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模塊評價 選擇性必修1 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一、選擇題1.2023年10月3日,因不滿時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民主黨達成短期撥款法案協議,部分共和黨議員聯手將麥卡錫罷免,導致眾議院陷入“癱瘓”。黨派斗爭使眾議院議長一時“難產”,打亂了拜登政府的多個重要議程。這說明( )①美國政府受議會的制約 ②黨派斗爭使“美式”民主名存實亡 ③兩黨制淪為美國階級斗爭的工具 ④美式民主政治存在固有的制度性缺陷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3年10月15日,日本共同社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內閣所獲支持率跌至32.3%,為岸田就任首相以來最低。分析稱,這已給自民黨造成沖擊,有在野黨表示會在日本臨時國會中對執政黨發起“強烈攻勢”。這說明在日本( )①內閣總攬行政權力,向國會負責 ②在野黨與執政黨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 ③作為國家元首,首相直接行使最高行政權力 ④執政黨不能代表日本廣大人民的利益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3.2023年9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一直堅決反對任何企圖分裂中國領土的行為和主張。臺灣島嶼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任何劃分海峽的需要。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不容侵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動搖這一事實。外交部的聲明是基于( )①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平等 ②我國政府致力于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③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對臺灣具有管轄權 ④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我國核心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由巴以沖突引發的以色列和敘利亞沖突加劇。2023年10月,以色列以阿勒頗機場和戈蘭高地為伊朗秘密轉運武器到敘利亞和其他地區的重要節點,供應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和哈馬斯武裝。以色列出動空軍對敘利亞進行了空襲,敘利亞軍隊隨后對以色列占領的戈蘭高地進行了攻擊。中東沖突加劇( )①表明維護地區和平依然任重道遠 ②表明和談是解決沖突的條件 ③表明民族矛盾是地區沖突的根源 ④背離了追求和平的時代發展趨勢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5.以經貿關系為紐帶,中美兩國已形成了深度的利益交融。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中美經貿關系,拓展合作領域,實現互利共贏。這說明( )①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 ③共同利益是中美兩國合作的基礎 ④中美兩國應求同存異、互利互惠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6.2023年7月16日至19日,中美雙方圍繞落實《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就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加強對話合作等議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對話。雙方一致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兩國攜手合作應對該挑戰具有重要意義。這說明( )①中美對世界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作出了規范 ②平等協商符合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客觀要求 ③中美堅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思想 ④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夠應對人類的共同挑戰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2023年10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當前的巴以沖突表示,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我們反對一切針對平民和民用設施的暴力襲擊,譴責任何違反國際法的行為,我們呼吁各方立即停火止暴,保護平民,避免人道主義災難。這表明( )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②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 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④我國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致力于推動巴以局勢緩和、降溫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通過進口更多原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消費品等,促進了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強大的溢出效應,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這( )①得益于中國始終將維護各國利益作為自己的出發點 ②展現了世界對中國未來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預期 ③標志著中國經濟實現了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轉變 ④體現了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9.2023年10月,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的一份有關巴以問題的決議草案遭到了中國的一票否決。對于這次罕見的反對票投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解釋發言中表示,中方這一立場基于事實,基于法律,基于良知,基于正義,也基于來自全世界、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呼聲。從材料可知( )①中國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生力軍 ②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立場,自主決定處理國際問題的態度和主張 ③中國作為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始終堅決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 ④中國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絕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壓力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0.2023年10月30日,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長沙舉行。大會圍繞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能源、金融安全等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深入分析全球發展主要問題,增進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識,提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博鰲方案”。該論壇的舉行( )①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促進全球治理的完善 ②有助于消除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問題 ③有利于激發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旨在提供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展示中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取消了逐案審批制管理模式,對于禁止和限制外國投資者投資的領域,將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清單之外充分開放,中外投資將享有同等待遇。可見通過該法的意義是( )①有利于推動對外貿易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②以法律的形式提高了外資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③助力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 ④能提升我國吸引外資能力并倒逼國內企業轉型發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2.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上,金磚國家領導人就深化金磚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反對單邊經濟制裁和“長臂管轄”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許多重要共識。會晤通過并發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北京宣言》,就支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等表明“金磚立場”。這表明( )①金磚國家已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重要平臺 ②堅持多邊主義、反對零和博弈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③金磚國家在處理各種國際事務的過程中正在發揮著主導性作用 ④金磚國家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不斷深化相互間的合作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3.2023年10月27日,第十屆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就巴以相關決議草案進行投票,最終草案獲得通過。草案呼吁立即實行持久和持續的人道主義休戰,譴責所有針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平民的暴力行為。