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模塊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模塊檢測試卷(二)(課件 練習,共2份)蘇教版(2019)必修2 遺傳與進化

資源簡介

模塊檢測試卷(二)
(分值: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14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2024·南通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細胞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均進行DNA復制且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B.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
C.植物體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無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有同源染色體
D.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均可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2.如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部分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
B.丁細胞中①和②可能均為性染色體
C.丙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或初級卵母細胞
D.戊細胞可能是第二極體,也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
3.(2023·揚州高一期末)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前者人工異花傳粉的過程中需去除父本的雄蕊
B.兩個實驗都進行了測交實驗驗證假說
C.后者F2白眼性狀只出現(xiàn)在雄果蠅中,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D.兩者均能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4.(2023·徐州高一期中)下列有關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單倍體育種的最終目標是獲得單倍體植株,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B.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C.利用射線處理得到染色體易位的家蠶新品種,屬于誘變育種
D.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體變異的原理
5.通常將具有細、長、尖且彎曲的雞羽毛稱為雄羽,將具有寬、短、鈍且直的雞羽毛稱為雌羽。雄羽與雌羽是一對相對性狀,受等位基因h+、h控制。公雞與母雞在羽毛結構上存在差別,基因型與表型如表所示。用具有雌羽的公雞與母雞雜交,子代中母雞全為雌羽,公雞中雌羽∶雄羽=3∶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項目 h+h+ h+h hh
公雞 雌羽 雌羽 雄羽
母雞 雌羽 雌羽 雌羽
A.親代母雞的基因型是h+h
B.子代母雞中雜合子占1/2
C.可用測交實驗檢測雌羽公雞的基因型
D.雄羽性狀只在公雞中存在,其遺傳方式屬于伴性遺傳
6.(2024·常州高一月考)雕鸮的下列性狀分別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基因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已知綠色條紋雕鸮與黃色無紋雕鸮交配,F(xiàn)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1∶1。當F1的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時,其后代F2表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控制綠色的基因是A,控制無紋的基因是B
B.F1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致死基因型有3種
C.讓F2中黃色無紋的個體彼此交配,則出現(xiàn)黃色條紋個體的概率為1/9
D.讓F2中綠色無紋的個體分別和黃色條紋個體雜交,則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1∶1∶1∶1
7.(2023·淮安高一月考)如表是一對夫婦和幾個子女的簡化DNA指紋結果(表中“-”表示個體含有相應的標記基因),據(jù)此表判斷(不考慮突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標記基因 母親 父親 女兒1 女兒2 兒子
Ⅰ - - -
Ⅱ - -
Ⅲ - - -
Ⅳ - -
Ⅴ - -
A.基因Ⅰ不可能位于性染色體上
B.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C.基因Ⅳ與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D.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
8.(2024·南京高一期中)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過程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可以用14C和18O替代32P和35S對T2噬菌體進行標記
B.T2噬菌體增殖所需要的原料、酶和ATP等物質(zhì)可均由大腸桿菌提供
C.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導致上清液中放射性減弱
D.煙草花葉病毒與T2噬菌體的核酸類型和增殖過程相同
9.(2024·無錫高一月考)如圖為某DNA分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該DNA中堿基A有m個,占全部堿基的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②和③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該DNA分子的一條核苷酸鏈中(A+T)/(C+G)=2/3
C.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④的形成
D.復制3次共消耗6m個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10.人體癌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環(huán)狀DNA(ecDNA),該DNA可大量擴增,且其上含有癌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癌細胞中的ec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了染色質(zhì)
B.基因都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ecDNA上的脫氧核糖均連接著兩個磷酸基團
D.ecDNA的復制不遵循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11.翻譯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有些tRNA的反密碼子第1位堿基常為次黃嘌呤(I),與密碼子第3位堿基A、U、C皆可配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tRNA分子3'端是結合氨基酸的部位
B.反密碼子為5'—CAU—3'的tRNA只可轉運一種氨基酸
C.mRNA的每個密碼子都能結合相應的tRNA
D.堿基I與密碼子中堿基配對的特點,有利于保持物種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12.(2024·連云港高一檢測)在動物中,存在一種十分常見的RNA編輯現(xiàn)象,在ADAR酶(一種蛋白質(zhì))的作用下,mRNA分子上會出現(xiàn)腺苷(A)轉化成肌苷(I)的堿基替換現(xiàn)象,由于肌苷(I)與鳥苷(G)遵循相同的配對原則,從而導致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發(fā)生改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DAR酶會使基因發(fā)生改變
B.RNA編輯是轉錄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diào)控
C.RNA編輯可以實現(xiàn)一個基因表達出多種蛋白質(zhì)
D.RNA編輯替換堿基后一定導致表達產(chǎn)物中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發(fā)生改變
13.人類Hunter綜合征是一種X染色體上單基因遺傳病,患者的溶酶體中缺乏降解黏多糖的酶而使黏多糖在細胞中積累,導致細胞的損傷。某對健康的夫婦生育的子女皆患有此病,兒子的染色體組成正常,而女兒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兒子的概率是1/2
B.兒子和女兒的致病基因均來自母親
C.女兒性染色體異常是父親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造成的
D.母親細胞中溶酶體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
14.某地區(qū)生活的一種麗魚包含兩類群體:一類具有磨盤狀齒形,專食蝸牛和貝殼類軟體動物;另一類具有乳突狀齒形,專食昆蟲和其他軟體動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麗魚兩類齒形性狀由相應基因控制,該基因的出現(xiàn)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兩類齒形性狀所對應的新基因的出現(xiàn),豐富了該地區(qū)麗魚種群的基因庫
C.磨盤狀齒形和乳突狀齒形這兩種齒形差異有利于麗魚對該地區(qū)環(huán)境的適應
D.磨盤狀齒形和乳突狀齒形麗魚之間未產(chǎn)生生殖隔離,仍能交配產(chǎn)生可育后代
二、多項選擇題(共5題,每題3分,共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5.(2024·河北,4改編)下列關于DNA復制和轉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氫鍵連接成子鏈
