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 練習一、單選題1.未成年人劉某因涉嫌搶劫罪被提起公訴。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劉某可以委托辯護人代為辯護 ②劉某的父母應當代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③劉某若主張自己無罪,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④劉某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0年12月1日,某創新型公司與李某訂立勞動合同,約定李某擔任研發工作,合同期限3年,離職應當辦理工作交接手續,交還工具、技術資料,造成損失據實賠償等內容。2022年2月15日,李某向該公司提出辭職,隨即離開且拒不辦理工作交接手續,致使該公司因研發設計進度延誤、遲延交付樣機承擔了違約責任。該公司遂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被拒絕受理,后該公司訴至人民法院。審理法院判決李某賠償該公司損失50000元。本案中( )①李某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但要遵守職業道德和誠信原則②企業應尊重勞動者選擇職業的權利,保護勞動者的權益③李某若對法院判決不服,可以在收到判決書十日內上訴④法院判決為踐行公平、誠信原則提供了正確的法治導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甲公司在電商平臺上銷售威士忌產品時,甲公司員工在其中發布了對乙公司生產的威士忌產品測評的視頻。在測評視頻中,甲公司員工在品嘗了乙公司的產品后,評價說該款威士忌產品有“老襪子味,很臭”等。視頻播放量達26.7萬次。經查,甲公司在測評乙公司威士忌產品前未對其生產工藝、制作流程等進行過考察和確認,其評價并無事實依據。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公司員工侵害了乙公司的名譽權應獨自承擔侵權責任②甲公司員工的測評和評價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的體現③甲公司對乙公司實施了商業詆毀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④若乙公司起訴甲公司,乙公司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某餐廳開業前公開招聘,蔡某與其簽訂了勞動合同。由于餐廳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而遲遲未開業,在此期間,餐廳拒發工資。蔡某提出要解除勞動合同,并提交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申請,但卻遭到了餐廳拒絕。對此,蔡某可以( )①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②一年內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仲裁申請③委托辯護人為其辯護,并在法院判決生效前上訴④申請調解,與餐廳達成調解協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年10 月19日,某網紅公司主播在直播中推介“合普諾”調制乳粉時,宣稱該產品具有治療鼻炎、發燒、腳氣、口氣、蕁麻疹等多種癥狀的功效,并且能夠在兩小時內顯著提高免疫力。某博主質疑該產品功效,并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實名舉報。經查實后,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公司處以175萬元罰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該公司若對市場監管局的行政處罰不服,可提出上訴②涉案公司進行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③經營者要守法誠信經營,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④經營者夸大產品功效是市場經濟自發性的表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大學生小林在某小區擔任法治宣傳員志愿者期間,不少居民前來咨詢:甲:因工作調動需要,我準備與房東通過微信方式簽訂房屋租賃協議 乙:我是范某前妻,他生前病重時主要由我照料,我想繼承他的遺產 丙:半年前老板向我借了2萬元拒不歸還,我打算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維權 ?。何业艿茉趲头鰸L落電梯的張某時膝蓋受傷住院,想通過法律援助請求賠償上述訴求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有(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7.2023年春節前夕,甲方與乙方簽訂了預制菜買賣合同。合同約定任何一方違約,違約方須向對方支付違約金11萬元。合同簽訂后,乙方如約向甲方支付了定金10萬元。后因臨近春節,預制菜價格上漲,甲方致電乙方要求提價,乙方不同意,甲方遂要求解除合同,乙方亦拒絕。直至合同期滿,甲方未履行合同義務,乙方單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甲方承擔違約金并雙倍返還定金。關于此合同糾紛的解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乙方單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A市仲裁委員會不會受理②臨近春節預制菜價格上漲屬于不可抗力,甲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需乙方同意③乙方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師作為辯護人幫助自己訴訟④違約金和定金罰則只能選其一,乙方要求甲方支付違約金并返還定金更有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小區居民趙某在自家陽臺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其管道經過鄰居錢某的陽臺。錢某認為管道安裝影響了自家的采光和美觀,要求趙某拆除。趙某則認為自己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是為了節能環保,且管道安裝并未對錢某造成實質性損害。雙方協商未果,錢某將趙某訴至法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趙某安裝熱水器無需考慮鄰居的意見②錢某要求拆除管道符合相鄰關系原則③趙某可以在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上訴④趙某需照顧鄰居的利益,可協商解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消防戰士趙某在解救火災中被困群眾時不幸犧牲,公安部追認趙某“革命烈士”榮譽稱號。魏某對烈士趙某救火犧牲一事在微信群中公然發表侮辱性言論,歪曲事實,趙某的家屬對魏某提起民事訴訟。下列對案件認識正確的是( )①魏某侵犯了烈士的人格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②作為被告的魏某在訴訟中有委托辯護人的權利③該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是魏某發表言論的微信群④魏某挑戰社會公德,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2月起,孫某未經他人許可,以34000元的價格,將自己從網絡購買、互換得到的4萬余條含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通過微信、QQ等方式販賣給劉某。