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6張PPT)第一章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第一節 細胞生活的環境問題探討圖1所示的是人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等;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圖2所示的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環境中。討論1:圖1和圖2所示的各是什么細胞?他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嘗試說出他們生活環境的異同。討論2:若將圖1所示的細胞置于圖2所示細胞的生活環境中,會發生什么變化?若將血細胞置于草履蟲生活的水環境中,血細胞會出現吸水膨脹直至破裂的現象。圖1圖2兩者生活環境的相似之處:都是液體環境。不同之處: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不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生活在外界環境中,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草履蟲水養料和O2廢物組成我們身體絕大多數細胞沒有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不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這些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什么呢?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很多人都聽過“女人是水做的”這句話,但事實上,成年女性的體液量通常占體重的50%,而成年男性的體液量與體重的比例大多是2:3,所以與女性相比,男性體內的含水量更高,也就是說“男人更是水做的”。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一、體液體內含有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稱為體液。(1)概念:(2)成分:(3)組成:水、離子和化合物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①血漿②組織液③淋巴液等細胞內液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體液組織液血漿淋巴液等腦脊液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細胞外液腦脊液是大腦細胞的直接生活的環境。腦脊液是充滿腦室系統、蛛網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內的無色透明液體。其內含多種濃度不等的無機離子、葡萄糖、微量蛋白和少量淋巴細胞,pH為7.4,對中樞神經系統起緩沖、保護、運輸代謝產物和調節顱內壓等作用。拓展:血液在哪里呢?血管(最薄,由單層細胞圍繞而成)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液血漿:血細胞:血漿蛋白含有屬于細胞外液成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含有血紅蛋白屬于細胞內液成分離心血漿是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血漿是血液的液體部分。注意:①血漿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血細胞血液在由全身血管和心臟組成的系統中循環運動。血液≠體液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細胞血液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是哪里?體液血漿血細胞在血漿中運動生活②組織液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1)概念:存在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又叫組織間隙液。(2)形成:主要由血漿通過毛細血管壁滲出到細胞間而形成,大部分物質能夠被重新吸收回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3)作用:組織液為細胞提供營養物質,細胞的代謝產物也透過細胞膜進入組織液。組織液是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肌肉細胞(組織細胞)組織液(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肌肉細胞(組織細胞)組織液(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毛細血管壁細胞血漿組織液大部分營養物質代謝產物滲出手上磨出的水泡中的液體即為組織液,呈淡黃色。血泡:主要成分除組織液外,還含有血細胞。與生活的聯系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③淋巴液有大量的淋巴細胞等,可以協助機體抵御疾病。(1)概念: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液體。(2)形成:是由一部分組織液經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毛細淋巴管而形成的。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動,經過淋巴結等淋巴器官,并最終匯入血漿。(3)作用:淋巴液是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單向活瓣組織液流到淋巴管盲端毛細淋巴管淋巴液組織液淋巴液匯入血漿淋巴系統末端封閉單向的活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淋巴結淋巴管淋巴系統淋巴結淋巴管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淋巴液組織液淋巴結淋巴管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淋巴液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部分淋巴液覆瓦狀結構,組織液只進不出瓣膜結構,淋巴液只能單向流動淋巴結淋巴管毛細血管淋巴液靜脈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動,經過淋巴結等淋巴器官,循環后由左右鎖骨下靜脈最終匯入血漿。體內細胞 液體環境血細胞毛細血管壁細胞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淋巴細胞絕大多數組織細胞血漿血漿和組織液淋巴液和組織液淋巴液或血漿組織液總結歸納:組織液組織細胞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1.為什么說細胞外液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多種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多種組織細胞生活在組織液中多種淋巴細胞主要生活在淋巴液中血管淋巴管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血漿組織液細胞淋巴液透過毛細血管壁淋巴循環單向滲透透過毛細淋巴管壁O2和營養物質CO2和代謝廢物細胞外液細胞內液體 液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2.