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八下第一單元閱讀復習 課時 1課時八下第一單元閱讀復習 學習目標 (1)總結如何把握作者在行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難點); (2)總結如何品味修辭方法及作用(重點); (3)總結如何分析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重點)。 一、導入課程。 回顧文體 《社戲》的體裁: ; 《回延安》的體裁: ; 《安塞腰鼓》的體裁: ; 《燈籠》的體裁: 。 二、研讀分析 1.閱讀一篇文章,首先就要把握主題,即作者通過敘事、寫人、狀物過程中表現出的某種情感、認識或觀點。我們閱讀一篇記敘類文體,必然要把握它的主題,這樣才算真正讀懂了這篇文章。 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題方法可以有以下幾種: 1/3揣摩標題法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透過它,總能或隱或顯地窺見主題。 ①標題是情理類語句,或可直接表現主題。 如八上教材中的《白楊禮贊》,題目的意思是: ,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猜測出文章的主題是 。 再如九上教材中的《我愛這土地》,題目的意思是: ,通過題目,我們可以猜測出文章的主題是 。 當然這也需要通讀全文后再確定。 ②標題是人、事、物類語句,它們或是文章的主人公、主要事件、寫作對象或線索,是表現主題的關鍵點,可以幫助我們揣摩文章主題。 如八上教材中的《藤野先生》,以 為標題,在通讀全文后,我們可以得知藤野先生是文章的 ,主題即 。 再如本單元的《回延安》,以 為題目,可以知道文章主要事件應是 ,通讀全文后總結主題是 。 再如本單元的《安塞腰鼓》,以 為題,通讀全文后發現標題即全文的 ,并可揣摩出主題應是 。 2/3抓住詞句法 若想更好地把握主題,還可以仔細閱讀文章的每一句話,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訴讀者的關鍵詞,做好記號,如有多個,串聯分析或可抓住文章主題。 如《安塞腰鼓》中反復提到“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可以得出主題是 。 同時文章開頭和結尾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抓住文章開頭、結尾段中的提示主題的點題句,關鍵句,一般都是抒情、議論句,也可把握文章主題。 如《燈籠》中的末兩段中的抒情句,“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直接表現了作者的 。 3/3分析結構法 分析文章結構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再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然后得出作者借以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回延安》中的五部分:從 到 ,再到 ,再到 ,最后到 , 的主題不言而喻。 文章的詳略安排總是服從于表達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來說,能表現文章中心的材料,作者都要用筆墨詳加敘寫的。 如《社戲》中作者把描寫的重點放在了 和 的場景上,縱然戲不好看,豆也不美味,但總令人難忘,也就不難看出主題是 。 2.修辭方法是為了提高表達效果,用于各種文章,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現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法。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夸張、引用等。 、 、 能起到使人、事、物生動形象的作用; 、 不僅能突出強調人、事、物的特點,還能增強語言氣勢,同時使語言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 、 不僅能突出強調人、事、物的特點,還能增強語言氣勢; 能對人事物的特點起突出強調作用; 既能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又能使語言生動形象。 在以上常規作用的基礎上,還應認真閱讀文段,體會作者運用修辭方法的目的是想表現事物的某些特點,還是人物的某些心情、某種情感、某種品質,抑或是兼而有之。 如《社戲》中“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運用了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航船的 ,同時也表現了孩子們看社戲的 的心情。 《回延安》中“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運用 ,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延安對詩人的 ,也表現詩人回延安的 。 《安塞腰鼓》中“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是強健的風姿。”運用 、 ,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安塞腰鼓表演時的 的場面。 《燈籠》中“最壯的是塞外點兵……是唐朝裴公嗎?”運用 、 ,使文章富有文采,生動形象地突出作者對這些英雄的 ,同時更增添了語言氣勢。 3.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有五種: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簡而言之,外貌重在形,語言重在話,動作重在動,心理重在內心活動,神態重在面部表情。它們或是能寫出人物的狀態,或是能表現人物的心理;亦或是能表明人物的品質;突出中心…;同時能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如《社戲》第⑩段中“拔”“點”“磕”“架”等一系列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伙伴們駕船的 ,表現了他們的 。 如《回延安》中“親人見了親人面,歡喜的眼淚眼眶里轉。”運用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人見到詩人的 以及滿心的 。 三、歸納總結 本單元雖然文體樣式多變,但在閱讀的過程中,聰明的你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規律和技巧的。 1.感情明晰,傳達真摯 四篇文章皆是通過地域特有文化展現作者對世代傳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熱愛。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或可摸索出尋找文章主題的好辦法。 2.善用修辭,余意無窮 本單元四篇課文大量運用修辭方法,或使情感真摯深沉,或使氣勢磅礴壯闊,或使意韻悠遠沉靜,令人品之彌香。 3.精于描寫,真實可感 四篇課文均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在感受人物的同時,更體會了蘊含其中的真情。 四、拓展延伸 模仿《安塞腰鼓》中的技巧續寫場面。(運用本課所學閱讀方法,在寫作中實踐。) 例文: 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他們的腳下是綠色的操場。他們臉上洋溢著和太陽一樣的笑容。溫暖的陽光灑在操場上,也灑進了他們的心里。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又 帶著微笑。緊貼在他們身旁的籃球,鼓鼓的,好像從來沒有動過。但是: 看!—— 續寫: 五、布置作業 模仿《社戲》中心理歷程的技巧提格作文。(根據本課所學描寫人物方法,在寫作中實踐。) 例文: 今天是我第一次升旗,我端端正正地走上了升旗臺。這時校長宣布:“升旗儀式正式開始!第一項,升國旗,奏國歌。”隨后一陣雄壯的交響樂聲回響在整個校園的上空,我忙抓起了升旗臺上的繩子,開始用力向下拉,終于,國旗升上了頂端,呼啦啦地迎風招展,我松了一口氣。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