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時規范練27 探索認識的奧秘1.(2024·廣東廣州階段練習)近年來,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發展迅速,但如何在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的前提下用好用足屋頂綠電,成為困擾電力行業的一道難題。歷經5年潛心攻關,國網經研院配電網攻關團隊自主開發了配電網仿真計算分析軟件,能夠清晰展現縣(區)范圍內任意時刻電力流向和配電網承載能力,準確識別光伏“超發”或用電“缺口”情況,指導儲能裝配在最需要的點位上。這一研究成果體現了( ) A.創造性思維活動能夠使頭腦中的觀念成為現實的存在B.創新意識的轉變程度決定了創新水平所能達到的高度C.人類為應對環境改變進行的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D.實踐的發展能夠反作用于認識,推動新的認識的形成2.(2024·安徽蕪湖期中)中國雜交水稻之父、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語重心長地對年輕人說:“書本知識很重要,電腦技術也很重要,但書本上種不出水稻,電腦上也種不出水稻,只有在試驗田里面才能夠長出我所希望的水稻來?!痹∑皆菏康脑捀嬖V我們( )①獲取正確認識必須通過實踐 ②對世界的所有認識都來源于實踐 ③直接經驗比間接經驗更接近真理?、軐嵺`具有直接現實性和客觀物質性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3.(2024·云南昆明階段練習)2024年5月1日,我國獨立自主研制的風云氣象衛星系統中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云三號G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主要用于降水氣候學研究以及災害性天氣系統降水監測,能提供全球中低緯地區降水三維結構信息。其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業務運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由此可見( )①科研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是風云三號G星成功發射的充分條件 ②風云三號G星的運行說明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無限接近真理的過程 ③風云三號G星的研制體現了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的高度統一?、芸茖W技術進步促進了認識工具的發展,從而提高了人類的認識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通過分析和研究嫦娥六號探測器挖掘的土壤樣本,科學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構成、地質變遷以及可能蘊藏的資源。這將對未來的月球探索和資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參考和支撐。中國月背挖掘土壤樣本( )①完成了對由月球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發展 ②為正確回答哲學基本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垠w現了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苁钦_認識反作用實踐的體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2025·浙江寧波階段練習)2024年11月15日,中國的兩個研究團隊發布了由嫦娥六號探測器攜帶回的首份月球背面月壤樣品的首批研究成果,揭示了月背火山活動歷史,表明月幔源區的物質組成也是月海玄武巖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這為進一步認識整個月球的地質歷史提供了獨特視角。這說明( )①月背火山活動史的感性認識有待上升為理性認識?、谌祟悓υ虑虻奶剿魇菤v史地向前發展、永無止境的 ③月球探測器這一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苤挥型ㄟ^科學實驗活動才能檢驗出認識的真理性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2024·安徽蕪湖期中)一位詩人曾用生動的語言表述了“錯誤”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惡棍,每個喜歡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終身相許、棒打不散的情人。我總是先給他們一分荒謬,兩分不幸,再給他們三分收獲,四分歡欣,我總是在陣痛中分娩著聰明?!睆倪@一自白得出的結論是( )①真理與謬誤總是相伴而行的?、谥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真理?、壅胬砼c謬誤既對立又統一,謬誤從反面推動真理的發展?、軐τ谡J識的個體來說,犯的錯誤越多,所獲得的真理就越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7.(2024·湖南長沙三模)想找客服解決問題,聊了半天卻發現對方是AI機器人?!爸悄芸头恢悄?人工客服沒人工”,AI客服引起了眾多的吐槽和爭議。對此,有人認為是技術不成熟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服務意識問題??梢? )雞同鴨講(作者:劉志永)①認識受到主體和客體等因素的影響?、谧非笳胬淼倪^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蹖ν粚ο罂赡軙a生不同的認識?、芸陀^與主觀相符合的認識才是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四川成都模擬預測)我國科學家領銜發布的首個人類肢體發育單細胞時空圖譜為人類進一步研究肢體發育的詳細調節機制、肢體發育異常的細胞生理機制,乃至更廣泛的發育和再生過程中細胞命運調節機制和空間位置建成機制奠定了重要基礎。這說明( )①真理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在發展中超越自身?、谌祟愔w發育研究呈現出一種質量互變的狀態③人的認識能力提升對實踐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④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9.(2024·吉林模擬預測)2023年10月消息,南昌大學艾勇教授與廖偉強教授在分子鐵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他們根據“多則異”的思想設計并合成了富勒烯加合物C60S8分子鐵電體。這項研究工作不僅激發了設計鐵電富勒烯和其他新型分子鐵電材料的靈感,還為“多則異”的分子設計理念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元素。這體現了( )①真理都是具體的,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谑挛锇l展的方向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廴丝梢栽谡J識的指導下,創造出新的具體物質形態?、苷J識具有上升性,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和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在2024年5月11日9時發布地磁暴紅色預警。與地磁暴相關新聞同時出現的還有“地磁暴引發失眠、心慌、煩躁、疲憊”等網絡傳言,將地磁暴現象視為引發身體不適的“罪魁禍首”,引起部分公眾不安和恐慌。事實上,人體并不是一個敏感的“磁力計”,不能夠感知地球磁場細微變化并直接引發生理反應。從哲學角度看( )A.對同一個確定對象不能產生不同認識B.認識主體的知識和素質影響認識結果C.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可以獲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D.從實踐中獲得的認識能夠有效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11.(2025·湖北武漢階段練習)(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的學前教育,從此有了專門的法律規范。