劉某在獲取相關信息后用于虛假的外匯業務推廣。據此,人民檢察院對孫某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①孫某作為本案的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行使其訴訟權利②劉某可根據與孫某簽訂的買賣合同獲得所購信息所有權③孫某應該為其侵權行為承擔損害賠償并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④公益訴訟彰顯司法保障個人信息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決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李某以自家商品房作抵押,向A商業銀行貸款100萬元,雙方約定若到期不償還貸款本息,房屋產權歸A銀行所有,李某配合辦理房產登記。因李某無力還款且拒絕房屋轉讓,A銀行遂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確認抵押標的物歸自己所有。對此,以下理解正確的是( )①民事主體要獲得房產所有權可以不經過不動產登記②A銀行有權折價或拍賣、變賣該商品房以優先受償③A銀行依據抵押合同只能獲得該商品房的用益物權④A銀行有權在該法院判決生效后15日內提出上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下列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有( )①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②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③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④被告人不熟悉法律又沒有委托辯護人的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3.某造紙廠未正常啟用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水排入李某承包的魚塘,致使大量魚蝦死亡,給李某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李某可以( )①直接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②獨自選擇仲裁機構請求裁決造紙廠排除妨礙并賠償損失③委托代理人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④委托辯護人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判決排除妨礙并賠償損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2年以來,某市以“溫暖法援”品牌創建為主線,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一小時服務圈,提升群眾服務首選率和滿意率。在全省2022年度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績效考評中,該市位列全省第一檔次。下列屬于法律援助受理范圍的是( )①公民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的②經濟困難的公民因商業勞動合同違約要求對方賠償的③經濟困難的公民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④經濟困難的公民請求交通事故中附帶民事經濟賠償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一日,小孫陪同小錢到某超市購買商品。小孫因超市地面太滑而滑倒,導致右腳骨折,花費了數萬元的醫藥費。小錢和小孫認為責任在超市,要求超市賠償損失,超市不予理睬,因此發生糾紛。如果小孫提起訴訟,那么小孫依法可享有的訴訟權利有( )①申請回避的權利 ②提起上訴的權利③充當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④獲得賠償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大學生小王因攜帶零食進入某游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向法院提起訴訟。后幾經周折,該游樂園最終作出改變,允許游客攜帶食物進入游樂園。此案中( )①小王可以委托朋友李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②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不能再調解了③小王若對一審判決不服,可在15日內提起上訴④向法院起訴是消費者維權的最便捷途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7.16歲的小劉因涉嫌搶劫罪被提起公訴。他的父母沒錢請律師,找到了區法律援助中心請求幫助。陳律師受中心指派和小劉父母的委托,無償擔任小劉的辯護人。陳律師通過調查了解到,小劉為人老實,性格內向,此次涉嫌犯罪很大程度系交友不慎所致。歸案后其認罪態度較好,能如實交代犯罪情況。庭審時,陳律師在辯護詞中建議對小劉依法適用緩刑。最終法庭認定小劉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1)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小劉為什么能夠獲得法律援助。(2)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實施法律援助有何意義?18.活動2:2022年1月28日,“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庭。犯罪嫌疑人洪某共有兩名辯護律師,一名為其作無罪辯護,一名作罪輕辯護。被害人家屬方代理律師為法律援助律師,提出要對洪某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經過庭審,最終選擇擇期宣判。2022年7月7日,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對被告人洪某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宣判后,洪某不服,提出上訴。二審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1)為什么被害人家屬和犯罪嫌疑人洪某要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呢?(2)一審宣判后,洪某不服并提出上訴,他應該怎樣行使上訴權利呢?19.活動1:孫某與趙某發生借貸糾紛,趙某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孫某償還借款。在開庭準備階段,趙某申請人民陪審員王某回避,理由是孫某是王某的學生,老師可能偏袒學生作出對其有利的判決。經調查,王某曾是某中學的教師,孫某是該中學的畢業生。但孫某進校時,王某已經退休,二人并不認識。于是人民法院作出決定,駁回趙某的申請。趙某不服,申請復議。人民法院經復議,維持駁回回避申請的決定。(1)趙某有沒有申請回避的權利?(2)為什么法院駁回趙某的申請?如何認識回避制度?