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主干知識排查一、染色體的結構變異1.染色體結構變異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片段不正常地重新連接所致。2.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果:染色體的結構變異會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二、染色體數量的變異1.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______________,形態和功能____________,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稱為一個染色體組。2.染色體數量的變異:染色體數量以________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或____________增加或減少,都稱為染色體數量的變異。3.二倍體與多倍體:由__________發育而成的生物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染色體組的稱為________。4.單倍性變異及結果(1)單倍性變異:體細胞含有的染色體數量等于本物種________含有的染色體數量的變異。(2)結果:產生單倍體。5.多倍性變異及結果(1)多倍性變異:與二倍體細胞相比,具有更多染色體組的變異是____________。(2)結果:產生多倍體。(3)多倍體及其育性:具有________染色體組的多倍體植物,在減數分裂中,若染色體________配對,一般是__________的。具有________染色體組的多倍體植物,在減數分裂中染色體______正常配對,是______的。6.非整倍性變異:只是增減一條或幾條染色體,增減后的染色體數量不是整倍數。7.誘變因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作用下,生物體的染色體數量可能發生改變,進而產生可遺傳的變異。8.雜交育種(1)原理:____________。(2)方法:雜交→自交→人工選育,連續自交,直到不再發生____________為止。(3)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簡單。(4)缺點:育種時間長。9.多倍體育種(1)原理:____________變異。(2)方法:低溫或秋水仙素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3)秋水仙素作用機理及時期:抑制分裂前期形成__________,導致分裂后期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結果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加倍。10.單倍體育種(1)原理:____________變異。(2)方法:________________培養→單倍體幼苗→____________處理幼苗→染色體數量加倍的純合子。(3)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量加倍(1)原理:__________有可能抑制________的形成,導致子代細胞內染色體數量發生變化。(2)卡諾氏固定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臨時裝片制備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基因突變1.基因突變:由DNA分子中堿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引起基因的____________的改變。2.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比較項目 基因突變 染色體結構變異實質 基因發生________的替換、缺失、增添 染色體上的基因片段缺失、重復、倒位及易位對象 堿基 基因結果 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改變 ____的數量或排列順序改變鏡檢 不可見 可見3.基因突變的特點(1)______________:基因自發突變的頻率____________。(2)__________:對整個生物界來說,基因自發突變是普遍存在的。(3)____________:一個基因可以向__________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________。(4)________: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____________,也可能發生在___________上,甚至可能發生在同一DNA分子的____________。(5)________:正常生物的一個野生型基因A,可以突變為基因a,基因a又可以突變成為野生型基因A,我們把A→a、a→A的過程分別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回復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4.基因突變的遺傳性(1)發生在__________中的基因突變可以引起生物體在________的形態或生理上的變化,但一般________遺傳給后代。(2)發生在________中的基因突變有可能在________中表現出新性狀。5.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________產生的重要途徑,也是生物變異的__________。6.細胞癌變的原因: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發生________。7.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______________;(2)癌細胞容易在體內分散和__________;(3)癌細胞之間無__________現象。四、基因重組1.類型類型 發生時期 實質自由組合型 減數分裂后期Ⅰ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自由組合交換型 減數分裂前期Ⅰ(四分體時期) __________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也可能發生遺傳物質互換,導致________上基因組成改變2.