2024年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共9章85條,將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整體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尚不匹配,總體看仍是國民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學前教育立法是對我國學前教育長期缺乏統一立法保障的重要補充,體現了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關注,有助于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學前教育法將為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學前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廣大學前兒童家長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好服務國家人口高質量發展戰略。下一步,相關部門將深入一線開展專項調研,進一步摸清不同年齡、不同地區、學前兒童在學前教育中遇到的“入園難”“入園貴”困難,指導相關單位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確保學前兒童“有權利”“得保護”。人生百年,立于幼學。2023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7.44萬所,在園幼兒4 092.98萬人,中華民族的未來寄托在他們身上。在法治呵護下成長,從優質教育中成才,有法可依的學前教育,將為“幼有所育”美好愿景賦予無限動能與希望。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相關知識,分析學前教育事業應如何取得更大成就。答案:課時規范練27 探索認識的奧秘1.C 解析 材料中攻關團隊的研發是為了解決光伏發電技術應用中的難題,因此這一科學實驗活動是為應對客觀現實環境改變而進行的,C項正確;實踐能夠使頭腦中的觀念成為現實的存在,A項錯誤;創新意識的轉變程度只能影響創新水平所能達到的高度,B項錯誤;材料主要表明的是創新意識推動了實踐的發展,而非推動新的認識形成,且“實踐的發展能夠反作用于認識”的說法錯誤,D項排除。2.D 解析 認識的唯一來源是實踐,但獲得認識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直接經驗,二是間接經驗,①錯誤;“書本知識很重要,電腦技術也很重要,但書本上種不出水稻,電腦上也種不出水稻,只有在試驗田里面才能夠長出我所希望的水稻來”,這句話告訴我們對世界的所有認識都來源于實踐,②正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都是獲得認識的重要途徑,不能說誰比誰更接近真理,③錯誤;袁隆平院士的話告訴我們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和客觀物質性,必須在實踐中促進事物的發展,④正確。3.D 解析 科研人員除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外,還需要尊重客觀規律,才能讓風云三號G星成功發射,因此科研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是風云三號G星成功發射的充分條件,①錯誤;風云三號G星的運行說明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真理不斷向前發展的過程,②錯誤;風云三號G星的研制體現了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的高度統一,③正確;風云氣象衛星系統中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云三號G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同時業務運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傾斜四條近地軌道民用氣象衛星的國家,由此可見科學技術進步促進了認識工具的發展,從而提高了人類的認識能力,④正確。4.C 解析 通過分析和研究挖掘的土壤樣本,科學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構成、地質變遷以及可能蘊藏的資源,說明該行為能夠加深對月球的理性認識,但未涉及完成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發展,①排除;中國月背挖掘土壤樣本能夠證明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能夠為正確回答哲學基本問題提供有力支撐,②符合題意;嫦娥六號探測器為人類認識月球提供了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③符合題意;材料并未涉及中國月背挖掘土壤樣本受到了正確認識的影響,④不符合題意。5.B 解析 材料未涉及月背火山活動史的感性認識有待于上升為理性認識,①排除;材料說明月球探測器這一認識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是歷史地向前發展、永無止境的,②③正確;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科學實驗活動僅是實踐的一種形式,④排除。6.C 解析 真理與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而并非“總是相伴而行的”,①錯誤;“我總是先給他們一分荒謬,兩分不幸,再給他們三分收獲,四分歡欣,我總是在陣痛中分娩著聰明”,這說明真理與謬誤既對立又統一,謬誤可以從反面推動真理的發展,謬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真理,②③正確;謬誤轉化為真理需要一定的條件,并不是犯的錯誤越多,所獲得的真理就越多,④錯誤。7.A 解析 面對AI客服問題,有人認為是技術不成熟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服務意識問題,這說明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主體和客體等因素影響人的認識,①正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們對AI客服的爭議,材料未涉及追求真理的過程,②不符合題意;有人認為是技術不成熟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服務意識問題,這表明對同一對象可能產生不同的認識,③正確;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才是真理,④錯誤。8.B 解析 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①錯誤;材料說明了人類肢體發育研究呈現出質量互變的狀態,也表明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②④正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對認識的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③錯誤。9.D 解析 材料未涉及真理是具體的、事物發展的曲折性,①②不符合題意;南昌大學艾勇教授與廖偉強教授根據“多則異”的思想設計并合成了富勒烯加合物C60S8分子鐵電體,體現了人可以在認識的指導下,創造出新的具體物質形態,③符合題意;這項研究工作為“多則異”的分子設計理念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元素,表明認識具有上升性,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和發展,④符合題意。10.B 解析 材料說明認識主體的知識和素質影響認識結果,B項符合題意;對同一個確定對象也能產生不同認識,A項錯誤;“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可以獲取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說法太絕對,C項錯誤;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認識能夠有效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但從實踐中獲得的認識不一定是正確認識,D項錯誤。11.答案 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展動力、檢驗標準和目的。從實踐中探索、驗證和完善我國的學前教育辦學經驗,并將繼續深入一線開展專項調研,從而更好地保障學前兒童相關權益。②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學前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要同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從而指導相關單位有針對性地改造升級。③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這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相關部門深入一線開展專項調研,進一步摸清相關情況,不斷提高學前教育質量。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