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思考·討論?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血漿組織液淋巴液毛細血管動脈端靜脈端淋巴循環毛細淋巴管2.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思考·討論?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2.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細胞內液外界環境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左右鎖骨下靜脈O2和營養物質CO2和代謝廢物O2和營養物質CO2和代謝廢物CO2和代謝廢物血漿組織液淋巴液淋巴循環動脈端毛細血管壁細胞O2和營養物質單向滲透靜脈端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直接回流(3)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3.為什么說全身的細胞外液時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細胞外液主要由組織液、血漿和淋巴液等構成,它們雖然分布在人體不同部位(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液分布于淋巴管),但基本化學成分相同,并且彼此緊密聯系,共同構成人體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二、內環境細胞外界環境細胞外液=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作內環境。(1)概念:(外:指細胞外;內:指機體內)內環境屬于多細胞動物的一個概念,單細胞動物以及植物等沒有內環境。細胞內液不屬于內環境。為了區別于個體生活的外界環境內環境細胞外液與生活的聯系靜脈注射(輸液)、肌肉注射(打針)、藥物到達組織細胞發揮作用的運輸途徑有什么不同?口服藥物呢?靜脈注射(輸液):藥→血漿→組織液→靶細胞肌肉注射(打針):藥→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口服藥物: 藥→消化系統→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1)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2)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3)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 。(4)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環境∶ 。(5)毛細胞淋巴管壁細胞生活的環境∶ 。淋巴液血漿組織液看圖填空:跟蹤練習血漿組織液淋巴液和血漿血漿和組織液淋巴液和組織液盲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血漿淋巴液組織液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細胞內液淋巴液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1.寫出下列序號的名稱2.下圖為人體某組織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指出圖中所指部位名稱:a表示__________;b表示為組織間隙的_______;c表示在毛細血管內的______;d表示在淋巴管內的________。(2)以上b、c、d合稱__________,它構成了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故稱________。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淋巴液細胞外液內環境二.細胞外液的成分將身體的一個細胞或一塊組織拿到體外,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環境條件,它很快就會死亡。而在內環境中,體內細胞卻能正常的生活。內環境里含有哪些成分?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的化學組成血漿的成分復雜,主要為水。科學家用化學的方法,測得人體血漿中部分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m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9~60U/L 總膽固醇 3.1~5.2總蛋白 65~85g/L 鈉 137~147總膽紅素 5~21 mol/L 鉀 3.5~5.3堿性磷酸酶 45~125U/L 鈣 2.2~2.65尿素 2.8~7.2mmol/L 磷 0.81~1.45肌酐 57~111 mol/L 鎂 0.73~1.06尿酸 208.3~428.4 mol/L 血清鐵 11~30葡萄糖 3.9~6.1mmol/L 氯 99~110乳酸脫氫酶 140~271U/L 碳酸氫鹽 22~28三酰甘油 0~1.7mmol/L 總CO2 21~31.3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的化學組成1.血漿中這么多物質,你能將它們歸歸類嗎?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m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9~60U/L 總膽固醇 3.1~5.2總蛋白 65~85g/L 鈉 137~147總膽紅素 5~21 mol/L 鉀 3.5~5.3堿性磷酸酶 45~125U/L 鈣 2.2~2.65尿素 2.8~7.2mmol/L 磷 0.81~1.45肌酐 57~111 mol/L 鎂 0.73~1.06尿酸 208.3~428.4 mol/L 血清鐵 11~30葡萄糖 3.9~6.1mmol/L 氯 99~110乳酸脫氫酶 140~271U/L 碳酸氫鹽 22~28三酰甘油 0~1.7mmol/L 總CO2 21~31.3無機物水無機鹽有機物蛋白質糖類脂類代謝廢物氣體分子CO2營養物質代謝廢物氣體分子調節物質水,無機鹽,蛋白質,葡萄糖等尿素,尿酸等O2,CO2等胰島素、維生素等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的化學組成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漿中還可能含有哪些物質?小分子物質: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甘油、乳酸、O2調節物質:胰島素、抗體、維生素等3.回憶所學知識,你能說出其中哪些物質在人體中的作用?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4.從葡萄糖、甘油三酯(脂肪)、尿素、鈉中,任選一種你熟悉的成分,分析其來源和去路,并說明這與人體的哪些系統有關?