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感知漢語的簡練與生動,熱愛漢語。語言運用:會根據語境朗讀“一”的變調及讀好輕聲詞語。思維能力:能夠根據語境進行推斷,感受詩歌的意境。審美創造:克服膽小,做一個勇敢的人,收獲美好。課前解析關注課文:《夜色》是一首敘事性的兒童詩。詩歌共有兩小節,第1小節用具體事例描述“我”怕黑;第2小節講“我”在爸爸的幫助下,戰勝了對黑夜的恐懼,發現了夜色的美好,學會了欣賞夜色。關注生字新詞:本課要求會認12個生字和舌字旁1個偏旁,可以根據已學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要求會寫的生字有6個,其中有2個是上下結構,3個是左右結構,1個是獨體字,可以根據字的結構進行歸類學習,從整體上把握書寫規律。重點理解和積累課后習題“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并引導學生用這些詞語說句子,在語境中加強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關注對詩歌的理解:這首兒童詩貼近兒童生活,所以在教學時可減少分析,重在引導學生去感悟,把理解詩歌內容、積累詞語、練習和朗讀詩歌整合起來。兒童詩的語言生動、簡練,在很多地方有留白,所以教學時要利用詩歌中的兩個省略號設計提問,讓學生自己推斷,發揮聯想,走進兒童詩的意境。教學目標1.認識“膽、敢”等12個生字和舌字旁1個偏旁,會寫“色、把”等6個字。2.能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重點)3.初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難點)課前準備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1.認識“膽、敢”等12個生字和舌字旁1個偏旁,會寫“色、把、講”3個字。2.能借助拼音,正確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的停頓。3.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一、導入情境,揭示課文題目1.教師出示課件,播放迷人的夜色的圖片并引導學生欣賞圖片,談一談:圖片上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指名讓學生說)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有怎樣的感受 2.教師引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出示課件3)(板書:夜色)3.教師講解生字“色”:上下結構。第一筆撇起筆在豎中線上。最后一筆豎彎鉤以豎中線為軸,左右相當,比上半部分略寬。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評價,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針對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的特點,以美麗的圖片導入,用充滿導向性的語言,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想象,讓學生帶著積極、快樂的情感投入課堂學習中。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1.自由朗讀詩歌。(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并圈畫出本課的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3)同桌相互檢查生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認識新偏旁舌字旁。(4)教師指名讓學生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并相機指導停頓。2.認識生字。(1)出示詞語:膽子 勇敢 講故事 窗外 亂跳 拉手 一樣 微笑 再見 睡覺(2)學生開火車認讀詞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3)字理識字“窗”。“囪”是“窗”的本字,古代“囪”“窗”通用,小篆的“囪”字像天窗形,即在屋上留個洞,既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煙。后加穴字頭構成形聲字。(4)交流識字方法。①“膽”讀三聲,月字旁加個“元旦”的“旦”字就讀“膽”,大膽的“膽”。②“勇”可以聯系生活識字,根據“勇夫很有力氣”來識記。③“拉、樣”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④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做動作認識“笑”。3.教師出示文中的長句子,用分步展開的方法引導學生朗讀:同學們,詞語我們都會讀了,再來讀一讀句子吧!三、整體感知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學生交流匯報。2.學習第1小節。(1)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1小節,理解“很小很小”的意思。教師小結:詩歌中的“我”是一個膽小怕黑的孩子。(板書:從前 膽小怕黑)(2)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想象自己就是這個膽小怕黑的小主人公,天黑后,你會害怕什么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引導:“我”這么膽小,媽媽是怎么做的呢 預設: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教師提問:你知道哪些勇敢的故事 交流一下吧!學生交流匯報。教師小結,鞏固識記“勇”字: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憑著機智和勇敢,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了困難,難怪“勇”是力字底呢。(3)教師引導學生讀好長句子,理解“講了又講”的原因。教師繼續提問:這些幫助對“我”起到作用了嗎 預設:沒有。(板書:媽媽 講故事 失敗)(4)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窗外有什么,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請大家帶著害怕的心情,齊讀第1小節,讀好停頓。3.學習字詞。(1)歸類復習詞語。(2)書寫生字“把、講”。1.會寫“樣、笑、再”3個字。2.讀好長句子的停頓,讀懂句子的意思。3.初步懂得“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的道理。一、復習回顧1.教師導入:上節課,我們朗讀學習了《夜色》,認讀了生字、詞語。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嗎 一起來讀一讀吧!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第1小節,體會“我”的膽小。二、學習第2小節,讀好長句子,體會“勇敢”1.學習第2小節。(1)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導入:這個膽小的孩子后來變得怎樣了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自由讀第2小節,找找答案。學生自由朗讀第2小節,思考問題。(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爸爸拉著“我”去散步,“我”想去嗎 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預設:“我”不想去。從“偏要”一詞可以看出來。(3)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我”看到的夜色:當“我”走出家門,走進夜色中,“我”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預設: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個長句子。(4)教師引導: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發現了夜色的美好,變得不再怕黑,變成了一個勇敢的孩子。(板書:爸爸 夜晚散步 成功)(5)拓展練習。教師提問:在夜晚,“我”還發現了什么學生自主交流。(6)教師提出要求:讀一讀第2小節第二句,讀好長句子的停頓。思考:“從此”是什么意思 預設:從這個時候起。教師繼續引導:從這時開始,“我”有了什么變化呢 預設:“我”變得勇敢了。教師小結:對了,“我”從此變得勇敢起來。(7)教師提問:學了這首兒童詩,你有什么收獲 預設:克服膽小,做個勇敢的人,能收獲美好。(板書:克服膽小 收獲美好)(8)教師引導學生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以讀為主,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詩歌,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過程。逐段品讀,既突出了段落的呈現特點,又降低了讀課文的難度。2.讀一讀,記一記。出示擴詞。教師引導學生先讀一讀,再積累。3.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引導學生書寫“樣、笑、再”。(1)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樣”。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書寫要點,通過輔助框和輔助線幫助學生觀察。(2)教師范寫,強調“笑”的筆畫位置。(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評價,提醒學生運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簡短的詩歌可以更好地培養朗讀能力。所以我在講授本課時,注重將朗讀訓練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在讀中識字,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正確書寫漢字的能力。本課的語文要素是“初步感知長句子的停頓,讀通、讀懂長句子”。課文第1、2小節中都出現了較長的句子,對于學生來說,讀起來有點兒難度,需要多加引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