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中考道法二輪復習課件統編版2025年中考道法 二輪復習(題型突破+熱點專題)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第二篇 中考熱點研究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角度一 民族團結目錄考點鏈接熱點素材常考設問一、民族團結重要性角度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3.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二、維護民族團結措施角度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2.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材料一 2024年6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考察。看到這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其樂融融,各族群眾和睦相處、生活幸福,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民族團結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斗,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材料二 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1.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生活幸福得益于什么?(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3)堅持依法治國,嚴厲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犯罪行為。(4)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6)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國家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何重大現實意義?(1)有利于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當地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實現共同富裕。(2)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3)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維護祖國統一。(4)有利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5)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3.黨和政府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說明了什么?(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3)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我國堅持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4.如何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更好更快發展?(1)必須堅持黨的領導。(2)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4)維護好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6)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7)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眾要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等。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角度二 促進國家統一目錄考點鏈接熱點素材常考設問針對訓練一、國家安全角度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2.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二、“一國兩制”角度1.“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2.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三、實現祖國統一角度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4.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材料一 2024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于8月20日在香港舉行,港澳臺有關團體代表,海外統促會組織、愛國僑團代表1 200余人參加會議,圍繞“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和平統一,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廣泛凝聚共識、共商祖國統一大計。材料二 2024年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京會見馬英九。習近平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么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么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么勢力能把我們分開。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巨大成就說明了什么?(1)“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2.香港回歸多年來保持繁榮穩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2)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對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定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3)香港特別行政區恪守基本法,團結廣大香港同胞,勵精圖治,高效施政。(4)廣大香港同胞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作風。3.如何繼續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1)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3)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4)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5)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4.為什么說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1.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某班準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以下素材可被采納的是( )A.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B.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C.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D.同心掬得滿庭芳,守望相助齊奮斗D2.世界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是指( )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③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我國中央政府在財政、稅收和工農業發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經濟優惠政策,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中央的這些支持( )①提高了各少數民族的政治地位②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更多自治權③鞏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4.2025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6周年。20多年來,澳門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居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穩定和諧,多元文化交相輝映。澳門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分不開。這體現了( )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②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③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④要堅持“九二共識”,實現祖國和平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5.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還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材料說明( )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②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③港澳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榮光④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6. 202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國民黨參訪團一行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 )①宣示了反對“臺獨”、促進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②緣于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命運與共、血濃于水③意味著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障礙蕩然無存④指引兩岸同胞同走社會主義道路,共創民族復興光明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7.【祖國統一 勢不可擋】材料一 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堅持“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使“一國兩制”事業不斷實現新發展。國家發展始終是香港發展的最大依托,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健全了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保證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舞臺上,香港面向世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不斷鞏固。(1)結合材料,分析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獲得巨大發展的緣由。①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②中央政府對香港地區的大力支持。③香港同胞們同心協力、艱苦奮斗。材料二 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實現祖國統一,把兩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起來,維護好、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創造全體中華兒女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2)說說“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的理論依據。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角度一 民族團結一、民族團結重要性角度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3.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二、維護民族團結措施角度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2.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材料一 2024年6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考察。看到這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其樂融融,各族群眾和睦相處、生活幸福,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民族團結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斗,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材料二 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1.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生活幸福得益于什么?(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3)堅持依法治國,嚴厲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犯罪行為。(4)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6)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國家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何重大現實意義?(1)有利于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當地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實現共同富裕。(2)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3)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維護祖國統一。(4)有利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5)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3.黨和政府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說明了什么?(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3)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我國堅持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4.如何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更好更快發展?(1)必須堅持黨的領導。(2)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4)維護好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6)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7)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眾要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等。角度二 促進國家統一一、國家安全角度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2.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二、“一國兩制”角度1.“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2.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三、實現祖國統一角度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4.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材料一 2024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于8月20日在香港舉行,港澳臺有關團體代表,海外統促會組織、愛國僑團代表1 200余人參加會議,圍繞“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和平統一,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廣泛凝聚共識、共商祖國統一大計。材料二 2024年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京會見馬英九。習近平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么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么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么勢力能把我們分開。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巨大成就說明了什么?(1)“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2.香港回歸多年來保持繁榮穩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2)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對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定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3)香港特別行政區恪守基本法,團結廣大香港同胞,勵精圖治,高效施政。(4)廣大香港同胞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作風。3.如何繼續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1)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3)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4)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5)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4.為什么說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1.