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遠離違法犯罪 11.1 法不可違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依法從事社會活動的能力,預防違法犯罪。什么是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有哪些類型? 我們應該如何遠離違法犯罪? 生活觀察 ?上述案例中的行為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 ①案例一中,程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 ②案例二中,何某和蔡某用石頭砸壞路邊自動販賣機的玻璃門并竊取零食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 ③案例三中,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的,為人們是否實施某種行為提供了方向指引。 法律的作用 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法律的作用 (1)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 (2)違法行為通常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的含義、分類 (1)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是民事違法行為。 (2)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 (3)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應當承扣刑事責任的行為是刑事違法行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 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探究與分享 情境一:張某在多個網絡平臺發表和轉發侮辱、詆毀楊某的言論。 情境二:某造紙廠偷偷把造紙廢液排放到沙漠里。 ?上述情境中的違法行為會造成什么危害? ①張某的行為會損害楊某的名譽權,影響其社會評價和聲譽。可能導致楊某在工作、生活中遭受他人的異樣眼光、誤解和排斥,使其精神上承受巨大的壓力和痛苦,甚至可能引發楊某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 ②造紙廠的行為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造紙廢液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排放到沙漠里會污染土壤,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影響植被生長,甚至可能使土地沙漠化加劇。同時,廢液還會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影響周邊地區的水資源質量,對周邊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潛在威脅。造紙廢液的排放會污染沙漠中的水源,導致沙漠中的動植物因缺水或飲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威脅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破壞沙漠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查閱相關法律,說說上述違法行為應當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略 違反法律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只要是違法行為,都會對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造成損害,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違法行為的不良影響 我們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和社會公平正義。 我們應如何對待法律? 相關鏈接 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提示:本欄目詳細說明了民事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 1.周某晚上總愛大聲放音樂,吵得鄰居睡不好覺;某化工廠因污染環境被環保部門處以罰款、責令停業整頓。周某、某化工廠所受處罰的法律依據分別是( ) A.行政法律規范、民事法律規范 B.行政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 C.民事法律規范、刑事法律規范 D.民事法律規范、行政法律規范 D 2.(甘肅蘭州中考) 下列案例與違法類別相對應的是(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案例 違法類別 A 柴某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被判有期徒刑八年 民事違法行為 B 劉某過年期間非法存儲煙花爆竹,警方給予其行政拘留5日處罰 刑事違法行為 C 出版社未經錢某同意發表其作品,被判賠償錢某損失 2 000 元 刑事違法行為 D 趙某看演唱會時,起哄打鬧并向場內投擲飲料瓶,公安機關給予其警告處罰 行政違法行為 D 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摩托車是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近年來,城市街頭越來越多地出現摩托車的身影。與此同時,摩托車存在的闖紅燈、逆行、不戴頭盔、改裝提速、炸街擾民等駕駛亂象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交通秩序,各地查處摩托車各類交通違法數量不在少數,群眾反映強烈。 (1)針對材料一中的現象,請從政府、摩托車主兩方面提出建議。 ①政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摩托車駕駛行為的管理和教育,加強對摩托車交通違法行為懲治力度,打造友好出行環境。 ②摩托車主: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對自己和他人負責,安全出行。 材料二 江蘇南京男子徐某駕駛兩輪摩托車行駛時,被交警攔截檢查。經查,徐某所駕駛的摩托車號牌系偽造。他自述,因為喜歡摩托車,就在網上購買了摩托車。該摩托車沒有行駛證,其本人也沒有考取駕照,屬于無證駕駛。為了不引起交警注意,他上網購買了假車牌安裝。最終,交警對其處以 3 700元罰款,行政拘留。 (2)材料二中徐某的行為是什么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