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階段檢測卷四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5·湖北新八校協作體聯考)當地時間2024年7月13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集會現場被槍擊。事發翌日恰逢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隨即共和黨人迅速將批評矛頭指向民主黨,指責他們在兩黨激烈爭奪的加州制造緊張局勢。共和黨聲稱,拜登及其盟友不斷攻擊特朗普,指控他“威脅美國民主”,從而營造了一種“有害氛圍”。這表明( ) ①在美國能否成為執政黨,關鍵是看能否取得總統選舉勝利 ②兩黨為了利益極度分裂,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③民主共和制下的政黨斗爭使美式民主名存實亡 ④美國實行兩黨制,兩黨存在利益博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5·江蘇南通開學考試)巴伐利亞州與奧地利接壤,難民從巴爾干地區取道奧地利進入德國時,這個州首當其沖,當地已經不堪重負。州政府向總理發出“最后通牒”,如果聯邦政府繼續允許難民大量涌入德國,就“法庭見”。據此,有關德國國家結構形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全國只有一個中央政權、一部憲法和一種法律體系B.德國實行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和多黨制C.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在各自權限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相互間不得任意干涉D.州政府的權力本身固有,不受聯邦政府制約3.2024年8月29日,習近平主席在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會見時強調,面對國際變局,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積極理性的態度看待中國和中國發展,視彼此的發展為機遇而不是挑戰,同中方一道,找到中美兩個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國家在地球上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正確相處之道。對以上觀點解讀正確的是( )A.兩國踐行雙邊主義是順應時代大勢的內在要求B.堅持獨立自主,以共同發展作為出發點推進合作C.拓展共同利益是中美關系持續深化的重要推動力D.中美兩國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國家4.第九屆東方經濟論壇全會2024年9月5日下午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遠東-2030:共同努力 創造機遇”。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的6 000多名嘉賓參加本屆論壇,在論壇工作計劃框架內舉行近百場活動。經濟論壇的成功舉辦體現了( )①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各國都以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 ②合作取代競爭與沖突正成為世界發展潮流 ③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④多極化趨勢加強有助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2025·湖南常德階段練習)2024年9月,主題為“共筑和平、共享未來”的第十一屆北京香山論壇在北京舉行。12日,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在談及臺灣問題時堅定表示:“臺灣問題不需要美國插手!我們不希望‘擦槍走火’,也不懼怕‘擦槍走火’!”13日,國防部長強調:“身處百年變局,我們應相互尊重、以誠相待,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彼此成就,共謀和睦相處的長久之道。”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秉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 ③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 ④中國已成為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的主導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國共產黨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在國家之間和地區層面構建命運共同體,到在全球領域打造網絡空間、海洋、衛生健康等命運共同體;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深入人心,先后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陸續寫入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重要文件,深遠影響著中國和世界的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①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和崇高目標 ②彌合了各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差異 ③展現了中國的世界情懷、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 ④內涵不斷豐富,體系日臻完善,為各國外交所遵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5·浙江杭州階段練習)巴以問題日趨嚴峻,世界和平面臨挑戰。2024年8月29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巴以問題緊急公開會上發言時表示,停火談判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更不能以談判為幌子繼續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實施違反國際法的暴行。由此可見( )①當今和平與發展仍面臨局部沖突的挑戰 ②談判與對話才是解決沖突的主要方式 ③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作出巨大貢獻 ④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5·貴州遵義階段練習)202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中方將繼續用好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關方共同設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發展。這表明( )①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②中國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化結盟協作 ③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④中國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性參與國際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5·河北邯鄲模擬)近年來,中國和幾內亞比紹攜手推進務實合作,從持續派遣醫療隊、農技組、經合組,到兩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各領域合作正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2024年7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中國同幾內亞比紹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可見( )①中幾比兩國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②中幾比兩國合作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③中幾比關系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順應了當今時代主題 ④共同利益是中幾比兩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2024年7月4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并發表題為《攜手構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組織家園》的重要講話,就新形勢下加強團結協作與各方進行深入討論,呼吁夯實上海合作組織作為本地區安全屏障、合作橋梁、友好紐帶和建設性力量的積極作用,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講話順應了當前的國際形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②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③上合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世界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④上合組織逐漸成為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影響力不斷提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近年來,我國置身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中,不惑于紛亂現象,不畏于艱難險阻,以元首外交引領擴大全球“朋友圈”,以開放合作之姿謀求各國共同發展,力倡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改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這表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①以各國共同利益為基點,促進共同發展 ②主導全球治理,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③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 ④堅持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5·河北滄州階段練習)2024年6月25日,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為主題的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市舉行。來自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1 600余名政、商、學、媒體界代表,圍繞“全球新經濟”“中國和世界”“產業新前沿”等六大方向進行探討,為激發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獻計獻策。本屆達沃斯論壇的舉行( )①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有利于共謀開放合作發展 ②能夠更好完善全球治理機制,有效制止單邊行動 ③旨在尋求各國間的共同利益,維護世界和平安全 ④有利于吸引外企深耕中國市場,共享中國發展機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年4月,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舉行,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 000個品牌參與其中,共同打開一片消費“新天地”。消博會的“朋友圈”強勢擴容,彰顯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大“磁吸力”與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復蘇的強勁動力。下列對于消博會所帶來的影響,傳導正確的是( )①發揮消博會綜合效應→提供更多合作機遇→增添共同發展動能→提高國內企業經濟效益 ②發揮各國比較優勢→促進國際產能轉移→推動國際經濟合作競爭→國際經濟政治一體化 ③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解決內外聯動問題→充分釋放消費潛力→促進世界經濟互利互惠 ④匯聚優質消費品資源→優化國內市場供給→提高消費質量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當地時間2024年4月18日,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表決一項關于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決議草案,該決議草案由于常任理事國美國行使否決權而未能通過。當地時間5月10日,應多國要求,聯合國大會第十屆緊急特別會議審議了接納巴勒斯坦為聯合國新會員國的議題,并通過了授予巴勒斯坦更多權利的決議。表決中,193個會員國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的絕對多數通過了決議。由此可以看出 ( )①安理會對實質性問題的決定堅持“大國一致”原則 ②聯合國安理會負有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 ③聯合國大會接納新會員國的決定須由簡單多數通過 ④聯合國安理會受到大國影響,其作用具有局限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5·河南新鄉期末)1963年5月25日,非洲聯盟(非盟)的前身非洲統一組織(非統)成立。60多年來,非洲國家沿著獨立自主、聯合自強和一體化建設的道路闊步前行,在維護多邊主義、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斗爭中展現“非洲力量”。非盟《2063年議程》穩步推進,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正式實施,次區域組織之間的相互協作不斷加強,非洲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的重要一極。材料表明,非洲( )①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 ②為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作出了獨特貢獻 ③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提升 ④已成為國際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亞投行與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立即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切實行動,以期擴大融資規模,改進對氣候成果的計量方法,加強國家層面的協作,增強聯合融資并動員提升私營部門的參與度。材料表明( )①亞投行是政府間多邊開發銀行,隸屬于聯合國的下屬機構 ②亞投行旨在解決亞洲地區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短缺問題 ③亞投行有包容性,攜手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聯合融資 ④亞投行支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解決方案應對嚴峻的全球挑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2025·江西九江開學考試)(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用好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業無人機等產業優勢,打造西部低空中心。”2024年6月,《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發布,將低空經濟新增為成都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重點產業。成都市擁有無人機整機研制、配套服務一體化產業鏈。截至2023年底,成都已聚集工業無人機上下游企業110多戶,實現營收超過50億元,“翼龍”系列無人機出口量長期居全國第一位。在人才和創新資源方面,成都聚集了64所高等院校,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天府校區)、西華大學等均設有航空技術優勢學科,電子系每年畢業人數超4萬人。在創新鏈方面,建成了“北斗+”產業園、四川省無人機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在小型航空器設計制造、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等領域具備領先優勢,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航空航天產業研發體系。7月1日,2024成都·迪拜投資合作推介會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現場,成都高新區企業沃飛長空與阿聯酋本地企業達成合作,將拓展當地低空旅游、低空通勤等示范航線,這也意味著“成都造”飛行汽車走出國門邁出重要一步。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有關中國與經濟全球化知識,概括成都市打造西部低空中心所具備的條件。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和中亞國家發展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同中亞五國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全覆蓋、雙邊層面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全覆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全覆蓋,是中國周邊首個戰略伙伴集群。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將在六國的共同努力下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和典型案例,中國與中亞各國定能在新的“黃金三十年”行穩致遠。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中國與中亞各國定能在新‘黃金三十年’行穩致遠”的認識。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9.