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日,涂某(買方)與蔡某(賣方)簽訂購房合同,約定:①購房總價100萬元,首期支付40萬元購房款,剩余60萬元由涂某向銀行貸款來支付;②若涂某在30日內不能獲得銀行貸款,則視為涂某違約,須支付10萬元違約金。合同簽訂當日,涂某支付了6萬元訂金,次日支付34萬元購房款。之后,國家貸款政策調整,涂某不符合貸款條件,導致其無法按期支付60萬元購房款。為此雙方發生糾紛,并訴至法院。蔡某認為涂某構成違約,并提出訴訟請求:①涂某繼續支付60萬元;②涂某支付10萬元違約金;③適用罰則,訂金不予返還。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蔡某的訴訟請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并指出當事人有哪些主要訴訟權利。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D D C B C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B B A A1.B【詳解】①:根據《刑事訴訟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未成年人作為被告人,其本人或監護人可依法委托辯護人,①說法正確。②: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但不是應當代為提出法律援助申請,②說法錯誤。③: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被告人無需自證無罪,③說法錯誤。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體現了刑事訴訟過程中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因此劉某作為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2.B【詳解】①: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手續。李某作為研發人員掌握著項目重要資料,有解除合同的權利,主動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要遵守職業道德和誠信原則,遵守勞動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提前通知用人單位,辦理交接手續,便于用人單位繼續開展研究工作,①正確。②:企業沒有不尊重勞動者選擇職業的權利,②不符合題意。③:在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李某若對法院判決不服,可以在收到判決書15日內上訴,③錯誤。④:創新型企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之一為研發人員。人民法院在勞動者拒不履行工作交接義務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情況下,依法判令其承擔賠償責任,為科技創新提供優質的法治保障,為踐行公平、誠信原則提供了正確的法治導向,④正確。故本題選B。3.D【詳解】①:甲公司員工是在履行職務行為過程中發布了對乙公司產品的不當測評視頻,該行為應視為甲公司的行為,應由甲公司承擔侵權責任,而不是員工獨自承擔,①錯誤。②:甲公司員工的測評和評價并無事實依據,不是基于客觀事實的合理評價,不屬于正常地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的體現,而是一種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②錯誤。③:甲公司在未對乙公司產品的生產工藝等進行考察和確認的情況下,其員工在測評視頻中發布沒有事實依據的負面評價,誤導了消費者,損害了乙公司的商業信譽,對乙公司實施了商業詆毀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③正確。④: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若乙公司起訴甲公司,乙公司作為原告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④正確。故本題選D。4.D【詳解】①:根據勞動法律、法規,除特定情形外,未經勞動仲裁程序,當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①排除。②: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蔡某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餐廳拒絕承擔責任,對此,蔡某可以在一年內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仲裁申請,②正確。③: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本案不屬于刑事訴訟,③排除。④:蔡某也可以與餐廳調解,達成調解協議,④正確。故本題選D。5.D【詳解】②④:宣稱該產品具有治療鼻炎、發燒、腳氣、口氣、蕁麻疹等多種癥狀的功效,并且能夠在兩小時內顯著提高免疫力,這說明涉案公司進行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經營者夸大產品功效是市場經濟自發性的表現;②④正確。①: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本案中未經一審裁判,因此應該是提起訴訟而不是上訴,①錯誤。③:經營者要守法誠信經營,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③錯誤。故本題選D。6.C【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甲:房屋租賃協議可以通過微信方式簽訂,屬于書面合同,甲的訴求符合法律規定。乙: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前妻不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不能繼承范某遺產,乙的訴求不符合法律規定。丙:老板向員工借款不還,不屬于勞動爭議,不能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維權,丙的訴求不符合法律規定。丁:幫扶他人受傷,屬于見義勇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丁的訴求符合法律規定。所以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乙和丙。故本題選C。7.B【詳解】①:當事人申請商事仲裁,需以雙方自愿訂立的有效仲裁協議為前提,因此乙方單方面向其所在地A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A市仲裁委員會不會受理,①說法正確。②:不可抗力是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臨近春節價格上漲不屬于不可抗力,②說法錯誤。③:在民事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不是辯護人,③不符合題意。④:違約金和定金罰則二者只能選其一。若乙方選擇違約金,則甲方支付11萬元違約金并返還10萬元定金,共21萬元;若乙方選擇定金,則甲方雙倍返還定金,共20萬元,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8.C【詳解】①:趙某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雖屬個人行為,但其管道經過鄰居錢某的陽臺,仍需考慮相鄰方利益,不能完全忽視鄰居意見,①錯誤。