賠償責任。遂訴至人民法院,被人民法院駁回。相關資料 《民法典》第1176條第1款規定:“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法院駁回蔡某的訴求的理由。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1——5ACCDB 6——10BBCDD 11-16ACBBDB1.A【解析】民法典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其確立的基本原則是對各類民事主體的民事行為具有普遍性的限制規定,①正確;同時,意味著民事主體應該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②正確;自愿原則是民法基本原則之一,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③錯誤;④夸大了該原則的作用,排除。2.C【詳解】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調整的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①:兩位同學相約周日去少林寺玩,其中一位同學無故爽約,不涉及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①排除。②:頂樓住戶在樓頂養鴿子,影響其他樓層住戶,頂樓住戶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沒有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涉及到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②正確。③:某商販占道經營影響交通,被市容部門處以罰款,是國家機關行使公權力,處理國家機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雙方不是平等主體,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③排除。④:張某跳廣場舞音響聲音大與他人發生爭執,暈倒被送醫,涉及到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屬于民法的調整范圍,④正確。故本題選C。3.C【解析】②④小李未經他人同意,將其聲音用于商業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和人格權,應承擔停止侵害、賠禮道歉等侵權責任,②④正確。①小李并不是對他人聲音的合理使用,其行為已構成違法,①錯誤。③身份權主要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4.D5.B【詳解】①:小劉承包村集體山地種植橘子樹,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用益物權,所以小劉取得種橘子樹這片山地的用益物權,①正確。②:小劉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擁有該商品房所有權,小劉擁有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②排除。③: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小李通過購買小劉的農村自建房,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不是所有權,③排除。④: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因此,小劉無權繼續申請宅基地,④正確。6.B【詳解】①:自然人享有肖像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某美術培訓機構的劉老師從某合法網站下載了一幅攝影作品,作品清晰地呈現了某教師正在專心致志地輔導學生學習的畫面,侵犯了攝影作品中該教師的肖像權,①正確。②:著作權人的作品已發表,劉老師并未侵犯攝影作品著作權人的發表權,排除②。③:未經允許,劉老師將圖片和音樂放在用于古箏培訓機構主頁宣傳,侵犯了作品著作權人的復制權,③正確。④: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種類,是指權利人針對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獲取利益的權利。樂樂無民事行為能力,但享有作品著作權,④錯誤。7.B【詳解】①④: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某烤鴨店柜臺標明烤鴨“每只38元”,價格明確具體屬于要約;房東向租戶乙發了一份租賃協議草案,內容明確具體,并且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屬于要約,①④正確。②③: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拍賣公告、招標公告、商業廣告和宣傳、寄送的價目表等要約邀請。甲公司向數家商場寄送了產品價目表、法院通過網絡平臺發布車輛拍賣公告,均屬于要約邀請,②③排除。故本題選B。8.C【詳解】①:旅行社取消活動,即使是在出發前一周告知,也已經構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①排除。②: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②正確。③:違約責任的賠償通常為實際損失,精神損失費一般不在賠償范圍內,除非合同中有特殊約定或者法律有明確規定,③排除。④:旅行社違約,夏某可以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如果合同中規定了違約金條款,也可以選擇要求支付違約金。但是,定金和違約金一般不能同時適用。因此,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還定金(不是雙倍返還)并支付違約金,④正確。9.D【詳解】①:公園管理方對相關設施應承擔過錯推定責任,①正確。②:座椅為公共場所設施,公園管理方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在過錯范圍內承擔侵權責任,②排除。③:王老太作為老年人,應對自身安全盡到相當的注意義務,應對損害承擔大部分責任,③正確。④:公園方承擔過錯推定責任,④排除。10.D【詳解】①: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乙在南房屋頂安裝監控設備一臺,正對甲大門拍攝,違反了公平原則,沒有違法平等原則,①不符合題意。②: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乙在南房屋頂安裝監控設備一臺,正對甲大門拍攝。乙侵犯了甲的隱私權,②符合題意。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乙在南房屋頂安裝監控設備一臺,正對甲大門拍攝。沒有涉及侵犯甲的名譽權,③不符合題意。④:乙在南房屋頂安裝監控設備一臺,正對甲大門拍攝。甲要求乙拆除,乙以裝在自家屋頂上為由拒絕拆除。