結果: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所發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會導致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發生________,使子代出現________親本性狀組合的新類型。3.染色體易位與交換的比較項目 染色體易位 交換圖解區別 發生在____________之間 發生在__________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屬于基因重組五、人類遺傳病1.人類遺傳病:完全或部分由______________決定的疾病。2.單基因遺傳病: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遺傳病。3.多基因遺傳病(1)概念:受多對____________共同控制遺傳性狀的疾病;這些基因之間沒有顯隱性關系,每對基因的作用微小,但多對基因的作用________起來就會產生一個明顯的表型效應。(2)特點①多基因遺傳病受多對____________(非等位基因)的累積效應和____________的雙重影響。②多基因遺傳病一般有____________,與患者血緣關系________,患病的可能性___________。4.染色體遺傳病(1)概念:人的染色體____________發生異常引起的遺傳病。(2)類型①常染色體遺傳病:由____________異常引起的疾病,包括常染色體________異常和常染色體________異常。②性染色體遺傳病:由____________異常引起的疾病,其中由性染色體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引起的遺傳病比較常見。六、人類遺傳病的調查、監測和預防1.人類遺傳病監測和預防的目的:有效地預防__________的發生。2.措施:采取遺傳病監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預防措施。3.產前診斷:指醫生在胎兒________采用相應的檢測手段進行的檢查。4.羊膜腔穿刺術:采集羊水中胎兒的脫落細胞,用于細胞培養,當初診為________代謝病時,應重點進行相應的________;當初診為染色體遺傳病時,應重點進行__________分析。5.調查“遺傳病發病率”與“遺傳方式”的比較項目 調查對象及范圍 注意事項 結果計算及分析遺傳病發病率 廣大人群____抽樣 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群體____大 ×100%遺傳 方式 ____家系 正常情況與患病情況 分析基因顯隱性及所在染色體的類型1.雜交育種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倍體西瓜沒有種子的原因:三倍體的原始生殖細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單倍體育種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基因中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發生變化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原癌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抑癌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性腺發育不良(44+XO)的原因分析(1)父親產生的配子(22+X)正常,母親產生的配子(22+O)異常:①減數分裂后期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減數分裂后期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親產生的配子(22+X)正常,父親產生的配子(22+O)異常:①減數分裂后期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減數分裂后期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知識梳理一、1.染色體斷裂2.缺失、重復、倒位、易位3.數量或排列順序二、1.非同源染色體 各不相同2.染色體組 個別染色體3.受精卵 二倍體 含有三個或三個 多倍體4.(1)配子5.(1)多倍性變異 (3)偶數 能夠 可育 奇數 不能 不可育7.低溫、電離輻射、化學藥劑8.(1)基因重組 (2)性狀分離 (3)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集中在一起9.(1)染色體數量 (2)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3)紡錘體10.(1)染色體數量 (2)花藥(花粉)離體 秋水仙素 (3)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11.(1)低溫處理 紡錘體 (2)固定細胞的形態 (3)解離 漂洗 染色 壓片三、1.增添、缺失或替換 堿基序列2.堿基對 基因3.(1)低頻性 很低 (2)普遍性 (3)不定向性 不同的方向 等位基因 (4)隨機性 任何時期 不同細胞內或同一細胞內的不同DNA分子 不同部位 (5)可逆性 正向突變和回復突變4.(1)體細胞 當代 不能 (2)配子 子代5.新基因 根本來源6.突變7.(1)無限地增殖 (2)轉移 (3)接觸抑制四、1.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體 染色體2.自由組合 交換 重組 不同于3.非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五、1.遺傳因素2.一對等位基因3.(1)非等位基因 累加 (2)①致病基因 環境因素 ②家族性傾向 越近 越大4.(1)結構或數量 (2)①常染色體 數量 結構 ②性染色體六、1.遺傳病2.遺傳咨詢 產前診斷3.出生前4.先天性 生化分析 染色體5.隨機 足夠 患者長句表達1.使位于不同個體的優良性狀集中到一個個體上,操作簡單2.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無法形成可育的配子3.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4.不一定。