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德與法治【素養測評】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一)(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題 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 分得 分一、快樂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 的人,其中很多人是我們非常 的。2.尊重自己還表現為:維護自己的 。3.寬容不是無限度地 和姑息 ,而是有限度、 的。4.掌握反思的 ,可以讓我們 進行反思。5.地球是人類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們的________。二、選擇樂園。(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小題2分,共20分)1.( )是一項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A.尊重他人 B.尊重自己 C.尊重2.沒有取得什么顯著成就的人,也擁有生而為人的( )。A.尊重 B.理解 C.尊嚴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個人的魅力所在,主要是他的能力和學識。 B.寬容就是一切都能忍讓。C.我們要寬以待人,把目光投向更高更遠。4.下列不屬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項是( )。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村邊河流兩旁建工廠,提高村民生活水平5、下列不屬于保護水資源的有效措施是( )。A.節約和合理用水 B.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 C.砍伐森林 6、下面自然災害與防災措施對應錯誤的是( )。A.西北防護林——防御風沙 B.三峽大壩——防御洪水 C.設置防護網——不讓人看 7、下列行為屬于“過度維護自己”的是( )。A.陳剛聽不得批評,每次別人提點意見,他都要找很多理由為自己辯護B.王凱給趙明起了一個難聽的外號,趙明一聽就火了,要求王凱向他道歉。C.老師找楊麗談話,說她最近上課思想開小差,學習退步。聽了老師的話,楊麗既難過又慚愧。8、下面不屬于地震前兆的自然現象是( )。A.冬眠蛇出洞 B.老鼠搬家往外 C.井水異常 9.下列關于反思說法你不贊同的是( )。A.事情失敗的時候可以反思 B.反思的過程不重要 C.考試成功的時候可以反思10.通過( ),我們可以總結經驗,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A.理解 B.反思 C.復習三、明辨是非。(正確的畫“√”,錯誤的畫“ㄨ”)(每小題2分,共20分)1.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使默默無聞,即使沒有取得什么顯著成績,他也擁有生而為人的尊嚴。( )2.富人、名人應當得到尊重,窮人不應得到尊重。( )3.面對冒犯和侮辱,我們要寬容對待。( )4.反思的內容只有失敗和錯誤的事情。( )5.在生活中,那些穿著破舊的人不值得我們尊重。( )6.如果過于愛面子,輸不起、說不得,就是過度維護自己。( )7、張凱的爸爸常年臥床不起,不能為社會和家庭做貢獻,所以我們不用尊重他。( )8.我這次期中考試,語文和數學都考了100分,所以我不用反思。( )9.如果人類不能尊重自然,隨意破壞,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10盡管自然災害還會發生,但是我們會盡最大的力量,全國上下形成減災共同體,共同預防、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的傷害。( )連線題(共1題,共10分)將下列行為與其相對應的做法連起來。小剛聽不得批評,找理由給自己辯護 ①尊重自己李明的座右銘,是不自我貶低不自卑 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媽媽常常原諒孩子犯的小錯誤 ③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陳紅很善于反思每一天中的不足 ④過度維護自己五.簡答題(共4題,共20分)1.在什么情況下,你感受到了別人對你的尊重?當時對方做了什么?你的感受是怎樣的?2. 除了曾子,你還知道哪些善于反思的名人或身邊的人?請你簡單介紹一下他自我反思的事例。3.如何對待別人的不寬容?4.現在,人們預測自然災害和防災、減災的方法和途徑是什么?請列舉三例。綜合題(共10分)1.根據你生活中的觀察和所學到的知識,你知道哪些新能源?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點?人類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對保護環境有什么意義?參考答案:快樂填空1.不同;尊重 2.形象 3. 縱容 遷就 有原則 4、 方法 更好地 5. 家園 母親二、選擇樂園1.A 2.C 3、.B 4.C 5、C 6、C 7、A 8、A 9.B 10.B三、明辨是非1.√ 2.× 3.× 4.× 5.× 6.√ 7、×8、√ 9.√ 10.√四.連線題1.如圖:簡答題1答:在美化我們班級的圖書角時,老師很尊重我和其他同學的意見。老師和同學們在互相商量后,才決定怎樣去布置圖書角。老師的態度讓我很開心。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我喜歡被尊重的感覺。答:我國近代文學家魯迅先生就善于反思自己,有一次上學遲到了,他就反思了自己的過錯,并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要早早地來到學校學習,從此以后就沒有遲到過。3.答:別人與自己不同,自己也與別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每個人都可能犯錯誤,多聽他人意見,才能集思廣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種看法;每個人的觀點可能只是一個方面的看法,只有綜合大家的觀點,看法才有可能更加全面。4.答:(1)用氣象衛星準確了解天氣情況,及時進行天氣和災情預報;(2)通過向云層發射特殊物質的方法進行人工降雨,抵御干旱;(3)建立風洞實驗室,用于預防地震、臺風等。六.綜合題答:1、新能源有:太陽能發電、海浪發電、電熱發電、風能發電等主要特點:1)資源豐富,普遍具備可再生特性,可供人類永續利用;2)能量密度低,開發利用需要較大空間;3)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對環境影響小;4)分布廣,有利于小規模分散利用;5)間斷式供應,波動性大,對持續供能不利;6)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成本較化石能源高。意義: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形成困難,燃燒也會污染環境,使用可再生的新能源可以環保節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