本案涉及相鄰關系,相鄰關系一方在為自己便利行使權利時,應當照顧到相鄰方的利益,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1.A【詳解】①:李某甲與李某乙系上下樓的鄰居,屬于相鄰關系人,處理鄰里糾紛應該本著方便生活、團結互助的原則,①正確。②:李某甲家中漏水導致李某乙財產受損,李某甲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②正確。③④:根據材料無法確定李某甲是否存在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也不能斷定物業承擔全部賠償責任,③④排除。12.C【詳解】①④:王某在一幼兒園家長微信群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發送虛假信息,收集家長和幼兒的信息,王某冒充教育培訓機構老師收集信息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王某將收集到的信息賣給培訓機構,教育培訓機構非法購買家長和幼兒個人信息屬于違法行為,①④入選。②:根據材料情境,這是幼兒園的幼兒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不選。③:幼兒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自出生時起,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③不選。13.B【詳解】①:子女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應盡的義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層面的體現,①符合題意。②:董某已經成年,董大爺夫婦沒有資助女兒的義務,②錯誤。③: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董某無固定經濟收入,經濟較為困難,董大爺夫婦有穩定收入來源,董某可以適當減少經濟贍養,但是仍然不能免除精神贍養,③正確。④:成年監護意定書必須用書面形式,④錯誤。故本題選B。14.B【詳解】①③: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因此林某離婚不影響小林和林某之間的父子關系,林某對未成年的小林有撫養義務,小林對林某有贍養義務,①③錯誤。②:小小是林某的未成年繼女,林某和趙某結婚后,小小和他們一起生活,林某與小小存在撫養關系,故小小成年后對林某有贍養義務,②正確。④:林某與趙某結婚時小趙已成年,林某與小趙沒有共同生活,也不存在撫養關系,因此小趙對林某沒有贍養義務,④正確。故本題選B。15.D【詳解】①②③: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義務,老馬已經將女兒撫養到了18周歲,小馬已經成年,且沒有因為喪失勞動能力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故法院不應該支持其訴求,①③說法錯誤,②說法正確。④:成年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即使老馬不再支付小馬上大學的相關費用,小馬也要贍養老馬,因為這是子女的法定義務,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16.B【詳解】①:上述案件中,張女士和小米都拒絕履行法定義務,也忽視了傳統美德,因此促進家庭關系和諧,需要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原則,①正確。②④:如果張女士體弱多病或生活困難,可以要求小米履行贍養義務,小米不能拒絕贍養張女士,②排除,④正確。③:題干反映張女士提起訴訟,要求小米給付贍養費,民事訴訟實行民不告、官不理原則,案件不涉及小米提起遺棄未成年子女訴訟,因此不會被判決承擔責任,③排除。故本題選B。二、非選擇題17.(1)(10分)①甲乙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合法,合同成立并有效。(3分)②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違約金和定金罰則不能同時運用,(2分)所以法院不會支持乙方訴求(1分)。③當事人應按照約定全面、誠信履行自己的義務,甲公司未全面誠信履行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2分)乙方可要求甲方支付違約金返還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2分)(2)(6分)不合法。(1分)我國法律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2分)葉某操作過程中存在過錯、有紀某的農作物受損的事實,而且存在因果關系,應當賠償損失。(3分)18.(10分)①乙的請求有法律依據,應當獲得支持;甲的辯稱沒有法律依據,不成立。(2分)② 不動產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3分)③甲、乙系相鄰關系的當事人,甲在行使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界限,不得侵害乙的合法權益。(2分) 甲未預留合理滴水空間的行為侵害了乙的所有權,造成乙的財產損失,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2分)乙有權請求甲排除妨礙、賠償損失。(1分)19.(10分)①根據民法典規定,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在特定情況下能隨其他姓氏。(3分)本案中海某的女兒可以隨母姓,在與其父親協商并取得一致意見后,母親有給女兒改姓的權利。(3分)②該做法不合理。(1分)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仍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撫養費。(2分)因此,李某必須為未成年的女兒支付撫養費。(1分)20.(10分)①法律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義務。要做到經濟上供養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顧父母的特殊需求。(3分)②本案中,蘇甲將子女撫養長大,六子女均應依法履行贍養義務,包括對老人精神慰藉。蘇甲基于家庭現實情況,要求到養老機構生活,子女應當尊重其意愿,并支付贍養費。六子女每人每月應當看望及電話問候蘇甲一次。(4分)③本案判決體現了對老年人在養老方式等問題上自主意愿的尊重和對于精神贍養的倡導,以保障老有所依。(3分)21.(6分)本案中,蔡某受傷是二人踢足球導致,足球運動是一種激烈的對抗性體育運動項目,因此屬于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2分)本案事發時雙方系自愿參與,且雙方對于參與足球活動潛在的危險和損害可能性具有預見和認知的能力。(2分)本案中蔡某參與足球活動屬于自擔風險行為,龔某與蔡某之間并未存在運動中的身體對抗,不能認定龔某的行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故龔某無須對蔡某的受傷承擔侵權責任。(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