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退位減法① 課 型 新授課 課 時 第3課時內容分析 “退位減法①”是上教社數學一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2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的第一課時,屬于“數與運算”的學習范疇。 本課時通過小貓吃魚的情境圖,引出減數是9、8的退位減法算式,學生通過小棒擺一擺、說一說、算一算,理解退位減法的算理,即分拆減數先減到10。在操作討論的過程中,積累活動經驗。最后逐步脫離小棒和情境的幫助,利用算式體會算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學情分析 認知基礎:學生在學習本課時之前,已經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時在學習20以內加法時積累了分拆數的經驗以及小棒的操作活動經驗。這些都是本課時分拆減數的重要依據。同時本課時也為后面的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退一作十”奠定了基礎。 學習困難預估:對于學生來說,退位減法計算比較困難,退位減法的算理理解起來就更加困難。*任務分析教學目標 1.借助小棒操作,探究并理解分拆減數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 2.掌握“十幾減9、8”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發展初步的運算能力。 3.能運用十幾減9、8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重點 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拆減數”的算理。教學難點 掌握“十幾減9,、8”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資源 課件等。教學環節 教與學活動 評價關注點一、情境引入 1.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12條魚,吃掉9條,問:還剩多少條? (1)讀題,理解題意。 (2)列式:12-9= 2.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減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 能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并正確列出算式。二、探究新知 1.操作體驗,初步感知算理 (1)小組操作:同學們,請你用小棒擺一擺、移一移,想想12-9等于多少呢? (2)交流: 預設①:分拆減數 提問: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為什么把9拆成2和7?(12的個位2不能減9,所以把9拆出2。) 減去2還剩多少?(還剩1個十,就是10個一) 說一說:誰能再完整說一說計算過程? 小結:在計算12-9時,被減數個位上的2不夠 減9,可以把減數拆成2和7,用12-2=10,再把1個十拆成10個一,用10-7=3。 預設②:分拆被減數。 師:這個方法我們下節課再研究。 2.多例證練習,深入理解算理 (1)擺一擺,算一算,說一說 14-9 17-8 (2)全班交流,邊擺邊說 ①14-9:在計算14-9時,被減數個位上的4不夠減9,可以把減數拆成4和5,用14-4=10,再把1個十拆成10個一,用10-5=5。 ②17-8:在計算17-8時,被減數個位上的7不夠減8,可以把減數拆成7和1,用17-7=10,再把1個十拆成10個一,用10-1=9。 3.比較、總結算理 提問:通過剛才小棒的擺一擺、算一算,你發現 今天我們的減法算式有什么特征? 小結:被減數個位不夠減時,我們稱為退位減法。在計算退位減法時,我們可以把減數分拆,在分拆減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被減數個位的數進行合理的分拆。 能在小組內擺一擺,并能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能在交流的過程中完整、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用分拆減數的方法正確計算退位減法。并能說一說其中的算理。 能通過觀察、比較,尋找規律,總結算理。三、鞏固練習 1.拆一拆,算一算 16-8= 14-9= □ □ □ □ 先算: 先算: 再算: 再算: 2.算一算 3.練一練 4.解決問題 (1)車里還能坐幾人? (2) 啄木鳥媽媽吃了幾條蟲子? 能夠利用所學的算理和算法,正確計算退位減法。 能夠運用退位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四、全課總結,分享收獲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夸夸誰?板書設計 退位減法①課時作業設計課后作業 題號對應目標編號學維度題目類型題目難度預計完成時間識記理解運用綜合1目標1√填空簡單3分鐘2目標1√填空中等3分鐘3目標2√應用中等5分鐘4目標1、2√填空困難5分鐘課后作業單 見附件反思與改進附:課后作業單退位減法①課時作業目標:1、能夠運用算理和算法,正確計算“十幾減9、8”的退位減法算式。2、能夠運用退位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時建議作業:1.看圖填一填(1)14-9=□ (2)15-8=□把9分成4和( ) 把8分成( )和( )14-4=( ) 15-( )=( )10-( )=( ) ( )-( )=( )2.想一想,填一填(1)17-8= (2)12-9=先算: 先算:再算: 再算:3.看圖列式= =*4.動腦筋:如果 -8<6,則 里最大可以填(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