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課時 復習3教學內容:一年級第一學期第八單元P79-80。教學目標:1. 結合日常生活場景,能正確讀畫鐘面上的整時和半時,掌握認讀整時和半時的方法,能將生活的事件與時間建立聯系。2. 復習長度單位米和厘米,能選擇米和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能比較物體的長短,初步認識線段。3. 能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能認讀整時和半時,復習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并能比較物體的長短。難點:能用100以內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教學資源:教材、課件ppt。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媒體要求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們,周末樂樂一家要去游樂場玩,一路上蘊含了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和樂樂一起來解決問題(出示課題——復習3)。二、復習與整理 (一)復習“時間的初步認識”1.呈現問題2.學生嘗試填一填、畫一畫。3.交流反饋。提問:你是怎么想的?4.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半。(二)復習“長度的比較與測量”1.呈現問題2.學生嘗試填一填。3.交流反饋。提問:你是怎么想的?4.小結:米和厘米都是長度單位,1米=100厘米。(三)解決問題、歸納總結1.呈現問題2.學生嘗試列式計算。3.交流反饋。提問:你是怎么想的?4.小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審清題意,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題意正確列出算式并解答。5.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復習了鐘面整時、整時半的認讀方法,也復習了長度單位和長短的比較方法,還幫助樂樂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三、綜合運用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 復習3:解決問題時間的初步認識: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過幾,就是幾時半。長度的比較與測量:米和厘米都是長度單位,1米=100厘米。解決問題:審清題意,尋找數學信息,列出算式。六、布置作業 小朋友的收獲真不少,最后,讓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作業。(一)作業目標課題名稱題號對應作業目標描述學題目類型預計時間對應核心素養復習31目標1:能正確讀畫鐘面上的整時和半時,掌握認讀整時和半時的方法。能將生活的事件與時間建立聯系。C實踐類10數感、運算能力、應用意識目標2:復習長度單位米和厘米,能選擇米和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能比較物體的長短,初步認識線段。目標3:能運用100以內的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二)作業內容我是“小小觀察員”觀察教室里的時鐘,找到幾時、幾時半。尋找書包里的兩個物品,估一估它們的長度,比一比它們的長短。(3)選擇下面的一個算式,編一個100以內加減法的數學小故事。36+24= 15-8= 24+40+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