(1)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決定的可能是同一種氨基酸;(2)基因突變若為隱性突變,如AA→Aa,不會導致性狀的改變;(3)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非編碼蛋白質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中;(4)改變蛋白質中個別氨基酸,蛋白質的功能可能不變;(5)性狀表現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在某些環境條件下,基因的改變可能并不會在性狀上表現出來5.原癌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能調控細胞周期,控制細胞分裂和生長的進程6.抑癌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可抑制細胞異常增殖,從而潛在抑制細胞癌變7.(1)①兩條X同源染色體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 ②X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 (2)①X、Y同源染色體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 ②X或Y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共24張PPT)主干知識排查第三章 生物的變異<<<一、染色體的結構變異1.染色體結構變異主要是由 所形成的片段不正常地重新連接所致。2.類型: 。3.結果:染色體的結構變異會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 ,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知識梳理染色體斷裂缺失、重復、倒位、易位數量或排列順序二、染色體數量的變異1.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 ,形態和功能 ,但又互相協調,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稱為一個染色體組。2.染色體數量的變異:染色體數量以 的方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或 增加或減少,都稱為染色體數量的變異。3.二倍體與多倍體:由 發育而成的生物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稱為 , 以上染色體組的稱為 。非同源染色體各不相同染色體組個別染色體受精卵二倍體含有三個或三個多倍體4.單倍性變異及結果(1)單倍性變異:體細胞含有的染色體數量等于本物種 含有的染色體數量的變異。(2)結果:產生單倍體。配子5.多倍性變異及結果(1)多倍性變異:與二倍體細胞相比,具有更多染色體組的變異是______。(2)結果:產生多倍體。(3)多倍體及其育性:具有 染色體組的多倍體植物,在減數分裂中,若染色體 配對,一般是 的。具有 染色體組的多倍體植物,在減數分裂中染色體 正常配對,是 的。多倍性變異偶數能夠可育奇數不能不可育6.非整倍性變異:只是增減一條或幾條染色體,增減后的染色體數量不是整倍數。7.誘變因素:在 等的作用下,生物體的染色體數量可能發生改變,進而產生可遺傳的變異。8.雜交育種(1)原理: 。(2)方法:雜交→自交→人工選育,連續自交,直到不再發生__________為止。(3)優點: ,操作簡單。(4)缺點:育種時間長。低溫、電離輻射、化學藥劑基因重組性狀分離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集中在一起9.多倍體育種(1)原理: 變異。(2)方法:低溫或秋水仙素處理 。(3)秋水仙素作用機理及時期:抑制分裂前期形成 ,導致分裂后期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結果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加倍。染色體數量萌發的種子或幼苗紡錘體10.單倍體育種(1)原理: 變異。(2)方法: 培養→單倍體幼苗→ 處理幼苗→染色體數量加倍的純合子。(3)優點: 。11.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量加倍(1)原理: 有可能抑制 的形成,導致子代細胞內染色體數量發生變化。(2)卡諾氏固定液的作用: 。(3)臨時裝片制備的過程: → → → 。染色體數量花藥(花粉)離體秋水仙素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低溫處理紡錘體固定細胞的形態解離漂洗染色壓片項目 基因突變 染色體結構變異實質 基因發生 的替換、缺失、增添 染色體上的基因片段缺失、重復、倒位及易位對象 堿基 基因結果 基因的堿基排列順序改變 的數量或排列順序改變鏡檢 不可見 可見三、基因突變1.基因突變:由DNA分子中堿基對的 等引起基因的的改變。2.染色體結構變異與基因突變的比較增添、缺失或替換堿基序列堿基對基因3.基因突變的特點(1) :基因自發突變的頻率 。(2) :對整個生物界來說,基因自發突變是普遍存在的。(3) :一個基因可以向 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 。(4) :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 ,也可能發生在 上,甚至可能發生在同一DNA分子的 。低頻性很低普遍性不定向性不同的方向等位基因隨機性任何時期不同細胞內或同一細胞內的不同DNA分子不同部位(5) :正常生物的一個野生型基因A,可以突變為基因a,基因a又可以突變成為野生型基因A,我們把A→a、a→A的過程分別稱為_______。回復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4.基因突變的遺傳性(1)發生在 中的基因突變可以引起生物體在 的形態或生理上的變化,但一般 遺傳給后代。(2)發生在 中的基因突變有可能在 中表現出新性狀。可逆性正向突變和回復突變體細胞當代不能配子子代5.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 產生的重要途徑,也是生物變異的 。6.細胞癌變的原因:原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發生 。7.