(2025·江蘇淮安開學考試)(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1日,金磚國家同“全球南方”國家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對話會。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安全形勢日趨復雜,地緣競爭愈發激烈,熱點問題此起彼伏,軍備競賽持續升級,冷戰思維沉渣泛起,非傳統安全挑戰層出不窮。各國人民對和平安全的向往更加強烈,對團結合作的呼聲更為迫切。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離不開一切進步力量的支持參與。進入新世紀,“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這是歷史發展潮流所趨,是百年變局希望所在。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擁有天然情感紐帶和廣泛共同利益。中國支持金磚敞開大門謀發展,張開懷抱促合作,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南方伙伴加入金磚大家庭,共同做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材料,運用《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的有關知識,說明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加強合作的理論邏輯。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2025·四川綿陽期末)(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了26年!香港第23條立法定了!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香港基本法第23條內容如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系。2024年4月26日,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談時強調,中方對于中美關系的態度、立場、要求一以貫之,始終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出發看待和發展中美關系,始終堅持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始終主張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方不要干涉中國的內政,不要打壓中國的發展,不要在涉及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踩踏中方的紅線。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以“我國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推動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撰寫一份發言提綱。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300字左右。答案:階段檢測卷四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1.B 解析 政黨爭取執政的主要手段是參加選舉,在美國,能否成為執政黨,關鍵是看能否取得總統選舉勝利,①正確;兩黨本質上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其矛盾不是階級矛盾,②排除;材料僅反映兩黨斗爭激烈,無法得出“美式民主名存實亡”這一結論,③排除;材料反映出民主黨和共和黨為了爭奪執政地位,相互指控,存在利益博弈,④正確。2.C 解析 全國只有一個中央政權、一部憲法和一種法律體系,是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特點,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德國在國家結構形式上屬于聯邦制,A項不符合題意;德國實行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和多黨制,這是德國的國家管理形式和政黨制度,B項不符合題意;州政府向總理發出“最后通牒”,如果聯邦政府繼續允許難民大量涌入德國,就“法庭見”,可見德國實行聯邦制,巴伐利亞州和德國政府在各自的權限范圍內享有最高權力,相互間不得任意干涉,C項符合題意;聯邦制各組成單位的權力不是由聯邦整體所賦予的,而是它自身作為政治實體所固有的,因此巴伐利亞州的權力本身固有,但巴伐利亞州的權力在某些方面會受德國政府制約,D項錯誤。3.C 解析 雙邊主義主要指冷戰時期的世界格局,當今世界是多極化趨勢,并且我國堅持多邊主義,A項錯誤;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B項錯誤;“視彼此的發展為機遇而不是挑戰,同中方一道,找到中美兩個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國家在地球上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正確相處之道”,這說明拓展共同利益是中美關系持續深化的重要推動力,C項符合題意;材料強調中美兩國應加強合作,D項排除。4.A 解析 經濟論壇的成功舉辦,說明了各國能夠和平共處,共同致力于經濟的發展,體現了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各國都以發展經濟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①③正確;“合作取代競爭與沖突”表述是錯誤的,②排除;材料講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容,與多極化趨勢無關,④排除。5.B 解析 論壇主題及國防部長的發言均體現了對和平與發展的重視,表明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①正確;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在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反對外部干涉,“一國兩制”是最佳方案,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②錯誤;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的發言表明,不懼怕任何挑戰,暗含強大的國家實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基礎,③正確;國防部長的發言體現了對新型國際關系的倡導,但中國并非其“主導力量”,而是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④錯誤。6.B 解析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展現了中國的世界情懷、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和崇高目標,①③正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的是共同體理念,未涉及彌合了各國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差異,②排除;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各國外交所遵循”的表述不符合事實,④排除。7.A 解析 材料表明雖然和平與發展仍是主題,但當今世界仍存在不穩定因素,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仍面臨局部沖突的挑戰,①符合題意;中國就巴以問題發表看法,并主張要以談判對話解決沖突,這體現了談判與對話才是解決沖突的主要方式,②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中國對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③不符合題意;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但材料未涉及競爭與合作,④不符合題意。8.B 解析 中方將繼續用好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有關方共同設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支持“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發展,這表明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①正確;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②錯誤;中國將繼續用好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而發展中國家大部分都在南半球,這說明中國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中國用好合作基金,未涉及建設性參與國際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④排除。