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某班準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以下素材可被采納的是(D)A.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B.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C.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D.同心掬得滿庭芳,守望相助齊奮斗2.世界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是指(B)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③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我國中央政府在財政、稅收和工農業發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經濟優惠政策,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中央的這些支持(D)①提高了各少數民族的政治地位②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更多自治權③鞏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6周年。20多年來,澳門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居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穩定和諧,多元文化交相輝映。澳門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分不開。這體現了(A)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②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 ③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④要堅持“九二共識”,實現祖國和平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還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材料說明(A)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②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③港澳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榮光④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 202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國民黨參訪團一行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A)①宣示了反對“臺獨”、促進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②緣于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命運與共、血濃于水③意味著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障礙蕩然無存④指引兩岸同胞同走社會主義道路,共創民族復興光明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祖國統一 勢不可擋】材料一 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堅持“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使“一國兩制”事業不斷實現新發展。國家發展始終是香港發展的最大依托,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健全了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保證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舞臺上,香港面向世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不斷鞏固。(1)結合材料,分析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獲得巨大發展的緣由。①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②中央政府對香港地區的大力支持。③香港同胞們同心協力、艱苦奮斗。材料二 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實現祖國統一,把兩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起來,維護好、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創造全體中華兒女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2)說說“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的理論依據。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角度一 民族團結一、民族團結重要性角度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3.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4.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二、維護民族團結措施角度1.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2.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材料一 2024年6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銀川市金鳳區長城花園社區考察。看到這個多民族聚居的社區其樂融融,各族群眾和睦相處、生活幸福,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民族團結非常重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斗,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材料二 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等理念,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進一步拓展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黨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1.我國各族人民和睦相處、生活幸福得益于什么?(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3)堅持依法治國,嚴厲打擊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違法犯罪行為。(4)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6)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國家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7)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有何重大現實意義?(1)有利于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當地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從而實現共同富裕。(2)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3)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維護祖國統一。(4)有利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5)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3.黨和政府重視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說明了什么?(1)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2)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3)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我國堅持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4.如何推進少數民族地區更好更快發展?(1)必須堅持黨的領導。(2)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4)維護好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5)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6)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7)堅持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8)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眾要團結奮斗、艱苦創業等。角度二 促進國家統一一、國家安全角度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2.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3.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二、“一國兩制”角度1.“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2.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三、實現祖國統一角度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4.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材料一 2024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于8月20日在香港舉行,港澳臺有關團體代表,海外統促會組織、愛國僑團代表1 200余人參加會議,圍繞“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和平統一,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廣泛凝聚共識、共商祖國統一大計。材料二 2024年4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京會見馬英九。習近平表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書寫了海峽兩岸不可分割的歷史,鐫刻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史實……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么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么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么勢力能把我們分開。海峽的距離,阻隔不斷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制度的不同,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客觀事實。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取得巨大成就說明了什么?(1)“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2.香港回歸多年來保持繁榮穩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2)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對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定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3)香港特別行政區恪守基本法,團結廣大香港同胞,勵精圖治,高效施政。(4)廣大香港同胞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作風。3.如何繼續保持香港、澳門的繁榮穩定?(1)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3)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4)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5)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4.為什么說外部的干涉,阻擋不了家國團圓的歷史大勢?(1)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2)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3)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1.2024年6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某班準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以下素材可被采納的是(D)A.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B.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C.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D.同心掬得滿庭芳,守望相助齊奮斗2.世界許多國家把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做法稱為“中國經驗”,這里的“中國經驗”是指(B)①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②實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③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我國中央政府在財政、稅收和工農業發展等方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提供經濟優惠政策,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經濟、社會和文化事業。中央的這些支持(D)①提高了各少數民族的政治地位②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更多自治權③鞏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促進了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和繁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5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6周年。20多年來,澳門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居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保持穩定和諧,多元文化交相輝映。澳門的發展與國家的命運分不開。這體現了(A)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②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 ③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④要堅持“九二共識”,實現祖國和平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還要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材料說明(A)①“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②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③港澳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享榮光④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 202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國民黨參訪團一行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A)①宣示了反對“臺獨”、促進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決心②緣于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命運與共、血濃于水③意味著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障礙蕩然無存④指引兩岸同胞同走社會主義道路,共創民族復興光明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祖國統一 勢不可擋】材料一 自1997年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堅持“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使“一國兩制”事業不斷實現新發展。國家發展始終是香港發展的最大依托,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健全了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保證了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舞臺上,香港面向世界,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不斷鞏固。(1)結合材料,分析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獲得巨大發展的緣由。①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②中央政府對香港地區的大力支持。③香港同胞們同心協力、艱苦奮斗。材料二 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實現祖國統一,把兩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起來,維護好、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創造全體中華兒女和中華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2)說說“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的理論依據。①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中考道法熱點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pptx 2025中考道法熱點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學生版).docx 2025中考道法熱點專題七 促進民族團結 維護國家統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