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在適宜的條件下,癌細胞能夠 ;(2)癌細胞容易在體內分散和 ;(3)癌細胞之間無 現象。新基因根本來源突變無限地增殖轉移接觸抑制類型 發生時期 實質自由 組合型 減數分裂后期Ⅰ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 自由組合交換型 減數分裂前期Ⅰ (四分體時期) 上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也可能發生遺傳物質互換,導致 上基因組成改變四、基因重組1.類型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體染色體2.結果: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所發生的 和 ,會導致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發生 ,使子代出現 親本性狀組合的新類型。 自由組合交換重組不同于3.染色體易位與交換的比較項目 染色體易位 交換圖解 區別 發生在 之間 發生在 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屬于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五、人類遺傳病1.人類遺傳病:完全或部分由 決定的疾病。2.單基因遺傳病:由 控制的遺傳病。3.多基因遺傳病(1)概念:受多對 共同控制遺傳性狀的疾病;這些基因之間沒有顯隱性關系,每對基因的作用微小,但多對基因的作用 起來就會產生一個明顯的表型效應。遺傳因素一對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累加(2)特點①多基因遺傳病受多對 (非等位基因)的累積效應和 的雙重影響。②多基因遺傳病一般有 ,與患者血緣關系 ,患病的可能性 。致病基因環境因素家族性傾向越近越大4.染色體遺傳病(1)概念:人的染色體 發生異常引起的遺傳病。(2)類型①常染色體遺傳病:由 異常引起的疾病,包括常染色體_____異常和常染色體 異常。②性染色體遺傳病:由 異常引起的疾病,其中由性染色體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引起的遺傳病比較常見。結構或數量常染色體數量結構性染色體六、人類遺傳病的調查、監測和預防1.人類遺傳病監測和預防的目的:有效地預防 的發生。2.措施:采取遺傳病監測、 和 等預防措施。3.產前診斷:指醫生在胎兒 采用相應的檢測手段進行的檢查。4.羊膜腔穿刺術:采集羊水中胎兒的脫落細胞,用于細胞培養,當初診為 代謝病時,應重點進行相應的 ;當初診為染色體遺傳病時,應重點進行 分析。遺傳病遺傳咨詢產前診斷出生前先天性生化分析染色體項目 調查對象及范圍 注意事項 結果計算及分析遺傳病發病率 廣大人群_____ 抽樣 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群體 大 ×100%遺傳 方式 家系 正常情況與患病 情況 分析基因顯隱性及所在染色體的類型5.調查“遺傳病發病率”與“遺傳方式”的比較隨機足夠患者1.雜交育種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倍體西瓜沒有種子的原因:三倍體的原始生殖細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 。3.單倍體育種的優點: 。長句表達使位于不同個體的優良性狀集中到一個個體上,操作簡單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無法形成可育的配子明顯縮短育種年限,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4.基因中發生了堿基對的替換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發生變化嗎?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定。(1)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決定的可能是同一種氨基酸;(2)基因突變若為隱性突變,如AA→Aa,不會導致性狀的改變;(3)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非編碼蛋白質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中;(4)改變蛋白質中個別氨基酸,蛋白質的功能可能不變;(5)性狀表現是遺傳物質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而在某些環境條件下,基因的改變可能并不會在性狀上表現出來5.原癌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抑癌基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癌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能調控細胞周期,控制細胞分裂和生長的進程抑癌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可抑制細胞異常增殖,從而潛在抑制細胞癌變7.性腺發育不良(44+XO)的原因分析(1)父親產生的配子(22+X)正常,母親產生的配子(22+O)異常:①減數分裂后期Ⅰ, 。②減數分裂后期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親產生的配子(22+X)正常,父親產生的配子(22+O)異常:①減數分裂后期Ⅰ, 。②減數分裂后期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條X同源染色體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X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X、Y同源染色體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X或Y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移向了細胞的同一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主干知識排查.docx 第三章 主干知識排查.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