食物中的糖類血漿中葡萄糖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全身細胞氧化分解H2OCO2泌尿系統呼吸系統①血漿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系統消化后,分解為葡萄糖,經小腸絨毛吸收后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全身各處。進入組織細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生成的CO2和水,先排入內環境中,然后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相應部位排出,CO2由呼吸系統排出,多余水分主要由泌尿系統排出。②三酰甘油的來源和去路與糖類物質相似。③尿素主要在肝合成,原料是氨基酸代謝產生的含氮廢物,而氨基酸主要來源于食物中蛋白質的分解。肝合成的尿素,主要通過血液循環運輸到腎,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尿素通過汗液排出體外。④鈉主要來自食物,經消化系統直接吸收進入血液。血液中的鈉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少量鈉通過汗液排出體外。三酰甘油是儲備的能源物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無機鹽能夠調節人體生命活動。二.細胞外液的成分1.血漿成分2.組織液、淋巴液成分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相近。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很少。細胞外液是一種類似于海水的鹽溶液,生命起源于海洋營養物質:代謝廢物:氣體:激素:抗體等葡萄糖、維生素、脂質等③蛋白質④其他物質①水②無機鹽(約占90%):Na+、Cl-等(約占1%)(約占7~9%)尿素、尿酸等O2、CO2等胰島素等體液 蛋白質 K+ Na+和Cl-細胞內液 最多 較多 較少細胞外液 血漿 較多 較少 較多組織液 淋巴液 較少 較少 較多細胞外界環境(2)非內環境物質:②存在于與外界相通管囊(腔)中的物質①存在于細胞內及細胞膜上的物質如:血紅蛋白、膜載體蛋白、受體蛋白、核酸、呼吸酶等③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中的物質等,其存在的液體應視為外部環境。如汗液、尿液、消化液、淚液。如:纖維素、麥芽糖、蔗糖等內環境細胞外液(1)屬于內環境的物質營養成分:O2 H2O 無機鹽 葡萄糖 氨基酸 甘油 脂肪酸 維生素等代謝廢物:CO2 尿素等細胞合成的分泌物:激素、抗體、神經遞質、細胞因子 、溶菌酶等總結:371、O2 2、血紅蛋白 3、血漿蛋白 4、載體蛋白 5、H+6、有氧呼吸酶 7、纖維素 8、糖原 9、尿素 10、葡萄糖 11、二氧化碳 12、甲狀腺激素 13、抗體 14、鈣離子 15、消化酶 16、DNA聚合酶 17、尿液 18、胰液2、4、6、7 、8、15、16、17、18血紅蛋白、胞內酶(呼吸酶等)、消化酶、載體蛋白等不屬于細胞外液的成分例:下列物質中不是內環境成分的是( )二.細胞外液的成分課堂檢測1.下列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①血液、組織液和淋巴液 ②血漿蛋白、O2和葡萄糖 ③無機鹽、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呼吸酶和氨基酸 ⑤胃中的牛奶 ⑥口服后到達腸道中的抗菌藥物 ⑦轉運離子的載體蛋白 ⑧消化酶、淚液A.②③ B.①②③④⑦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⑦A三.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將血液中的紅細胞放在清水或濃度很低的溶液中,細胞會由于吸水過多而破裂;將紅細胞放在濃度較高的溶液中,紅細胞會由于過多失水而死亡。在過酸、過堿或溫度過高、過低等條件下,細胞也不能正常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細胞吸水膨脹細胞形態不變細胞失水皺縮5%葡萄糖三.內環境的理化性質1.滲透壓(1)概念: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2)大小: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容質微粒越多溶液濃度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強滲透壓越大(3)影響因素:①影響血漿滲透壓大小的因素:主要與 和 的含量有關;②影響細胞外液滲透壓大小的因素:主要與 、 的含量有關;③影響細胞內液滲透壓大小的因素:主要與 的含量有關;K+蛋白質無機鹽Cl-Na+與微粒的大小與種類無關。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的滲透壓。(4)標值:與生活的聯系1.滲透壓(5)組織水腫:指組織間隙液體過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體的一部分腫脹的癥狀。營養不良腎小球腎炎肝臟炎癥過敏反應淋巴回流受阻血漿蛋白減少組織蛋白增多組織細胞代謝旺盛血漿滲透壓下降組織水腫組織液滲透壓升高血漿滲透壓降低或者組織滲透壓升高引起的組織液增多。組織損傷①直接原因:組織液增加。②間接原因:代謝產物增加攝入蛋白質不足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體外合成血漿蛋白減少水分進入組織液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毛細血管壁破裂等組織液中的蛋白質等不能進入毛細淋巴管血漿滲透到組織液的水增多2.酸堿度(pH)三.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正常人的血漿近中性,pH為7.35~7.45。緩沖對(1)概念:溶液中自由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2)標值:(3)酸堿平衡的維持:Na2HPO4/NaH2PO4NaHCO3/H2CO3堿性食物消化系統正常機體Na2CO3NaHCO3泌尿系統乳酸乳酸鈉 + H2CO3H2CO3 / NaHCO3H2O + CO2呼吸系統NaHCO3乳酸鈉H2O + CO2劇烈運動腎肺pH↑pH↓pH↓pH↑內環境劇烈運動后產生乳酸,會不會引起內環境pH發生較大的變化 2.酸堿度緩沖物質的調節機制HCO3-H2CO3+H++OH-NaH2PO4/ Na2HPO4 發揮作用的原理與左圖相似,H2PO4-呈酸性,可以與OH-反應生成HPO42-和H2O,HPO42-呈堿性,可以和H+反應生成H2PO4-對穩態調節機制的認識02溶液中酸性物質增加時溶液中堿性物質增加時HPO42- + H+ H2PO4-H2PO4- + OH- HPO42- +H2O磷酸緩沖液(NaH2PO4/ Na2HPO4 )的緩沖原理內環境的緩沖原理(H2CO3 / NaHCO3;NaH2PO4 / Na2HPO4等)乳酸 + NaHCO3→乳酸鈉+H2CO3H2CO3→H2O+CO2腎臟排出呼吸運動排出Na2CO3 + H2CO3→2NaHCO3腎臟排出當酸性物質如乳酸增加時:當堿性物質如Na2CO3增多時:3.溫度三.內環境的理化性質(1)標值:(2)調節: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體溫的維持依靠神經-體液調節。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1.