B.復制時,解旋酶使DNA雙鏈由5'端向3'端解旋
C.復制和轉錄時,在能量的驅動下解旋酶將DNA雙鏈解開
D.DNA復制合成的子鏈和轉錄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為由5'端向3'端
16.(2024·宿遷高一檢測)研究發(fā)現(xiàn)單基因突變導致卵母細胞死亡是女性無法生育的原因之一。圖甲為某不孕女性家族系譜圖,圖乙為家族成員一對基因的模板鏈部分測序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病的致病機理是基因中堿基對發(fā)生了增添
B.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Ⅱ-4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
D.Ⅱ-5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
17.蝴蝶紫翅(P)對黃翅(p)為顯性,綠眼(G)對白眼(g)為顯性,某生物小組用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進行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的性狀類型及比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親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中純合的紫翅綠眼占F1的1/8
C.F1紫翅白眼個體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占1/2
D.F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交配,F(xiàn)2中純合子占2/3
18.(2024·南京高一期中)野生型羅漢果(2n=28)的甜苷含量較低。某研究小組獲得了一株富含甜苷的突變體M,其染色體核型分析如圖。將突變體M與野生型雜交,得到了羅漢果F。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突變體M可通過秋水仙素處理野生型幼苗獲得
B.羅漢果F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但可產(chǎn)生無子果實
C.羅漢果F的培育原理是染色體變異,每個染色體組含3條染色體
D.野生型羅漢果和突變體M屬于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
19.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患者體內(nèi)第9號和第22號染色體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使得ABL基因表達增強,最終導致白細胞異常增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易位,會改變?nèi)旧w上基因的排列順序
B.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均可以導致性狀的改變
C.染色體變異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可選擇分裂間期的細胞觀察
D.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均可能發(fā)生染色體變異
三、非選擇題(共5題,共57分)
20.(12分)(2024·鎮(zhèn)江高一檢測)在一些鐮狀細胞貧血患者體內(nèi)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從而改變了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產(chǎn)生了異常血紅蛋白。圖1表示人類鐮狀細胞貧血的病因,圖2表示血紅蛋白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3分)圖1中過程①發(fā)生在    期,假如圖中DNA共有5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占20%,過程①連續(xù)進行2次,共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個。過程②需要    酶進行催化,將游離的核苷酸聚合成相應的長鏈。
(2)(6分)圖2表示遺傳信息的    過程,當?shù)竭_    時,多肽鏈合成結束。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的方向是    (填“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此圖涉及的RNA有    種,細胞內(nèi)酶的合成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經(jīng)過圖2過程。
(3)(3分)血紅蛋白基因的特異性是由            決定的,在紅細胞中表達,而在其他細胞中不表達的根本原因是    。
21.(12分)(2023·宿遷高一聯(lián)考)果蠅染色體2n=8,野生型果蠅(純合子)的眼形是圓眼,某遺傳學家在研究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棒眼雄果蠅,他想探究果蠅眼形的遺傳方式,設計了如圖1實驗。雄果蠅染色體的模式圖及性染色體放大圖如圖2。Ⅰ為X染色體與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在此區(qū)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為X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Ⅱ2為Y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雌果蠅染色體組成為    。
(2)果蠅常用于遺傳學研究,主要是果蠅具有      的相對性狀,且易飼養(yǎng)、繁殖快、產(chǎn)生子代多,便于      。
(3)若F2中雌、雄果蠅個體中均有圓眼、棒眼,且圓眼與棒眼的比例約為3∶1,則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若F2中圓眼∶棒眼≈3∶1,但僅在      (填“雌”或“雄”)果蠅中有棒眼,則不能判斷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是位于Ⅱ1區(qū)段上還是Ⅰ區(qū)段上。
(4)為了對上述(3)中的問題作出判斷,現(xiàn)提供純合圓眼雌、雄果蠅和棒眼雌、雄果蠅,請選擇親本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完成判斷。
實驗方案:       。預期結果與結論:若子代           ,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Ⅰ區(qū)段;若子代           ,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
22.(11分)(2024·湖北,22)某種由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S病)患者表現(xiàn)為行走不穩(wěn)、眼球震顫,多在成年發(fā)病。甲、乙兩人均出現(xiàn)這些癥狀。遺傳咨詢發(fā)現(xiàn),甲的家系不符合S病遺傳系譜圖的特征,而乙的家系符合。經(jīng)檢查確診,甲不是S病患者,而乙是。回答下列問題:
(1)(1分)遺傳咨詢中醫(yī)生初步判斷甲可能不是S病患者,而乙可能是該病患者,主要依據(jù)是    (填序號)。
①血型 ②家族病史 ③B超檢測結果
(2)(5分)系譜圖分析是遺傳疾病診斷和優(yōu)生的重要依據(jù)。下列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中,一定不屬于S病的是    (填序號),判斷理由是        ;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    (填序號)。
(3)(3分)提取患者乙及其親屬的DNA,對該病相關基因進行檢測,電泳結果如圖(1是乙,2、3、4均為乙的親屬)。根據(jù)該電泳圖    (填“能”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理由是        。
(4)《“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孕前干預是出生缺陷防治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也有可能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健康配子,再通過基因診斷和試管嬰兒等技術,生育健康小孩。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有可能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請從減數(shù)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3.(10分)玉米籽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xiàn)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株A,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1分)該黃色籽粒植株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    。
(2)為了確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體上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chǎn)生F1,實驗結果F1表型及比例為             ,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3)(3分)以植株A為父本(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兩者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二所示。分析該植株出現(xiàn)的原因是   
(填“父本”或“母本”)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未分離。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地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其中得到的染色體異常植株占    。
