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一、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1.判定遺傳病的類型(1)確定是否為細胞質遺傳若系譜圖中母親患病,子女全患??;母親正常,子女全正常,與父親是否患病無關,則很可能是細胞質遺傳。如圖所示。(2)確定是否為伴Y染色體遺傳①若系譜圖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親、兒子全為患者,則為伴Y染色體遺傳。如圖所示:②若系譜圖中,患者有男有女,則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3)確定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①“無中生有”是隱性遺傳病,如圖1。②“有中生無”是顯性遺傳病,如圖2。(4)確定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X染色體遺傳①在已確定是隱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女性患者”。a.若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3。b.若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4。②在已確定是顯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男性患者”。a.若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5。b.若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6。(5)若系譜圖中無上述特征,只能從可能性大小推測①若該病在代與代之間呈連續(xù)遺傳,則最可能為顯性遺傳??;再根據(jù)患者性別比例進一步確定,如圖所示:②如圖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2.關于“患病男孩”與“男孩患病”的概率計算(1)常染色體遺傳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是自由組合的,則: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2)伴性遺傳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由于該性狀與性別聯(lián)系在一起,則: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例1?、佟転?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其中最可能依次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伴Y染色體遺傳病、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系譜圖的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例2 如圖為某家庭的遺傳系譜圖,已知該家庭中有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存在代代遺傳的特點B.乙病為紅綠色盲,在人群中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C.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是,為乙病攜帶者的概率是D.若Ⅱ-4和Ⅱ-5再生一個孩子,其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方法規(guī)律→二、判斷基因所在位置的實驗設計1.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判斷方法(1)位置關系①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甲和乙:②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丙:(2)判斷方法①自交法:如果雙雜合子自交,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3∶1或1∶2∶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9∶3∶3∶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②測交法:雙雜合子與雙隱性純合子測交,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2.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1)在已知顯隱性性狀的條件下,可設置雌性隱性性狀個體與雄性顯性性狀個體雜交。(2)在未知顯隱性性狀(或已知)的條件下,可設置正反交雜交實驗。①若正反交結果相同,則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②若正反交結果不同,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3.判斷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4.判斷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用“純合隱性雌性×純合顯性雄性”進行雜交,獲得的F1全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再讓F1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獲得F2,觀察F2的表型情況。即:例3 科學家在研究果蠅的突變體時,發(fā)現(xiàn)其常染色體上有顯性基因A(控制卷翅,a控制正常翅)和顯性基因F(控制星狀眼,f控制正常眼),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F(xiàn)讓基因型為AaFf的兩只雌、雄果蠅進行交配,欲定位A/a,F(xiàn)/f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有如圖所示三種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乙、丙中基因A/a,F(xiàn)/f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若雜交后代有3種表型,比例為1∶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甲所示C.若雜交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4∶2∶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乙所示D.若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比例為1∶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例4 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方法1:純合顯性雌性個體×隱性雄性個體→F1方法2:隱性雌性個體×純合顯性雄性個體→F1結論: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②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xiàn)隱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③若子代雄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④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A.“方法1+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B.“方法1+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C.“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D.“方法2+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1.如圖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患者為紅綠色盲,其中7號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來自( )A.1號 B.2號 C.3號 D.4號2.如圖是某家系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甲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關基因用B、b表示,其中Ⅰ1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Ⅲ2一定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B.