據此可以判斷( )①和平與發展、人權是聯合國工作的重要內容 ②巴以相關決議草案獲得聯大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 ③巴以決議草案獲得通過符合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 ④聯合國是各成員國踐行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4.2023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會議決定,上合組織繼續加強政策溝通、安全合作、貿易暢通、資金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繼續在國際局勢的穩定和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對上海合作組織認識正確的是( )①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專門性區域性國際組織,是當今國際社會日益重要的行為體 ②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秘書處設在北京的國際組織,中國主導世界秩序的作用越來越大 ③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是多邊外交的重要舞臺 ④是促進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協調與合作的紐帶,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載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5.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金融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宗旨是促進亞洲區域建設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亞洲國家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區域經濟合作集團 ②亞投行將成為相關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 ③亞投行的成立為成員提供了解決貿易摩擦和沖突的平臺 ④亞投行的成立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2月16日,因對我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我國宣布將多次參與對中國臺灣地區軍售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上述企業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上述企業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禁止上述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入境;不批準并取消上述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在中國境內工作許可、停留以及居留資格;對上述企業分別處以罰款,金額為《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實施以來各企業對臺軍售合同金額的兩倍。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制裁兩家美國公司。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10日,中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此次沙伊在北京的對話取得重大成果,既是雙方利益的共同需要,也離不開中國的積極推動。中國傳統文化主張“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之一脈相承。同某些西方國家在中東采取的分而治之、聯盟政治、代理人戰爭等貽害無窮的做法相比,中國與中東各國保持友好關系,不選邊站隊,不拉偏架。中國在中東地區沒有任何私利,尊重中東國家主人翁地位,始終認為中東的未來應當掌握在中東國家手中。支持中東國家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共同促進地區長治久安。促成沙伊兩國握手言和,充分彰顯了中國是中東安全穩定的促進者、發展繁榮的合作者、團結自強的推動者。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和“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說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中國促成沙伊復交的作用。18.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關鍵時刻,世界各國競爭日益加劇。新一輪科技革命催生的數字經濟成為大國搶占制高點的主陣地。為此,我國積極推進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發揮數字變革為創新、貿易和社會繁榮帶來的益處,以謀求國家競爭發展的新優勢。面對數字技術的“卡脖子”問題,我國不斷加強數字技術創新,強化數字關鍵能力,特別是強化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人機交互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另外,我國積極參與搭建數字技術國際創新合作平臺,大力發展數字貿易,舉辦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2023中國國家數字經濟博覽會……不斷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說明我國是如何發展數字經濟的。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全球氣候變化關乎人類生存,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2022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達成協議,推動各國緊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設立專門基金用于幫助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和脆弱國家。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增加森林碳匯等舉措,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成效顯著。2022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50.8%,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40%—45%的目標。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引發世界共鳴。2013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理事會會議通過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2016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2023年11月,中美兩國發表《中美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雙方重申致力于合作并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應對氣候危機。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相關知識,分析國際社會是如何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模塊評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C D B B D C D C A D B A D C1.B [眾議院陷入“癱瘓”,會導致拜登政府的一些法案無法通過,打亂拜登政府的重要議程,①正確。②夸大了美國黨派斗爭的作用,不符合實際,排除。目前的黨派斗爭屬于資產階級內部的爭斗,不是對抗階級的對立與斗爭,③錯誤。美國的黨派利益沖突導致眾議院“癱瘓”,政府施政受阻,說明美國民主政治存在固有的制度性缺陷,④入選。]2.C [日本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國會是權力中心,內閣總攬行政權力,向國會負責,①正確。有在野黨表示會在日本臨時國會中對執政黨發起“強烈攻勢”可見日本在野黨和執政黨是相互監督、相互攻擊、相互爭奪政權的關系,②錯誤。在日本,首相是政府首腦,而不是國家元首,國家元首是天皇,③錯誤。日本作為資本主義國家,其執政黨是資產階級政黨,服務于資產階級,不能代表日本廣大人民的利益,④正確。]3.D [臺灣島嶼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任何劃分海峽的需要。該聲明是基于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對臺灣具有管轄權;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不容侵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能動搖這一事實。這是基于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國家統一是我國核心利益,中國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③④符合題意。該聲明是基于主權國家的獨立權和管轄權,而不是基于主權國家的平等權,即不是基于主權國家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平等,①與題意不符。我國政府致力于推動兩岸融合發展,這屬于我國推動祖國統一的措施,而不是題干聲明的原因,②與題意不符。]4.B [材料中中東軍事沖突表明中東和平依然任重道遠,軍事沖突背離了追求和平的時代發展趨勢,①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如何解決沖突的問題,②與題意無關。沖突的根源是國家利益的相悖,民族矛盾是利益相悖的具體表現,③錯誤。]5.B [①說法錯誤,中美兩國在根本利益上是不一致的。②說法錯誤,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③④符合題意。]6.D [在處理國際事務時應當堅持多邊主義,中美兩國不能對世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規范,①錯誤。中美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對話,體現了平等協商符合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客觀要求,②符合題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鮮明旗幟。中美在氣候領域的合作并不代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美共同堅持的思想,③錯誤。中美在氣候領域的合作說明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夠應對人類的共同挑戰,④符合題意。]7.C [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①說法正確但與題意無關,排除。