24.(12分)在西伯利亞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體型大,從鼻子到尾巴約200厘米,平均重量為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與它們同時生活在大草原上的還有馬鹿,馬鹿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3分)西伯利亞大草原上苔原狼種群中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統(tǒng)稱為     ,經(jīng)觀察,該種群中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這是突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    ,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       而產(chǎn)生的。
(2)(4分)隨機從苔原狼的種群中抽出100只,測得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則A的基因頻率為    ,a的基因頻率為    ,Aa的基因型頻率為    。
(3)(4分)草原上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一般都具有很強的奔跑能力,這是        的結果;通過對苔原狼、馬鹿及其他生物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可得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       的改變。
(4)(1分)苔原狼和馬鹿之間是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觀上起著促進馬鹿進化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C.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進化
D.馬鹿的進化速度比苔原狼的進化速度快
答案精析
1.D
2.A [丁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散亂分布,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前期Ⅱ,由于性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后期Ⅰ已分離,所以丁細胞中①和②不可能均為性染色體,B錯誤;丙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shù)分裂后期Ⅰ,且丙細胞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所以丙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C錯誤;由于丙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因此戊細胞為精細胞,D錯誤。]
3.B [前者人工異花傳粉的過程中需要去除母本的雄蕊,不需要去除父本的雄蕊,A錯誤;后者F2白眼性狀只出現(xiàn)在雄果蠅中,同樣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C錯誤;孟德爾時期,未提出基因一詞的概念,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不能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D錯誤。]
4.A [通過單倍體育種獲得有優(yōu)良性狀的二倍體(或多倍體)植株,單倍體植株高度不育,不可留種,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A錯誤;通過多倍體育種獲得三倍體無子西瓜,利用了染色體數(shù)量變異的原理,D正確。]
5.D [控制雞羽毛結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其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但不屬于伴性遺傳,D錯誤。]
6.D [基因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根據(jù)分析可知,控制綠色的基因是A,控制無紋的基因是B,A正確;F1綠色無紋雕鸮(AaBb)彼此交配的后代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3種,B正確;F2中黃色無紋個體基因型為1/3aaBB、2/3aaBb,它們彼此交配,出現(xiàn)黃色條紋個體(aabb)的概率為2/3×2/3×1/4=1/9,C正確;F2中綠色無紋個體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和黃色條紋個體aabb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比例為1∶1,D錯誤。]
7.A [根據(jù)表格結果可知,母親將基因Ⅰ遺傳給了女兒1和兒子,但沒有遺傳給女兒2,說明基因Ⅰ可能位于母親的一條X染色體上,A錯誤;父親將基因Ⅲ遺傳給了兩個女兒,沒有遺傳給兒子,推測基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B正確;基因Ⅳ和基因Ⅱ的遺傳情況一致,推測基因Ⅳ與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C正確;正常情況下Y染色體上的基因隨著Y染色體只在男性之間傳遞,而表中的父親將基因Ⅴ遺傳給了女兒1,說明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D正確。]
8.B [由于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DNA都含有C和O,因此不能用14C和18O替代32P和35S對T2噬菌體進行標記,A錯誤;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保溫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的DNA沒來得及進入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會在上清液中析出含有32P標記的T2噬菌體,保溫時間過長,大腸桿菌裂解,經(jīng)攪拌離心后會在上清液中析出含有32P標記的子代T2噬菌體,所以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強,C錯誤;煙草花葉病毒為RNA病毒,T2噬菌體為DNA病毒,兩者的核酸類型不同,D錯誤。]
9.B [①(磷酸)和②(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錯誤;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形成,不會催化④(氫鍵)的形成,C錯誤;該DNA中堿基A有m個,占全部堿基的20%,則堿基總數(shù)為5m,G=C=30%,則鳥嘌呤的數(shù)目為5m×30%=1.5m,該DNA分子復制3次,共產(chǎn)生了23=8(個)DNA分子,由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因而相當于新合成7個DNA分子,則需要消耗7×1.5m=10.5m(個)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D錯誤。]
10.C [癌細胞中的ecDNA位于細胞質(zhì)中,不與蛋白質(zhì)結合形成染色質(zhì),A錯誤;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在一些病毒中,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B錯誤;ecDNA的復制遵循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錯誤。]
11.C [mRNA的終止密碼子不能結合相應的tRNA,C錯誤。]
12.C [ADAR酶會導致mRNA上的堿基發(fā)生替換,其作用的部位在RNA上,因此不會使基因發(fā)生改變,A錯誤;RNA編輯是發(fā)生在轉錄形成mRNA之后,因此不屬于轉錄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diào)控,B錯誤;RNA編輯通過改變mRNA的序列,可以實現(xiàn)一個基因表達出多種蛋白質(zhì),C正確;若原本編碼亮氨酸的mRNA上的密碼子為UUA,由于RNA編輯可能會使密碼子變成UUI,而肌苷(I)與鳥苷(G)遵循相同的配對原則,表達產(chǎn)物仍是亮氨酸,D錯誤。]
13.B [根據(jù)“無中生有為隱性”,且該病是一種X染色體上單基因遺傳病,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用字母A/a表示,則雙親的基因型是XAY、XAXa,該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兒子的概率是1/4,A錯誤;雙親中只有母親攜帶致病基因,則兒子和女兒的致病基因均來自母親,B正確;父親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常產(chǎn)生不含有性染色體的精子,均有可能造成女兒性染色體異常,C錯誤;溶酶體不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核糖體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D錯誤。]
14.A [基因的出現(xiàn)是變異的結果,自然選擇對基因起選擇的作用,A錯誤。]
15.ABC [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成子鏈,A錯誤;復制時,在細胞提供的能量驅動下,解旋酶將DNA雙鏈解開,其中一條鏈由5′端向3′端解旋,另一條鏈由3′端向5′端解旋,B錯誤;轉錄時,RNA聚合酶將DNA雙鏈解開,而不是解旋酶,C錯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分別作用于模板鏈的3′端,使子鏈DNA和RNA由5′端向3′端延伸,D正確。]
16.ABC [結合題圖分析可知,箭頭處GA表示一個基因模板鏈該位點為G,另一個為A,G表示此位點兩條鏈都為G,故該病的致病機理是基因模板鏈該位點的G變?yōu)榱薃,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A錯誤;分析題意,Ⅰ-2的此位點兩條鏈都是G,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Ⅱ-1的該位點一個基因模板鏈是G,另一個為A(發(fā)生了基因突變),Ⅱ-1是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出顯性性狀,故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B錯誤;假設該基因是由A/a控制,該病是顯性遺傳病,Ⅱ-4正常,基因型是aa,與正常男性婚配(基因型是Aa或aa),由于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概率未知,故不能判斷Ⅱ-4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C錯誤;由題意可知,Ⅰ-1基因型是Aa,Ⅰ-2是aa,則Ⅱ-5是1/2Aa、1/2aa,Ⅱ-5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D正確。]