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Y和AaXBXbC.Ⅰ1和Ⅰ2生出帶有甲病基因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16D.Ⅰ1和Ⅰ2生出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種可能3.(多選)(2024·宿遷高一期中)女婁菜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植株高莖和矮莖受基因A、a控制,寬葉和狹葉受基因B、b控制?,F(xiàn)將兩株女婁菜雜交,所得子代雌株中高莖寬葉∶矮莖寬葉=3∶1、雄株中高莖寬葉∶高莖窄葉∶矮莖寬葉∶矮莖窄葉=3∶3∶1∶1。下列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A.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C.子代雌株中高莖寬葉基因型有4種D.子代雄株高莖寬葉中純合子占1/44.某種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其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紅花對白花為顯性?,F(xiàn)有純合雌雄個體若干,若要判斷這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X染色體還是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選擇下列哪種方法能作出判斷( )A.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再相互交配B.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再相互交配C.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紅花雄性個體與白花個體雜交D.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個體雜交5.果蠅的X、Y染色體有同源區(qū)段和非同源區(qū)段,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雜交組合1 P剛毛(♀)×截毛(♂)→F1全部剛毛雜交組合2 P截毛(♀)×剛毛(♂)→F1剛毛(♀)∶截毛(♂)=1∶1雜交組合3 P截毛(♀)×剛毛(♂)→F1截毛(♀)∶剛毛(♂)=1∶1A.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現(xiàn)性別差異B.通過雜交組合1,可判斷剛毛對截毛為顯性C.通過雜交組合2,可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D.通過雜交組合3,可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6.(2024·徐州高一期中)番茄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紫莖和綠莖(由D、d控制)是一對相對性狀,缺刻葉和馬鈴薯葉(由H、h控制)是一對相對性狀,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現(xiàn)利用三種不同基因型的番茄進行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據(jù)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實驗編號 親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紫莖缺刻葉①×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實驗二 紫莖缺刻葉③×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3∶1∶3∶1(1)僅根據(jù)實驗一的雜交結果,能判斷出______(填“0”“1”或“2”)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隱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實驗一、二的結果可知,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定律。(2)親本的紫莖缺刻葉①、紫莖缺刻葉③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3)紫莖缺刻葉①與紫莖缺刻葉③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的紫莖缺刻葉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____。(4)若番茄的果實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且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如圖所示,為探究這兩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讓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植株上番茄果實的顏色和比例(不考慮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換)。實驗預測及結論:①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則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②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③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____________,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答案精析例1 C [據(jù)題圖分析可知,圖①家系中,第二代的一對父母均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女兒,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圖②家系中,代代有患者,說明該病可能是顯性遺傳病,又因為父親患病、女兒都患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粓D③家系中,第二代的一對父母均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兒子,說明該病是隱性遺傳病,又因為母親患病、兒子都患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圖④家系中,父親患病,兒子、孫子都患病,很可能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例2 D [由系譜圖中Ⅱ-4和Ⅱ-5正常,生下患甲病女孩Ⅲ-6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乙病是紅綠色盲,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A、B錯誤;對于甲病(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Ⅱ-4是雜合子(Aa),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為1,C錯誤;對于乙病(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Ⅱ-3為紅綠色盲患者,則Ⅰ-1基因型為XBXb,Ⅱ-4是攜帶者(XBXb)的概率是,Ⅱ-4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Ⅱ-5的基因型為AaXBY,二者再生一個孩子,其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D正確。]例3 C例4 C [從方法設計上講,方法1達不到設計目的,因為不管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結果都為子代雌、雄全表現(xiàn)顯性性狀;方法2的設計是正確的,假設控制某一相對性狀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那么隱性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Xa,純合顯性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YA,XaXa×XAYA→XAXa、XaYA,則得出結論①;假設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XaXa×XAY→XAXa、XaY,則得出結論②。