②:錢某要求拆除管道符合相鄰關系原則,因為相鄰關系應遵循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②正確。③:趙某應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上訴,而不是判決生效后,③錯誤。④:趙某需照顧相鄰方利益,可通過協商或采取補救措施解決糾紛,④正確。故本題選C。9.B【詳解】①:魏某公然發表侮辱性言論、歪曲事實,侵犯了烈士趙某的名譽權等人格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①正確。②: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而辯護人是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該案件是民事訴訟,魏某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不是辯護人,②錯誤。③: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③錯誤。④:魏某對烈士發表侮辱性言論,挑戰了社會公德,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準則,④正確。故本題選B。10.D【詳解】①:刑事訴訟中才有委托辯護人的權利,材料是民事公益訴訟,孫某作為本案的被告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行使其訴訟權利,①錯誤。 ②:劉某與孫某簽訂的買賣合同違法了法律規定,是無效合同,劉某不能獲得所購信息所有權,②錯誤。 ③:孫某侵犯了他人的個人信息權益,應該為其侵權行為承擔損害賠償并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③正確。 ④:針對孫某將自己從網絡購買、互換得到的4萬余條含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箱等個人信息,通過微信、QQ等方式販賣給劉某,劉某在獲取相關信息后用于虛假的外匯業務推廣,人民檢察院對孫某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說明公益訴訟彰顯司法保障個人信息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決心,④正確。故本題選D。11.A【詳解】①:法律規定在一些特殊情形中,不動產所有權取得可以不經登記而發生效力。例如,依法屬于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依據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的法律文書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法律文書生效時發生效力;因繼承取得不動產所有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故①正確。②:我國法律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李某以自家商品房作抵押,向A商業銀行貸款100萬元雙方約定若到期不償還貸款,房屋產權歸A銀行所有,李某配合辦理房產登記,這說明A銀行有權折價或拍賣、變賣該商品房以優先受償,故②正確。③:A銀行依據抵押合同獲得該商品房的擔保物權,而不是用益物權,故③錯誤。④:上訴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 上訴權。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5日和10日;在刑 事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0日和5日。A銀行有權在該法院判決生效前15日內提出上訴,故④錯誤。故本題選A。12.B【詳解】①: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符合法律援助條件,能獲得法律援助,①正確。②: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基于這類特殊主體自身情況,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②正確。③: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為保障其合法權益等,需提供法律援助,③正確。④:被告人僅僅是不熟悉法律又沒有委托辯護人的,并不屬于法定的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④不選。故本題選B。13.B【詳解】①:在調解無果的情況下,李某作為權益受侵害方,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造紙廠停止侵害行為并賠償自己遭受的損失,①正確。②:仲裁需要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選定仲裁機構等,如果造紙廠沒有和李某達成仲裁協議,李某不能獨自選擇仲裁機構請求裁決,②不選。③:李某可以委托代理人幫自己將造紙廠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造紙廠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③正確。④:辯護人是針對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委托的用于刑事辯護的人員,本題是民事糾紛,應委托訴訟代理人,而不是辯護人,④錯誤。故本題選B。14.B【詳解】①③: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經濟困難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支付勞動報酬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涉及維護英雄烈士人格權益或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等情形的,當事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的限制,①③正確。②④:“請求因勞動合同違約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的”和“請求交通事故中附帶民事經濟賠償的”不能直接體現這些群體是經濟困難的公民,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5.A【詳解】①②:公民基本的訴訟權利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申請回避的權利,上訴的權利,①②說法正確。③:小孫是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而不是充當訴訟代理人的權利,③說法錯誤。④:獲得賠償的權利屬于實體權利,不是訴訟中的程序權利,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6.A【詳解】①:本案屬于民事訴訟,小王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可以委托朋友李律師作為訴訟代理人,①符合題意。②:在民事案件中,訴訟程序啟動后,法院也可以進行調解,②說法錯誤。③:小王有上訴的權利,若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在15日內提起上訴,③符合題意。④: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但不是最便捷途徑,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7.