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2.2 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新授課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湘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二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中的內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基礎。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是其中的關鍵部分,它與等式的基本性質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對于學生理解不等式的變形和解法具有重要意義。二、學情分析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等式的基本性質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2,對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的理解可能會存在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將不等式與已學的等式進行類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而且學生可能混淆性質2和性質3,且學生對符號運算的規范性不足,這些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強調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與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的區別。三、教學目標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理解其內容和適用條件。2.能運用該性質對不等式進行變形,將不等式轉化為x>a或x3.體會“類比”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歸納能力。四、重點難點重點: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2。難點:能初步運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質比較大小。五、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問答法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你學習了哪些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如果a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如果a>b,c>0 ,則ac>bc, >二、探究新知【做一做】先用“>”或“<”填空:(1) 4_______3, -4_______-3(兩邊同時乘_______)(2) π_______2(π≈3.14), -2π_______-4(兩邊同時乘_______)(3) 4_______6, -2_______-3(兩邊同時除以_______)(4) ______2(≈1.414),-______-1 (兩邊同時除以______)【思考】如果a,b,c都是實數,且a>b,c<0,那么ac和bc的大小關系是什么? 和的大小關系是什么?你能證明它嗎?證明:若a由于c<0,于是ac-bc=c(a-b)>0(同號得正),因此ac>bc.由于c<0,所以>0所以 =(a-b)>0 (同號得正)因此 >【歸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如果a如果abc, >三、例題探究例4 用“>”或“<”填空:(1)已知 a < b,則 - - ;(2)已知 a > b,則 - - .例5 把下列不等式化為xa的形式:(1)10x<3x-7; (2)【講授】把不等式一邊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移到另一邊的變形稱為移項.將原不等式的兩邊都乘各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從而把分母去掉,這種變形叫作去分母.運用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把不等式中的括號去掉,這種變形叫作去括號.【思考】你能總結出將這些不等式化為xa的形式的一般步驟以及變形的依據嗎?一般步驟:1.去分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或3)2.去括號(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3.移項(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4.合并同類項5.化系數為1(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或3)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不等式的兩邊都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如果a如果abc, >變形的一般步驟:1.去分母(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或3)2.去括號(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3.移項(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4.合并同類項5.化系數為1(不等式的基本性質2或3)五、課堂練習1.已知aA.> B. < C. ≥ D. =2.若aA.a+3>b+3 B.a-2>b-2C.-a<-b D.2a<2b3.如果由不等式ax>b可以推出x<,那么a應滿足的條件是( )A.a≤0 B. a<0 C. a≥0 D. a>04.將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1)x-3<-5. (2)-2x<16. (3)2x≥6x-2. (4)4x>3x+5.六、作業布置課堂作業:P64 T2家庭作業:《學法》P39-40 A組(基礎一般)B、C組(基礎較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