因此“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跟蹤訓練1.B [設該病的相關基因為B和b,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7號的基因型為XbY,其X染色體只能來自母親5號個體,說明5號是雜合子,基因型為XBXb,又因為1號和2號都不患紅綠色盲,故2號為雜合子,即5號的致病基因來自2號個體。]2.D [分析題圖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因為Ⅰ1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Y和AaXBXb,Ⅱ2的基因型為aaXbY,Ⅲ2的基因型為AaXBY,即Ⅲ2一定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A、B正確;Ⅰ1和Ⅰ2生出的孩子帶有甲病基因(Aa、aa)的概率為3/4,患乙病(XbY)的概率是1/4,故Ⅰ1和Ⅰ2生出帶有甲病基因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4×1/4=3/16,C正確;Ⅰ1和Ⅰ2的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6種可能,分別為aaXbY、aaXBY、aaXBXB、aaXBXb、AAXbY、AaXbY,D錯誤。]3.ABC [子代雄株高莖寬葉基因型有AAXBY、AaXBY,比例為1∶2,其中純合子占1/3,D錯誤。]4.B [假設花色相關基因為A、a,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若F1紅花全為雌性,白花全為雄性,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1再相互交配,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F1的基因型是Aa,則F2的雌性和雄性花色均為紅花∶白花=3∶1;若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由于F1的基因型是XAXa和XaYA,則F2的白花只有雌性,可以確定基因所在的位置,B正確。]5.C [通過雜交組合1,可判斷剛毛對截毛為顯性(假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B正確;雜交組合2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P截毛(XbXb)×剛毛(XBY)→F1剛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則P截毛(XbXb)×剛毛(XBYb)→F1剛毛(XBXb)∶截毛(XbYb)=1∶1。兩種情況下F1表型相同,因此不能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C錯誤;雜交組合3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P截毛(XbXb)×剛毛(XbYB)→F1截毛(XbXb)∶剛毛(XbYB)=1∶1,故通過雜交組合3,可以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D正確。]6.(1)2 綠莖和馬鈴薯葉 自由組合 (2)DDHh DdHh (3)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 1/6 (4)①紅色∶黃色=3∶13 ②紅色∶黃色=0∶4 ③紅色∶黃色=1∶3解析 (4)據(jù)圖分析可知,紅色果實基因型為A_bb;黃色果實基因型為A_B_、aa_ _。①若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紅色基因型為A_bb的概率為3/4×1/4=3/16,黃色基因型為A_B_、aa_ _,概率為1-3/16=13/16,紅色∶黃色=3∶13。②若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只能產生兩種配子,AB∶ab=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均為黃色,即紅色∶黃色=0∶4。③若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只能產生兩種配子,Ab∶aB=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即紅色∶黃色=1∶3。(共49張PPT)微專題四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第一章 遺傳的細胞基礎<<<一、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1.判定遺傳病的類型(1)確定是否為細胞質遺傳若系譜圖中母親患病,子女全患?。荒赣H正常,子女全正常,與父親是否患病無關,則很可能是細胞質遺傳。如圖所示。(2)確定是否為伴Y染色體遺傳①若系譜圖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親、兒子全為患者,則為伴Y染色體遺傳。如圖所示:②若系譜圖中,患者有男有女,則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3)確定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①“無中生有”是隱性遺傳病,如圖1。②“有中生無”是顯性遺傳病,如圖2。(4)確定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X染色體遺傳①在已確定是隱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女性患者”。a.若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3。b.若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圖4。②在已確定是顯性遺傳的系譜圖中,主要參照“男性患者”。a.若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都患病,則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5。b.若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中有正常的,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圖6。(5)若系譜圖中無上述特征,只能從可能性大小推測①若該病在代與代之間呈連續(xù)遺傳,則最可能為顯性遺傳病;再根據(jù)患者性別比例進一步確定,如圖所示:②如圖最可能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2.關于“患病男孩”與“男孩患病”的概率計算(1)常染色體遺傳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是自由組合的,則: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2)伴性遺傳如果控制某遺傳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由于該性狀與性別聯(lián)系在一起,則: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例1?、賬④為4種遺傳病的系譜圖,其中最可能依次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伴Y染色體遺傳病、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系譜圖的是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據(jù)題圖分析可知,圖①家系中,第二代的一對父母均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女兒,說明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圖②家系中,代代有患者,說明該病可能是顯性遺傳病,又因為父親患病、女兒都患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圖③家系中,第二代的一對父母均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兒子,說明該病是隱性遺傳病,又因為母親患病、兒子都患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圖④家系中,父親患病,兒子、孫子都患病,很可能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綜上分析,C符合題意。例2 如圖為某家庭的遺傳系譜圖,已知該家庭中有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存在代代遺傳的特點B.乙病為紅綠色盲,在人群中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C.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是,為乙病攜帶者的概率是D.