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我們反對一切針對平民和民用設施的暴力襲擊,這表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②正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③錯誤。我們呼吁各方立即停火止暴,保護平民,避免人道主義災難。這表明我國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致力于推動巴以局勢緩和、降溫,④正確。]8.D [我國始終將維護國家利益作為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①錯誤。中國促進了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強大的溢出效應,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將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體現了②④。材料表明中國的做法促進了相關國家經濟發展,對全球經濟做出貢獻,不涉及我國經濟的轉變,③錯誤。]9.C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與題意無關,①不符合題意。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的一份有關巴以問題的決議草案遭到了中國的一票否決。從材料可知,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立場,自主決定處理國際問題的態度和主張,②正確。對于這次罕見的反對票投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解釋發言中表示,中方這一立場基于事實,基于法律,基于良知,基于正義,也基于來自全世界、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強烈呼聲。從材料可知,中國作為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始終堅決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③正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與題意無關,④不符合題意。]10.A [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深入分析全球發展主要問題,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增進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識,有利于完善全球治理,①符合題意。該論壇圍繞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能源、金融安全等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有助于解決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問題,但“消除”說法不準確,②排除。該論壇圍繞熱點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增進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識,有利于激發全球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符合題意。該論壇的舉行,提供了國際交流合作平臺,有利于展示中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但“目的并不是要展示中國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④排除。]11.D [外商投資屬于生產領域的對外經濟關系,對外貿易屬于交換領域的對外經濟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與對外貿易發展無直接聯系,①不選。在我國,外資經濟與內資經濟(包括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是平等競爭的,②中“提高外資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的說法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破解了外商投資的體制性障礙,為外商投資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助力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③入選。外商投資的發展,使外資、內資平等競爭從而倒逼國內企業轉型發展、提高經濟效益,④入選。]12.B [金磚國家領導人就深化金磚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反對單邊經濟制裁和“長臂管轄”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許多重要共識,①④入選。材料體現的是通過金磚國家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等,②不選。金磚國家在處理各種國際事務的過程中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③不選。]13.A [由聯合國大會決議關注巴以沖突及其引發的人道主義災難,可以看出和平與發展、人權是聯合國工作的重要內容,①正確。聯合國大會關于和平與安全的決定,必須由三分之二多數成員國同意才能通過,②正確。巴以決議草案獲得通過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根本利益”說法錯誤,③排除。聯合國是踐行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但材料沒有涉及,④不符合題意。]14.D [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性國際組織,①錯誤。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維護和完善國際多邊體系,已成為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國主導世界秩序”說法錯誤,②排除。根據教材知識可知,上海合作組織開創了自冷戰結束以來區域合作的新模式,成為當今世界區域合作的典范,是多邊外交的重要舞臺;是促進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協調與合作的紐帶,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載體,③④正確。]15.C [亞投行是一個多邊金融機構,其運作遵循國際慣例,其理事會、董事會、管理層成員來自多個國家。參與亞投行的不是只有亞洲的國家,①錯誤。亞投行是一個區域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它的成立將成為相關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區域經濟發展,②④正確。世界貿易組織為成員提供了解決貿易摩擦和沖突的平臺,③錯誤。]16.①主權是國家最重要的構成要素,是一個國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兩家美國公司參與對我國臺灣地區軍售,損害了我國主權。對上述公司進行制裁,是我國維護國家主權的必然選擇。②主權國家享有獨立權、平等權、管轄權、自衛權。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兩家美國公司對我國臺灣地區軍售,干涉了我國內政和我國對臺灣的管轄,損害了我國主權平等,危害了我國的生存和獨立。我國制裁上述公司,是我國作為主權國家行使國家基本權利的體現。③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述公司損害了我國的核心利益,為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我國必然采取制裁行動,這是合理、合法的。④維護國家利益的有力保障是強大的國家實力。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因此我國對上述公司采取果斷制裁措施。17.①中國外交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石,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以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端,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積極推動建立伙伴關系而非結盟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成功促成沙伊復交。②中國在沙伊復交中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大國形象,是聯合國堅定的支持者和維護者,推動構建共同繁榮和平發展的合作者。③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沙伊共同發展,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④中國堅持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充分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堅持求同存異,發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相協調的理念。⑤堅持文化交流、交融,尊重他國文化,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18.①政府積極履行經濟職能,加強宏觀調控。我國制定和完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規劃,大力支持數字經濟發展。②堅持新發展理念,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彌補我國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我國將發展數字經濟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國家安全。④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大力發展數字貿易。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或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數字經濟貿易強國。19.①當今世界,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基于共同利益加強合作,協同治理。②聯合國作為集體應對氣候威脅的有效平臺,協調國際社會溫室氣體排放活動,向有關國家提供基金幫助,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③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積極減少碳排放,落實全球氣候目標,積極分享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④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得到廣泛支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模塊評價參考答案.docx 模塊評價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