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道德與法治(命題人:郭群慧審題人:程紅衛)注意事項:1、本試卷滿分為8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i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答題是無效的;3、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卷”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要求)1.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著力推進鄉村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這是因為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②改革是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能激發農村發展活力③科技和改革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唯一途徑④強化科技和改革能迅速實現鄉村全面振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全過程人民民主把民主價值和理念進一步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下列對公民民主實踐表述不正確的是↓·A.某街道居委會進行換屆選舉,居民踴躍推薦候選人一一民主選舉B.某小區在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實現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愿望一一民主管理C.社區就停車難問題,召開居民議事會,多次征集居民意見一一民主決策D.人們借助網絡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職情況提出意見一一民主監督3.下面情境中的主人公用實際行動啟示我們羅某因同站進出但未乘南開中學5名學生參加立購買動物園門票后,園區單方車仍被扣除3元乘車費,法意見征詢座談會,為面將入園識別方式改為人臉識起訴上海地鐵,推動上愛國主義教育法提出多別,郭某將園區告上法庭,推海地鐵票務規則調整。項立法建議。動“人臉識別”入法。A,執政興國離不開法治的支撐B.訴訟能夠改變既有法律規定C.要堅持科學立法,完善法律體系D.要主動學法用法,弘揚法治精神4.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如輔助疾病診斷、藥物研發等,有助于提高醫療效率和質量。這說明··A.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能直接轉化為物質財富B.人工智能已經成為解決醫療問題的關鍵C.科技創新能推動醫療行業的進步和發展D.醫療行業不需要醫生,人工智能就能完成所有任務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日描APP5.創意融合舞蹈《秧BOT》由杭州宇樹科技、新疆藝術學院等表演。關于科技與文化的關系,以下理解正確的是①科技的發展為舞蹈表演帶來了新的創意和形式,體現了科技創新對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②新疆藝術學院參與表演,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③科技與文化相互促進,文化的發展也能為科技創新提供精神動力和智慧啟迪。·④該舞蹈節目利用科技手段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啟示我們要重視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推動文化繁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優化提升居家養老水平,某市實施社區共同養老項目,為周邊社區4000多名老年人提供上門生活照料、助餐配餐等服務。實施社區共同養老項目“A.依法履行了社區贍養老人的義務B.緩解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延緩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促進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7.2024年我國一批新修訂的法律正式施行。國防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慈善法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海洋環境保護法讓人民群眾更好享受碧海藍天…這體現了引A.厲行法治首先需要加強法治宣傳B.每個公民都享有同樣的權利、履行同樣的義務C.科學立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D.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8.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這啟示我們要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園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復興偉業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④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4年12月4日,中國申報的“春節一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數千年來,春節不斷維系和強化著個人、家庭和國家的情感紐帶,對中華文明的綿延賡續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海外傳播范圍日趨擴大,春節已成為世界普遍接受、認同和欣賞的中華文化符號。這體現了*①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底氣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③中華文化引領世界、與時俱進④各國文化在交流互鑒中走向趨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第2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日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