17.AD [由題圖分析可知,紫翅∶黃翅=3∶1,親本關于翅顏色的基因型分別為Pp、Pp,綠眼∶白眼=1∶1,親本關于眼色的基因型分別為Gg、gg,故親本基因型為PpGg、Ppgg,A正確;F1中純合的紫翅綠眼PPGG占F1的1/4×0=0,B錯誤;F1紫翅白眼基因型為P_gg,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C錯誤;F1紫翅白眼基因型為P_gg,F(xiàn)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交配,即1/3PPgg雌雄個體交配和2/3Ppgg雌雄個體交配,F(xiàn)2中純合子概率為1/3+2/3×1/2=2/3,D正確。]
18.ABD [野生型羅漢果為二倍體,含有28條染色體,由圖可知,突變體M為四倍體,含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shù)目為56條,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因此突變體M可通過秋水仙素處理野生型幼苗獲得,A正確;將突變體M(四倍體)與野生型(二倍體)雜交,得到的羅漢果F為三倍體(3n=42),羅漢果F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但可產(chǎn)生無子果實,B正確;羅漢果F為三倍體(3n=42),培育原理是染色體變異,每個染色體組含14條染色體,C錯誤;突變體M(四倍體)與野生型(二倍體)雜交,得到的無子羅漢果F為三倍體,三倍體高度不育,故野生型羅漢果和突變體M存在生殖隔離,D正確。]
19.ABD [圖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患者體內(nèi)發(fā)生了第9號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第22號染色體)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會改變?nèi)旧w上基因的排列順序,A正確;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均屬于突變,二者均可以導致性狀的改變,B正確;染色體變異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可選擇分裂中期的細胞觀察,因為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量清晰,C錯誤;染色體變異屬于突變,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均可能發(fā)生,D正確。]
20.(1)細胞分裂間 900 RNA聚合 (2)翻譯 終止密碼子
從左向右 3 不一定 (3)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1.(1)3對常染色體+XX (2)多對易于區(qū)分 統(tǒng)計分析 (3)常 雄 (4)用上一步所獲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蠅與野生型圓眼雄果蠅雜交 沒有棒眼果蠅出現(xiàn) 雄果蠅中出現(xiàn)棒眼個體
解析 (3)若F2中雌、雄果蠅個體中均有圓眼、棒眼,且圓眼與棒眼的比例為3∶1,說明性狀與性別無關,則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設控制圓眼的基因為A,控制棒眼的基因為a,假定基因位于同源區(qū)段Ⅰ上,則F1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Ya,F(xiàn)2的基因型為XAXA、XAXa、XAYa、XaYa,比例是1∶1∶1∶1,F(xiàn)2中圓眼∶棒眼≈3∶1,但僅在雄果蠅中有棒眼;假定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上,則F1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Y,F(xiàn)2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F(xiàn)2中圓眼∶棒眼≈3∶1,但僅在雄果蠅中有棒眼。所以若F2中圓眼∶棒眼≈3∶1,但僅在雄果蠅中有棒眼,不能判斷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是位于Ⅱ1區(qū)段上還是Ⅰ區(qū)段上。(4)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完成判斷,可用上一步所獲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蠅(隱性的純合子雌性)與圓眼(野生型)雄果蠅(顯性的雄性)雜交,觀察子代眼形性狀。預期結果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均為圓眼(子代中沒有棒眼果蠅出現(xiàn)),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Ⅰ區(qū)段(XaXa×XAYA→XAXa、XaYA);若子代雌果蠅為圓眼(野生型),雄果蠅為棒眼,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XaXa×XAY→XAXa、XaY)。
22.(1)② (2)③ 系譜圖③中Ⅰ-1、Ⅰ-2不患病,Ⅱ-3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 ①② (3)不能 乙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是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是正常基因 (4)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若為雜含子,則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可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
解析 (1)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不能通過血型進行檢測,①錯誤;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家族患者多,多代連續(xù)遺傳,可通過遺傳咨詢進行初步診斷,②正確;B超不能用于檢測單基因遺傳病,③錯誤。(2)系譜圖①中Ⅱ-2、Ⅱ-3患病,Ⅲ-1不患病,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母親Ⅰ-2不患病,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系譜圖②中Ⅰ-1、Ⅰ-2患病,Ⅱ-1不患病,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女兒Ⅲ-2不患病,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系譜圖③中Ⅰ-1、Ⅰ-2不患病,Ⅱ-3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系譜圖④中Ⅱ-2的女兒Ⅲ-1不患病,排除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無法判斷其是否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綜上所述,一定不屬于S病的系譜圖是③;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①②。(3)乙為S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是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是正常基因,因此根據(jù)該電泳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
23.(1)缺失 (2)籽粒黃色∶籽粒白色=1∶1 (3)父本 同源染色體 (4)籽粒黃色∶籽粒白色=2∶3 3/5
24.(1)基因庫 等位基因 基因重組 (2)65% 35% 60%
(3)協(xié)同進化 種群 基因頻率 (4)D
解析 (2)隨機從苔原狼的種群中抽出100只,測得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則A的基因頻率為×100%=65%,a的基因頻率是1-65%=35%,Aa的基因型頻率為×100%=60%。(共83張PPT)
模塊檢測試卷(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B A D D A B
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C B A ABC ABC
題號 17 18 19
答案 AD ABD 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對一對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0.
(1)細胞分裂間 900 RNA聚合 
(2)翻譯 終止密碼子
從左向右 3 不一定 
(3)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1.
(1)3對常染色體+XX 
(2)多對易于區(qū)分 統(tǒng)計分析 
(3)常 雄 
(4)用上一步所獲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蠅與野生型圓眼雄果蠅雜交 沒有棒眼果蠅出現(xiàn) 雄果蠅中出現(xiàn)棒眼個體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2.
(1)② 
(2)③ 系譜圖③中Ⅰ-1、Ⅰ-2不患病,Ⅱ-3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 ①② 
(3)不能 乙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是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是正常基因 
(4)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若為雜含子,則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可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1)缺失 
(2)籽粒黃色∶籽粒白色=1∶1 
(3)父本 同源染色體 
(4)籽粒黃色∶籽粒白色=2∶3 3/5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4.
