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溪流水響叮咚梳理單元總體知識點:這是一首優美、抒情,富有田園風格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轉起伏,歌詞純樸生動,充滿詩情畫意。歌曲以歡快的小溪為題材,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讓兒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發了對美麗祖國的深情愛意。歌曲為二段體,第一段(1-16小節)節奏和旋律明快,尤其第3、4小節的附點四分音符以及第11小節的切分節奏的運用,使音樂富有動感。接著弱起進入第二段,情緒轉為熱情而舒展,歌曲的結尾用“啦”節奏歡快、富有特點,展現給我們的是小溪匯入大海的生動情景。本課教學目標及設計意圖:1、情感目標:用自然、柔美的聲音,盡情抒發對大自然的贊美。及其借景抒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2、知識目標:掌握弱起樂句,并能正確使用力度記號。{復習旋律進行的三種形式} 。3、能力目標:能用柔美圓潤的聲音,正確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本課思維導圖:教學流程:一、1.情境導入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種大自然的聲音,你們聽聽這是什么聲音?生:河流的聲音,小溪等。師:接下來老師請大家模仿一下這三種聲音 水 滴:滴答 滴答 ︱ 滴答 滴答‖ X X X X ︱ X X X X‖小溪流: 嘩 · 啦 ︱嘩 · 啦 ‖ X · X ︱ X· X ‖大 海: 唰 — ︱唰 — ‖ X —︱X —‖{設計理念:通過聆聽三種自然界的聲音,喚取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三種聲音速度的快慢,進而學習由其而來的ⅹⅹ ⅹⅹ ︱ⅹ·ⅹ︱ⅹ—‖節奏類型}分三組每組演繹一種不同的節奏型并進行合作。節奏練習:師:誰能用切分節奏來說一說? X X X | X X |誰來說一說附點四分音符? X . X | X . X |加上詞來說一說X X X | X X | X . X | X . X |美 麗 的 小 溪 歡 迎 你 啊!\ /\ / \/ \/ \/\ / \/\ /二、1、進行初次的聆聽歌曲師:同學們的呼喚聲使的小溪迫不及待的想早點來到我們的身邊,你們聽她開心的唱起了歌。(播放音樂) 師:你們聽了以后感覺這是個怎樣的小溪啊?生:歡快的,活潑的。優美。2、師:為什么有時候歡快有時候優美呢?一起來看一下這兩句:54 30 | 10 32 | 10 60 | (歡快活潑的)51 25 | 3. 1 | 2 17 | 1- |1 0 ‖(優美抒情的)注:讓我們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啦”3、再次完整的聆聽再次感受歌曲的情緒。標記小節數第一段:女生唱第一樂段 男生唱第二樂段;第二段:交換唱。根據樂段的相同和不同以及歌曲情緒的變化,為歌曲劃分樂段。(1-16小節)(17-33小節)兩個樂段情緒上不同的特點:樂段一流暢、抒情性;樂段二自豪愉悅之情。跟音樂模唱邊劃旋律線說一說之前學過的旋律的進行方式有哪些(旋律的上行、旋律的下行以及波浪形) 挑出來個別樂句讓學生來判斷它的旋律進行方式。跟琴演唱 歌曲處理聲音氣息的連貫、切分節奏、附點四分節奏、一字多音、長音的演唱。在曲調熟練的基礎上,進行填詞演唱。(要求:吐字清晰,帶有表情,盡量抒發自己的情感。){設計理念: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活動參與放在主要位置。}用小型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學生伴奏,老師演唱)伴奏型:X —| X — (三角鐵)O X | O X (串 鈴)X X | X X (響 板)四、拓展歌曲,培養情操。師:同學們做的真棒!仿佛讓我身臨其境,我多么想永遠留住這美麗的景色,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么?隨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許多美麗的森林都不復存在了。那么我們該做些什么來留住這些美麗的景色呢? 討論回答(環保) {設計理念:聽著美妙的音樂,看著美麗的風景,在此時,讓學生知道美麗的風景離不開每個人的參與。} 五、教師總結。 是啊,大自然的美景是上天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還有那些可愛的小動物。讓我們一起保護森林、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大自然,讓這些美麗的景色永遠留下去……板書設計:X X X | X X | X . X | X . X |教學反思:《小溪流水響叮咚》是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學生也非常喜歡,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學會唱這首歌曲,唱好這首歌曲,我把握了整個流程的時間,也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導入環節中,為了將學生引入課堂氛圍,初步感知歌曲,我在此處展示了多幅小溪流的圖片,并注明歌詞,讓學生在安靜聆聽歌曲伴奏的同時,明白本課要學歌曲的大體內容;而為了突破本課演唱中的難點,我在導入環節中還設置了帶休止符樂句的學唱,讓學生一開始就打好基礎。在歌曲演唱時,我變著法子讓學生多多聆聽,多多演唱,并注意學生的表情、聲音以及演唱姿勢等等,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讓學生能夠用甜美輕柔的聲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在拓展環節,我加入了打擊樂的學習,讓學生認識碰鈴和串鈴的演奏方式,以及培養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的能力。接下來視唱,解決難點,最后填詞唱。視唱較順,在弱起部分我運用指揮圖式很順利地幫助學生掌握了該難點,新課程教學要求淡化技能訓練,并非不提技能,而是應該滲透在各個環節中,唱歌時我隨機提醒學生,打開喉嚨、提眉亮眼、氣息下沉,尋找集中、豎起來的、具有穿透力的聲音,學生的聲音馬上就有了色彩。切分節奏氣息的掌控附點四分音符小溪流水響叮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