若Ⅱ-4和Ⅱ-5再生一個孩子,其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由系譜圖中Ⅱ-4和Ⅱ-5正常,生下患甲病女孩 Ⅲ-6可知,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乙病是紅綠色盲,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A、B錯誤;對于甲病(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Ⅱ-4是雜合子(Aa),Ⅱ-4為甲病攜帶者的概率為1,C錯誤;對于乙病(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Ⅱ-3為紅綠色盲患者,則Ⅰ-1基因型為XBXb,Ⅱ-4是攜帶者(XBXb)的概率是,Ⅱ-4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XB,Ⅱ-5的基因型為AaXBY,二者再生一個孩子,其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D正確。方法規(guī)律→二、判斷基因所在位置的實驗設計1.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或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判斷方法(1)位置關系①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甲和乙:②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用A、a,B、b表示),位置如圖丙:(2)判斷方法①自交法:如果雙雜合子自交,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3∶1或1∶2∶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后代表型分離比符合9∶3∶3∶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②測交法:雙雜合子與雙隱性純合子測交,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果測交后代表型比符合1∶1∶1∶1,則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2.判斷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1)在已知顯隱性性狀的條件下,可設置雌性隱性性狀個體與雄性顯性性狀個體雜交。(2)在未知顯隱性性狀(或已知)的條件下,可設置正反交雜交實驗。①若正反交結果相同,則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②若正反交結果不同,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3.判斷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4.判斷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用“純合隱性雌性×純合顯性雄性”進行雜交,獲得的F1全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再讓F1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獲得F2,觀察F2的表型情況。即:例3 科學家在研究果蠅的突變體時,發(fā)現(xiàn)其常染色體上有顯性基因A(控制卷翅,a控制正常翅)和顯性基因F(控制星狀眼,f控制正常眼),均屬于純合致死基因?,F(xiàn)讓基因型為AaFf的兩只雌、雄果蠅進行交配,欲定位A/a,F(xiàn)/f在染色體上的相對位置(有如圖所示三種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乙、丙中基因A/a,F(xiàn)/f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若雜交后代有3種表型,比例為1∶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甲所示C.若雜交后代有4種表型,比例為4∶2∶2∶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乙所示D.若雜交后代有2種表型,比例為1∶1,則基因相對位置如圖丙所示√例4 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方法1:純合顯性雌性個體×隱性雄性個體→F1方法2:隱性雌性個體×純合顯性雄性個體→F1結論:①若子代雌雄全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②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xiàn)隱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③若子代雄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④若子代雌性個體表現(xiàn)顯性性狀,則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A.“方法1+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B.“方法1+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C.“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D.“方法2+結論③④”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從方法設計上講,方法1達不到設計目的,因為不管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還是只位于X染色體上,結果都為子代雌、雄全表現(xiàn)顯性性狀;方法2的設計是正確的,假設控制某一相對性狀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那么隱性雌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Xa,純合顯性雄性個體的基因型為XAYA,XaXa×XAYA→XAXa、XaYA,則得出結論①;假設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XaXa×XAY→XAXa、XaY,則得出結論②。因此“方法2+結論①②”能夠完成上述探究任務。1.如圖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患者為紅綠色盲,其中7號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來自A.1號 B.2號 C.3號 D.4號跟蹤訓練123456√設該病的相關基因為B和b,紅綠色盲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7號的基因型為XbY,其X染色體只能來自母親5號個體,說明5號是雜合子,基因型為XBXb,又因為1號和2號都不患紅綠色盲,故2號為雜合子,即5號的致病基因來自2號個體。跟蹤訓練1234562.如圖是某家系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甲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關基因用B、b表示,其中Ⅰ1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Ⅲ2一定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B.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Y和AaXBXbC.Ⅰ1和Ⅰ2生出帶有甲病基因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16D.Ⅰ1和Ⅰ2生出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種可能√跟蹤訓練123456123456分析題圖可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乙病為隱性遺傳病,因為Ⅰ1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Y和AaXBXb,Ⅱ2的基因型為aaXbY,Ⅲ2的基因型為AaXBY,即Ⅲ2一定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A、B正確;跟蹤訓練123456Ⅰ1和Ⅰ2生出的孩子帶有甲病基因(Aa、aa)的概率為3/4,患乙病(XbY)的概率是1/4,故Ⅰ1和Ⅰ2生出帶有甲病基因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3/4×1/4=3/16,C正確;Ⅰ1和Ⅰ2的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6種可能,分別為aaXbY、aaXBY、aaXBXB、aaXBXb、AAXbY、AaXbY,D錯誤。跟蹤訓練3.