(1)基因庫 等位基因 基因重組 
(2)65% 35% 60%
(3)協(xié)同進化 種群 基因頻率 
(4)D
23
24
1.(2024·南通高一期中)下列有關細胞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均進行DNA復制且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B.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
C.植物體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無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有同
源染色體
D.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均可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2.如圖表示某哺乳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部分圖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細胞中有4個染
色體組
B.丁細胞中①和②可
能均為性染色體
C.丙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或初級卵母細胞
D.戊細胞可能是第二極體,也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丁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散亂分布,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前期Ⅱ,由于性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后期Ⅰ已分離,所以丁細胞中①和②不可能均為性染色體,B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丙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shù)分裂后期Ⅰ,且丙細胞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所以丙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C錯誤;
由于丙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因此戊細胞為精細胞,D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3.(2023·揚州高一期末)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和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前者人工異花傳粉的過程中需去除父本的雄蕊
B.兩個實驗都進行了測交實驗驗證假說
C.后者F2白眼性狀只出現(xiàn)在雄果蠅中,不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D.兩者均能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前者人工異花傳粉的過程中需要去除母本的雄蕊,不需要去除父本的雄蕊,A錯誤;
后者F2白眼性狀只出現(xiàn)在雄果蠅中,同樣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C錯誤;
孟德爾時期,未提出基因一詞的概念,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不能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D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4.(2023·徐州高一期中)下列有關育種的敘述,錯誤的是
A.單倍體育種的最終目標是獲得單倍體植株,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B.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C.利用射線處理得到染色體易位的家蠶新品種,屬于誘變育種
D.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利用了染色體變異的原理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通過單倍體育種獲得有優(yōu)良性狀的二倍體(或多倍體)植株,單倍體植株高度不育,不可留種,優(yōu)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A錯誤;
通過多倍體育種獲得三倍體無子西瓜,利用了染色體數(shù)量變異的原理,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5.通常將具有細、長、尖且彎曲的雞羽毛稱為雄羽,將具有寬、短、鈍且直的雞羽毛稱為雌羽。雄羽與雌羽是一對相對性狀,受等位基因h+、h控制。公雞與母雞在羽毛結構上存在差別,基因型與表型如表所示。用具有雌羽的公雞與母雞雜交,子代中母雞全為雌羽,公雞中雌羽∶雄羽=3∶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親代母雞的基因型是h+h
B.子代母雞中雜合子占1/2
C.可用測交實驗檢測雌羽公雞的基因型
D.雄羽性狀只在公雞中存在,其遺傳方式屬于伴性遺傳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項目 h+h+ h+h hh
公雞 雌羽 雌羽 雄羽
母雞 雌羽 雌羽 雌羽
單項選擇題
控制雞羽毛結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其遺傳與性別相關聯(lián),但不屬于伴性遺傳,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項目 h+h+ h+h hh
公雞 雌羽 雌羽 雄羽
母雞 雌羽 雌羽 雌羽
6.(2024·常州高一月考)雕鸮的下列性狀分別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和B、b表示。其中基因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已知綠色條紋雕鸮與黃色無紋雕鸮交配,F(xiàn)1為綠色無紋和黃色無紋,比例為1∶1。當F1的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時,其后代F2表型及比例為綠色無紋∶黃色無紋∶綠色條紋∶黃色條紋=6∶3∶2∶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控制綠色的基因是A,控制無紋的基因是B
B.F1綠色無紋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致死基因型有3種
C.讓F2中黃色無紋的個體彼此交配,則出現(xiàn)黃色條紋個體的概率為1/9
D.讓F2中綠色無紋的個體分別和黃色條紋個體雜交,則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1∶1
∶1∶1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基因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根據(jù)分析可知,控制綠色的基因是A,控制無紋的基因是B,A正確;
F1綠色無紋雕鸮(AaBb)彼此交配的后代致死基因型有AABB、AABb、AAbb 3種,B正確;
F2中黃色無紋個體基因型為1/3aaBB、2/3aaBb,它們彼此交配,出現(xiàn)黃色條紋個體(aabb)的概率為2/3×2/3×1/4=1/9,C正確;
F2中綠色無紋個體基因型為AaBB、AaBb,AaBB和黃色條紋個體aabb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比例為1∶1,D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7.(2023·淮安高一月考)如表是一對夫婦和幾個子女的簡化DNA指紋結果(表中“-”表示個體含有相應的標記基因),據(jù)此表判斷(不考慮突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基因Ⅰ不可能位于性染色體上
B.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C.基因Ⅳ與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
條染色體上
D.基因Ⅴ不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
標記基因 母親 父親 女兒1 女兒2 兒子
Ⅰ - - -
Ⅱ - -
Ⅲ - - -
Ⅳ - -
Ⅴ - -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根據(jù)表格結果可知,母親將基因Ⅰ遺傳給了女兒1和兒子,但沒有遺傳給女兒2,說明基因Ⅰ可能
位于母親的一條X染色體上,
A錯誤;
父親將基因Ⅲ遺傳給了兩個女
兒,沒有遺傳給兒子,推測基
因Ⅲ很有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
B正確;
標記基因 母親 父親 女兒1 女兒2 兒子
Ⅰ - - -
Ⅱ - -
Ⅲ - - -
Ⅳ - -
Ⅴ - -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基因Ⅳ和基因Ⅱ的遺傳情況一致,推測基因Ⅳ與基因Ⅱ可能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C正確;
正常情況下Y染色體上的基因
隨著Y染色體只在男性之間傳
遞,而表中的父親將基因Ⅴ遺
傳給了女兒1,說明基因Ⅴ不
可能位于Y染色體上,D正確。
標記基因 母親 父親 女兒1 女兒2 兒子
Ⅰ - - -
Ⅱ - -
Ⅲ - - -
Ⅳ - -
Ⅴ - -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8.(2024·南京高一期中)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的過程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用14C和18O替代32P和35S對T2噬菌體進行標記
B.T2噬菌體增殖所需要的原料、酶和ATP等物質(zhì)可均由大腸桿菌提供
C.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導致上
清液中放射性減弱
D.煙草花葉病毒與T2噬菌體的核酸類型和增殖過程相同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由于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和DNA都含有C和O,因此不能用14C和18O替代32P和35S對T2噬菌體進行標記,A錯誤;
