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認識100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1內容分析 認識100是上教社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內容。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認識了20以內的數,這是認識數的第一階段,本單元的教學是認識數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將拓展學生對“計數單位”的認識,并進一步感知理解“十進制”“數位表”兩個基本概念。從“100以內的數”這一大單元的視角去看,本課時建立“10個十是1個百”的模型,也知道“一”“十”“百”都是計數單位,為后續認識更大的自然數打下基礎。 教材呈現的內容有小棒、計數器、數位表、數。本課時依舊設計比較形式豐富的教學內容,不僅指向了小朋友識數、數數、寫數能力的培養,還有觀察、傾聽、語言表達、動手操作,書寫等能力。雖然是“認識100”的第一課時,但之前有“10個一是1個十”學習經驗,可以利用學生的遷移能力,適當加快教學節奏,小朋友在經歷充分的學習體驗后,適當設計一些有思維力度的練習,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感。學情分析 1.知識基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理解100以內數的含義,理解其組成會進行讀寫,能理解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 2.學習經驗:學生在一上通過“9再加1就是十”,體會了10的含義和組成與1~9的不同,初步感受計數單位的含義。 3.困難預估:建立“10個十是1個百”的模型,也知道“一”“十”“百”都是計數單位。*任務分析教學目標 1.通過擺小棒感知并表達數量由99到100的累計過程,知道“10個十是1個百”,初步建立100模型。 2.結合擺計數器的實際操作,感受不同數位上的“滿十進一”,進一步理解數100的含義。 3.通過數位表的呈現,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能說出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 4.知道數100的寫作和讀作。教學重點 1.理解“10個十是1個百”。 2.能說出各數位名稱、計數單位,理解各數位上的數字表示的意義。教學難點 理解“10個十是1個百”。教學資源 教材、課件ppt、實物、學習單等教學環節 教與學活動 評價關注點一、 情境引入 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1)出示1袋(10個)面包,數一數一袋有幾個 (2)出示9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裝第10袋,邊裝邊數,91、92……99,裝滿10袋,問:現在一共有幾個面包? 能否認真傾聽二、 探究新知 (一)學具操作,促進理解 1.出示:小棒圖 ①擺一擺、看一看、數一數。 問:小棒發生什么變化? ②說一說。 用規范語言“9個一加1個一,合起來是10個一,也就是1個是十”。 ③十個十個數 揭示:10個十是1個百 2.出示:計數器 ①撥珠子:計數器上,個位擺9顆珠子,再撥1顆,現在是幾顆?怎么擺? ②十位依次擺放至9顆珠子,問這個數是幾? ③十位再加1顆珠子,怎么表示? ④小結: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一。 (二) 認識計數單位 1.認識數位表 ①出示兩位數數位表,問怎么表示100? ②揭示: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③認識數位表中的各數位及計數單位。 100的讀寫 新課小結 通過擺一擺小棒、撥一撥計數器,我們知道了“10個一是1個十,10個十是1個百”,在數位表中,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一”“十”“百”都是計數單位。 能否仔細觀察、有序數數。 通過計數器的擺放規則,理解“滿十進一” 能否通過數位表,知道各數位表示的含義及計數單位三、 鞏固練習 書p25說一說:95再加多少就是100? 1顆珠子,在計數器上可以擺出哪些數?三、 全課總結 1.全課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課堂評價 最后,你覺得今天誰的表現最棒?你自己呢? 能清楚歸納本節課的知識,客觀地自我反思與評價。板書設計 認識100 10個一是1個十 10個十是1個百” “一”、“十”、“百”都是計數單位課堂學習單 見附件1課后作業 題號 對應目 標編號 學維度 題目 類型 題目 難度 預計完 成時間識記 理解 運用 綜合1 1、2、3 畫圖 簡單 5分鐘2 1、2 游戲 簡單 5分鐘課后作業單 見附件2反思與改進附件1:學 習 單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一、95再加多少就是100?二、1顆珠子,在計數器上可以擺出哪些數?附件2:作 業 單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表示出100畫小棒(2)在計數器上畫一畫 (3)在數位表上寫一寫我來擺一百要求:利用家里的生活物品(豆子、牙簽等),十個十個地數一數,擺出一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