(1)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該案例中,小劉未成年且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規定。(2)①有利于及時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減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后的心理恐慌和對抗情緒。②有利于及時開導、教育涉案未成年人,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給失足青少年更多的關懷和幫助。③有利于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挽救,維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分析】背景素材:某刑事糾紛案件考點考查: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法律援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法律援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他的父母沒錢請律師,找到了區法律援助中心請求幫助→可聯系法律援助知識分析小劉未成年且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規定。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本題是簡答題,考生結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18.(1)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當事人參與訴訟時,很可能面臨缺乏法律知識與技能、無暇參加訴訟活動等問題。此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2)洪某不服一審裁判,他可以在10日期限內提出上訴。【分析】背景素材:南京女大學生遇害案考點考查: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的有關知識,從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犯罪嫌疑人洪某共有兩名辯護律師;被害人家屬方代理律師為法律援助律師→可從當事人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分析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幫助其進行訴訟。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的有關知識,從上訴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宣判后,洪某不服,提出上訴→可從民事主體具有上訴的權利角度分析洪某不服一審裁判,他可以在10日期限內提出上訴。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19.(1)有。為充分保障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合法利益,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訴訟權利。(2)本案中因為王某與孫某之間不存在利害關系,也不存在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因此趙某的回避申請并不符合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依據訴訟法規定的回避制度,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訴訟。回避制度有利于保證案件的公正審理,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正當性。【分析】背景素材:某民事糾紛案件考點考查: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回避制度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法治意識、公共參與【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回避制度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趙某申請人民陪審員王某回避→可從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回避制度角度分析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從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回避制度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二人并不認識;于是人民法院作出決定,駁回趙某申請人民陪審員王某回避的申請→可從民事主體的訴訟權利、回避制度角度分析王某與孫某之間不存在利害關系,因此駁回趙某的申請。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20.蔡某的訴求①具有法律依據。不可抗力不免除涂某繼續履行的合同責任。蔡某的訴求②不具有法律依據。國家貸款政策調整,屬于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影響合同履行的,可以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蔡某的訴求③沒有法律依據。訂金不是定金,不適用定金罰則。當事人主要訴訟權利有:①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②有申請回避的權利。③有上訴的權利。【分析】背景素材:購房款糾紛考點考查:走進合同、違約責任、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分為兩小問,解答時,考生應首先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結合民法典合同編、違約責任相關知識分析蔡某的訴訟請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再運用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知識指出當事人有哪些主要訴訟權利。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其購房合同中約定購房總價100萬元,首期支付40萬元購房款,剩余60萬元由涂某向銀行貸款來支付,蔡某認為涂某構成違約,并提出訴訟請求:①涂某繼續支付60萬元→可聯系不具備免除繼續履行合同責任的情形。關鍵詞②:因國家貸款政策調整,涂某不符合貸款條件,導致其無法按期支付60萬元購房,蔡某認為涂某構成違約,并提出訴訟請求:②涂某支付10萬元違約金→可聯系因不可抗力影響合同履行的,可以免除當事人的違約責任。關鍵詞③:合同簽訂當日,涂某支付了6萬元訂金,次日支付34萬元購房款,蔡某認為涂某構成違約,并提出訴訟請求:③適用罰則,訂金不予返還→可聯系訂金不是定金,不適用定金罰則。關鍵詞④:當事人主要訴訟權利有→可聯系教材知識可知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有申請回避的權利、有上訴的權利。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