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保溫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的DNA沒來得及進入大腸桿菌,經(jīng)攪拌離心后會在上清液中析出含有32P標記的T2噬菌體,保溫時間過長,大腸桿菌裂解,經(jīng)攪拌離心后會在上清液中析出含有32P標記的子代T2噬菌體,所以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使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強,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煙草花葉病毒為RNA病毒,T2噬菌體為DNA病毒,兩者的核酸類型不同,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9.(2024·無錫高一月考)如圖為某DNA分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該DNA中堿基A有m個,占全部堿基的2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②和③交替連接,構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該DNA分子的一條核苷酸鏈中(A+T)/(C+G)
=2/3
C.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④的形成
D.復制3次共消耗6m個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①(磷酸)和②(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A錯誤;
復制時,DNA聚合酶可催化脫氧核苷酸之間
的磷酸二酯鍵形成,不會催化④(氫鍵)的形成,
C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該DNA中堿基A有m個,占全部堿基的20%,
則堿基總數(shù)為5m,G=C=30%,則鳥嘌呤的數(shù)
目為5m×30%=1.5m,該DNA分子復制3次,
共產(chǎn)生了23=8(個)DNA分子,由于DNA復制為
半保留復制,因而相當于新合成7個DNA分子,
則需要消耗7×1.5m=10.5m(個)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D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0.人體癌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含環(huán)狀DNA(ecDNA),該DNA可大量擴增,且其上含有癌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癌細胞中的ec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了染色質(zhì)
B.基因都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ecDNA上的脫氧核糖均連接著兩個磷酸基團
D.ecDNA的復制不遵循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癌細胞中的ecDNA位于細胞質(zhì)中,不與蛋白質(zhì)結合形成染色質(zhì),A錯誤;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在一些病毒中,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RNA片段,B錯誤;
ecDNA的復制遵循半保留復制的特點,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1.翻譯過程如圖所示,其中有些tRNA的反密碼子第1位堿基常為次黃嘌呤(I),與密碼子第3位堿基A、U、C皆可配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tRNA分子3'端是結合氨基酸的部位
B.反密碼子為5'—CAU—3'的tRNA只可轉運
一種氨基酸
C.mRNA的每個密碼子都能結合相應的tRNA
D.堿基I與密碼子中堿基配對的特點,有利于
保持物種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mRNA的終止密碼子不能結合相應的tRNA,C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2.(2024·連云港高一檢測)在動物中,存在一種十分常見的RNA編輯現(xiàn)象,在ADAR酶(一種蛋白質(zhì))的作用下,mRNA分子上會出現(xiàn)腺苷(A)轉化成肌苷(I)的堿基替換現(xiàn)象,由于肌苷(I)與鳥苷(G)遵循相同的配對原則,從而導致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發(fā)生改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DAR酶會使基因發(fā)生改變
B.RNA編輯是轉錄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diào)控
C.RNA編輯可以實現(xiàn)一個基因表達出多種蛋白質(zhì)
D.RNA編輯替換堿基后一定導致表達產(chǎn)物中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
發(fā)生改變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ADAR酶會導致mRNA上的堿基發(fā)生替換,其作用的部位在RNA上,因此不會使基因發(fā)生改變,A錯誤;
RNA編輯是發(fā)生在轉錄形成mRNA之后,因此不屬于轉錄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diào)控,B錯誤;
RNA編輯通過改變mRNA的序列,可以實現(xiàn)一個基因表達出多種蛋白質(zhì),C正確;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若原本編碼亮氨酸的mRNA上的密碼子為UUA,由于RNA編輯可能會使密碼子變成UUI,而肌苷(I)與鳥苷(G)遵循相同的配對原則,表達產(chǎn)物仍是亮氨酸,D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3.人類Hunter綜合征是一種X染色體上單基因遺傳病,患者的溶酶體中缺乏降解黏多糖的酶而使黏多糖在細胞中積累,導致細胞的損傷。某對健康的夫婦生育的子女皆患有此病,兒子的染色體組成正常,而女兒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兒子的概率是1/2
B.兒子和女兒的致病基因均來自母親
C.女兒性染色體異常是父親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造成的
D.母親細胞中溶酶體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根據(jù)“無中生有為隱性”,且該病是一種X染色體上單基因遺傳病,則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假設用字母A/a表示,則雙親的基因型是XAY、XAXa,該對夫婦再生一個患病兒子的概率是1/4,A錯誤;
雙親中只有母親攜帶致病基因,則兒子和女兒的致病基因均來自母親,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單項選擇題
父親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異常或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異常產(chǎn)生不含有性染色體的精子,均有可能造成女兒性染色體異常,C錯誤;
溶酶體不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核糖體能合成降解黏多糖的酶,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4.某地區(qū)生活的一種麗魚包含兩類群體:一類具有磨盤狀齒形,專食蝸牛和貝殼類軟體動物;另一類具有乳突狀齒形,專食昆蟲和其他軟體動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麗魚兩類齒形性狀由相應基因控制,該基因的出現(xiàn)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B.兩類齒形性狀所對應的新基因的出現(xiàn),豐富了該地區(qū)麗魚種群的基因庫
C.磨盤狀齒形和乳突狀齒形這兩種齒形差異有利于麗魚對該地區(qū)環(huán)境的
適應
D.磨盤狀齒形和乳突狀齒形麗魚之間未產(chǎn)生生殖隔離,仍能交配產(chǎn)生可
育后代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基因的出現(xiàn)是變異的結果,自然選擇對基因起選擇的作用,A錯誤。
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5.(2024·河北,4改編)下列關于DNA復制和轉錄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氫鍵連接成子鏈
B.復制時,解旋酶使DNA雙鏈由5'端向3'端解旋
C.復制和轉錄時,在能量的驅動下解旋酶將DNA雙鏈解開
D.DNA復制合成的子鏈和轉錄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為由5'端向3'端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DNA復制時,脫氧核苷酸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成子鏈,A錯誤;
復制時,在細胞提供的能量驅動下,解旋酶將DNA雙鏈解開,其中一條鏈由5'端向3'端解旋,另一條鏈由3'端向5'端解旋,B錯誤;
轉錄時,RNA聚合酶將DNA雙鏈解開,而不是解旋酶,C錯誤;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分別作用于模板鏈的3'端,使子鏈DNA和RNA由5'端向3'端延伸,D正確。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6.(2024·宿遷高一檢測)研究發(fā)現(xiàn)單基因突變導致卵母細胞死亡是女性無法生育的原因之一。圖甲為某不孕女性家族系譜圖,圖乙為家族成員一對基因的模板鏈部分測序結果,下列
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A.該病的致病機理是基因中堿基對發(fā)生了增添
B.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C.Ⅱ-4再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1/4
D.Ⅱ-5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結合題圖分析可知,箭頭處GA表示一個基因模板鏈該位點為G,另一個為A,G表示此位點兩條鏈都為G,故該病的致病機理是基因模板鏈該位點的G變?yōu)榱薃,堿基對發(fā)
生了替換,A錯誤;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分析題意,Ⅰ-2的此位點兩條鏈都是G,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Ⅱ-1的該位點一個基因模板鏈是G,另一個為A(發(fā)生了基因突變),Ⅱ-1是雜合子,雜合子表現(xiàn)出顯性性狀,故該病
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B錯誤;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假設該基因是由A/a控制,該病是顯性遺傳病,Ⅱ-4正常,基因型是aa,與正常男性婚配(基因型是Aa或aa),由于正常男性的基因型概率未知,故不能判斷Ⅱ-4再生一個患病孩
子的概率,C錯誤;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由題意可知,Ⅰ-1基因型是Aa,Ⅰ-2是aa,則Ⅱ-5是1/2Aa、1/2aa,Ⅱ-5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D正確。