(多選)(2024·宿遷高一期中)女婁菜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植株高莖和矮莖受基因A、a控制,寬葉和狹葉受基因B、b控制?,F(xiàn)將兩株女婁菜雜交,所得子代雌株中高莖寬葉∶矮莖寬葉=3∶1、雄株中高莖寬葉∶高莖窄葉∶矮莖寬葉∶矮莖窄葉=3∶3∶1∶1。下列相關判斷正確的是A.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C.子代雌株中高莖寬葉基因型有4種D.子代雄株高莖寬葉中純合子占1/4√跟蹤訓練123456√√子代雄株高莖寬葉基因型有AAXBY、AaXBY,比例為1∶2,其中純合子占1/3,D錯誤。123456跟蹤訓練4.某種植物為XY型性別決定,其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紅花對白花為顯性?,F(xiàn)有純合雌雄個體若干,若要判斷這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X染色體還是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選擇下列哪種方法能作出判斷A.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再相互交配B.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再相互交配C.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紅花雄性個體與白花個體雜交D.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F(xiàn)1紅花雌性個體與白花個體雜交跟蹤訓練123456√假設花色相關基因為A、a,白花雌性個體與紅花雄性個體進行雜交,若F1紅花全為雌性,白花全為雄性,則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1再相互交配,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由于F1的基因型是Aa,則F2的雌性和雄性花色均為紅花∶白花=3∶1;若基因位于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由于F1的基因型是XAXa和XaYA,則F2的白花只有雌性,可以確定基因所在的位置,B正確。跟蹤訓練1234565.果蠅的X、Y染色體有同源區(qū)段和非同源區(qū)段,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X、Y染色體同源區(qū)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現(xiàn)性別差異 B.通過雜交組合1,可判斷剛毛對截毛為顯性C.通過雜交組合2,可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D.通過雜交組合3,可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雜交組合1 P剛毛(♀)×截毛(♂)→F1全部剛毛雜交組合2 P截毛(♀)×剛毛(♂)→F1剛毛(♀)∶截毛(♂)=1∶1雜交組合3 P截毛(♀)×剛毛(♂)→F1截毛(♀)∶剛毛(♂)=1∶1跟蹤訓練123456√通過雜交組合1,可判斷剛毛對截毛為顯性(假設相關基因用B、b表示),B正確;雜交組合2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P截毛(XbXb)×剛毛(XBY)→F1剛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則P截毛(XbXb)×剛毛(XBYb)→F1剛毛(XBXb)∶截毛(XbYb)=1∶1。兩種情況下F1表型相同,因此不能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C錯誤;跟蹤訓練123456雜交組合3中,若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P截毛(XbXb)×剛毛(XbYB)→F1截毛(XbXb)∶剛毛(XbYB)=1∶1,故通過雜交組合3,可以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D正確。跟蹤訓練123456實驗編號 親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紫莖缺刻葉①×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實驗二 紫莖缺刻葉③×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3∶1∶3∶16.(2024·徐州高一期中)番茄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其紫莖和綠莖(由D、d控制)是一對相對性狀,缺刻葉和馬鈴薯葉(由H、h控制)是一對相對性狀,兩對基因獨立遺傳?,F(xiàn)利用三種不同基因型的番茄進行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據(jù)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跟蹤訓練123456實驗編號 親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紫莖缺刻葉①×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實驗二 紫莖缺刻葉③×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3∶1∶3∶1(1)僅根據(jù)實驗一的雜交結果,能判斷出 (填“0”“1”或“2”)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隱性性狀是 。根據(jù)實驗一、二的結果可知,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 跟蹤訓練1234562綠莖和馬鈴薯葉自由組合實驗編號 親本表型 子代表型及比例實驗一 紫莖缺刻葉①×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實驗二 紫莖缺刻葉③×綠莖缺刻葉② 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3∶1∶3∶1(2)親本的紫莖缺刻葉①、紫莖缺刻葉③的基因型依次是 、 。(3)紫莖缺刻葉①與紫莖缺刻葉③雜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 ,后代的紫莖缺刻葉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DDHhDdHh∶紫莖馬鈴薯葉=3∶1紫莖缺刻葉1/6跟蹤訓練123456(4)若番茄的果實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且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如圖所示,為探究這兩對等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讓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植株上番茄果實的顏色和比例(不考慮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換)。實驗預測及結論:跟蹤訓練123456①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紅色∶黃色=3∶13跟蹤訓練123456據(jù)圖分析可知,紅色果實基因型為A_bb;黃色果實基因型為A_B_、aa_ _。若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紅色基因型為A_bb的概率為3/4×1/4=3/16,黃色基因型為A_B_、aa_ _,概率為1-3/16=13/16,紅色∶黃色=3∶13。跟蹤訓練123456②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 紅色∶黃色=0∶4跟蹤訓練123456若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只能產生兩種配子,AB∶ab=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均為黃色,即紅色∶黃色=0∶4。跟蹤訓練123456③若子代番茄果實的顏色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 紅色∶黃色=1∶3跟蹤訓練123456若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只能產生兩種配子,Ab∶aB=1∶1,雌雄配子隨機結合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即紅色∶黃色=1∶3。跟蹤訓練1234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微專題四 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docx 第一章 微專題四 遺傳系譜圖的解題規(guī)律及判斷基因在染色體上位置的實驗設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