9.C 解析 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幾內亞比紹是資本主義國家,①錯誤;中幾比兩國是互利共贏的好伙伴,攜手推進務實合作,一致同意將兩國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這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正確;近年來,中國和幾內亞比紹攜手推進務實合作,正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順應了當今時代和平與發展的主題,③正確;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是中幾比兩國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④錯誤。10.A 解析 就新形勢下加強團結協作進行深入探討,呼吁夯實上海合作組織作為本地區安全屏障、合作橋梁、友好紐帶和建設性力量的積極作用,順應了當前的國際形勢,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①符合題意;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組織家園》的重要講話,彰顯了中國智慧和力量,②符合題意;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③錯誤;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④錯誤。11.D 解析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堅持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③④符合題意;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以本國利益為基點,①錯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刻影響全球治理格局,而非主導全球治理,②錯誤。12.B 解析 達沃斯論壇以“未來增長的新前沿”為主題,表明本屆達沃斯論壇的舉行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有利于共謀開放合作發展,有利于吸引外企深耕中國市場,共享中國發展機遇,①④符合題意;本屆達沃斯論壇的舉行與完善全球治理機制無關,且“制止單邊行動”的說法錯誤,②排除;本屆達沃斯論壇舉行的目的不是維護世界和平安全,③排除。13.D 解析 發揮展會綜合效應,有利于提供更多合作機遇,從而增添共同發展新動能,但不一定會提高國內企業經濟效益,①排除;“國際經濟政治一體化”說法錯誤,當前國際形勢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②錯誤;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暢通了國內國際雙循環,從而解決內外聯動問題,有利于充分釋放消費潛力,促進世界經濟互利互惠,③正確;消博會吸引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超4 000個品牌參與其中,匯聚優質消費品資源,優化了國內市場供給,有利于提高消費質量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④正確。14.B 解析 關于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決議草案由于常任理事國美國行使否決權而未能通過,可見安理會對實質性問題的決定堅持“大國一致”原則,①正確;②表述正確,但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聯合國大會接納新成員的決定必須由2/3多數通過,③排除;聯合國安理會表決受到了美國的影響,可見其作用具有局限性,④正確。15.D 解析 材料強調非洲國家對維護多邊主義、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作出努力,未涉及非洲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未涉及非洲為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作出了獨特貢獻,①②排除;非洲國家在維護多邊主義、捍衛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斗爭中展現“非洲力量”,次區域組織之間的相互協作不斷加強,非洲正成為具有全球影響的重要一極,這些信息反映出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已成為國際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③④正確。16.D 解析 亞投行與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多邊開發銀行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立即采取應對氣候變化的切實行動,表明亞投行有包容性,攜手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聯合融資,支持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的解決方案應對嚴峻的全球挑戰,③④正確;亞投行是中國倡導成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不是聯合國的下屬機構,①錯誤;亞投行旨在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②錯誤。17.答案 ①政府發揮作用,實施科學的宏觀調控,出臺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②成都市具備完整的低空產業鏈,產業基礎雄厚,人力資源和教育資源豐富。③創新研發體系成熟,打造創新平臺,構建先進創新鏈。④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發展開放型經濟,推動低空經濟走向世界。18.答案 ①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符合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共同利益。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符合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③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宗旨,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中亞機制屬于六國,也面向世界,促進的是共同發展與繁榮,期望的是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護和平、共促發展。④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與展現出的強大生命力,必將為世界上尋求發展、愛好和平的國家提供借鑒,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應對全球性危機和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19.答案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求和平謀發展是世界發展潮流。金磚國家與“全球南方”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和發展訴求,具有合作的堅實基礎。②金磚國家組織作為國際組織可以促進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開展交流、協調、合作,調停和解決國際政治沖突和經濟糾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③中國在多極化趨勢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在文化多樣性背景下以堅持交流互鑒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④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始終同南方國家堅定站在一起,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共同促進世界和平發展。20.答案 我國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推動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①國家安全利益是國家的最高利益,國家主權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核心。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不僅有助于維護香港社會穩定,而且有助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②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把維護本國國家安全作為國家的頭等大事。然而這樣一個正當正義之舉,卻被美國一些政客惡意詆毀,在維護國家安全問題上大搞“雙重標準”。這是根深蒂固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行徑,這充分暴露出他們意圖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真實目的。香港事務是中國的內政,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③我國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筑牢維護國家安全堅實屏障,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替代: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