多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7.蝴蝶紫翅(P)對黃翅(p)為顯性,綠眼(G)對白眼(g)為顯性,某生物小組用紫翅綠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進行雜交,F(xiàn)1出現(xiàn)的性狀類型及比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中純合的紫翅綠眼占F1的1/8
C.F1紫翅白眼個體中,與親本基因型相同
的個體占1/2
D.F1紫翅白眼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交配,F(xiàn)2中純合子占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由題圖分析可知,紫翅∶黃翅=3∶1,親本關于翅顏色的基因型分別為Pp、Pp,綠眼∶白眼=1∶1,親本關于
眼色的基因型分別為Gg、gg,故親本基
因型為PpGg、Ppgg,A正確;
F1中純合的紫翅綠眼PPGG占F1的1/4×
0=0,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F1紫翅白眼基因型為P_gg,與親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2/3,C錯誤;
F1紫翅白眼基因型為P_gg,F(xiàn)1紫翅白眼
中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個體間交配,即
1/3PPgg雌雄個體交配和2/3Ppgg雌雄個
體交配,F(xiàn)2中純合子概率為1/3+2/3×1/2
=2/3,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18.(2024·南京高一期中)野生型羅漢果(2n=28)的甜苷含量較低。某研究小組獲得了一株富含甜苷的突變體M,其染色體核型分析如圖。將突變體M與野生型雜交,得到了羅漢果F。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突變體M可通過秋水仙素處理野生型幼苗獲得
B.羅漢果F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但可產(chǎn)生無子果實
C.羅漢果F的培育原理是染色
體變異,每個染色體組含
3條染色體
D.野生型羅漢果和突變體M屬
于兩個物種,存在生殖隔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野生型羅漢果為二倍體,含有28條染色體,由圖可知,突變體M為四倍體,含有4個染色體組,染色體數(shù)目為56條,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數(shù)
目加倍,因此突變體M可
通過秋水仙素處理野生型
幼苗獲得,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將突變體M(四倍體)與野生型(二倍體)雜交,得到的羅漢果F為三倍體(3n=42),羅漢果F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但可產(chǎn)生無子果實,B正確;
羅漢果F為三倍體(3n=42),
培育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每個染色體組含14條染色
體,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突變體M(四倍體)與野生型(二倍體)雜交,得到的無子羅漢果F為三倍體,三倍體高度不育,
故野生型羅漢果和突變
體M存在生殖隔離,D
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19.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患者體內(nèi)第9號和第22號染色體發(fā)生了如圖所示的變化,使得ABL基因表達增強,最終導致白細胞異常增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
易位,會改變?nèi)旧w
上基因的排列順序
B.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均可以導致性狀的改變
C.染色體變異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可選擇分裂間期的細胞觀察
D.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均可能發(fā)生染色體變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圖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因是患者體內(nèi)發(fā)生了第9號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第22號染色體)上,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會改變?nèi)旧w上基因的排列順序,A正確;
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均屬于突變,二者均可以導致性狀的改變,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染色體變異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可選擇分裂中期的細胞觀察,因為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量清晰,C錯誤;
染色體變異屬于突變,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均可能發(fā)生,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多項選擇題
23
24
20.(2024·鎮(zhèn)江高一檢測)在一些鐮狀細胞貧血患者體內(nèi)發(fā)現(xiàn)血紅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從而改變了血紅蛋白的空間結構,產(chǎn)生了異常血紅蛋白。圖1表示人類鐮狀細胞貧血的病因,圖2表示血紅蛋白基因表達的部分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圖1中過程①發(fā)生在     期,假如圖中DNA共有5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占20%,過程①連續(xù)進行2次,共需要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個。過程②需要     酶進行催化,將游離的核苷酸聚合成相應的長鏈。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細胞分裂間
900
RNA聚合
(2)圖2表示遺傳信息的   過程,當?shù)竭_     時,多肽鏈合成結束。核糖體沿著mRNA移動的方向是     (填“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此圖涉及的RNA有  種,細胞內(nèi)酶的合成    (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經(jīng)過圖2過程。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翻譯
終止密碼子
從左向右
3
不一定
(3)血紅蛋白基因的特異性是由           決定的,在紅細胞中表達,而在其他細胞中不表達的根本原因是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1.(2023·宿遷高一聯(lián)考)果蠅染色體2n=8,野生型果蠅(純合子)的眼形是圓眼,某遺傳學家在研究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棒眼雄果蠅,他想探究果蠅眼形的遺傳方式,設計了如圖1實驗。
雄果蠅染色體的模式圖及性染色體
放大圖如圖2。Ⅰ為X染色體與Y染
色體的同源區(qū)段,在此區(qū)段中有等
位基因,Ⅱ1為X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
Ⅱ2為Y染色體上特有區(qū)段。請分析
回答下列問題: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1)雌果蠅染色體組成為     。
(2)果蠅常用于遺傳學研究,主要是果蠅具有       的相對性狀,且易飼養(yǎng)、繁殖快、產(chǎn)生子代多,便于     。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3對常染色體+XX
多對易于區(qū)分
統(tǒng)計分析
(3)若F2中雌、雄果蠅個體中均有圓眼、棒眼,且圓眼與棒眼的比例約為3∶1,則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若F2中圓眼∶
棒眼≈3∶1,但僅在  (填
“雌”或“雄”)果蠅中有棒
眼,則不能判斷控制圓眼、
棒眼的基因是位于Ⅱ1區(qū)段上
還是Ⅰ區(qū)段上。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若F2中雌、雄果蠅個體中均有圓眼、棒眼,且圓眼與棒眼的比例為3∶1,說明性狀與性別無關,則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設控制圓眼的基因為A,控制棒眼的基因為a,假定基因位于同源區(qū)段Ⅰ上,則F1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是
XAXa,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是
XAYa,F(xiàn)2的基因型為XAXA、
XAXa、XAYa、XaYa,比例是1∶
1∶1∶1,F(xiàn)2中圓眼∶棒眼≈3∶1,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但僅在雄果蠅中有棒眼;假定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上,則F1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Xa,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是XAY,F(xiàn)2的基因型是XAXA、XAXa、XAY、XaY,F(xiàn)2中圓眼∶
棒眼≈3∶1,但僅在雄果蠅中有
棒眼。所以若F2中圓眼∶棒眼≈
3∶1,但僅在雄果蠅中有棒眼,
不能判斷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
是位于Ⅱ1區(qū)段上還是Ⅰ區(qū)段上。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4)為了對上述(3)中的問題作出判斷,現(xiàn)提供純合圓眼雌、雄果蠅和棒眼雌、雄果蠅,請選擇親本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完成判斷。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預期結果與結論:
若子代         ,則
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Ⅰ區(qū)
段;若子代           ,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
用上一步所獲得子代
中的棒眼雌果蠅與野生型圓眼雄
果蠅雜交
沒有棒眼果蠅出現(xiàn)