細胞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可直接進行:不斷獲取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同時又不斷排出代謝產生的廢物,從而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二者關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細胞不僅依賴于內環境,也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外界環境的物質是怎么進入內環境的呢??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如何完成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結合初中學過的人體消化、呼吸、循環、排泄等知識,與同學討論以下問題。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別是經過什么途徑進入內環境的?食物中的糖類、蛋白質等經過消化系統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血漿循環系統運輸組織處的毛細血管組織液細胞內直接來自食物,不需要經過消化吸收;①Na+ :②營養物質:葡萄糖、氨基酸消化毛細血管壁細胞膜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如何完成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1. Na+、葡萄糖、氨基酸和O2等分別是經過什么途徑進入內環境的?③O2:O2呼吸道肺泡血漿組織處的毛細血管細胞內組織液肺泡壁毛細血管壁循環系統運輸毛細血管壁細胞膜CO2O2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如何完成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2.參與維持pH的HCO3- /H2CO3 是怎么形成的?細胞代謝產生的CO2 和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生反應:CO2 +H2O H2CO3 H+ + HCO3-3.組織細胞產生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和CO2,是怎樣排出體外的?組織細胞C02和尿素組織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皮膚CO2尿素CO2O2食物、水和無機鹽CO2O2糞便液體廢物(尿素等)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組織液組織細胞需體內各個系統的參與。例如:消化系統:將營養物質攝入體內呼吸系統:吸入O2、排出CO2泌尿系統:把代謝廢物、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循環系統:把各種物質運輸到機體的相應部位。機體的各個部分正常運行和協調一致,共同保證內環境與外界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順利進行。2.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如何完成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4.請你用簡單的圖示表示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關系?直接相關的系統:消化、呼吸、泌尿、循環。直接有關的器官:皮膚、肺、腎、小腸等。組織細胞內環境外界環境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皮 膚血漿組織液淋巴液葡萄糖等養料、CO2等代謝產物O2CO2代謝產物代謝產物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營養物質O2O2CO2水、無機鹽、尿素等水、無機鹽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淋巴循環5. 通過以上討論,是否增進了你對本章章首頁題詩的理解?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內環境如何完成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無論春夏秋冬,風云變幻,它卻總是輕波微瀾。穩態是生命系統的特征,也是機體存活的條件。它讓每一個細胞分享,又靠所有細胞共建。通過上述討論可以看出,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需要體內各個系統的參與。細胞和內環境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細胞依賴于內環境,也參與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這就是章題詩中“它讓每一個細胞分享,又靠所有細胞共建”所表達的直接含義。毛細血管壁細胞O2肺泡拓展鏈接探究:物質跨膜層數1.氣體:如O2,CO2①人體代謝所需的O2從外界環境到達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②代謝產生的CO2從組織細胞排出到外界環境,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轉移途徑:肺泡→肺毛細血管→血液循環→毛細血管→組織液→組織細胞221121211層O2:CO2:與O2的轉移途徑相反,但CO2不經紅細胞減少2層膜22層磷脂分子O2濃度: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CO2濃度: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1、請對組織液、血漿、細胞內液三者中O2、CO2濃度大小分別進行排序拓展鏈接毛細血管壁細胞小腸黏膜上皮細胞葡萄糖四.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探究:物質跨膜層數2.養料或廢物:如葡萄糖、尿素①消化道中的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②代謝產生的尿素從組織細胞排出到外界環境,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轉移途徑:消化→吸收→血液循環→組織液→組織細胞22127層葡萄糖:尿素:組織細胞→組織液→血液循環→泌尿系統或皮膚→體外14層磷脂分子C習題3.下圖為人體內部某組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據圖判斷,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A.如果圖示為腦組織,則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O2 較少B.如果圖示為胰島組織,則飽食后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胰島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C.如果圖示為肝組織,則饑餓時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CO2較多D.如果圖示為肺部組織,則Ⅱ端比Ⅰ端血漿中葡萄糖含量低、O2較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