雄果蠅中出現(xiàn)棒眼個體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完成判斷,可用上一步所獲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蠅(隱性的純合子雌性)與圓眼(野生型)雄果蠅(顯性的雄性)雜交,觀察子代眼形性狀。預期結果與結論:若子代雌、雄果蠅均為圓眼(子代中沒有棒眼果蠅出現(xiàn)),則控制圓眼、棒眼的基因
位于Ⅰ區(qū)段(XaXa×XAYA→XAXa、
XaYA);若子代雌果蠅為圓眼(野生
型),雄果蠅為棒眼,則控制圓眼、
棒眼的基因位于Ⅱ1區(qū)段(XaXa×XAY
→XAXa、XaY)。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非選擇題
22.(2024·湖北,22)某種由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S病)患者表現(xiàn)為行走不穩(wěn)、眼球震顫,多在成年發(fā)病。甲、乙兩人均出現(xiàn)這些癥狀。遺傳咨詢發(fā)現(xiàn),甲的家系不符合S病遺傳系譜圖的特征,而乙的家系符合。經(jīng)檢查確診,甲不是S病患者,而乙是。回答下列問題:
(1)遺傳咨詢中醫(yī)生初步判斷甲可能不是S病患者,而乙可能是該病患者,主要依據(jù)是   (填序號)。
①血型  ②家族病史  ③B超檢測結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不能通過血型進行檢測,①錯誤;
S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其家族患者多,多代連續(xù)遺傳,可通過遺傳咨詢進行初步診斷,②正確;
B超不能用于檢測單基因遺傳病,③錯誤。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2)系譜圖分析是遺傳疾病診斷和優(yōu)生的重要依據(jù)。下列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中,一定不屬于S病的是   (填序號),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
      ;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    (填序號)。

Ⅰ-1、Ⅰ-2不患病,Ⅱ-3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
系譜圖③中
①②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系譜圖①中Ⅱ-2、Ⅱ-3患病,Ⅲ-1不患病,說明該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母親Ⅰ-2不患病,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系譜圖②中Ⅰ-1、Ⅰ-2患
病,Ⅱ-1不患病,說明該
病為顯性遺傳病,Ⅱ-2的
女兒Ⅲ-2不患病,說明該
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系譜圖③中Ⅰ-1、Ⅰ-2不患病,Ⅱ-3患病,說明該病為隱性遺傳病,一定不屬于S病;
系譜圖④中Ⅱ-2的女兒
Ⅲ-1不患病,排除伴X
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但
無法判斷其是否為常染
色體顯性遺傳病;綜上所述,一定不屬于S病的系譜圖是③;
一定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系譜圖是①②。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非選擇題
(3)提取患者乙及其親屬的DNA,對該病相關基因進行檢測,電泳結果如圖(1是乙,2、3、4均為乙的親屬)。根據(jù)該電泳圖   (填“能”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不能
性遺傳病患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是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是正常基因
乙為常染色體顯
乙為S病(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由電泳圖可知,乙(1號個體)為雜合子,但無法推斷哪條條帶是致病基因,哪條條帶是正常基因,因此根據(jù)該電泳圖不能確定2號和4號個體攜帶了致病基因。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4)《“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孕前干預是出生缺陷防治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單基因控制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患者也有可能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健康配子,再通過基因診斷和試管嬰兒等技術,生育健康小孩。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有可能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請從減數(shù)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類型疾病女性患者若為雜含子,則致病基因和正常基因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可產(chǎn)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細胞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23.玉米籽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現(xiàn)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株A,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
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黃色籽粒植株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
體結構變異中的   。
(2)為了確定植株A的T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體上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chǎn)生F1,實驗結果F1表型及比例為            ,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缺失
籽粒黃色∶籽粒白色=1∶1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3)以植株A為父本(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兩者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體及基因組成如圖二所示。分析該植株出現(xiàn)的
原因是    (填“父本”或“母本”)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未分離。
(4)若(3)中得到的植株B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3條9號染色體會隨機地移向細胞兩極并最終形成含1條和2條9號染色體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為父本進行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其中得到的染色體異常植株占   。
3/5
父本
同源染色體
非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籽粒黃色∶籽粒白色=2∶3
非選擇題
24.在西伯利亞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群苔原狼,苔原狼的體型大,從鼻子到尾巴約200厘米,平均重量為45~57千克,身高70~100厘米。與它們同時生活在大草原上的還有馬鹿,馬鹿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種草、樹葉、嫩枝、樹皮和果實等為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西伯利亞大草原上苔原狼種群中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統(tǒng)稱為    ,經(jīng)觀察,該種群中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這是突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     ,通過有性生殖過程中的     而產(chǎn)生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基因庫
等位基因
基因重組
隨機從苔原狼的種群中抽出100只,測得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則A的基因頻率為×100%=65%,a的基因頻率是1-65%=35%,Aa的基因型頻率為×100%=60%。
非選擇題
(2)隨機從苔原狼的種群中抽出100只,測得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則A的基因頻率為   ,a的基因頻率為   ,Aa的基因型頻率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65%
35%
60%
非選擇題
(3)草原上的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一般都具有很強的奔跑能力,這是____
   的結果;通過對苔原狼、馬鹿及其他生物群體遺傳學的研究,可得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   ,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是種群    的改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進化
種群
基因頻率
協(xié)同
非選擇題
(4)苔原狼和馬鹿之間是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苔原狼在客觀上起著促進馬鹿進化的作用
B.苔原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
C.馬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苔原狼的進化
D.馬鹿的進化速度比苔原狼的進化速度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23
24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北宁市| 财经| 和林格尔县| 英德市| 会理县| 南城县| 北票市| 明星| 湖南省| 靖边县| 桦南县| 峡江县| 邓州市| 定边县| 克拉玛依市| 霍州市| 开原市| 集贤县| 安岳县| 水富县| 巴东县| 湖北省| 即墨市| 铁岭市| 申扎县| 佛山市| 靖宇县| 杭锦后旗| 垣曲县| 浏阳市| 天津市| 县级市| 连江县| 巴林右旗| 华宁县| 定日县| 阆中市| 新邵县| 十堰市|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